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利用真正物理意义上的弹性模型来解决潜体运动图像变体匹配的问题,建立了海水介质中潜体运动图像的弹性模型,研究和实现了基于弹性网的潜体运动图像匹配算法.该算法较好地处理了某型潜体在不同时期同一区域尾迹图像之间的匹配问题,为研究潜体运动图像的形成和分析及探测运动潜体尾迹提供了决策手段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齐欣 《照相机》2004,(9):36-38
画面空白。简单地说就是没有图像,是指画面上的主体和陪体等实体对象之间的空隙部分。空白是画面无物阻挡空间的表现,通常云烟、雾气、水面、天空等浅淡近乎白色的明亮影调,都被看作为画面空白。  相似文献   

3.
王琦 《影像技术》2007,(2):34-35
用数码相机照相时,常因曝光不足或照明不均匀而使拍摄的画面的全部或局部影像模糊不清、影调灰暗、颜色陈旧、细部层次丢失等等,这些弊病往往可以现代数字成像技术和计算机系统加以挽救,本文详细介绍了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和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4.
张珹 《工程数学学报》2020,37(3):261-268
高铁4C检测系统可以获取接触网的大量图像,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检测接触网支撑装置的紧固件松动、脱落、变形等故障,是一项迫切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由于紧固件在整幅图像中占比非常小,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方案是先对紧固件识别定位,然后对其进行图像分割,再识别其故障类型.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Faster R-CNN算法,可以准确地实现各种紧固件的识别与定位.具体的改进策略为在深度网络中引入一种基于SE模型的注意力机制,加强各通道对有效特征的提取,在Faster R-CNN中以GA-RPN替代RPN网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对接触网紧固件识别准确率达93.4%以上.  相似文献   

5.
MATLAB与VB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像处理在解决工程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用Visual Basic 6.0设计了应用软件的用户界面,结合了MATLAB来实现算法设计和图像处理,并讨论了四种MATLAB与VB集成方法的优劣,为图像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手段。  相似文献   

6.
档案影片数字化修复过程中的影片画面模糊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在分析了几种造成影片画面模糊的最主要原因后,文章借助最新的数字技术与设计好的实验环境,进行了重现胶片画面模糊过程的试验,并通过特别设计的标准图像对画面模糊过程进行了数学建模,为今后的数字化修复模糊问题提供了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中国计量》2011,(9):58-58
近日.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科研人员在开展立体和多光谱图像获取方法的研究中,研制出一种同时获取立体和多光谱图像的方法及设备.解决了面阵CCD芯片设计复杂、价格昂贵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利用可见光图像和红外热图像进行图像融合是多模式人脸识别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分别从特征级和决策级两个层次上研究了可见光图像和红外热图像的融合问题.在特征级上,引入遗传算法进行特征的优选,实现了两种图像的特征融合;在决策级上,提出利用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来实现决策的融合,并给出了具体的融合方案.分别采集了50人的红外热图像和可见光图像,每种各10张,共1000张图片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对两种图像进行特征级融合还是决策级的融合,融合以后最终得到的识别准确率都大大提高,对于LDA和D_LDA方法达到了100%的准确率因此,可以认为基于遗传算法的特征融合方法和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决策融合方法是实现多模式人脸识别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高速印刷时,人眼是无法观察到印刷图像质量好坏的,必须借助图像监测系统才能观察到静止的图像。FLY-2005型印刷图像监测系统(即“静止画面”监测系统)就是佛山市飞友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为了满足印刷行业的需要,最新研制开发的新一代数字图像监测系统。它运用了计算机视频图像压缩处理新技术,将高速运动的图像变为人眼容易接收的“静止”图像,同时可进行局部放大,并能“自动”或“手动”左、右、上、下移动画面,供操作者仔细巡查,以便对细微的印刷图像缺陷及时发现和修正,从而提高印刷质量。该系统性能稳定,图像清晰,操作方便灵活,价格低廉,仅为同类进口产品的1/3。是目前国内中、高档印刷机必不可少的配套产品(如图1)。  相似文献   

10.
图像立体匹配的精度是保证双目系统测量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也是系统研制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对影响双目系统中图像立体匹配精度的随机噪声建立了一种局部统计量符合高斯分布的简化统计模型,基于这个噪声模型设计了滤波方案。实验表明,滤波后图像立体体匹配的精度优于1/4像素。  相似文献   

11.
高频医学断层成像系统的硬件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超  刘俊霞  王化祥 《计量学报》2004,25(2):177-180
详细论述了高频医学电阻抗断层成像(EIT)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其中包括激励信号源、电压控制电流源、模拟开关阵列以及信号解调等环节。设计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主从式数据采集系统。PC机作为主控机,进行可视控制、图像重建、实时显示等操作;DSP实现电极选通、数据采集并与PC机进行数据通信。该系统具有数据采集速度快、使用灵活、可扩展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多通道CCD图像数据实时记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通道CCD图像数据实时记录、预处理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SP并行处理技术的方案.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多通道CCD图像数据的实时记录.用四片DSP以及一个通用CPU实现一个最小系统,用于实时记录六路CCD图像数据,同时实现图像数据和辅助数据的分离,处理结果可以记录在本地的磁盘,也可以通过网线完成数据的传输.最小系统安装在标准的CPCI机箱中,当输入通道数大于六路时,可以通过最小系统并行的方式,实现系统的扩展.该方案已经应用于18路CCD图像数据的实时记录系统中,最小系统实现了最高63.2MB/s的数据记录.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光电经纬仪上高速率、高分辨率实时图像传输及处理瓶颈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光纤传输的实时图像处理平台体系架构思想,设计了以FPGA+多核DSP结构的图像处理单元,实现高速实时图像经光纤传输至处理单元。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自定义的光纤图像传输协议。利用该协议,使得图像处理系统与各个分系统之间的光纤互联,以及高速实时图像光纤传输至显示子系统,处理子系统和记录子系统。本文阐述了系统总体结构思想,系统硬件原理设计和软件设计,并对其中的图像光纤传输协议设计,多核DSP处理单元设计等进行详细介绍。搭建了实验测试平台,通过实验平台对系统进行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实时图像在光纤上进行3.125Gb/s、在FPGA与多核DSP之间进行3.125Gb/s速率上传输,系统稳定、可靠、误码率低,且具有处理能力强、抗电磁干扰性能强等优点,并已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  相似文献   

14.
外置式非标准视频同步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乔双  宋建中 《光电工程》2005,32(10):31-34
采用TMS320F206作为USB接口芯片PDIUSBD12的控制器,实现对高速数据采集卡的同步控制。主机从荻得的非标准视频数据中提取同步信号参数,通过USB接口及时传输给DSP,DSP对分频系数实行模糊控制,产生精度可达7ps的视频同步信号,实现非标准视频信号的采集和稳定显示。分别对行频为15.625kHz、场频为50Hz的CCD视频信号,及行频为48.656kHz、场频为60Hz的计算机显示器视频泄漏信号进行了采集与显示,证实了此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王芳  王敬儒  张启衡 《光电工程》2004,31(Z1):22-25
利用 MATLAB/SIMUNKK 的代码产生原理,针对以 c6201 DSP 为核心的图像处理平台,开发目标跟踪实时仿真库,建立了目标跟踪实时仿真系统。在此环境下可将算法模型快速生成 DSP可执行程序,并可直接运行。此环境为算法研究者建立了算法到 DSP 程序开发的桥梁,使算法快速得到实时验证,大大节省 DSP 程序移植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对于采用ADS技术的彩色PDP ,增加子场数目能够有效地消除动态假轮廓的影响 ,但增加子场数目将使寻址时间增大、维持发光时间减少 ,从而使彩色PDP的亮度降低。采用重复行技术能够有效缓解寻址时间与维持时间之间的矛盾 ,在寻址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子场数目 ,本文详细分析了一种实用的重复行技术及其最小误差算法  相似文献   

17.
王宇杰 《包装工程》2021,42(3):235-239
目的为提高水果分级准确度,以苹果分拣为研究对象,基于机器视觉设计一种苹果分级包装系统。方法根据实际分级功能需求,以苹果尺寸作为标准设计一种苹果分级系统的总体方案,包括DSP+ARM控制器、工业相机、传输带、光源等。重点讨论图像处理模块,首先完成图像背景分割;利用中值滤波实现图像平滑处理;采用Canny算子实现图像边缘锐化。在图像处理的基础上,建立苹果分级模型。最后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人工挑选分级和机器识别自动分级的吻合率达到了96.8%,证实了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论基于机器视觉的苹果自动分级的准确度已经接近人工挑选的水平,可推广到苹果类水果的自动分级、包装。  相似文献   

18.
基于EDA技术的图像边缘检测协处理器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会生  桂卫华  刘展良 《包装工程》2004,25(6):102-104,107
在嵌入式图形系统处理领域,图像处理的速度问题一直是一个很难突破的设计瓶颈.文章在介绍一种全新的DSP CPLD图像处理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一个基于EDA技术的、用FPGA实现的800×600像素的图像边缘检测协处理器的设计,包括边缘检测算法选择、系统的FPGA实现设计和有关仿真结果等.该协处理器的像素处理方式采用全硬件并行及流水线技术,比单独采用单片机和DSP的系统,其处理速度分别提高了400倍和10倍,同时该系统集成在一块集成芯片上,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并可现场编程,在线升级.  相似文献   

19.
马志刚  赵志强  王保云 《包装工程》2017,38(17):124-127
目的为了提高泡罩药品包装的检测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药品包装质量。方法设计一套基于DSP和触摸屏的泡罩药品视觉在线检测系统,利用TMS320 DM365芯片完成泡罩药品图像的处理和核心控制,由触摸屏和LCD液晶显示屏实现控制系统在线监控和图像处理结果显示,并在硬件结构基础上完成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结果通过对该系统的实验测试可知,该系统准确检测率高达100%。结论该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泡罩药品包装缺陷的快速检测,检测准确率较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0.
生物芯片扫描分析系统是生物芯片能否得到广泛应用的关键仪器。针对传统生物芯片扫描分析系统结构复杂、处理速度慢、体积庞大等弱点,引入DSP处理器完成扫描控制和全自动数据分析处理。DSP/BIOS的运用使得系统DSP软件设计简单化。概述了整个系统的结构,详细介绍了生物芯片扫描分析系统DSP软件结构和设计,包括DSP/BIOS的运用模块、BOOT的过程、扫描控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HPI模块。目前该系统已进入了稳定工作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