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用兴义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CD复合体扫基数据作为原始资料,经WSR-88D提供的气象算法生成气象产品--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IL),统计分析了基于网络的对流云的VIL特征,用理论模式计算雹云单体在演变过程中的VIL,用MAX函数逐个提取最大VIL,引入VIL密度VILD及零度层高度以上到18 dBz高度的VIL积分VILH的概念,对2007~2008年黔西南地区12个雹云单体的VIL、VILmax、VILD和VILH的演变特征及其在冰雹云识别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冰雹降落时间基本是在VIL值达到最大时开始,降雹结束后,VIL值迅速下降;雹云单体VILmax在演变过程中存在暴发式增长和暴发式降低现象,在时间序列曲线中表现为峰型特征;雹云单体在首次降雹前3~4个资料时间间隔内其VILmax将出现2次暴发式增长现象,出现第1次暴发式增长现象时一般不会降雹,维持1~2个体扫时间间隔后出现第2次暴发式增长现象,此时才开始降雹,同一单体再次降雹前其VlLmax并没有第1次暴发式增长现象,出现暴发式降低现象时降雹均停止;从季节上整体来分析,3~4月的平均VIL、VILmax、VILH和VILD数值最大,5~6月次之,8月最小.  相似文献   

2.
对辽宁省鞍山市1993~2008年16年的雷达观测雷雨云、冰雹云回波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鞍山市雷雨云、冰雹云的基本回波特征及鞍山地区冰雹云在雷达高显上的V型缺口特征,为鞍山地区的人工消雹作业提供了判别指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05年8月1~3日发生在淮北地区的大暴雨天气过程的分析,探讨此次暴雨天气形成过程中干侵入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在此次暴雨过程中以相对湿度≤60%,位涡值0.5~0.8 PVU作为干冷空气入侵暖湿气流的特征值;在此次暴雨过程中,高纬度对流层顶附近的高位涡空气具有沿着等位温线密集区下滑的特征,且此次过程还具有层结不稳定结构;CAPE与暴雨中心相对应,CAPE的变化反映了暴雨天气过程的演变.干侵入是此次暴雨天气发生的催化剂,应在天气预报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采用图像分析方法研究铝用石墨质阴极在不同焙烧温度下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考察孔隙率、孔径分布、形状因子、视孔隙比表面积、连通性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和孔隙复杂度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增加,孔隙率逐渐增大,而视孔隙比表面积、形状因子和连通性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石墨质阴极试样不同温度下焙烧生成孔隙均符合分形规律,借助图像分析孔隙结构参数和分形维数可界定不同典型焙烧温度下阴极孔隙结构的演变特征,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孔隙特征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模拟呼和浩特一次春季冰雹天气的发展过程.[方法]利用三维积云数值模式,并结合实时雷达回波资料和地面降雹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呼和浩特一次冰雹天气的发展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数值模拟发现,在冰雹云发展初期,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均较弱且辐散层高度较低(4.5 km),Vor出现弱对称偶结构;在冰雹云发展成熟期,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加强且辐散层高度明显上升(9.5 km),出现明显的Vor偶对称结构,Qg、Qt值迅速增加且Qt顶部抬升(10.5 km).模式输出的最大上升气流速度Wm、散度Div、涡度的垂直分量Vor、霰的比含水量Qg、总比含水量Qt、地面固态降水量Rs与理论值、雷达回波和地面实况配合较好.[结论]该模式有能力模拟强对流云发展过程,可在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工作中不断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使用北京市气象局2台TP/WVP-3000微波辐射计探测2008年9月14日1次西北-东南移向的雷暴冰雹天气的温度廓线数据,以降水回波只覆盖西北方的车道沟站且产生降水时的温度数据作为降水云内温度垂直廓线,以东南方的观象台站的温度数据作为云外环境温度垂直廓线,比较分析了降水云内和环境温度在不同垂直高度层上的差异和降水云移经单站上空的温度演变,并用CFL-03型边界层风廓线仪分析了降水过程中下沉气流的特征.结果显示:降水发生时段(21:00~21:15),降水云内与环境平均温差呈现底层温度远低于无降水的云外环境温度,而降水云前部从低层到高层云内温度都远高于环境温度,其中2 km高4.2℃,4 km高10.1℃,6 km高8.8℃.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将来时间表达法,be going to结构在英语语言研究中受到众多语言学家的关注.中国英语学习者(CEL)在书面语中使用be going to结构时与本族语者有不同的特点,这一现象与该结构自身的演变密切相关.该结构在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形式上的"层积效应"和语义上的"连续体",导致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该结构时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临沂市冰雹气候及其雷达特征.[方法]选取沂蒙山区中的蒙阴、沂水、临沭、苍山、临沂5站为代表站点(以下统称临沂市),从冰雹的路径、天气形势及影响系统等方面对1965~2008年发生在各站的6月份40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临沂市冰雹天气过程的典型天气形势和物理结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2003~2008年冰雹过程进行新一代天气雷达特征统计分析,探讨该市冰雹发生的气候指标和雷达数据特征指标及雷达观测特征.[结果]影响临沂市降雹的天气系统有蒙古冷涡型、东移小槽型、西北气流冷温度槽型等.降雹前6h地面图上山东省范围内有小低压、冷锋或风切变线(气流辐合场).其对强对流降雹的发生、发展具有"触发"和"发展"作用.500 hPa低涡后小槽的加入一般有西部小槽补充型、涡前气流场辐散、涡后小槽南摆型3种形式.当垂直液态含水量从无或很小迅速增加至40kg/m<'2>以上时,有可能产生冰雹天气;不同的月份,当对流云体的回波强度>50 dBz,初始回波高度>5km,且其顶高和强中心高度达到一定高度时,有可能产生冰雹天气.雷达径向速度图上中尺度对流系统底层辐合高层辐散的特征表现明显,在中层1.5°和3.4°仰角上对流风暴单体垂直方向上存在剧烈的风切变.[结论]该研究为此类天气分析和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采用概念模型预报法,从降水实况、天气形势、物理量特征、雷达回波演变等方面,对2008年6月12和14日厦门的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两场短时强降水过程具有完全不同的天气背景,因而反映大气热力、动力特征的各种物理量表现不同,其雷达回波特征及演变过程也有所不同,说明厦门的两次强降水过程有不同的形成机制和演变过程.因此,预报中要结合多种资料准确把握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0.
隧道健康状态诊断过程作为一个模糊系统,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的特点.传统的隧道结构健康诊断方法无法妥善地将系统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关联在一起.基于此,针对隧道结构健康状态诊断系统的模糊性和随机性特点,提出了基于云理论的隧道结构健康状态诊断方法.首先,建立反映隧道结构健康状况等级评语集的正态云模型.然后,依据逆向云发生器原理,将隧道结构健康状态指标的监测数据的归一化结果值转化为隶属度云模型.将健康状态指标的重要性语言值转化为权重云,用于表征各健康状态指标的重要程度.最后,运用云理论的计算方法对隧道结构健康状态等级进行诊断,得到健康状态等级诊断结果的云模型.应用云模型的改进方法,对某市地铁2号线盾构隧道结构健康状态进行了诊断,极大提高了诊断结果的可视化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