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新利佩茨克钢铁公司五机架2030无头连续冷带轧钢机,采用按负公差轧制工艺生产冷轧带钢,产品按理论重量交货。  相似文献   

2.
薄规格热带钢的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侯张宝 《钢铁》1998,33(5):72-76
薄规格热带钢代替部分冷带钢,具有明显的市场效益。本文介绍了生产薄规格热带钢的若干工艺,包括铁素体轧制技术、薄板坯热忆技术和无头轧制技术;并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为克服带钢头尾温差对成品带钢厚度超差的影响,保证对带钢的厚度精度的要求,本文建立了实现带钢头部按成品带厚负公差轧制,带钢尾部按成品带厚正公差轧制的辊缝设定模型。应用本文所建立的辊缝设定模型进行计算机离线分析表明,可消除带钢头尾温差对带钢厚度超差的影响,给出带钢厚度公差δ值,以满足对带钢厚度精度要求,提高成品带钢的收得率,能取得较理想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4.
李俊洪  李军  李卫平 《钢铁》2008,43(9):49-0
 针对冷轧带钢卷取过程中出现的凸包缺陷造成产品降级甚至报废问题,在开展重卷试验及断面形状实测基础上,分析了形成冷轧钢卷凸包缺陷的原因。通过合理编排轧制计划、控制精轧机组工作辊热凸度、优化精轧机组工作辊辊型曲线以及解决工作辊轧制润滑和冷却不均等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热轧带钢边部增厚带来的冷轧钢卷凸包缺陷问题,凸包缺陷发生率从6.65%降低到0.33%,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平整轧制过程不同用途带钢对表面微观形貌的特殊要求,在批量跟踪电火花毛化轧辊、磨削轧辊和冷轧后带钢表面微观形貌的基础上,建立工作辊与带钢都可考虑真实表面粗糙峰的带钢表面微观形貌轧制转印生成模型,采用工业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并据此模型分析轧制前带钢已经具有表面粗糙度分别大于、等于、小于轧辊表面粗糙度时,带钢表面微观形貌的轧制转印行为与遗传演变规律。提出了负转印和转印饱和的概念,定义了两种极限轧制转印状态的描述指标— —负转印最大和转印饱和,研究发现当带钢表面粗糙度小于或等于轧辊表面粗糙度时,存在负转印最大点和转印饱和点;当带钢表面粗糙度大于轧辊表面粗糙度时,负转印最大点和转印饱和点重合。在此基础上,采用负转印最大点与转印饱和点对应的临界板宽轧制力,描述带钢表面微观形貌的遗传及演变规律,并系统仿真分析带钢屈服强度、带钢轧前表面粗糙度、轧辊表面粗糙度等工艺条件参数对于负转印最大点与转印饱和点对应的临界单位板宽轧制力的影响规律,发现随着带钢屈服强度增大和轧辊表面粗糙度增加,该临界单位板宽轧制力均增大;随着带钢表面粗糙度增大,负转印最大点对应的临界单位板宽轧制力增大,但转印饱和点对应的临界单位板宽轧制力却减小。   相似文献   

6.
A宝钢冷轧板实现负公差轧制全自动化宝钢冷轧板材近日实施国际上先进的轧制工艺——负公差轧制和理论计重。宝钢从1994年起对冷轧板材实施负公差轧制作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对有些设备进行了改造,目前全自动生产控制系统运作良好,成品板材厚度控制在规定的负偏差范围...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高线盘螺负公差轧制影响因素的讨论,提出了实现负偏差轧制、提高负公差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日本川崎钢铁公司的不锈钢技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敏之 《特殊钢》2001,22(1):2-6
文中介绍川崎公司开发的VOD夹杂物控制技术,不锈钢高速连铸技术、不锈钢热带钢轧机的轧制技术和冷轧钢析的表面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宝钢镀锡板实现负偏差轧制的分析研究,提出利用带钢目标厚度轻微负偏差轧制的有效方法进行镀锡板轧制,提高了镀锡板的收得率,提高了带钢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轧辊的热行为,特别是工作辊的热凸度及其变化是带钢轧制过程中的主要干扰因素之一,严重影响到轧制过程中尤其对薄板板形的控制。某厂二次冷轧机组主要生产极薄规格DR材产品,带钢最薄可达0. 1mm,由于该机组非冷连轧机组,轧制过程不连续,每卷带钢轧制间歇期较长,导致轧制区热凸度不稳定,影响生产的产品板形质量,故对该机组轧辊热行为研究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该机组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1#机架大小辊工作模式下工作辊温度场与热凸度有限元仿真模型,计算轧制过程中工作辊温度场和热凸度变化,为辊缝控制精度的补偿控制提供了依据,提高机组产品板形质量。  相似文献   

11.
韩书栋 《山西冶金》2014,37(5):91-93
在负公差轧制带肋钢筋时,采取合理地控制加热温度及轧制冷却温度,优化成品孔型设计,编写负公差轧制的调整标准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负公差控制水平较高、钢材外形尺寸均符合GB 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中厚板理论计重生产的负公差轧制技术,简述其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文中指出:盈重率是负公差轧制控制水平的标志,通过分析盈重率与尺寸公差等的相互关系,可确定合理的负公差控制范围,实现理论计量,并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鞍钢扩建工程新区应建2400mm热带钢连轧机,采用国外成熟设备和新技术,组成一条节能效果好,产品质量精度高,品种范围广,产量大,轧制线短的双机串列紧密布置的可逆粗轧3/4连续式超级化热带铜轧机。板坯单重为36kg/mm,轧制速度20m/s,高速恒速轧制,产品平均厚度3.88mm,平均宽度1300mm,轧机年综合轧制能力为775万t;轧制速度22m/s,高速恒速轧制,产品厚度为3mm,年轧制能力为850万t。热带钢连轧机前面与炼钢厂(板坯连铸机)连接,以达到较好的节能目的。热轧带钢厂后面建两个冷轧带铜厂,可处理热轧带钢400~560万t/a。冷带钢轧机后面有深加工设备镀层涂层机组。热带钢厂除剪切精整车间外,还设有深加工工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评述国内外、尤其是日本川崎制造所在行星热带钢轧制技术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通过国内重钢三厂等厂矿企业、研究院、大专院校等几十年来不懈地研制、开拓,以及国外同行们的努力探索、改进、改造,行星热带钢轧制技术已具备和取得了可供工业性生产规模的可靠与有效的工艺参数和实际运用的装备手段。国内、国外的行星热带钢轧制技术各有优势。行星轧制技术日臻成熟,对我国冶金工业开发长期短线的板、带、管材,尤其是中小型和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产生深远和重大的影响。加强国内外行星热带钢轧制技术的交流、合作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对负公差轧制的原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根据攀钢冷轧厂冷轧设备状况,对在该机组上进行负公差轧制的可行性及预期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负偏差轧制     
《钢铁》1956,(13)
一、负偏差轧制的意义在轧钢车间推行负偏差轧制将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巨大的好处。因为:第一,当轧制品还要继续加工时,公差的大小将直接地影响到钢料的损失数量,例如表面需要加工的元捧对所使用的轧制原料直径的选样时,必须考虑到要车削掉的一层而得到表面没有黑皮的制品。这时车削掉的钢的数量将随着原料公差尺寸的加大而提高,同时车床也将浪费掉许多为了车削多余的钢的时间。表面不再加工而直接使用的建筑钢材,使用部门的设计是按照最小的负偏差进行的,多余的钢也是浪费掉。按照目前部颁际准规定的允许上限公差和下限公差轧制产品的每公尺重量的差别是相当大的,例如直  相似文献   

17.
我厂于1956年第四季度开始推行了负公差轧制,到1957年上半年就为国家节约钢材2,017吨.进行负公差轧制主要决定于节约系数和定尺率两个问题,前者要对不同的钢材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后者要加强技术管理工作.今就这两方面的问题分述于后:一、为负公差轧制而进行的技术工作对钢材的节约系数,影响最大的是钢材加热、孔  相似文献   

18.
因用950热连轧机轧制865mm宽带钢超出了轧机的设计能力,存在轧件易跑偏、需要宽展轧制、支持辊易掉肉和板形难控制等轧制工艺难题,通过采取优化精轧侧导板和活套参数及E1立辊开口度设置、支持辊端部小倒角和在F7配置负辊型等措施,865mm宽带钢试轧一次成功,成材率97.6%、合格率100%,现已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9.
美国钢厂选用连铸机/直接轧制设备近年来,从粗钢到轧钢的生产作业线上涌现出大量的新工艺。板坯、大方坯和小方坯的连铸也有显著改进。作为热轧带钢生产原料的板坯,一般浇铸成宽800~2200mm,厚150~350mm。这类板坯在热带钢轧机上轧成1.5~25mm厚的带钢。但是,为了满足当前对热轧带钢的显微结构和尺寸公差要求,必须为轧机提供40~60mm厚度的坯料。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热连轧带钢成品质量主要取决于带钢纵向厚度差。引起带钢厚度差的主要原因有: 1.轧件来料厚度的波动; 2.带坯的纵向温差。 在轧制过程中用自动调节辊缝的方法来尽量消除这些干扰作用的影响。 武钢一米七热连轧机带钢成品厚度公差要求在0.05mm之内。为了达到此要求,除在每一个精轧机架上均设有电动AGC系统外,在F_7机架上还设有液压AGC系统,在带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