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顺丁橡胶生产中,原料中的杂质能导致丁二烯分子链及其分子量的改变,破坏链增长,导致链转移或链终止。通过分析原材料中各种杂质对聚合反应、聚合胶液门尼、成品胶物性指标的影响,得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调整聚合反应,稳定聚合胶液门尼,提高了橡胶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马晶  高明智  张天  彭人琪 《石油化工》2014,43(2):155-158
采用液相本体聚合考察了原料丙烯中的微量硫化物杂质对NG和DQ催化剂聚合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OS,H2S,SO2对丙烯聚合催化剂的性能均有较大影响。其中,COS主要影响NG和DQ催化剂的聚合活性,在工业生产中,COS在丙烯中的含量应小于3×10-8(w)。H2S对NG和DQ催化剂的定向能力有显著的影响,当丙烯中H2S含量为(8~10)×10-6(w)时,聚丙烯等规度降至92.0%左右。硫化物杂质对NG催化剂聚合活性影响的大小顺序为:COSH2SSO2;对DQ催化剂聚合活性影响的大小顺序为:COSSO2H2S。  相似文献   

3.
前言聚合是生产顺丁橡胶的主要工序,聚合反应进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橡胶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对聚合反应的控制和调节,就是在保证橡胶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增加产量。或者在一定的产量条件下,不断提高橡胶质量。当原材料质量稳定,回收溶剂油中杂质基本上排除,可以通过聚合终了的胶液中顺  相似文献   

4.
以 Ni(naph)_2—Al(i—Bu)_3—BF_3·OEt_2即 Ni—Al—B 为催化剂体系,抽余油为溶剂的丁二烯聚合生产顺式—1,4聚丁二烯橡胶(简称 NiBR)是我国自行研究开发成功的技术。工业化以来的20年,经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对丁二烯的聚合规律,催化剂相比,陈化方式,杂质(包括水)对聚合的影响等都有较深入的研究和报导。本文浅析了丁二烯  相似文献   

5.
在丙烯腈催化水合制取丙烯酰胺的反应中,由于丙烯腈及其杂质发生的付反应而产生了一些有机杂质,其中以β—羟基丙腈为最多[1,2]为了配合工艺考查β—羟基丙腈对丙烯酰胺聚合的影响,我们在前阶段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以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为主的丙烯聚合过程中,丙烯和溶剂中的某些杂质,对聚合过程的影响已有很多报道。但文献上的这些报道,所采用的三氯化钛催化剂大多数是α—TiCl_3。Solvay 型催化剂是以δ—TiCl_3为主,其中含有少量醚和烷基铝化合物的催化络合物。它的特点是比表面大,具有微孔海绵状结构,催化活性高,定向性好(聚合物等规  相似文献   

7.
采用液相本体聚合法考察了原料丙烯中的微量杂质(CO、H2O、O2、甲醇)对NG与DQ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O、H2O、O2和甲醇对NG与DQ催化剂的聚合性能均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对聚合活性影响最大的杂质是CO,对催化剂定向能力有显著影响的杂质是H2O。当丙烯中H2O含量为(4~5)×10-5(w)时,制得的聚丙烯等规度降至91%左右。相对毒性系数比较结果表明,杂质对NG催化剂聚合活性的影响大小顺序为:CO>O2>H2O>甲醇;对DQ催化剂聚合活性的影响大小顺序为:CO>H2O>O2>甲醇。  相似文献   

8.
王冬梅  国静 《齐鲁石油化工》2000,28(3):227-228,218
建立了用HP—PLOTAl2 O3“S”柱气相色谱法来分析丙烯中杂质的检测方法。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能很好地分离丙烯中的烃类杂质 ,外标法定量与填充柱比较 ,具有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和准确度高等特点 ,适用于聚合级丙烯中烃类杂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在以镍体系为催化剂的顺丁橡胶生产中,虽然丁二烯中的杂质如水、炔、醛和酮等含氧化合物部有控制指标,但是仍经常由于原料变化造成聚合转化率降低或聚合物门尼波动,以致不得不频繁调整聚合配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用目前生产中采用的聚合配方,对丁二烯中没有控制指标而对聚合有害的杂质进行研究,以便加以控制而达到稳定生产。在这些杂质中,我们较详细研究了一氧化碳对聚合的影响,同时也初步考察了二氧化碳、氧、胺、乙  相似文献   

10.
丙烯聚合工艺的进步和高效丙烯聚合催化剂的广泛应用,聚丙烯装置对原料丙烯中杂质硫含量要求越来越高。炼厂丙烯杂质硫主要以有机硫和无机硫存在,它们会使催化剂失去活性,降低催化剂效率,甚至产生粘料发生生产事故;同时含量过高的硫也会吸附在丙烯脱砷剂和脱一氧化碳剂表面而影响杂质砷和一氧化碳的脱除。通过JX系列脱硫剂,分二步脱除丙烯中的硫杂质,使丙烯达到气相聚合工艺催化剂对丙烯的质量要求,使生产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充油顺丁胶生产中溶剂油的循环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前言在采用Ni—Al—B—D四元催化体系合成高门尼顺丁胶和湿法充油的方法生产充油顺丁胶的过程中,会有剩余的催化剂D和填充油遗留在溶剂油中,溶剂油经回收系统处理后能否返回顺丁聚合循环利用及是否会在回收系统积累而影响顺丁聚合,是充油顺丁胶生产中的一大关键。本实验通过对含有一定浓度高芳烃油和催化剂D的溶剂油进行切割、100ml小瓶和5L釜的聚合实验,详细考察了溶剂油的分离情况及切割前后对顺丁聚合的影响。二、实验部分 1.原材料丁二烯、溶剂油、Ni、Al、B、防老剂2,6,4、终止剂乙醇均系我厂聚合生产所用原料。  相似文献   

12.
本发明是关于具有顺—1,4结构丁二烯聚合物的制造方法。特别是关于制造不变的顺—1.4特定含量聚丁二烯时,增加聚合速度和分子量的方法。历来用含有机金属化合物的二元或三元催化系制造顺—1,4聚丁二烯时,已知丁二烯中不饱和烃杂质特别是丙二烯,1,2丁二烯和乙炔类使聚合速度或聚合物的分子量降低。例La Chimicae I’Industria 44725(1962)。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以环烷酸镍(简称 Ni),三异丁基铝(简称 Al),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简称 B)为催化体系的丁二烯聚合属阴离子配位定向聚合,杂质对聚合反应影响明显。为此,国内外许多研究者研究了杂质在此体系中对聚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 引言我厂丁二烯聚合使用的溶剂油(67~90℃),系炼油厂铂重整抽余油。该油中含有微量烯烃杂质,其碘值一般在0.2~0.5(克/100克)左右,最高可达1.0以上。它可以影响聚合催化剂活性,使聚合转化率下降;同时也是导致胶团生成、凝胶增高等影响橡胶质量稳定的不利因素之一。但不同产地的溶剂油,其烯烃杂质对聚合的影响程度亦不同,因此,有必要对其具体杂质组分进行  相似文献   

15.
丙烯塔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精馏分离丙烯—丙烷,并脱除甲基乙炔和丙二烯微量杂质的方法,经过对丙烯塔的塔板数,双塔串联操作中的接力泵和丙烯塔操作方案的改进,产品丙烯达到聚合级要求,可供聚丙烯使用。  相似文献   

16.
正南开大学联合曼彻斯特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英国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等科研机构,设计构筑分子筛限域配位不饱和中心,实现了化学选择性炔烃/烯烃吸附分离。该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Science)杂志上。低碳烯烃是化学工业重要的基本原料,全球产能接近400Mt/a,其生产过程会引入少量炔烃杂质,对其聚合与后  相似文献   

17.
采用聚合新工艺技术对70 m3聚合釜进行工艺优化,主要是针对70 m3聚合釜PVC生产中存在的聚合釜出现粘釜物、冬季物料预热时间长以及助剂杂质多等问题进行优化和改造。  相似文献   

18.
目前异丙苯法苯酚生产,由于杂质α-甲基苯乙烯、异丙叉丙酮等和苯酚形成复杂共沸混合物,造成精制困难,影响产品质量。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有利于脱除这类化学活性大的杂质。本文以国产~#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粗苯酚物料,在间歇釜式搅拌和流态化连续反应器中进行了试验,精制后苯酚凝固点40.5—40.65℃,可达到一级品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目前,顺丁橡胶在国内已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但是,产品质量仍有波动。为了使生产平稳进行,提高产品的质量,必须找出影响产品质量波动的因素。根据对工业化生产中工艺条件、原材料质量和聚合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在原材料质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催化剂用量和配比以及聚合温度是影响顺丁橡胶质量变化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找出聚合温度变化对顺丁橡胶质量的影响规律,我们进行了固定其它条件,而只改变聚合温度的聚合试验,然后用凝胶渗透色谱(GPC)仪测定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发现在一定范围内,聚合温度与  相似文献   

20.
在顺丁橡胶生产中,杂质能导致聚丁二烯分子结构的改变,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使聚合活性下降导致聚合反应中断.文中通过分析丁二烯中各种杂质对聚合反应、聚合胶液门尼份和成品胶挥发份的物理性能的影响,总结出相应的最佳操作方法,提高了顺丁橡胶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