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配型绿色植物缓蚀剂对盐酸溶液中A3钢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黑胡椒,白胡椒,烟草这些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有机物进行复配后,可得到新型的绿色植物缓蚀剂。采用电化学方法和失重法研究了由上述方法得到的3种缓蚀剂对HC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中A3钢的缓蚀机理及效率。结果表明:这3种缓蚀剂属混合型缓蚀剂,在实验条件下对A3钢的缓蚀作用机理为几何覆盖效应。  相似文献   

2.
徐锐  田继红 《热力发电》2003,32(11):88-90
介绍1种高效盐酸酸洗除油缓蚀剂的研制和应用。通过对该缓蚀剂进行缓蚀效率试验、电化学试验及毒性试验,评定其缓蚀性能,探讨缓蚀机理。结果表明,该缓蚀剂缓蚀效果良好,且可省去碱洗和碱洗后水冲洗步骤,既节约药剂,又减少废液排放。这种缓蚀剂已在多台机组的化学清洗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盐酸酸统统蚀剂、柠檬酸酸洗缓蚀剂和盐酸酸洗除油缓蚀剂的研制和应用。对这三种酸洗缓蚀剂进行了多种条件下的缓锡效率试验、电化学试验、责性试验。评定了缓蚀性能,探讨了缓蚀机理。三种缓蚀剂已在多台机组的化学清洗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4.
用量氢法研究了几种无机、有机、无机与有机组合缓蚀剂对锌粉腐蚀的缓蚀效果,同时对它们的缓蚀效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无机缓蚀剂中Hg的缓蚀效果最好,其次是In2O3;在有机缓蚀剂中,六次甲基四胺的缓蚀效果最好,但比Hg和In2O3都差;组合缓蚀剂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Pb(NO3)2组合的缓蚀效果最好,不仅远比单一的无机或有机缓蚀剂的缓蚀效果好,而且比Hg好。  相似文献   

5.
钼酸盐系列缓蚀剂在中性介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交流阻抗实验,研究了钼酸盐系列缓蚀剂在自来水中对A20碳钢的缓蚀情况,并对到盐与正磷酸盐具有缓蚀协同效应的机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KOH中几种缓蚀剂抑制锌腐蚀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量氢法研究了Pb(NO3)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六次甲基四胺,以及Pb(NO3)2和这三种有机缓蚀剂的分别组合抑制锌粉腐蚀的缓蚀效果,并与Hg的缓蚀效果作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的缓蚀剂及其组合对锌粉在碱性溶液中的腐蚀皆有不同程度的缓蚀作用,但是Pb(NO3)2和有机缓蚀剂单独使用时缓蚀效果比Hg差得多.当Pb(NO3)2和单个缓蚀剂一起使用时,缓蚀效果比Hg好得多.这表明,Pb(NO3)2与选用的各种廉价有机缓蚀剂有很强的协同作用.当Pb(NO3)2和有机缓蚀剂在碱性溶液中同时使用时,它们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对方的不足,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它们组合的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   

7.
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复配对模拟水中黄铜的缓蚀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徐群杰  龚健  周国定 《华东电力》2005,33(10):15-17
采用交流阻抗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两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药剂聚冬天氨酸和钨酸钠的单一配方以及复配对模拟水中黄铜的缓蚀效果。研究表明:聚冬天氨酸和钨酸钠各自的单一配方对于黄铜均具有一定的缓蚀效果,在缓蚀剂总浓度为20 mg/L时,聚冬天氨酸与钨酸钠配比为6∶1时对黄铜的缓蚀效果最佳,并具有协同效应。极化曲线研究表明PASP和Na2WO4复配对黄铜的缓蚀机理主要为阳极性缓蚀剂。  相似文献   

8.
碱性锌锰电池中的有机代汞缓蚀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综述了90年代碱性锌锰电池中有机代汞缓蚀剂的研究概况。从亲水基和疏水基两方面总结了缓蚀剂分子结构对缓蚀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机代汞缓蚀剂的设想。作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将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一种肟类有机物复配,可得到一种缓蚀效率更高并有实用价值的代汞缓蚀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热力设备停用腐蚀的发生、危害及保护方法,详述了N-309停用保护缓蚀剂的缓蚀机理和应用。实践证明,采用N-309停用保护缓蚀剂是一种保护范围广、效果好、操作简便省时省力适用性很强的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0.
蒋金芝  孟凡桂  唐有根  张静  高艺 《电池》2003,33(5):294-296
合成3种含有聚氧乙烯基的有机代汞缓蚀剂:癸烷基(三)氧乙烯醚(PTO)、癸烷基(三)氧乙烯醚磷酸酯(PTE)及其钾盐、N (3 三氧乙烯癸烷氧 2 羟)丙基 N,N,N 三甲基氯化铵(NTC)。3种有机代汞缓蚀剂分别属于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通过锌粉析氢实验和锌电极极化曲线测试检测了其缓蚀效果。结果表明:阳离子型缓蚀剂NTC吸附性能好,缓蚀效率较高;阴离子型缓蚀剂PTE次之;非离子型缓蚀剂PTO由于碱溶性小,缓蚀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碱锰电池有机代汞缓蚀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金属锌在KOH溶液中存在腐蚀析氢现象,通过析氢实验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6种具有不同亲水链长度的有机缓蚀剂对锌在KOH溶液中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6种化合物对锌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蚀作用,其中癸烷基(八)氧乙烯醚磷酸酯钾盐(PEE)可使锌粉析氢量减少70.6%,缓蚀效率可达78.7%。缓蚀剂浓度和结构是影响缓蚀效率的重要因素。浓度太低,形成的保护膜薄,缓蚀效率低;浓度太高,吸附不均匀,也不能提高缓蚀效率。此外,缓蚀效率的高低还与缓蚀剂的分子结构有密切的关系,亲水链短,缓蚀剂的溶解度低,溶液中的缓蚀剂分子很少,无法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缓蚀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2.
碱锰电池有机代汞缓蚀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蒋金枝  陈惠  唐有根  蒋刚彪 《电池》2001,31(6):298-301
综述了国内外碱锰电池有机代汞缓蚀剂的研究状况 ;从分子结构特点出发 ,对有机代汞缓蚀剂进行了归类 ;讨论了碱锰电池中汞的作用及有机缓蚀剂的缓蚀机理 ;提出了通过分子设计手段研制新型缓蚀剂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修改日期:2001-02-2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出一种高效复配缓蚀剂 ,它是由一种阴离子缓蚀剂和一种非离子缓蚀剂复配而成。通过析氢实验、短路实验、恒电流充放电实验及交流阻抗、电镜扫描等测试方法 ,研究了此种缓蚀剂的缓蚀效果及对锌电极性能的影响 ,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简单探讨。实验结果表明 ,在锌合金粉中添加此种缓蚀剂 ,大大地降低了析氢量 ,抑制了锌枝晶的生长 ,对电极放电性能影响不大 ,且主要是通过吸附在锌电极表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国内酸洗缓蚀剂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玉福  冯斌 《湖南电力》2000,20(1):1-2,11
通过各种酸对铁的溶解能力比较和缓蚀剂在热力设备酸洗中的作用和国内缓蚀剂的性能介绍,叙述了酸洗缓蚀剂的缓蚀机理  相似文献   

15.
姚小露 《热力发电》2006,35(10):65-67
对EDTA清洗缓蚀剂进行了研究和筛选,并用正交试验法对所选出的多组分复合缓蚀剂配方进行优化。经优化的配方缓蚀效果良好,可使20号钢的腐蚀速率远远小于电力行业标准允许值。  相似文献   

16.
袁强 《电力建设》2001,22(6):40-0
为防止锅炉结垢,保证安全经济运行,应适时进行酸洗。锅炉酸洗时所用的缓蚀剂对保证锅炉酸洗质量、安全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从电化学试验、添加量试验、分散性试验、稳定性试验和毒性试验等方面研究了WS99型缓蚀剂的应用性能,证明该缓蚀剂具有较好的性能。阐述了盐酸浓度、酸液中Fe3 + 离子含量、酸洗时间和酸洗温度等因素对缓蚀效果的影响。试验证明WS99 型缓蚀剂对20 号钢材有良好的缓蚀效果,具有抗Fe3 + 离子腐蚀的能力,可用于锅炉盐酸酸洗。  相似文献   

17.
有机复配缓蚀剂ZD的代汞效果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采用浸泡实验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一种有机复配缓蚀剂ZD对锌在碱性电解液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ZD是阴极型缓蚀剂,对锌具有很好的缓蚀效果。用加有ZD电解液组装的LR6型无汞碱性锌锰电池,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8.
聚天冬氨酸及其复配对3%NaCl溶液中黄铜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交流阻抗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两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药剂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的单一配方及其复配对3%N aC l溶液中黄铜的缓蚀效果。研究表明:聚天冬氨酸和钨酸钠各自的单一配方对于黄铜均具有一定的缓蚀效果,其中聚天冬氨酸在浓度为40 m g/L时对黄铜的缓蚀效果最佳,钨酸钠在浓度为40 m g/L时缓蚀效果最佳。在缓蚀剂总浓度为40 m g/L时,聚天冬氨酸与钨酸钠配比为3∶1时对黄铜的缓蚀效果最佳,且具有缓蚀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9.
锌锰干电池两种代汞缓蚀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浸泡实验,极化测量考察了在26%NH_4Cl溶液中BiCl_3、有机复合物MA对锌的缓蚀性能,并与HgCl_2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铋类似于汞同为阴极型缓蚀剂,但其适用的浓度范围较窄,在有氧存在时失去缓蚀作用。MA则为阳极型缓蚀剂,有较宽的浓度适用范围,在有氧存在的条件下,仍表现较好的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方法研究了2-十一烷基-N-羧甲基-N-羟乙基咪唑啉(UHCI)和KI的复配在8%氨基磺酸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复配缓蚀剂可有效抑制45#碳钢在氨基磺酸溶液中的腐蚀,当缓蚀剂总浓度为0.4%时,UHCI和KI浓度之比为9∶1时缓蚀效果最好.交流阻抗数据显示碳钢电极从空白时的1个时间常数转变为有缓蚀剂时的2个时间常数,极化曲线表明该复配缓蚀剂为混合型缓蚀剂.该缓蚀剂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机制为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