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1年8月国家教委组织审订了《高等工程专科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我们按照基本要求编写了大专的《信号与系统》教材,已于1993年5月国家教委高等工程专科电工基础课程教材编审小组审稿通过。该书由东南大学夏恭恪副教授主审,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秋季出版发行,作为高等学校工程专科电子、通信、自控类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各类职工大学的有关专业选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校非电专业开设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特点,全面围绕提高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对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非电专业学生应用电工电子技术的能力,以化工专业为例,对少课时电工电子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制定了体现化工专业特色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了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课程教学环节,将电子工艺综合实训纳入实验教学环节。课程改革成果将为非电类少学时专业的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非电专业电工学课程的改革已争论多年,84年庐山会议和85年太原会议决定建议将原有电工学课程改为根据各专业需要从以下三门课程中选设其中两门或一门为必修课,这三门课程是:(1)电工技术基础(包括电路理论、电工量计、电机和继电器接触器控制),(2)电子技术基础(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学电子技术),(3)电路和电子技术。这一方案虽已得到国家教委同意并已编出了相应的教材,但电工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远没有得到解决,我认为电工学课程的改革,应服务于各非电专业的培养目标,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这一认识,谈点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5.
本文评介了由凯特·鲍曼等12名专家、教授编著的《电工学》这本在德国较有影响的非电专业教材(全书24章537页,1992年出第四版)。该教材内容丰富。阐述详尽,概念清晰,图示形象,有较大的广度和一定的深度。纵观该教材,确实有其明显的特色,我们从中可窥见德国对非电专业电工教学的一斑。分析和借鉴电工教学的目的、方法、内容,无疑将对加强我国的教材建设是颇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6.
《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是为高等学校工科非电类专业本科生《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而编写的教材。教材从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和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标出发进行组织和编写,紧紧把握专业的发展方向,采用富有弹性的模块式结构,对知识与能力进行有机地综合、融合和整合,重点论述了教材内容和体系结构。本文阐述了《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教材的编写目的和编写思路,介绍了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对教材的编写工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1990年10月,我曾由国家教委公派去莫斯科动力学院电工教研室进修一年,见到1989年高等院校非电专业电工学数学大纲,现将其内容作一简介。这个大纲提出了电工学课程的目的是:对非电专业的工程师在电工学和电子学方面进行理论和实际的培训.使他们能正确选择电工、电子和电气测量装置.能使它们正常运行.能与电气工程师一起在控制生产过程自动化装置的电气部分的研制中完成技术作务。电工学的内容分四大部分:(1)电路和磁路.阐述电路和磁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非电理工类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新的教材编写观念,据此编写出版了《新编电工电子技术》,提倡将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用于教学过程诸环节,并进行了试点,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力、热、光、机、电、计算机等学科和技术相互交叉和渗透,加速了机电一体化的进程,非电类专业对电工学知识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不解决电工学课程中存在的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就无法进一步提高基础理论和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满足非电类专业对电工学课程提出的新要求。1987年国家教委为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将过去为非电类专业开设的“电工学”课程根据各专业的不同需要分为“电工技术(电工学Ⅰ)”、“电工技术(电工学Ⅱ)”及“电路和电子技术”三门课程,并颁发了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当今电技术,发展迅猛,应用广泛,渗透深远,因此电工学课程在工科教学中愈显重要。然而,长期以来,电工学课程内容“多、杂、浅”,不仅与有限学时的矛盾十分严重,而且也严重脱离非电专业对电技术的实际要求。尽管目前电工学课程已分为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但其内容实质基本未变,上述两问题依旧存在,因此,电工学课程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否则,上述两问题将会愈演愈烈……,为此,笔者从该课程及其教材建设的原则、体系和内容这三个方面,发表如下浅见,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中。在高等学校.不仅无线电技术类专业需要信号分析与处理的知识,电子类、电工类以及一些非电类专业也迫切要求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不少高校的非无线电技术类专业已开设了这方面的深程,但缺乏一种少学时的合用教材.为此,1991年5月在无锡召开的国家教委电工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电路理论与信号分析小组会议上,一致同意将编写《信号分析与处理》列入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八五”教材规划.  相似文献   

12.
非电专业电工实习课程设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工学习教学是电工学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本文对非电专业如何设置电工学习课程进行了探讨,特别在总体设计、内容设计及教学方法设计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对上述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3.
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实际出发,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要求和我国目前工科本科非电专业电工课程教学的现状出发,如何改革我国目前工科本科非电专业电工课程的体系和内容,现发表个人的浅见如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无论是电专业还是非电专业,要进行电量或非电量的测量,或者要进行电量或非电量生产过程或变换过程的控制,都越来越离不开电子仪器,设备或电子计算机了,而且许多产品就是集机械、电动机、电子、电路、电子计算机以至自动控制或  相似文献   

14.
非电专业"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探索出的教学方法,提出了非电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整合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多媒体教学、教具教学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讲授型教学相结合;发挥实践教学环节的优势,引进仿真实验,提高实验室科学管理水平;优化教学资源,深化教材改革,将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专业需求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内容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多、学时少和专业针对性差的问题。笔者将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内容与专业内容两部分。基础内容是各非电专业共同的学习内容,专业内容则是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实际需求设置的学习内容,贯穿在理论教学和实验环节之中。实践结果表明,基于专业需求的电工学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黄波 《无线互联科技》2014,(10):225-225
在大信息环境下,《信号与系统》课程已从电类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发展到与信息相关的其它非电类专业的必修课,课程的教学对象和目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必须对原来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进行改变。本文结合笔者在该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对《信号与系统》课程在非电类相关专业的教学进行了探索、研究和讨论,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85)教高二字014号文件的通知,原高等学校工科电工教材编审委员会已改为高等学校工科电工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电工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电路理论及信号分析、电磁场理论、电子技术、电子线路和电工学五个课程教学指导小组。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家教育委员会决定在原工科基础课程教材编审委员会的基础上,扩大工作范围,改进工作方法,以利于加强对工科有关课程的宏观指导和管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新型人才。电工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将在国家教育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遵循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电工学是一门非电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学习电工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电工理论知识、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但因各非电专业要求不同,除了学习一般知识外,还应学些与生产实践相关的知识。另外对在校学生及已毕业的学生调查了解,他们也要求即少学些空洞的理论,多学些与生产实践相关的知识,能在工作岗位上尽快适应并有所创新。因此假想在《电工学》教材中适当增加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为了激发非电类专业学生对"电工电子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生产调研的课程学习方法。笔者从备课和教学组织两个方面探讨了生产调研环节的建构方案,并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进行具体讨论。生产调研环节能够引导学生了解本专业对电工电子技术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专科电类专业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改的探索思路。建立了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模块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实践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