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楠 《福建建筑》2011,(11):32-35
作为建筑的基本属性之一——地域性,已逐渐成为当代建筑设计的共识,自觉回归地域性成为建筑师在设计手法中关心的出发点。系统研究地域建筑及其相关联的地域性要素及设计方法,已成为建筑设计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现代地域建筑研究成果,以闽南地区为基点,结合相关设计实例,分析闽南地域气候的特点及其对闽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在形式表达中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地域性建筑理论,选择具有闽南特色的红砖文化与石材文化为2个切入点,对厦门近代"嘉庚建筑"1919—1962年间的本土化历程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首先追溯其本土化历程的缘起,进而研究其如何将闽南传统红砖文化融入南洋建筑式样,创造出具有闽南红砖文化特色的"嘉庚建筑";最后研究其如何将闽南传统石文化融入南洋与西洋建筑式样,创造出具有闽南石文化特色的"嘉庚建筑",为当代地域性建筑的创作提供有益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地域性理论早已被广大建筑学者和从业者所熟知,但将其理论付诸于建筑设计过程并予以实施一直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通过对闽南地域建筑文化的叙述,思索现代建筑如何实现地域性的经典理念,并结合若干新闽南建筑实例的探究,表现笔者对于新闽南建筑风格设计的思索。  相似文献   

4.
陈镌  岺伟 《新建筑》2011,(5):72-75
气候性因素是影响传统建筑形式的要素之一.对于泉州传统建筑而言,其气候性因素的表现有显著的特点,但在当代运用中又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因此,借鉴当代地域性建筑设计中的气候性对策,分析并归纳出符合泉州当代建筑的气候性对策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地域文化对建筑有深刻的影响,闽南由于受到地理气候、社会及历史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个性,闽南建筑亦有独特的表现,理解并传承闽南建筑成为当今新的任务。本文通过对闽南文化的理解,分析闽南传统建筑的原型,结合实际案例研究闽南建筑地域性的现代表达。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福建传统聚落空间的地域性视角,结合福建的地域性气候及地理特征,探讨现代办公建筑的地域性表达;从闽南大厝的传统聚落空间出发,综合分析传统建筑的空间形式、空间形态、技术材料及细部装饰特征,并结合对闽南地域性建筑的创新表达研究,试图在空间、形式、功能等方面将其地域性特征与现代办公建筑较好地结合。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7,(12)
闽南传统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域性特征承载着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精神。近几年来,传统文化符号在景观设计中逐渐成为重要的形式语言,这标志着中国社会对于自身传统文化的认同,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石。但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景观中的运用也出现了种种的不适应性,导致地域文化精神的曲解、误读和流于形式。本文通过对于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形式语言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文化精神的解析,通过对当地景观设计实例中的案例分析,探究在当代城市特定文化语境下,景观设计传统形式语言的运用在传承地域文化精神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8.
浅谈闽南当代继承传统的建筑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清 《山西建筑》2010,36(14):17-18
在总结闽南传统建筑的基础上,对当前闽南地区继承传统的建筑创作实例进行了分析,并对当代闽南如何进行继承传统的建筑创作展开讨论,以期对今后的建筑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闽南近代建筑在延续并发展了传统营建方式的同时,受到外来的近代化营建方式的影响,当地的传统匠师也顺应时代需求而发生了近代转变。论文以惠安县近代名匠杨护发为例,通过对其学艺过程、建筑活动的调查梳理,并从设计图纸、建造过程等方面对典型作品的分析,探讨"工匠建筑师"的设计特征,以及对当前地域性建筑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建筑的地域性与时代感是永恒的话题。本文从地域性与行政区划、过去式与现在式、逻辑学上的排他性、以历史的眼光理解传统建筑形态的必然性和优点的相对性、回归设计的基本问题等5个方面阐述了笔者对传统、地域及当代建筑的理解,提出以历史的眼光看待过去的成就、合乎逻辑地总结地域传统、创造属于当代的建筑、关注建筑学的基本问题等观点。本文反对东施效颦式地“继承”传统,呼唤“诚实”的建造,鼓励从传统建筑的原型中挖掘其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环境理念出发,通过对传统建筑理论的分析,揭示了中国传统建筑基址选择、群体布局及空间组合的特征和生态因子,在研究现代教育特征和地域建筑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现代校园设计的环境理念,并提出了基于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庭院空间的地域文化逐渐流失,很多承载着地域文化的建筑庭院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尤其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人们认为传统建筑无法与高效批量生产的现代竞争,传统建筑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化出来。中国传统建筑庭院孕育了两千年的华夏传统生活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价值,因此对于传统建筑庭院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需要长期的探索,从根本上认识和理解建筑庭院文化,从前辈们的设计中提取精髓加以分析和吸收,发展当代建筑庭院设计。  相似文献   

13.
在闽南沿海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和生物气候奈件下,以营造舒适的室内热环境和达到良好的建筑节能标准为目标,选择闽南沿海地区居住区典型现代住宅,并针对夏季典型气候天气情况,实测其居室内部热环境,分析闽南沿海地区现代住宅内部空间热环境的变化状况,及遮阳构造设计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方面;基于气候分析、传统地域建筑遮阳设计和室内热环境实测数据的前期研究.关注从建筑布局、造型和构造细部等设计方法的角度.提出适宜性的闽南居住区现代住宅建筑具体遮阳设计方法和形式。  相似文献   

14.
关中传统民居作为民族传统建筑的瑰宝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同,对关中传统民詹进行现代传承的实践也已经成为地域性建筑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在这一方向的具体操作中“抽象一隐喻”创作模式是被当代建筑师所广泛采用的创作行为典型模式之一,因此,本文旨在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详细阐述该模式的成因、原理、特征与局限,进而提出其相应的改进原则,为关中传统民居的现代传承实践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民居是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因其特色明显无疑是本土建筑设计的灵感源泉之一,而现代建筑创作中如何对其进行现代传承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也正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所在,本文在对传统民居特色与价值概述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创作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陈炤  杨祖贵  罗谦 《建筑科学》2006,22(6):95-98
地域文化是历史文脉和传统文化的积淀,设计中应注重对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继承和发展,有目的地保持本土建筑文化并维护其原有特质,将传统地域文化与时代要求相结合,创造出具有鲜明地域性和时代感的设计作品。本文分析了在室内环境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手法和实例,并对保持设计的地域特色,发展地域性设计文化提出了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7.
异彩纷呈的福建地域性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丽娥 《华中建筑》2007,25(2):144-146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地域性建筑在"现代建筑地区化、乡土建筑现代化"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汲取闽北传统民居元素而形成的"武夷风格"、发展传统"嘉庚风格"而形成的"新嘉庚风格"、延续与发展福建传统民居底蕴丰厚的红砖文化、灰砖文化和石材文化而创作的"新红砖建筑"、"新灰砖建筑"和"新石材建筑",使地域性建筑成为福建多元其生的现代建筑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该文旨在通过对它们不同创作倾向的分析与梳理,揭示建筑师隐藏于作品背后的创作智慧,以启迪人们去探寻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乡土建筑的高技化是当代乡土建筑发展的一个趋势,如何将高技术与地域性建筑完美的结合是文章探讨的重点。首先提出了地域性建筑从"传统乡土"向"高技乡土"转化的必要性,接下来从3个方面分析讨论了乡土建筑高技化的若干种设计手法,最后得出将高新技术与传统建筑相结合已是当今地域性建筑设计的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9.
地域建筑的设计研究是二十一世纪建筑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住宅的类设计模式充分反映了住宅设计对传统民居地域性的延续和对当代住宅时代感的彰显。与此同时,许多当代优秀的建筑作品也充分体现出这种“类设计”的思想。本文从住宅单体设计、住宅群体设计和公共建筑设计等三个方面,评析地域建筑创作中类设计的作品,指出类设计模式的地域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该项目在设计上结合厦门骑楼等闽南地域性建筑风格,融合地块周边的独特的自然湖景,突破传统商业中心封闭的设计方法,采用开放式的建筑布局,强调内部商业空间与外部内湖景观的互动,将环境、市民休闲、商业流线、开放式街区等紧密结合,创造出轻松的休闲购物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