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述了研究浆液粘度时变特性的必要性,基于水泥基浆液的粘度存在时变性,其规律符合指数函数分布,对前人水泥浆液粘度的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得到了普通水泥浆液粘度与水灰比和时间之间的经验公式,对水泥浆液注浆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建立水泥基浆液注浆扩散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水泥浆液粘度随时间变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雄鹰 《山西建筑》2009,35(16):10-11
通过室内试验对水泥浆液在注浆时间段内粘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借助计算机程序计算拟合出了其关系曲线和关系式,研究得出,浆液粘度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变化非常的明显,通过控制注浆时间可以控制浆液的扩散范围。  相似文献   

3.
粘度渐变型浆液渗透注浆灌注均匀砂层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的砂层注浆公式主要是球面扩散公式和柱面扩散公式,在这两公式中对灌注材料在灌注过程中粘度的变化均无考虑,而大多数浆液材料其粘度都是随时间变化的,且这种变化较大,所以注浆计算时忽略浆液粘度变化的做法欠妥。本论妤导出的理论计算公式考虑灌注过程中浆液粘度随时间的变化,从而消除现在只以初始粘度作为计算参数所造成的计算误差,使理论计算结果与工群实际更吻合。均匀砂层在白然界中有着广泛的分布,其本身有着良好的几何特性,本文根据颗粒均匀砂层的特性,把颗粒均匀砂层注浆的计算公式加以简化,给卅运用计算机Matlab软件通过一次总体试验就能够推断仟意施工条件下浆液粘度与时间函数关系的方法,从而避免每次施工都实测浆液粘度带来的麻烦,节约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4.
现有注浆理论都把浆液粘度按定值考虑,而大多数浆液粘度是随时间增加的,按照现有理论计算就会造成工程隐患。本文在现有渗透注浆理论的基础上,应用渗流力学和积分知识,对浆液粘度系数的计算进行优化,得出用浆液粘度的时间段平均值来代替初始值进行计算,更符合浆液的实际扩散规律。  相似文献   

5.
本论文得出的理论计算公式考虑了灌注过程中浆液粘度随时间的变化,从而消除了现在只以初始粘度作为计算参数所造成的计算误差。同时根据颗粒均匀砂层的特性,使颗粒均匀砂层注浆的计算公式得到简化,并给出了运用计算机matlab软件求浆液粘度与时间函数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西北盐渍土地区建筑地基注浆加固工程,选用水泥基注浆材料,对所选材料之间固化反应机理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比下浆液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对选出的最优配比浆液的浆液稳定性、粘度时变性和凝胶时间进行了试验,并且对最优配比浆液结石体和纯水泥浆液结石体进行了腐蚀溶液浸泡和SEM微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灰比1.0,其他掺量占水泥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粉煤灰40%、Ca(OH)28%、无水硫酸钠7%和膨润土3%,浆液性能最优;最优配比浆液的密度1.658g/cm~3、3h析水率3%、结石率97%、初配漏斗粘度37s、7d(28d)抗压强度为7.20MPa(12.23MPa),均满足水泥基稳定浆液的要求;最优浆液的最佳注浆时间为90min;最优浆液结石体比纯水泥浆液结石体更密实,早期耐腐蚀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7.
浅埋暗挖法改良淤泥地层注浆方案选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温州地区典型软弱土性质,结合温州市附二医地下人行通道工程,利用普通水泥-水玻璃浆液、超细水泥-水玻璃浆液、HSC注浆液3种改良土壤的注浆材料进行一系列室内试验和现场注入试验。室内试验和现场注入试验表明,同掺量超细水泥与普通水泥的加固效果比较,处理后土体强度相当,超细水泥凝胶时间长、易受地下水稀释影响、超细水泥浆价成本为普通水泥的3倍左右,故提出对温州典型淤泥质地层的加固,采用普通水泥-水玻璃双浆液代替超细水泥浆液作为注浆材料。现场注入试验表明,相同注浆时间下,浆液扩散半径和土体抗压强度随注浆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相同注浆压力下,浆液扩散半径均随注浆速度的增大而增加,但随着注入速度的增大,增长趋势减缓。经过现场注入试验确定注浆关键参数:浆液扩散半径为1.0~3.0 m,注浆终止压力1.0~1.5 MPa,注浆加固厚度为4~5 m。注浆后,采用分析法和开挖后取样法检查注浆效果,结果表明,注浆效果符合设计施工要求。此注浆方案的成功应用,对富含深厚软黏土的温州地区及长三角地区地下工程的注浆加固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注浆扩散与浆液若干基本性能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浆液流型、流变参数的时变性、可灌性、塑性强度和可重复注浆性是影响浆液扩散的基本性能。试验表明,各种浆液分别属于三种不同流型;水泥基浆液在注浆过程中流型不变;浆液粘度的时变性规律符合指数函数。研制了平板裂隙注浆装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普通水泥浆的最小可灌裂隙宽度并非 0.18 mm 或 0.2 mm。在重复注浆时,后注浆液克服先注浆液的粘聚力,在流道中间冲开新通道继续注入,而不是推动先注浆液向前整体移动。“塑性强度”概念可以推广到一般浆液,用这一指标可以预知浆液的可注期。基于以上试验研究成果,尤其是粘度时变性规律,建立了稳定性浆液注浆扩散模型。  相似文献   

9.
基于浆液粘度时变性的岩体裂隙注浆扩散模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通过大量试验证明水泥基浆液的粘度存在时变性,其规律符合指数函数分布;而动切力随时间变化不大,可视为无时变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用于岩体裂隙的稳定性浆液注浆扩散模型,开发了计算机程序。通过2个工程实例的对比结果证明了这一理论的计算结果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0.
为测定扰动对水泥浆液粘度及结石体强度的影响,采用数显粘度计和压力试验机对不同水灰比的水泥浆液在扰动条件下测试浆液粘度和不同龄期的结石体抗压强度,结果表明浆液在扰动后粘度先呈现剪切稀化,后粘度变稠,每次扰动后粘度峰值呈逐次递减规律;间断时间的扰动对结石体的强度有影响,随时间的延长和扰动次数增多,结石体强度降低,降低率达40%左右。建议弃用超过90 min的扰动浆液。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实施新的六大水泥标准后工程建设面临的工作和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福康 《建筑技术》2000,31(1):44-47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177-1985)等同采用ISO679进行了修订和参考ENV197-1;1995欧洲水泥试行标准对《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2)、《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1992)、《复合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1)等六大通用水泥标准的修订,使我国的水泥标准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提高我国工程建设中混凝  相似文献   

12.
高贝利特水泥(HBC)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高贝利特水泥(HBC),硅酸盐水泥(PC),中热水泥(MHC)的性能对比试验,结合机理探讨,确认了HBC水泥具有节能,环保,混凝土流动性好,水化热低,后期强度高等许多优越性,适于在低热高性能大坝混凝土中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3.
陈峰 《福建建筑》2013,(5):69-70
本文以近年来在道路水泥砼路面改造上的实际工程案例为依据,着重探讨典型水泥砼路面结构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水泥砼路面施工工艺与控制以及水泥砼路面提级改造方面的最新技术这三方面的课题,最后对未来道路路面设计建设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4.
刘轲  林芳 《山西建筑》2010,36(35):283-284
主要阐述了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施工技术,介绍了灌注前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原材料的储存与管理、轨道板精调完成后的压紧、封边施工和排气孔设置、底座板预湿等,以及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配制、灌注及养护工艺,以进一步完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5.
CFG桩复合地基是由CFG桩、桩间土和褥垫层一起构成的刚性桩复合地基。通过褥垫层把桩和基础断开,改变了过分依赖桩承担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的传统设计思想,其优点体现在其传递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的工作特性上。CFG桩复合地基设计,必须同时满足强度和变形两个条件。CFG桩复合地基技术以其用材经济、施工快捷、加固效果良好等优点,在工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水泥土强度室内试验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泥土室内试验是确定水泥土搅拌法施工时水泥掺入比的重要依据。在水泥土室内进行试验的基础上对土样的选择、水泥土试件的制作和养护、水泥土试件的强度测试以及评价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推进水泥土室内强度试验方法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17.
北京双龙水泥集团住宅工程地处北京市密云县,而密云县是北京市东部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是北京市非常重要的水源保护地。由于北京双龙水泥集团住宅建设工程扰动地表面积33.485公顷,损坏草地、耕地等水土保持设施面积24.3公顷;在施工期间水土流失量3331.43t,在自然恢复时期水土流失量42.47t,新增水土流失量2257.35t,因此住宅建筑施工期间水土保持极其重要。探讨北京双龙水泥集团住宅施工中的水土保持问题。  相似文献   

18.
谢勇伟 《工程质量》2011,(11):55-56
针对某厂房工程出现的粉喷桩质量事故,根据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单桩载荷试验及抽芯等检测情况,分析事故成因,介绍了事故桩的处理方案,就粉喷桩设计、施工及检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杜拉纤维水泥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传林 《混凝土》2007,(1):46-47,51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杜拉纤维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压强度、抗劈拉强度、收缩性能,并与普通水泥混凝土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在混凝土中掺加杜拉纤维对混凝土的劈拉强度有很大的提高,提高了约14.6%,对混凝土的早期抗收缩性能也有显著的提高.研究结果表明,杜拉纤维增强水泥混凝土具有许多优于普通水泥混凝土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20.
《水泥混凝土养护剂》标准的编制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全面解释《水泥混凝土养护剂》产品质量检验标准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剂应用技术要求,使我国养护剂的生产和应用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