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陈广亮 《山西建筑》2011,37(7):139-140
以北京地铁十号线国贸站工程为例,对复合锚杆桩在隧道下穿桥桩加固土体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分别阐述了桥桩保护方案,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法,实践结果表明复合锚杆桩提高了桩周土体整体性且工艺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姚国 《市政技术》2014,(3):97-99
针对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第10标段施工,介绍了盾构穿越化工桥桥区的施工技术,施工期间确保了盾构施工地表沉降符合设计要求,对于盾构近距离连续穿越桥桩和高速公路等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岛式地铁车站施工对邻近桥梁桩基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某在建地铁工程为例,运用FLAC软件对分离岛式地铁车站通过邻近桥桩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两种不同施工方案即桥桩加固方案和未加固方案时车站施工对于桥桩附近地面沉降、桥桩弯矩及轴力等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桥桩加固方案有效地控制了桥桩附近土体沉降,效果优于未加固方案,但车站结构的拱顶沉降由于围护结构加固的不对称设计,桥桩加固方案下要大于未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盾构隧道近距离施工过程中既有交通结构安全运营,以珠江口隧道万顷沙侧盾构段近距离侧穿凫洲大桥48、49号桥墩工程为例,建立了考虑壁后注浆、地层损失率等多因素精细化数值模拟模型,对地层加固后盾构侧穿凫洲大桥桥桩的相互作用进行安全评估,分析桩基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差异性沉降,结果表明:加固措施合理有效,对桥桩及桩周土体变形起到了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陕南 《市政技术》2011,29(2):78-81
就北京地铁10号线公主坟暗挖车站临近新兴桥桥区施工过程中受桥下空间及地层条件限制采取的复合锚杆桩加固桥桩控制桥桩变形作了简要描述,并根据具体施工实践,介绍了一些施工体会。  相似文献   

6.
针对北京L14京顺路站深基坑近邻望京沟桥桥桩的风险工程,研究分析基坑施工对望京沟桥的影响,提出采用复合锚杆桩的隔离保护措施。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近接施工中基坑开挖与桥桩的相互影响,结合现场监测,表明采用复合锚杆桩隔离望京沟桥桩基的措施是安全可靠的,可为今后类似施工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计算分析,对距离车站较近的桥桩进行加固保护处理和不进行加固保护处理两种情况作出了计算结果的比较,说明车站基坑施工过程对桥桩有不可忽略的影响,通过注浆加固后能减小对桥桩的影响,加固保护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地铁暗挖隧道施工对高架桥桩保护的实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地铁十号线暗挖区间下穿高架桥桩为例, 通过定量分析, 研究制定桥桩的保护及加固方案, 介绍加固原理及具体施工方法, 为类似工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沈阳地铁10号线长距离下穿绕城高速公路工程的基本情况与设计方案,并采用三维数值计算模型,从公路路基沉降与匝道桥桩变形两方面,分析了矿山法下穿施工对高速公路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郭志明  梁敏之 《山西建筑》2007,33(35):335-336
以北京地铁十号线学院路站小月河桥桩加固工程为背景,论述了人工挖孔桩和洛阳铲探测管线技术、地面钻孔注浆加固桥桩的施工要点及主要参数,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谢非  叶志翔 《建筑技术》2014,(6):562-564
环岛西路桥梁工程首先对桥梁区域道路进行了划分,该区域考虑下穿综合管沟基坑的作业,综合考虑桥梁桩基施工,采取迁改临时河道,并对河道进行了疏通,同时对软基和桥桩进行了处理,保证了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隧道施工引起地层位移对桥梁桩基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汎  刘军  萧岩  王光明 《市政技术》2005,23(Z1):86-89
根据某地铁隧道穿越桥桩工程,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隧道开挖中产生的位移对既有桥桩的影响,认为控制地层的位移、隧道的收敛变形对减小桥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施工建议,以及对桥桩安全进行监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新建城市铁路隧道基本建设特征,进一步得到了近接施工条件下既有桥桩基变形模式,以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工程为依托,结合实测数据,比较了相同工程环境下钻孔灌注桩防护、门型墩防护、复合锚杆桩防护以及断面预注浆加固防护方法的地表变形与既有桥桩变位结果,分析了各种防护措施的变形控制效果,为相似条件下铁路隧道近接既有桥梁施工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小导管注浆技术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芳慧 《山西建筑》2007,33(7):306-307
介绍了小导管注浆加固机理与施工工艺,并对小导管注浆技术在隧道工程中软弱破碎围岩、砂层、砂粘土层与塌方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小导管注浆施工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王东清  毛宗原 《市政技术》2010,(Z2):205-207
对采用后注浆技术的试桩进行试验检测。通过桩身埋设的应力计,检验后注浆技术对大直径桥桩单桩承载力及桩基沉降的影响,并将测试结果与规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实践证明后注浆技术对单桩承载力的提高和桩基沉降的减少有显著作用,可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铁十号线呼家楼站邻近京广桥,受桥桩位置制约,车站主体结构采用分离结构型式,原设计施工方案为CRD法,由于车站主体结构沿走向邻近桥桩(距桥桩最近距离仅为2.16 m),施工风险大,因此所选施工方案必须能够确保邻近桥桩的安全。通过工程类比和有限元数值分析,选择对邻近桥桩保护最为有利的洞桩法(PBA)方案。根据邻近桥桩与地铁空间位置关系,将邻近桥桩划分不同的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在车站施工期间对桥桩变形和地表沉降进行跟踪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车站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案合理,对邻近桥桩的保护措施有效,能够确保邻近桥桩和地铁车站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以济南轨道交通R2线盾构区间近距离下穿京台高速公路桥为工程依托,根据工程特征,提出了树根桩隔离防护与袖阀管注浆结合的控制技术,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盾构下穿施工对高速桥桩基的变形影响规律,最后详细阐明了盾构下穿高速桥风险防控措施,确保了下穿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8.
以北京地铁5号线暗挖隧道穿越雍和宫跨河桥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隧道穿越期间邻近的雍和宫跨河桥桥桩变形及河床底部的地层沉降进行计算分析,并在计算模型中考虑了隧道开挖工序以及桩土相互作用。计算结果表明,隧道拱部采用大管棚进行注浆加固能够有效降低隧道开挖引起的河床底部的地层沉降,但隧道开挖对邻近桥桩的扰动较大,必须从加强隧道支护结构以及对隧道与桥桩之间的土体进行加固等方面来制订相应的邻近桥桩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市政技术》2015,(6):64-67
为了确保大直径泥水盾构安全顺利穿越桥桩,避免桥梁桩基的过量变形,依托天津站—天津西站地下直径线工程,分析了泥水盾构近距离穿越时对桩基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及对现场监测数据的分析,明确了泥水盾构近距离穿越桥桩时桩基的变形规律以及重要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直径泥水盾构近距离穿越桥桩,桩基竖向变形为隆起;盾构开挖范围内桩基横向水平变形最大,主要向盾构隧道所在一侧发生偏移。桩基变形有别于土压平衡盾构其主要原因为泥浆、同步注浆的影响,数值模拟应重点考虑隧道周围液体的影响。盾构近距离施工时应综合考虑泥浆的浓度、流动性以及合理增加同步注浆的压力。  相似文献   

20.
超前小导管注浆法能够改善土体的物理性能、增强软弱围岩的自承载能力、限制地层松弛变形,是隧道工程在不良地质条件中最为有效的辅助施工方法之一.文章介绍了超前小导管注浆法的工作机理、不同注浆材料的特性以及小导管设计参数、注浆参数的确定方法,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论证了超前小导管注浆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实践表明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