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吸波涂层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讨论吸波材料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吸波涂层材料的进展状况,较详细地介绍了铁氧体、纳米吸波材料、高温吸波材料、手性材料、等离子体吸波材料及磁性高分子微球等几种吸波涂层材料的最新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各种涂层材料的主要特点。传统铁氧体、金属微粉和陶瓷吸收剂由于密度大、吸收频段窄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手性材料、等离子体及磁性微球等新材料的探索研究将会成为吸波材料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纳米吸波材料吸收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收剂是吸波材料的主要组成物质, 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该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 综述了几种纳米吸波材料吸收剂的性能、特点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雷达吸波材料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满足新型武器装备隐身化的要求 ,雷达吸波材料应向“薄、轻、宽”的方向发展 ,根据雷达吸波材料发展的技术水平 ,分析其发展趋势 ,预计磁性纤维、导电高聚物、纳米材料、手征材料、耐高温陶瓷材料、多功能材料、多频段材料以及智能型隐身材料将是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化学镀层与涂层复合多层结构雷达波吸收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纳米铁酸镍钴铁氧体复合Co粉、羰基铁粉等为吸收剂,并采用化学镀层,进行了单层、双层和三层涂层的试验研究。以期通过多层复合,获得既有良好的阻抗匹配同时又能对入射电磁波有效衰减的吸波涂层。采用纳米铁酸镍钴复合微米钴粉为吸收剂的单层雷达波吸波涂层;羰基铁粉与纳米铁酸镍钴复合微米钴粉的双层涂层,以及双层复合涂层+镀镍层的三层复合层结构,三种涂层厚度均为1mm,研究了三种涂层的吸波性能。结果表明,双层复合涂层的吸波性能较单层涂层在低频段有较大的提高,纳米铁酸镍钴复合微米Co的双层复合涂层的吸波性能优于纳米铁酸镍钴复合Co的单层涂层,三层复合涂层的吸波性能优于单层和两层复合涂层,三层复合涂层反射率小于-5dB的频宽为4.5~18GHz,较双层涂层提高5.4GHz。其中镀镍层对提高吸波性能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吸波材料用吸收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叙述了吸波材料的吸波机理,系统总结了各种吸收剂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最后指出吸波材料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新型雷达波吸收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综述了国内外新型雷达波吸收材料的研究进展 ,根据雷达波吸收材料的吸波机理 ,详细介绍了纳米吸波材料、宽频谱吸波材料、手性吸波材料、导电高分子吸波涂料、结构吸波材料、多晶纤维吸波涂料、电路模拟吸波材料及等离子体吸波材料的最新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涂覆型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讨论吸波材料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较详细地介绍了铁氧体、高温吸波材料、纳米吸波材料、手性材料、智能隐身材料、多晶铁纤维及导电高分子等几种吸波涂层材料的最新研究现状和应用,并分析了各种吸波材料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8.
以脂肪族聚氨酯树脂为基体,添加微米级羰基铁粉、石墨为主要吸收剂,在主吸收剂中加入钴粉用以调节吸收剂的电磁参数,以分层喷涂的制备工艺制作了一种吸波涂层。通过对粉体样品电磁参数的对比测试,探讨了钴粉的加入对羰基铁粉电磁参数的影响,以期获得良好的阻抗匹配。分析钴粉在混合粉体中的含量对涂层反射率的影响,分层喷涂的制备工艺保证了涂层梯度结构的形成,通过设计不同分层的配方,使成品涂层表现为面层对电磁波的低反射,内部吸收层对电磁波的高吸收。制备的涂层厚为1.02 mm,面密度为2.73 kg/m2,反射率低于-10 dB的有效带宽为5.45 GHz,是一种轻质、高效的隐身涂层。  相似文献   

9.
纳米磁性薄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磁性薄膜在光、磁、电方面有着独特的性能。对目前国内外纳米磁性薄膜在磁记录、软磁材料、吸波材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别对纳米磁性单层膜、多层膜以及颗粒膜的特性,薄膜的制备方法,磁性薄膜表征手段,如XRD、SEM、TEM、AFM、三维原子探针(3DAP)以及磁性能、介电性能和磁导率的测试结合实例进行讨论。纳米磁性薄膜材料性能较传统的粉体有更加明显的优势,薄膜材料特别是纳米磁性多层膜、颗粒膜作为一种新型的磁性复合材料将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雷达波频段内碳纤维结构吸波材料微量碳纤维平行排布的吸波模型。初步确立了碳纤维平行排布时不同影响参量:电场的入射方向、碳纤维的间距、孔数、碳纤维周围介质的电磁参数变化等与吸波性能的关系,并探讨了这种排布方式的吸波机理。结果表明,微量碳纤维吸波材料只在电场方向与纤维平行方向呈单峰吸收。不同间距的排布有自己的特征吸收频率,纤维支数增加吸波性能增强,碳纤维周围介质的电磁参数对吸波效果有重要影响。同时表明这种吸波材料是一种电阻损耗性吸渡材料。相关研究用此模型可获得较为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研究热处理工艺、材料粒度对Fe73.5Cu1Nb3Si13.5B9材料微波电磁性能的影响,对该类材料的微波电磁性能和吸波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热处理工艺对材料的微波电磁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达到晶化条件的热处理工艺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电磁性能;随着材料粒度的减小,微波电磁性能提高,电磁参数之间的匹配性提高;Ⅴ级粒度材料的最低反射率达到-12 dB,低于-5 dB的频宽达12.5 GHz。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磁污染的日益加重,吸波材料作为一种抵御电磁辐射的有效方法已成为国内外专家的研究热点,而具有特定参数的吸波剂是吸波材料的关键所在,新型吸波剂的研究开发至关重要。考察硫化锑的电磁参数,并分析其吸波机理。对硫化锑填充环氧树脂基吸波平板的吸波性能进行实验测试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硫化锑具有一定的吸波效果;通过对硫化锑吸波性能的模拟计算,在相同厚度不同硫化锑填充量或者相同硫化锑填充量不同厚度的情况下,随着硫化锑填充量的增加或者厚度的增加,吸收峰值逐渐向低频飘移。  相似文献   

13.
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综述了软磁材料的分类及其性能对比,重点介绍了高性能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的性能及应用。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具有较高的综合软磁性能,如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高磁导率、低高频损耗等。用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制作的器件具有质量轻、体积小、性能高等优点,在大功率中高频变压器、高频开关电源、电磁兼容器件、高精度电流互感器、巨磁阻抗传感器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软磁材料的又一个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4.
开发高效环保型抗红外烟幕已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为此,世界各国积极致力于发展低毒固体红外消光材料,现已报道的有金属类、新型碳材料类和抗红外复合材料。本文介绍了固态气溶胶粒子红外消光特性的研究现状,综述了上述三类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气溶胶粒子的消光特性仿真研究、纳米新型碳材料和金属薄膜复合材料仍是未来重点研究的方向。建议积极关注和探索纳米红外吸波材料、单向吸波材料和金属化生物体红外吸波材料,这些材料有望成为新一代的抗红外烟幕消光材料。附参考文献63篇。  相似文献   

15.
电磁屏蔽材料与吸波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材料表征技术是材料研究的基础,近年来各种新型电磁屏蔽材料和吸波材料的快速发展,对该类材料的性能测试技术提出新的要求。系统介绍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测定材料电磁屏蔽性能和吸波性能的方法、装置和工作原理,对各测试方法进行归类,并对其使用条件、应用范围和优缺点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6.
利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对空心玻璃微球表面镀Al,研究了由镀Al空心玻璃微球/Ni-Zn铁氧体制成的复合材料在雷达波频段范围内的电磁特性,利用模型计算了所制备样品的微波反射率,并与实测反射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镀Al空心玻璃微球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介电常数实部,虚部均增加,而磁导率的实部和虚部均减小;计算反射率数值与实测数值基本相吻合。由此可见,通过改变镀Al空心玻璃微球和Ni-Zn铁氧体的比例,可以调节电磁参数,提高材料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17.
铁氧体水泥基微波吸收复合材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运用电磁场基本理论 ,研究混凝土—空气界面对微波的反射系数。当视水泥砂浆为无损耗电介质时 ,其对微波的反射系数绝对值接近于 1。以铁氧体吸收剂和水泥复合方法 ,制备具有微波吸收特性的混凝土 ,当吸收剂含量为 33% (质量分数 )时 ,厚度为 3mm的混凝土 ,对于频率为 8~ 12GHz的垂直入射电磁波 ,具有最小约 - 7dB ,最大 - 15dB的微波吸收性能。由于对电磁波反射能力的相对减弱 ,与水泥砂浆相比 ,含有吸收剂混凝土的电磁屏蔽效能有所下降。但这类材料在新型隐身型防护工程构筑、电磁辐射污染减弱以及屏蔽电磁辐射等研究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