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渤海湾盆地渤中坳陷东营组烃源岩的烃源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渤中坳陷是渤海湾盆地海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东营组烃源岩远比周围陆域各坳陷发育。有机地化分析结果表明 ,渤中坳陷东营组下段烃源岩自上而下依次属中等、好和很好级别的烃源岩 ,尤其是东下段下部烃源岩 ,有机质十分富集、母质类型好、成熟条件具备。钻井揭示东下段泥岩最大厚度在坳陷西南部超过 70 0m ,在东南部超过 10 0 0m ;地震资料揭示东营组在坳陷中广泛分布 ,沉积巨厚。油气源对比研究表明 ,东下段烃源岩所生成的油气已聚集成藏 ,并具有一定的产能。东下段烃源岩是渤中坳陷重要的油源岩 ,也是重要的气源岩 ,具有良好的烃源前景。  相似文献   

2.
渤中坳陷东下段烃源岩评价及油源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通过近几年来对渤中坳陷烃源岩的研究认识到东下段存在一套有机质丰度较高、类型较好的中等一很好的成熟烃源岩,其中好—很好的烃源岩占有较大的比例,并且东下段有效烃源岩厚度大。但渤中坳陷东下段烃源岩的平面分布是不均匀的,表现为坳陷的南部优于北部,东部优于西部。东下段源岩生成的油气的分布与东下段烃源岩的分布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3.
渤中坳陷存在多套烃源岩,烃源岩与油气分布关系的研究对该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演化史分析、盆地模拟及地化分析技术对渤中坳陷活跃烃源岩的分布作了研究。渤中坳陷沙河街组活跃烃源岩主要分布于黄河口凹陷、庙西凹陷和渤东凹陷,而渤中凹陷主体区域沙河街组烃源岩已经达到了高过成熟阶段,仅在边缘分布少许活跃的烃源岩。东下段活跃烃源岩主要分布于庙西凹陷的北段、渤东凹陷以及渤中凹陷的东部边缘。活跃烃源岩的分布控制了油气来源,PL19-3油源及油气成熟度研究表明其油气主要来源于周边活跃烃源岩,渤中坳陷周边沉降中心高成熟度地区对其贡献有限。  相似文献   

4.
渤中凹陷北部QHD34—4—1井钻探的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初钻探的QHD34-4-1井是渤中凹陷北部钻遇古近系东营组优质成熟烃源岩层段的第一口预探井。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分析表明,该井东三段发育Ⅱ1型干酪根为主的中等—好烃源岩,烃源岩厚度大,生烃门限深度在3200m附近;4100m附近的东三段烃源岩发生过一定规模的排烃;东营组油气藏自生自储特征明显,新近系油藏油气主要源于东营组烃源岩。QHD34-4-1井的成功钻探,证实了东三段烃源岩为渤中凹陷北部第三套主力烃源岩的推断,也改变了渤中凹陷中北部地区中浅层油气主要源于沙河街组烃源岩的认识,特别是东营组自生自储型隐蔽油气藏的揭示,对推动渤中凹陷中浅层(尤其是古近系东营组)油气勘探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渤中西洼东营组烃源岩埋深较浅、成熟度相对较低,其生烃潜力一直未受重视。为了明确东营组烃源岩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对东营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油源对比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认为:渤中西洼东三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在埋深大于3500 m的东三段有机质成熟度R_o1.0%,达到了生油高峰,是渤中西洼重要的烃源层系。通过油源对比分析,认为东三段烃源岩原油主要环绕渤中西洼主洼槽呈环带状分布。断层、砂体是渤中西洼东三段烃源岩有效的输导体系要素,主要发育烃源岩-断层、烃源岩-砂体、烃源岩-砂体-断层复合接触型3种油气高效输导类型。根据烃源岩的发育特征,结合输导体系与烃源岩的配置关系研究,认为东三段主要为自生自储油气成藏模式。在渤中西洼的北部,东营组烃源岩可以作为浅层油气成藏的有效烃源岩,油气主要通过沟通东营组烃源岩的大断裂垂向运移至浅层成藏,因而浅层油气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东三段烃源岩生排烃能力及油气成藏模式的重新认识,对该区深化勘探及目标区的优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Դ������DZ���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渤东凹陷烃源岩生烃潜力的系统评价,认为东营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达到中等—好烃源岩标准,渤东、渤中凹陷烃源岩类比研究推测沙河街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更高;东营组烃源岩Ⅰ、Ⅱ1、Ⅱ2和Ⅲ型有机质均有分布,但以Ⅱ1、Ⅱ2型为主;与渤中凹陷对比表明,两者在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沉积环境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推测两凹陷沙河街组烃源岩具有相同性质。油源对比认为,渤东凹陷油源主要为沙河街组烃源岩,东营组烃源岩贡献很少;盆地模拟结果显示渤东凹陷石油、天然气资源量分别为7.91×108 t和220.2×108 m3,其勘探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7.
珠江口盆地油气分布存在明显的分带性,浅水区珠一、珠三坳陷以油为主,油气主要来源于始新统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其次来源于下渐新统恩平组沼泽相烃源岩;而深水区珠二坳陷以天然气为主,油气主要来源于恩平组沼泽相烃源岩和渐新统海相烃源岩。珠江口盆地油气分带性主要受控于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及热演化程度。珠一、珠三坳陷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1型,为倾油型烃源岩,而珠二坳陷恩平组煤系烃源岩和渐新统海相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2—Ⅲ型,为倾气型烃源岩,所以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的差异是珠江口盆地油气分带的内在因素。珠江口盆地总体具有"热盆"属性,但深水区比浅水区更热,对于相同层系的烃源岩,深水区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明显高于浅水区,所以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的差异是珠江口盆地油气分带的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8.
渤中凹陷古近系优质烃源岩特征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应用钻井、地震等地质资料,以大量烃源岩样品地球化学分析为基础,从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沉积环境、母质来源以及生物标志物等方面对渤中凹陷古近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渤中凹陷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层段,阐明了优质烃源岩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优质烃源岩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进一步揭示了渤中凹陷的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渤中凹陷沙三段、沙二段—沙一段以及东营组3套烃源岩中都存在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生排烃潜力大的优质烃源岩。其中,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有机质丰度最高且已经进入生烃门限,优质烃源岩最为发育。从母质来源和沉积环境方面分析了3套烃源岩的形成条件,发现生物产率高、母源类型好、保存条件良好是优质烃源岩形成的主要原因。总结了优质烃源岩的时空展布特征,优质烃源岩的形成受控于沉积环境和沉积中心,主要发育于半深湖—深湖相带,由沉积中心向外逐渐变薄;优质烃源岩的空间分布控制了渤中凹陷油气分布,凹陷近源斜坡带是进一步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9.
2009年钻探凹陷南侧的QHD29-2构造,揭示了千万吨储量的构造岩性复合凝析油气藏.秦南99陷总体上研究程度比较低,文中从烃源岩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生烃史模拟和油气优势运移路径模拟方面探讨了秦南凹陷勘探潜力和有利区带.秦南凹陷发育3套烃源岩,沙河街烃源岩为好烃源岩,其中沙一段烃源岩具有较强非均质性;东下段烃源岩为中一...  相似文献   

10.
渤海湾盆地深层孔店组烃源岩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实测和收集的烃源岩地球化学数据,分析了渤海湾盆地的烃源岩分布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热演化特征。从有机质含量(TOC)、氯仿沥青“A”、总烃含量、S1+S2、有机质类型、成熟度(Ro)和暗色泥岩厚度等方面对孔店组烃源岩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昌潍坳陷孔二段、黄骅坳陷的沧东和南皮凹陷孔二段烃源岩生烃指标最好,评价为好烃源岩;冀中西部相对较差,为中等烃源岩和差-中等烃源岩;而济阳坳陷南部钻遇孔二段的井点有限,数据差异较大,仅从现有数据可评价东营、沾化、惠民烃源岩为中等-较好烃源岩,其中生烃较好的应为东营凹陷;临清坳陷有机碳含量低,为差烃源岩;其余地区暗色泥岩少或无,不能成为烃源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