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八钢冷轧薄板厂从日本引进的五连轧机二手设备,根据轧机牌坊的某些功能及结构的陈旧、老化问题,进行了合理的改造,如液压压下厚度自动控制,工作辊正负弯辊装置等,使此套轧机成为具有现代技术的冷联轧机。  相似文献   

2.
陈龙  刘树生 《江西冶金》2010,30(2):26-29
介绍了2500 mm四辊轧机改造升级为2690 mm四辊轧机的方法,重点论述了万向联轴器、联轴器平衡装置、工作辊装配、平衡系统装置、压下装置及推床的改造内容。  相似文献   

3.
四辊六辊冷连轧机边降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冷连轧机带钢边降板形控制问题,建立了四辊和六辊轧机的辊系三维有限元模型,从辊系的受力和变形角度出发,分析了产生带钢边降的原因及其组成。研究分析厚度、压下率和变形抗力等因素对带钢边降的影响。通过在四辊冷连轧机上采用单锥度辊和VCR支持辊的辊型配置进行边降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带钢边降,减小带钢凸度,满足对带钢质量的要求,并可以降低轧机为控制边降而新建和改造的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1200轧机和1700轧机改造的必要性及改造后的装机水平,并对四辊轧机及六辊轧机在板型控制和表面质量方面进行了比较,从技术和经济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对比。从投资和效益的综合比较看,六辊轧机要优于四辊轧机。  相似文献   

5.
关于四辊轧机工作辊稳定性问题的初步探讨林揆一(鞍钢厚板厂)鞍钢厚板厂设备是1990年从日本引进的二手设备,轧机为四辊可逆复合式4300厚板轧机。传动形式为传动工作辊式。由于四辊轧机工作辊与轴承之间、工作辊轴承箱与支承辊轴承箱间以及支承辊轴承箱与牌坊间...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收得率,防止断辊事故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将电动压下轧机改造成为液压压下轧机,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我国的电动压下板、带轧机很多,太钢1700炉卷轧机巳于1979年改造成功。上钢一厂和三厂2350中厚板四辊轧机正在进行改造。其他的轧机的改造也将势在必行。本文就电动压下板、带轧机上如何安装液压压下油缸,轧机需要进行哪些修改,修改后对轧机的影响如何等问题,以炉卷轧机和2350轧机的改造为例,进行一些探讨。 1. 液压油缸安放的位置新设计的液压压下轧机,压下油缸一般都安放在轧机下支承辊轴承座的下面。而旧轧机的压下油  相似文献   

7.
我所热带生产线上的Φ660mm×762mm二辊单机架可逆轧机,是1995年从美国Spang公司购买的二手设备。它设有Z80计算机液压厚控系统,设计轧制力为454t,在预先确定的道次程序下,该系统能自动连续地设定辊缝值,也可手动一个道次一个道次地进行轧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1 压下系统主要元件及工作原理11 压下系统主要元件轧机压下控制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在轧辊的操作侧和驱动侧上方各有一液压缸。在每一液压缸的正上方各有一与其刚性连接的用来测量辊缝的线性编码器或称作位置传感器,液压缸活塞的移动由三位四通Moog伺服…  相似文献   

8.
张文基 《冶金设备》2008,(6):74-76,33
针对SUNDWIG四立柱20辊轧机的机架、压下系统、窜辊系统、弯辊系统、轧制线调整系统的特性进行了分析,与整体式森吉米尔20辊轧机的调节系统进行比较,得出分体式四立柱20辊轧机相对于整体式20辊轧机具有更优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钱文君 《冶金设备》2006,(5):41-44,47
这种12辊轧机采用了不同于Sendzim ir轧机的整体机架和Sundw ig的四立柱机架,而类似于传统4、6辊轧机的整体机架。机架内装有可上下移动的上下辊箱,每个辊箱内用芯轴固定安装了两大一小三组背衬轴承。轧机在下辊箱内设有直接作用式板形调节装置。轧机采用小抛线型直接作用式液压压下装置。这两台轧机均可将厚3~2.75mm的热轧带钢不经中间退火轧制成0.3~0.2mm成品厚度的冷硬带钢。  相似文献   

10.
《宽厚板》2004,10(6):46-46
首钢中厚板轧钢厂1987年正式投产,是首钢总公司直属企业。改造前主要生产设备是由美国引进的3300mm中厚板轧机(二手设备)。2003年完成了工艺技术升级改造,新上了3500mm强力型四辊轧机,年设计能力60万t。  相似文献   

11.
徐海 《南钢科技》2000,(2):30-31,36
简要分析中板厂四辊轧机液压压下系统的性能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代云贵 《特钢技术》2007,12(2):59-61
针对我车间Ф50/01150-1200四辊冷轧机由于电动一机械压下系统压下电机老化而停机的现状,提出改电动-机械压下系统为计算机控制的液压压下厚度控制(HAGC)系统,从而恢复该轧机的生产。  相似文献   

13.
Frohl.  P  潘艳霞 《武钢技术》1989,(4):58-58
一台采用最新工艺的12辊冷轧机,最近在西德菲林根·施威宁恩县黑林山冶金厂投入生产。此轧机的特点是装备了约瑟夫·夫罗宁轧机制造公司最近研制成功的直接液压压下装置。轧机通过由伺服阀控制的、独立的高压液压控制系统,使反应时间达到最短,压下行程最小,从而获得最严格的带钢公差。 1.液压压下调节新轧机装备的直接液压压下装置能使带钢保持最小的允许误差。伺服阀通过带钢厚度自动调节装置进行控制。带钢厚度调节装置的主要部件是定位调节器,它能在闭路调  相似文献   

14.
济钢中板厂三辊劳特式粗轧机轧制力小,生产能力低,已经不能满足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进行改造。本次改造采取不停产改造方式,将三辊轧机改为四辊轧机。在改造中四辊粗轧机压下系统设立电动自动位置控制APC,预留下置式液压AGC;采用大断面、高刚度、优化设计的牌坊;轧机接轴形式采用复合式,可以伸缩并设置轴向定位装置;轧机前后的导卫护板与除鳞集管、轧辊冷却水集管安装一体,随上辊系上、下移动等新技术新工艺。本次改造为济钢中板厂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中板厂同类技术改造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赵培建 《宽厚板》1998,4(5):42-43
1 概况 为完善济钢(马)钢板有限公司中板厂轧制工艺,我公司从加拿大阿尔格玛钢铁公司引进114″二辊、四辊联合轧机一套,这套轧机于1959年投用,其生产过程为二辊时开坯,四辊时轧板,但开坯和轧板不能同时进行。因此1982年之后,阿尔格玛钢铁公司将其改为二辊开坯机,于1991年停产。 经过技术考察,认为该轧机的牌坊、机架辊、主传动、换辊等系统设计都比较合理,基础条件较好。但辊系的刚度偏小,特别是支撑辊直径仅为1346.2mm。再者,因该轧机有快、慢两套压下系统,快速为78~156mm/s,慢速为5.96~11.92mm/s,造成压下速度不合理。这些(?)难以适应我们将其作为四辊单机生产或作为精轧(?)的条件。如果将其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保持原来基础条件好的优势,改变刚度小,压下速度不匹配的弱点,这架轧机可达到较高的装机水平,轧出适合国际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产品。实际工作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宽幅全液压压下立辊轧机的结构设计理念,并结合实际生产经验和理论计算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同时简述了宽幅全液压压下立辊轧机检修和维护。  相似文献   

17.
代云贵 《特钢技术》2007,13(2):59-61
针对我车间Ø450/Ø1150-1200四辊冷轧机由于电动-机械压下系统压下电机老化而停机的现状,提出改电动-机械压下系统为计算机控制的液压压下厚度控制(HAGC)系统,从而恢复该轧机的生产.  相似文献   

18.
针对热带钢连轧机由于带钢规格变化(主要指窄料和宽料)导致轧辊热辊型的大幅度波动,对轧辊温度场、热凸度和冷却效应进行了分析。采用有限差分法对轧辊温度场和热凸度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进而应用该模型根据来料规格、压下规程等因素来确定工作辊冷却水轴向分布,为热带钢连轧机工作辊冷却系统的改造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型四辊轧机在生产、大修工程中压下装置更换作业时间长、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进行了新工艺技术研究,发明了“四辊轧机压下更换专用活动支架”,制定了利用专用活动支架进行旧装置拆除和新装置安装的新工艺,使压下装置更换安全可靠、效率提高三倍。  相似文献   

20.
王涛  黄庆学  申光宪  郑永江 《钢铁》2017,52(11):81-86
 目前中国热轧厂采用的四辊轧机普遍存在工作辊夹住板带轴向的移动现象,简称“叼板窜辊”弊端。按“微尺度静定”设计理论分析得知,轧辊轴承座与机架窗口立柱之间的微小间隙约1 mm(后随衬板磨损加大)易使辊系处于静不定状态,进而产生辊间错位及交叉工况,因此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叼板窜辊现像。原有设置辊间偏移距布放辊系的设计忽视了控制微小间隙的必要性,经分析发现,叼板窜辊原因的关键在于科学控制“不得已间隙”。通过开发智能衬板,保证轧机轧辊平行、定位稳定、可靠运转,消除叼板窜辊带来的能量消耗,充分利用轧机的高档能力,采纳大压下轧制新工艺,生产高强度新品种精品,实现4/6辊热冷轧机改造和更新换代,达到降本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