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乡村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乡村景观的规划质量也越来越高。国外乡村景观与我国有着较大的差别,由于国情、地理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有着较大的区别,所以,中外乡村景观有着不同的特点,本文对乡村景观的概念进行了介绍,还对国外乡村景观进行了研究,对中外相关景观差别以及带来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绪论 1.1研究背景 乡村景观是指乡村地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单元镶嵌而成的嵌块体,以农业特征为主,是人类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生态结构与人为特征的综合体。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乡村景观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如何保护乡村景观,充分挖掘乡村景观的生态和文化旅游价值,使其形成高效、完整并具有传统特色的多功能的乡村地域,是21世纪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乡村无障碍适老性住区的景观设计需求,从老龄态群体对乡村景观的体验需求、生态需求、审美需求、文化需求出发,以老年养生需求的休闲农业景观规划为出发点,围绕老年人健康养生的主旨,嫁接乡村农业与自然风光的特征,打造优良的田园式适老化居住环境,建构乡村无障碍适老性的景观空间特色和精神意义,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探索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基于三生融合与寒地农业生态观光园的概念,分析了寒地农业生态观光园景观空间的类型和设计原则,从营造乡村景色、实现农游合一、完善产业结构、体现寒地特色四个方面提出设计策略,旨在打造具有寒地特色的农业生态观光园,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东方设计学的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成为展示东方设计哲学的重要载体之一,引领乡村振兴高质量和快速发展,并勾勒出东方设计学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发展方向和前景.方法 从乡村景观设计的东方设计学角度入手,通过考察典型东方文化性的江南乡村和分析江南乡村的研究文献资料得出,目前乡村景观面临农业景观衰退、外来文化侵蚀和乡村旅游过度商业化等问题.结论 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应该做到:乡村环境要营造"东方情调",乡村产业要讲好"东方故事",乡村材质要展现"东方风格",乡村产品要反映"东方精神",并相应提出了开门见绿、开窗见田、开垦见趣、产业上墙、文创下乡等具体设计策略.东方设计学指导下的乡村景观设计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趋势,也符合我国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李祖鹏  杨国栋 《绿色包装》2023,(12):146-149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一部分,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强劲,为南粤古驿道沿线乡村旅游市场提供巨大的契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可以农业为基础,打造旅游品牌,利用农产品包装设计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乡村旅游市场开发可以合理利用古驿道、景区开发景观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实现城乡融合。本文以乡村振兴背景,对广东地区南粤古驿道周边村落的旅游品牌发展进行概述,分析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模式,针对农产品包装设计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最后对古驿道沿线乡村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李晓 《中国科技博览》2013,(31):105-105,106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有着数以万计的农村,随着新农村建设在全国各地的开展,许多农村建设问题也被人们提出,其中乡村景观问题也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建设适合新农村自己特有的乡村景观,乡村景观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这些都是新农村建设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以鲁中山区冕古前村为例,简单的总结了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景规划设计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8.
植物景观是乡村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全域旅游的视角出发,首先阐明了乡村植物景观特色设计的价值,然后分析了乡村植物景观设计中的现存问题,最后从探寻植物历史文化、挖掘特色植物资源、打造植物科普教育空间三个方面提出了乡村植物景观特色设计策略。研究旨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植物景观,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今后乡村植物景观的设计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乡村景观为乡村生产方式、经济结构及内在社会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一种内在的外化。景观基因即为借助生物学基因概念,将自身转变为传统乡村景观研究范围,并在乡村景观变化过程中,对乡村基因景观予以利用、表达、提取及识别。本文急立足于景观基因视角,对中国传统乡村保护与发展予以分析,首先对景观文化基因再生价值予以概述,其次对景观基因视角下的中国传统乡村保护与发展提出几点策略,望以此为传统乡村保护、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关于风景园林规划标准及设计中的乡村景观价值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乡村景观已逐渐融入了风景园林的建设中来,并逐步向着现代化迈进。乡村景观的融入不仅优化了风景园林的整体建设,同时也为都市人群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休闲场所,对乡村景观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种对民俗文化和民俗历史的传承,有效提高了生态环境的质量,促进了和谐城市的建设。本文就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进行分析,并对其价值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张贝璇  刘刚田  牛茜  段宇阳 《湖南包装》2023,(4):110-113+132
文旅型乡村景观是新时代背景下文旅兴村发展的新动能。文章在解读“三生和谐”发展模式与文旅融合系列政策的基础上,以洛阳市游家凹为例,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和现存问题,聚焦于如何平衡景观资源、破解乡村“空心化”更新难题。通过延续乡土风貌、传承地域文化、开发旅游景观体验,系统性地探讨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旅型乡村景观更新策略,营建出适宜人们乐享田园风光、追忆温暖乡愁的好方式,开拓乡村产业的新领域。旨在改善民居环境、吸引游客感知体验、激发“空心化”乡村活力,从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文旅型乡村景观,实现生态景观、生活景观、生产景观的和谐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以乡村聚落为主要社会结构的古老农业大国,在城市景观建设突飞猛进的同时,广漠的农村也亟待景观设计师们去开发、改造。然而在新农村建设中,新与旧、存与亡、破与立等一些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本论文以新农村的景观建设为出发点,分析乡土景观缺失的原因,并探寻解决方法,谋求乡土景观的回归。  相似文献   

13.
费诗伯 《包装世界》2014,(3):104-104
本文作者通过实地调研香港地区乡村景观公园设计,在此基础上,从设计理念、园区规划、建筑设施设计、人文功能设计等方面总结香港乡村景观环境设计中的优点和经验,提出对泰州地区乡村景观公园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景观的数字与信息化发展,无疑为营造乡村景观的程序与方法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通过对"无止桥"乡村公益实践的实例分析与归纳总结,初步探讨出景观信息模型(LIM)构建的一种可能,并期望能够为今后的乡村景观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任艳  丁云峰 《上海包装》2024,(1):114-116
数据调查显示,国内处于亚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的人数占比85%,心理疾病患者数量增加更是迅猛。无论从社会的发展出发,还是从国家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出发,缓解心理压力、增进身心健康刻不容缓。以乡村景观为基础,以疗愈为主题,以增进身体、心理健康为目标,从多学科、多角度、多场景等方面进行研究,概述了乡村疗愈景观的概念与意义,分析了乡村疗愈景观设计原则和策略,旨在构建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乡村疗愈景观框架。  相似文献   

16.
为了发掘、重拾散落在湘西南乡村景观中,红军长征时留下的革命文化遗迹及红色景观资源,汲取红色文化养分,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促进红色文化在现代乡村社区中的转化培育和资政育人的作用。综合利用田野考察、文献法等研究方法,重点选取了若干湘西南乡村景观中遗存的红色革命旧址、红色标语景观、红色革命遗物及历史故事等红色文化景观资源,深刻挖掘并领悟蕴含在其中的重要红色历史事件、感人革命故事、红色革命传统等红色精神。借此呼吁人们树立文化拯救意识,合理保护独特的红色文化景观,因为这是革命文化历史的印记,是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发挥资政育人作用的重要财富,对传承与发展乡村红色文化,振兴乡村文化及发展乡村旅游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乡土景观的异质共生出发,对乡土景观的聚落景观、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等方面进行分析,将传统园林与乡土景观进行参照分析,寻求乡境的营造要素。结合社会学理论,从城乡关系探索乡土景观的综合作用,分析当下乡土景观在现代社会中的异质与共生,探究当下乡土景观营造的内涵与方法论,对自然景观、聚落景观、人文景观进行分析,找出当下乡土景观综合营造要素,通过促进"人、乡、境、业"融合的设计触媒理论,探究激活乡村内在的发展力与韧性方法,从而促进乡村与乡土景观、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整体乡土景观的社会价值,为乡土景观的在地性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研究是旅游学、景观学、景观规划等学科研究一个的前沿领域。本文从社会背景、时代背景、人文背景三个方面提出规划乡村旅游景观的必要性,从而论证了研究该课题的意义,并进一步探讨出乡村旅游景观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自然生态、景观美学、适宜环境与地域文化四个方面构建了竹山县官渡镇的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当地居民和游客对官渡镇景观的评价。根据调查结果,笔者提出了官渡镇的景观优化策略,以期为官渡镇景观建设提供参考,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乡村作为地域文化的空间载体之一,其景观形象反映着地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本文首先阐述了地域文化植入乡村景观的设计方法与原则,然后以大章村为例,通过对其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挖掘与梳理,提炼出了大章村四大村落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作者根据大章村的总体规划,对大章村部分文化景观提出了细化设计方案,以期通过景观空间更新展现出大章村的独特地域特色,同时保护与传承乡村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