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强化环隙气升式环流反应器(AALR)的流动、混合与传质性能, 提出了旋流气升式环流反应器(HALR)。在8.8L的HALR中, 以空气-水和空气-水-K树脂为实验物系, 在表观气速为0.47~2.31cm/s的范围内, 研究了表观气速、导流筒底边与反应器底面的间隙(简称底部间隙)、上升区轴向高度及固体装载量等因素对气含率的影响规律, 并与 AALR 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空气-水组成的两相物系来说, 在表观气速较小时, 旋流片对上升气泡有聚并作用;在表观气速较大时, 旋流片对气泡主要起破碎作用;气含率随着轴向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增加的幅度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对于三相物系, 表观气速较大时, 气含率随着固体装载量的增大而增大, 比两相物系气含率高;表观气速较小时, 两相物系的气含率略高于三相物系的。根据实验结果, 提出并拟合出了上升区局部气含率与轴向高度的预测模型:εg=(3.00×10-4h+0.0276)Ug0.615, 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平均相对误差为12%。  相似文献   

2.
高长径比三相内环流反应器中相含率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  刘永民  龙帅 《化工科技》2013,21(1):20-23
在长径比为22的三相内环流反应器中,常温常压下,以空气-水-石英砂为物系,根据无因次准数建立了气含率、固含率的预测模型,考察了在不同粒径下上升区气含率、下降区气含率和上升区固含率、下降区固含率随表观气速的变化规律和不同固体体积分数下轴向固含率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粒径下上升区和下降区气含率均随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增大;当粒径(ds)≤0.3mm时,上升区固含率随表观气速的增加呈平缓趋势,下降区固含率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当0.3mm〈d。≤1.2mm时,上升区固含率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下降区固含率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下降;不同固体体积分数下的固体颗粒的固含率随着轴向高度的增大而变化平缓,能够均匀的分布在反应器中;气含率和固含率的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较好,其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6.32%、4.56%。  相似文献   

3.
在高长径比(H/D=22.2)内环流反应器中,常温常压下,以空气-水-石英砂为物系,研究了表观气速和固体装载量对平均气含率、下降区气含率、上升区固含率、下降区固含率的影响,以及上升区气含率、固含率随轴向高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平均气含率、下降区气含率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随ω(固体)增大而下降,ω(固体)≤2.6...  相似文献   

4.
在高径比为22的三相内环流反应器中,在常温常压下以空气-水-石英砂为物系,研究了在不同粒径下上升区固含率、下降区固含率和上升区循环液速随表观气速的变化规律和不同粒径下轴向固含率的分布情况,以及在固体体积分数不同的条件下,平均气含率和上升区气含率随表观气速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粒径(ds)≤0.3 mm时,上升区固含率随表观气速的增加呈平缓变化趋势,下降区固含率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当0.3 mm相似文献   

5.
常温常压下,在三相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中,将硅铝球、石英砂和瓷球分别与空气、水组成三相物系,考察了细颗粒与大颗粒物系中上升区相含率轴向分布规律、固体装载率和颗粒粒径对该规律的影响,以及各物系中上升区循环液速随表观气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轴向高度的增加,瓷球物系中上升区固含率εsr先增大后减小;硅铝球物系中εsr减小;石英砂物系中εsr均匀分布。随轴向高度的增加,瓷球物系中上升区气含率εgr增大;硅铝球物系中εgr减小;石英砂物系中εgr先增大后减小。固定表观气速,各轴向位置处的上升区气含率随固体装载率、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当固体装载率相同时,各物系中上升区循环液速随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在空气-水-石英砂三相多室气升式环流反应器(MALR)中,调节底部转角连接处间隙高度分别为18,28,38mm,在表观气速1.2~4.2cm/s范围内,实验研究了底部阻力系数、相含率、循环液速随反应器底部间隙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底部间隙的增大,底部转角处的局部阻力系数减小,循环液速增大,流体夹带进入下降室的气泡和固体颗粒均增多,下降室的气含率和固含率均增大。  相似文献   

7.
在高径比为22的三相内环流反应器中,常温常压下,根据动量平衡原理建立了空气-水-石英砂三相物系的循环液速模型,并建立了上升区气含率、上升区固含率和底部换向区阻力系数模型;考察了在不同颗粒粒径下,表观气速对上升区固含率和液体循环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粒径(ds)≤0.3mm时,上升区固含率随表观气速的增加变化呈平缓趋势,当0.3mmds≤1.2mm时,上升区固含率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不同粒径下上升区循环液速均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气含率、固含率和循环液速的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较好,其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6.32%、4.56%和11.97%。  相似文献   

8.
在高径比(H/D=22.2)的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中,以空气-水-石英砂为物系,研究了固体装载率和表观气速对导流筒内局部固含率、下降区固含率、下降区液体速率的影响,以及导流筒内局部气含率、固含率随轴向高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固体体积分数小于或等于1.0%时,导流筒内局部固含率和下降区固含率与表观气速无关;下降区液体速率随表观气速和固体装载率的增加而下降;固定表观气速,在固体体积分数小于或等于2.0%时,导流筒内气含率在轴向是均匀分布的。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内径17cm,高100cm;内置壁厚0.7cm的十字隔板制成的多室气升式环流反应器(MALR)中,一室表观气速在0.2545~1.018cm.s-1、三室表观气速在0.2545~3.8173cm.s-1范围内,研究了空气-水-K树脂颗粒(颗粒当量直径1.5±0.2mm、密度为1.0316g.cm-3)的三相物系中两个上升室表观气速对4个室的气含率、固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某一上升室的气含率随着该室气速的增加而增加,该室的固含率却随着该室气速的增加而下降;某一上升室的气含率和固含率均与另一上升室的气速无关;下降室气含率、固含率只与其前一级上升室气速有关,与下一级上升室气速无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分别在三套内环流反应器内,采用空气—水—石英砂三相物系,导流管外径依次取为75mm和60mm,导流管底隙高度为17mm和30mm.研究了在一定的固相质量分数及初始静液高度下,导流管内局部相含率与表观气速的随动关系以及在固定操作气速下相含率在导流管内的轴向分布情况.经装置间平行比对得出:采用75mm外径的导流管...  相似文献   

11.
林军  刘永民  孙守华 《广东化工》2011,38(2):12-13,45
在一个6.36L的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中,以空气-NaCl水溶液-K树脂为实验体系,在导流筒内的表观气速为1.21~7.28cm·s^-1时,考察了平均气含率、平均固含率随表观气速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转向面积比、NaCl水溶液浓度与平均气含率之间的关系。在均匀鼓泡流区域用模型方程Eg=aUgb来关联平均气含率,其中模型参数6=0.766,a与转向面积比、NaCl水溶液浓度关系为a=3.45×10^-5+0.0146(Sb/Sr)0.0185+1.35W。  相似文献   

12.
三相多室气升式环流反应器气含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个4流道的三相多室气升式环流反应器中,以空气-水-K树脂为体系,采用压差法测量气含率,考察了上升室气体表观速率、固体装载量对上升室与下降室气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升室的气含率随着该室气体表观速率增加而增加,而随着另一上升室气体表观速率增加而略有降低;下降室的气含率随着该室气体表观速率增加呈现3种变化趋势,而随着另...  相似文献   

13.
气体喷射筛板萃取塔的滞液率和气含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水和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工作液为研究物系,在内径为50 mm的筛板萃取塔内,模拟工业操作条件,研究了空气-水-蒽醌工作液三相物系的分散相滞液率和气含率. 讨论了气相、分散相和连续相流速对分散相滞液率和气含率的影响,并提出了用于预测气-液-液三相萃取系统的分散相滞液率和气含率的关联式. 结果表明,滞液率关联式的预测值与实验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为7.3%,气含率关联式的预测值与实验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为7.1%.  相似文献   

14.
A method of measurement of solids holdup in a three-phase reactor by analyzing the shape and the phase lag or lead of an ultrasonic wave has been proposed. The solids holdup in a solids-dilute three-phase fluidized bed could be measured without being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gas bubbles.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of solids axial dispersivity measured by the ultrasonic technique are in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an empirical correlation of previous data obtained by other method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ultrasonic technique to the measurement of solids holdup in a three-phase fluidized bed has been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5.
Experimen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individual phase holdup characteristics in a cocurrent three‐phase fluidized bed. An antenna type modified air sparger has been used in the gas–liquid distributor section, for uniform mixing of the fluids with the gas moving as fine bubbles to the fluidizing section. This arrangement also reduces the pressure drop encountered through a conventional distributor used for the purpose. To overcome the non‐uniformity of flow through the column (i.e., the central region), a distributor plate with 20% open area has been fabricated with concentric circular punched holes of increased diameter from centre to the wall. Model equations have been developed by factorial design analysis for predicting various individual phase holdups.  相似文献   

16.
采用压力传感技术测量鼓泡床中流体力学参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 言鼓泡床以其良好的传热、传质、相间充分接触和高效的可连续操作特性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过去的 4 0多年里 ,人们采用许多测量方法(光导纤维、多普勒测速仪、电导法、压力传感技术 )对鼓泡床中的各种流动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 ,由于床层内流动的复杂性以及各测量手段间的差别 ,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1] ,而且工业反应多数在高温、高压、非透明体系下进行 ,这限制了许多测量技术的应用 .压力传感技术以其适用范围广、所需仪器便宜、耐用、测量结果准确的特点在鼓泡床流体力学参数测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床层塌落法是压力传感技术在鼓泡床流体力学参数测量中的一个重要应用 .Sriram和Mann[2 ] 较早地将其应用于测量鼓泡床中的气含率 ;Fan等[3] 也曾利用此方法测量鼓泡床内的固含率 .前人大都采用压力传感技术测量床层内的平均相含率 ,而采用此方法测量大小气泡分数和气泡上升速度的报道很少 .本文根据前人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本实验的特点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1 实验装置本实验结合工业对二甲苯氧化反应器的特点设计并建立了其流体力学冷模实验装置 ,如图 1所示 .鼓泡床高 6 6m ,内径 0 3m .在鼓泡床一侧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