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作为三大纯理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是系统功能语法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人际语法隐喻主要通过语气和情态语法隐喻来体现。本文以人际语法隐喻理论为基础,对小说《别相信任何人》的第一和第三部分进行分析,通过前后两部分语法隐喻的分布情况,发现小说主人公的性格变化和心理变化。此外,也发现了语法隐喻的使用对文学作品中人物角色的塑造作用,并验证了系统功能语法对语篇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隐喻相似性原则的认知过程,运用隐喻相似性原则中的形状相似性、功能相似性及心理相似性功能剖析汉语“花”中存在的语义微系统,并发现人们对于因“花”而衍生的隐喻形象相似性原则也遵循空间隐喻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3.
人际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法隐喻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包括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小说<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两次演说,可以发现通过人际隐喻的使用,小说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被刻画得更加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4.
人际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法隐喻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包括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小说《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两次演说,可以发现通过人际隐喻的使用,小说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被刻画得更加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5.
以语篇隐喻作为讨论英语诗歌的一个切入点,分析了诗歌中的语篇线索.在系统功能语法的指导下,对语篇隐喻进行了新的诠释:具有语篇特性、起衔接作用的隐喻,并将其视为扩展隐喻和语法隐喻的组合.  相似文献   

6.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法是人类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抽象,从而为语言学的认知研究开辟了崭新的视角。本文试图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语言是一个多层次系统的核心思想,通过分析英美报刊英语的语法隐喻现象来揭示语法隐喻与经验重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以语篇隐喻作为讨论英语诗歌的一个切入点,分析了诗歌中的语篇线索。在系统功能语法的指导下,对语篇隐喻进行了新的诠释:具有语篇特性、起衔接作用的隐喻,并将其视为扩展隐喻和语法隐喻的组合。  相似文献   

8.
语法隐喻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于翻译研究。从语法隐喻角度来看,法律文本英译中的译者可能需要从多种译语表达式如一致式和隐喻式之间做出选择,那么哪种译文更具表达的适宜性呢?试图从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角度对比分析一致式译文和隐喻式译文,以期为选择合适的译语表达式提供一个标准和依据;同时也通过译文分析来检测功能语言学在法律翻译研究中的指导作用。认为经过隐喻化后的译文更符合立法语言的要求,对隐喻式译文的选择是一种语义选择。  相似文献   

9.
通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功能理论对NP1+Vi+NP2句式进行分析,发现该句式主要出现在物质过程、行为过程、心理过程和存在过程中.该句式也是概念隐喻的一种表达形式,主要体现在名词化和动词化的隐喻上,有时会把物质过程隐喻为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建构在社会符号学意义上的视觉模态隐喻是自然语言系统和副语言系统结合的产物。它具备了语言的系统性和功能性。由印刷体式表征的视觉模态隐喻在卡明斯视觉诗“l(a”中通过陈述制作者和观察者与所代表物之间的特定社会关系完成了其语言的交流功能,它在与语言的转喻和隐喻关系层面实现了人际元功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具体的分析,以形貌、内涵、关系、过程、寓意、内涵等不同的相似性所在,将比喻分为物喻、象喻、事喻、寓喻等四种形态,以有关比喻相似性的争议为出发点对比喻的不同形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不仅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和Black的“互动理论”;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在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以便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大陆地区体育报道中,战争隐喻是一个普遍现象.从当代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框架结构、概念整合几个视角出发对这种隐喻的结构特点和生成过程的分析,解释了战争隐喻广泛运用的原因,揭示了其语言和社会影响,并对媒体如何使用战争隐喻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试论《围城》的比喻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城》中的比喻多如天上的繁星,一本书简直就是一个比喻句的大观因。这里试从比喻的取材,比喻的多种变式以及精妙绝伦的比喻技巧几个方面论述《围城》的比喻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5.
作为隐喻的一种特殊形态,语音隐喻以其直观和直接的特点,被广泛用于口语和文本中,成为社会流行语的构成之一。本研究收集整理了65个选秀比赛"快乐女声"和"快乐男声"选手"粉丝"名形成封闭语料,从语音隐喻层面分析选秀比赛中所出现的"粉丝"名称这一类社会流行语的产生机制,结合范畴理论在语音隐喻视角下提出"粉丝名"命名模型,以期更好地研究语音隐喻和隐喻的在语音、思维中的重要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隐喻研究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研究历史悠久,但传统的研究主要限于修辞学和文学/文论范围。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学界掀起的隐喻研究热潮使隐喻成为跨学科、多领域的研究对象。从众多理论和文献中筛选出隐喻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帮助隐喻研究实践。  相似文献   

17.
从人类的认知思维的角度,具体分析了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所折射的文化。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中隐喻主义设计一直比较盛行,并设计出了一些优秀的隐喻建筑.国内外成功的隐喻建筑具有什么共性,一直是大家关心的问题.通过分析国内外一些著名的隐喻建筑,归纳得出了优秀隐喻建筑的共同特点:隐喻的可读性高、适宜性好,无损于建筑的功能、材料、结构和建筑规范,建筑造型独特、格调高雅,并且有很大一部分隐喻的模糊性强等.旨在对中国当代建筑设计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