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结合辽宁省两个典型大型水库近30年水质监测数据,对水库水质全要素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伙房水库各监测断面多数年份水质类别在Ⅱ~Ⅳ类之间波动,无明显变化趋势;石佛寺水库在2010年水质开始好转,水质监测总体指标在Ⅲ~Ⅳ类之间浮动,其水库入库监测指标可达到Ⅲ类水。两个水库富营养化指数总体均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水库电站下泄流量与下游河道水质的相关性,以浉河信阳市区段为研究对象,分别选择距离南湾水库电站3.6 km与14.9 km的2个水质监测断面,收集其2020年1月1日—2021年5月20日的逐日水质监测数据与该时段南湾水库电站的下泄流量数据,通过对数拟合建立回归模型,对水库电站下泄流量与下游河道水质指标质量浓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水库电站下游河道水质指标COD、BOD5、NH3-N和TP的质量浓度与南湾水库电站下泄流量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随着下泄流量增加,各指标的质量浓度值均呈下降趋势;要维持下游监测断面Ⅲ类水的标准,南湾水库下泄流量需达到10 m3/s。该结果可为浉河的水质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2016年7月(有引水)和9月(无引水)分别对郑州贾鲁河水系9个断面进行了采样分析,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和因子分析法分别进行水质评价和污染来源分析。结果表明,贾鲁河郑州段上游水库综合水质为Ⅱ类或Ⅲ类,中游湖泊水质为Ⅳ类,下游为Ⅳ~劣Ⅴ类;索须河和七里河水质分别为劣Ⅴ类和劣Ⅴ类并黑臭;通过杨桥干渠向贾鲁河引黄补水只能暂时改变最近受水区的水质,对出郑州断面水质无明显影响。2个因子可解释5个水质指标的信息;在干流下游和支流,第一污染因子代表性指标TN、TP、NH■-N主要与市政污水处理厂排水相关,第二污染因子代表性指标COD_(Cr)和COD_(Mn)主要与未处理污水相关;贾鲁河上、中游主要为面源性和内源性污染。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全面掌握辽宁省大连市复州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切实改善复州河流域水污染问题,文章根据复州河流域内7个国家重点监测断面水质数据,评价其水质类别和达标情况,分析流域污染的时空分布特性和污染成因,并给出相应治理对策。结果显示,复州河流域上游断面水质良好;中、下游断面水质较差,均不达标;蔡房身大桥断面污染最为严重,COD、氨氮、TP浓度均超标,经分析污染来源于污水处理厂尾水、主城区生活和养殖污水的点源排放,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松树水库和复州河大桥断面TP浓度超标主要源于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5.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干流水质特征与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明星  邱波  夏凡  刘辉 《人民长江》2011,42(23):34-38
为了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水质的变化情况,选取三峡水库干流5个代表断面,通过2010年现状水质调查监测结果与1998~2009年历史水质资料的比较,深入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干流水质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表明:目前三峡水库干流水质良好,年度水质为Ⅲ类;蓄水前以Ⅲ类为主,蓄水后以Ⅱ~Ⅲ类为主;从水库上游至下游,沿程水质逐渐趋好;蓄水后,总磷、高锰酸盐指数、铅等是影响水质的主要因子,与蓄水前相比,其沿程降低趋势更强,水质超标污染状况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6.
张敏 《人民长江》2011,42(21):74-77
为了缓解和控制陆水水库污染加剧,水质恶化的情况,依据多年实测水质资料对陆水水库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在水库坝上峡谷出口处设置了常规水质观测断面,并在库区近坝左岸众多退水口处选择监测点监测污水直接排放入库情况。监测结果表明,水库坝前水体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库区支流污染严重,靠近排污口的水域富营养程度高。指出水库流域水资源保护及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流域与区域相结合,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切实保护陆水水库水环境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盐城市第Ⅲ防洪区典型河流水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盐城市区第Ⅲ防洪区水质现状,自2016年8月起对该区域主要河流进行了为期5个月共14次的水质监测.该防洪区水质多以劣Ⅴ类为主,丰水期的水质明显差于枯水期.通过对区域内串场河3个监测断面水质的分析,发现上游水质明显优于下游水质,表明防洪区内生活污水排放对区域河水环境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8.
改进的PCA法在疏勒河流域水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疏勒河流域属极端干旱荒漠气候,水资源的形成和赋存较为困难、水生态环境脆弱。为了加强对流域水资源的定量分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更合理地开发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研究利用结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主成分分析法、选取流域内上、中、下游3个水库的典型断面从时间和空间角度进行水质评价研究,在去除监测项目中的重复信息得到的水质评价结果有:1997年之前双塔水库属I类水质,1997年后由于水库受水量减少和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载荷量增大致使水质下降到Ⅱ、Ⅲ类,2000年以后水质基本维持在Ⅱ类左右,水质符合生活饮用、工业应用、农业灌溉、渔业养殖、景观娱乐等用水标准。2000年之后党河水库水质在I、Ⅱ类之间,水库上游人口稀少、敦煌市排污口在水库下游致使水体受到的点源污染较少,基本为非点源污染。2000年以来,赤金峡水库水质为Ⅴ类,因为玉门市排污口在赤金峡水库上游严重影响了水库水质,因此,加强石油河的污染治理及控制该河流上的点源污染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基于熵权的集对分析模型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海河流域滏阳河2009年8月9日各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选择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挥发酚、硫化物5个水质指标,采用基于熵权的集对分析模型计算滏阳河各断面的水质级别。结果表明:滏阳河各断面地表水水质总体较好,位于上游的九号泉断面水质级别为Ⅰ类,南留旺、东武仕水库断面水质级别为Ⅱ类,下游的张庄桥、苏里、莲花口断面水质级别为Ⅲ类,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0.
金林 《水资源保护》2003,19(2):51-53
通过对影响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线未来供水水质主要因素———万家寨水库水质状况、汾河水库上游河段及汾河水库的水质状况的监测评价 ,以及对未来供水水质进行的初步预测 ,定性地指出了未来供水水质状况、影响供水水质的主要因素和水污染治理的重点。提出引黄工程的水资源保护应首先使万家寨水库水质达到Ⅲ类水水质标准 ;其次必须加强对汾河上游河道的水污染治理 ,其主要污染物为铁、锰等金属类及石油类污染 ;根本问题是必须彻底治理汾河水库的两条主要入库支流———涧河和岚河。  相似文献   

11.
河流上下游控制断面非点源污染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深入研究河流上下游断面非点源污染的特征及其变化,以及同一断面不同年份的非点源污染特征,以渭河的支流沣河上游大峪口断面和中游秦渡镇断面为研究对象,根据两控制断面2009-2011三年的非点源污染水质水量同步实测资料,运用平均浓度法估算非点源污染负荷,并结合河流断面控制流域的土地情况、人类活动等情况,分析了河流上下游控制断面的非点源污染特征。结果表明:非点源污染是沣河的主要污染源,河流上游区域非点源污染负荷所占比重大于下游区域;河流上下游断面非点源浓度基本相当,下游点源浓度大于上游;下游COD、TP和NO2—N的非点源负荷量是上游的10~20倍;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点源排放对中下游河流水质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下游生态环境用水要求,使用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双峰寺水库调度前后坝址下游的水文循环过程,指出了规划阶段水库调度存在的生态问题,进而修正调度方案并分析采用生态调度修正方案后对武烈河下游水文情势及坝址下游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修正后的水库生态调度方案下,双峰寺水库建成运行后,库区段流速从库尾至坝前断面不断减小;水库下泄流量大于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的10%。而且,水库建成后防洪能力提高;75%保证率年份和特枯年份均可保证地下水位。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esents major findings from a recent study aiming to systematically determine suitable river sections for local domestic water supply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n Jiangsu Province, China.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riverbank utilization and bank stability, accessible and stable river sections in the region were selected. The water quality in these river sections was then studied using a two-dimensional unsteady flow and pollutant transport/transformation model, RBFVM-2D. The model was calibrated and verified against the hydrodynamic data, water quality data and remote sensing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river.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pollution sources along the river identified 56 main pollution point sources. The pollution zones downstream of these point sources are the main threat for the water quality in the river. The model was used to compute the pollution zones. In particular, simulations were conducted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tent of the pollution zone and the wastewater discharge rate of the associated point source. These water quality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combined with the riverbank stability analysis to determine suitable river sections for local domestic water supply.  相似文献   

14.
南通狼山水厂扩建工程取水水源地水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二维稳态混合岸边排放模型分析,对南通狼山水厂扩建工程的取水水源地水质进行预测。选择CODCr为预测因子,通过水源地现状分析和对区域污染源的预测排放强度分析,得出结论:狼山水厂上、下游主要入江污染源在达到设计排放规模和实现达标排放时,即使在枯水期间,其水源地水质也符合Ⅱ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北方地区径流特征及供水水库调度的实际需求,构建了供水水库多目标生态调度模型。模型将下游生态需水过程分为最小生态需水及适宜生态需水两个等级,要求枯水期水库放水过程能够满足河流最小生态需水要求,确保下游生态不退化;丰水期放水过程贴近适宜生态需水过程,为下游提供良好生境。基于该模型,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对承德双峰寺水库生态调度问题进行了优化求解,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对北方供水水库生态调度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水质模型在杨溪水库污染负荷控制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溪水库是永康市主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保障其供水安全意义重大。在对库区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现状水质的评价,得出主要污染因子为总氮,其年平均为III类水质,个别月份为IV类水质。采用水库质量平衡模型和狄龙模型模拟预测杨溪水库的水质,至2020年,CODMn仍可保持II类水质,但NH3-N由I类变为II类,总氮由III恶化为V类,总磷由II类变为Ⅳ类。基于此,计算了恢复至目标水质所需削减的污染负荷值,提出了污染源防治措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流溪河非点源污染防治较严峻局面,对流溪河非点源负荷进行了研究。2013—2014年,对流溪河干流温泉、牛心岭、人和、河口断面进行了203 d的水质及水量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结合水文分割法和平均浓度法对各断面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非点源污染的特点。结果表明:流溪河干流典型断面污染物以NH3-N、TN和TP为主;越往下游,监测断面各指标平均浓度越大,水质越差;上游断面洪水期各主要指标浓度大于枯水期,下游断面则是枯水期各主要指标浓度大于洪水期;监测断面各指标非点源污染负荷占总负荷的比例为44.22%~96.17%,平均为76.99%;从上游往下游,非点源污染物负荷占总负荷的比例在减小;各断面年污染负荷基本上是以洪水期负荷为主,洪水期污染负荷则以非点源污染负荷为主;河口断面污染物年总负荷中,58.74%的TN、67.22%的TP和65.45%的COD来源于非点源污染。非点源污染在流溪河水体污染中占较大比重,对水质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Porsuk Dam Reservoir (PDR), which is located on Porsuk River, is the main drinking water resource of Eskisehir City-Turkey. Both the river and the reservoir are under the threat of several domestic and industrial point sources and land-based diffuse pollution. The river water quality is very poor with high concentration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mpounds at the entrance to Porsuk Reservoir. The reservoir shows symptoms of a hypertrophic lake. The expected responses of the whole river and reservoir system under different pollution control scenarios were estimated to develop plausible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e adopted scenarios assumed different levels of treatment for the major domestic point sources that includ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tertiary treatment. The contemporary Turkish Allowable Discharge Limits (ADLs) and the best available technology choices were the investigated treatment options for the major industries. The expected improvements of water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management scenario options have been estimated by means of mathematical models. The model choices were the QUAL2E for the river and BATHTUB for the reservoir. Recommendations for different levels of treatment were deriv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water quality both within the river and in the reservoir.  相似文献   

19.
选取莅窝水库1999年的水库监测资料,选择坝前、兰河、细河、库中心、蓝家崴子、胡巴什六个断面,采用灰色聚类法对该水库水质进行了评价,以求反映目前的水体质量和污染程度。评价结果是:坝前、胡巴什的水质量为V级;兰河、胡巴什的水质为Ⅲ级。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入太湖河道污染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太湖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污染治理提供参考数据,对1998—2009年江苏省环太湖河道的入湖水量、入湖污染物量和入湖水质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环太湖河道多年平均入湖水量为70.6亿m3,主要入湖河道的NH3-N、TP、TN、CODMn平均入湖量分别为1.37万t、1360t、2.63万t和3.77万t,环太湖河道超Ⅲ类水标准的断面占断面总数的71.5%~95.3%,其中1998—2004年超Ⅲ类水质的断面呈上升趋势,水质逐渐恶化,而2005—2009年超Ⅲ类水质的断面渐趋下降,水质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