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和对环保要求日趋严格,对现有中型燃油机组更新改造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是最有吸引力的技术,具有改善机组循环效率,提高电站出力,改造周期短,改进环境污染等特点.结合125MW燃油机组改造为排气全燃型联合循环的方案实例,计算分析补燃比和燃气轮机排气量与原有锅炉参数匹配对循环效率的影响,为燃气轮机选型和参数选择提出了一个优化准则.  相似文献   

2.
该结合我院最近设计的几个4X350MW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实例,结合此机组的发电原理及特性,主要介绍运用老电厂改建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通过采用节约用水措施,实现电厂生产废本零排放。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提高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效率,采用某452 MW级燃气-蒸汽联合机组的燃气轮机作为研究对象,在控制环境温度及燃气轮机负荷工况的基础上,研究进气加热对燃气轮机整体性能的影响。首先,利用仿真软件MATLAB对燃气轮机进行系统建模,选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中余热锅炉端所产生的热量作为热源加热给水,进而通过冷热交换器对燃气轮机压气机进口空气进行预热;其次,在模型基础上对不同负荷情况下的燃气轮机进气温度以及进口导向叶片(IGV)开度进行调整。最后,通过仿真模拟得出结论:在一定负荷及环境条件下,随着进气温度的提升,燃气轮机的最佳进气温度与燃气轮机功率最大值相对应,且恰当的进气温度能够提高燃气轮机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4.
以典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对象,研究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耦合参数的选取问题。基于热力学理论,分析了影响上位电站、下位电站及联合循环电站效率的参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联合循环效率的耦合参数变化对联合循环机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最佳压比,能够确保由此组成的联合循环的效率最大,并为设计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电网调峰方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探讨了一些国内外目前可以采用的电网调峰方式,重点对比较适合山东电网的火电机组、抽水蓄能机组、燃气轮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调峰方式进行了技术经济及环保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内两个不同主体的热量模型计算与分析,研究了某联合循环发电厂在燃气轮机负荷工况下蒸汽侧热不平衡问题的来源与热力循环特点,并提出了适应此类工况条件下的汽轮机优化运行方式,以提高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动力装置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节能潜力,用Yong分析的方法对该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通过对一种常见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模拟计算,给出了各部位Yong损失的大小及分布,对其能量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价,并找出了薄弱环节,提出了节能措施。结果表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利用了燃气侧高温吸热和蒸汽侧低温放热的特点,使得其Yong效率高达51.12%,比常规的纯蒸汽动力循环的Yong效率(最高约40%)高得多;燃料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及传热引起的Yong损失所占比例最大,为31.67%。所以,改善燃烧和传热过程的不可逆性,是提高联合循环效率的重要途径;发展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研制和开发新型发电机是高效节能,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研究结果为系统的总体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余热锅炉与汽轮机之间蒸汽参数的优化匹配,已成为联合循环机组降低发电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热经济学结构理论方法,建立了三压再热余热锅炉蒸汽参数的热经济学优化模型,选择以联合循环系统的发电成本小化为优化目标,提出一种基于三因素五水平的正交实验样本的优化算法,获得了余热锅炉蒸汽系统的高、中、低压蒸汽的压力的优化解.算例表明:优化结果与设计工况相比,功率增加8.93MW,发电成本减小1.76%.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燃蒸复合动力装置,旨在增加出力,提高效率,改善燃气轮机的循环性能.即燃气轮机自蒸汽轮机引注蒸汽,而其排气来为抽汽回热式蒸汽轮机的给水加热,从而实现两种热机的有机结合.本文对其特性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得出指导性结论,并在两个举例中加以验证.结果表明,这种复合装置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应用热力学观点分析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基本原理,并与蒸汽动力循环进行了比较,阐明了燃煤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的优越性及其在我国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烟气—蒸汽联合回热循环是蒸汽动力循环中的新概念,它将锅炉烟气和汽机蒸汽回热循环统一考虑,以求整个动力循环的热能利用最大化,通过时超超临界1 000 MW机组的计算,可将发电煤耗降低6.9g/kWh.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M701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的汽轮机旁路控制系统的功能、运行工况,给出适合联合循环机组汽轮机旁路系统的控制逻辑和动作行为,实现了在机组运行不同阶段进行自动控制的模式,并给出定值形成、参数整定、保护和闭锁逻辑的设计,使旁路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机组运行和启、停机时的安全稳定,使运行人员更好地掌握机组运行中的旁路系统动态特性,并给事故分析提供重要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富余煤气和烧结余热分散回收利用效果不显著的问题,提出一种炼铁伴生能源联合循环发电方法.通过系统整合,即将烧结余热引入余热锅炉,与传统的富余煤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耦合,构成炼铁工序伴生能源联合循环系统,使炼铁工序中伴生的富余煤气和烧结余热资源梯级利用.基于能量平衡、平衡和能级平衡理论,对系统整合前后热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比对.绘制出整合前后系统的能流图和流图,并计算出系统中各个组件的能损失和损失.结果表明:在富余煤气初参数和蒸汽侧热力参数均相同条件下,整合后系统能效率及效率分别较整合前提高了1.51%和0.64%,而能级差降低了11.8%.  相似文献   

14.
钢铁企业煤气系统的优化利用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钢铁企业引入了以低热值的高炉煤气为燃料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作为钢铁企业煤气平衡系统的缓冲用户已成为一种新趋势,在这种新条件下,建立钢铁企业新的煤气平衡并实现煤气热值的优化利用模型。  相似文献   

15.
针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中燃气轮机燃烧室故障问题,采用相似度分析法,并结合非线性状态估计技术进行燃烧室故障预警研究。首先,根据现场实时数据构建燃烧室正常运行状态的多元状态估计模型,对所采集的待观测值进行最优估计以得到估计值,估计值与观测值之间的偏差可以体现燃烧室内部工作是否正常。然后,引入相似性衡量观测值与估计值的相似程度,用于判断燃烧室的运行状态,形成预警信息,用以提醒工作人员是否需要检修。最后,以燃气轮机的燃烧器积碳故障为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环境低温条件下汽轮机排汽潜热利用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环境低温条件下,汽轮机排汽潜热利用(分为内利用和外利用)的新方法。介绍了实现排汽潜热利用的低温型复合循环空冷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并与高温型复合循环空冷系统相比,估算了低温型复合循环系统可能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