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研究精益生产理论对服装流水线的改善作用,首先阐述了精益生产理论的内容和由来,以L公司标准五袋女装牛仔裤为例对传统流水线工序进行测时分析,结合流水线改善理论ECRS法则分别从取消、合并、重排、简化4个方面进行流水线工序优化,并应用于企业实践.结果表明:ECRS法则对于改善服装流水线效果显著,产量、产值、工人平均时薪、在制品、准交率和返工率都有了很大改善,流水线工序编制效率由原来的不足60%提高到90%以上,日产量也由原来的400件左右提高到598件,平均时薪由原来的8.72元提高到14.63元,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应用IE理论,以Y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工序分析、动作研究核算浮余率,通过时间研究、PTS法改善流水线。研究发现在服装加工企业中,流水线节拍不均匀会引起生产浮余率过高;通过合并、拆分工序、根据工人的熟练水平进行调整等方法,使节拍均匀;通过时间分析、PTS法等的综合运用,可使Y企业流水线编制效率提高18.7%,缝制环节节约时间13.7%。  相似文献   

3.
研究服装生产中的工序优化和工序负荷的平衡设计问题,对针织T恤生产线进行了工序整合,建立了工艺数据库,改进了生产系统.生产实践显示,对流水线的工序优化达到了平衡、快速生产的目标,提高了服装生产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4.
生产流水线是一条龙作业,它使产品从毛坯投料到加工出成品的整个过程都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它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牙掌车间生产线由很多大型生产设备按机群布局,采用的是原始的物料流转方式,流水线生产很难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高度信息化的配送流程来保证工序间物流的顺畅,在机床之间用无形的"流程"保证工序之间的衔接,使其成为一条"虚拟"存在的流水线,达到优化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服装生产线员工变动频繁、技能熟练度不一致以及设备布局受限等造成的流水线部件逆流和不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先验算法的服装生产工序组合关联规则挖掘方法,以优化流水线设计。根据服装工艺和生产特点提出了工序编码方法,通过改进Apriori算法来挖掘用于流水排布的生产工序关联规则,建立了以逆流情况和流水线平衡为约束的评判指标,通过工序内容与评判指标进行流水线优化排布。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流水线完全避免了零部件在路径上的传递损失,流水线的排布效率提高了20%,线内工位平均均衡比相较于原有产线提高了20%,排布内容更切合工厂生产实际环境和经验要求。使用该方法挖掘工序关联组合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工序组合的应用有利于提升流水线排布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离散制造过程中工序的时间波动对作业计划的影响,对工序的时间波动在生产过程的传播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工序之间的关系,提出工序关联模块的概念,生产过程可以通过16类工序关联模块组合而成;分析工序的时间波动在工序关联模块中的传播机理,得出工序的时间波动在每类工序关联模块中传播的流程.工序的时间波动通过关键偏差工序传输到其他工序流程中,分析工序的时间波动在生产过程中的传播机理,关键在于找到每个工序流程中的关键偏差工序.应用实例表明:工序的时间波动可以通过算法快速确定,其传播机理是研究离散制造过程动态调度的基础,其算法能较好的满足实际生产调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针对农机生产中工序复杂、产品类型较多而导致生产率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仿真对生产线进行优化设计,降低了设计成本。应用时间研究等基础工业工程手段测量生产时间,确定了标准时间,对生产线进行了初步设计。阐述了混流生产线中投产顺序的重要性,并通过Flexsim软件建立了混流生产线模型,对不同投产顺序的生产过程进行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最终设计的直线型混流生产线包含14个工位,产品的投产顺序为B—C—B—A—A—A。仿真结果表明,生产时间可以缩短1个工作日。  相似文献   

8.
Petri网可达性是进行Petri网业务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文章利用Petri网可达性对瓶装水生产自动流水线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次品问题通过增加一组控制结构进行优化。成功解决了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次品问题,帮助企业减少成本,提高生产率和产品合格率。  相似文献   

9.
在有效模拟装配线上工人行为的基础上,利用仿真方法对装配线的运作提出了改善建议. 分析了U型装配线上工人行为的影响因素,根据对相关工人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分别对疲劳、失误和工作进度进行了建模研究;以模糊逻辑推理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工人的工作速度模型;应用此模型对某装配线进行了仿真研究,并提出多种改善建议,通过仿真分析,寻找较优改善方案. 仿真研究表明:通过改变工作序以及工作策略,并增加工人间的合作,能够有效地提高装配线的生产效率以及工人间的任务均衡率.  相似文献   

10.
在家庭生产模型中,存在着市场部门与家庭部门之间的劳动替代,这就提高了模型解释现场经济的能力,如果发生家庭生产率冲击,且这种冲击与市场生产率不完全相关,那么随着家庭生产率的相对变化了市场部门即定工资的工人愿意提供的劳动量,劳动供给将会发生变化,这就降低了市场生产率与工作时数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电动移动式货架具有节省空间的优点,可用于存货品种少、存储容量大的工业仓库中。为探讨仓库作业效率与存储能力之间的冲突是否限制移动式货架的使用问题,文章以某医药行业电动移动式货架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基于Witness的仿真模型对5类不同场景的分析表明:库内存在较为严重的拥堵和排队,其严重程度与拣选策略和货位分配有关;低SKU及低频作业品项可能决定整个仓储系统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2.
通过选取卡莱轮胎公司生产车间QC区域为改善现场,开展生产线物流、工时测量和生产线平衡的分析研究;以精益生产理论为管理基础,综合运用5W2H、ECRS及动作经济分析方法,找出制约产能和设备利用率的原因,并重新优化作业内容和生产流程,使得生产线实现平衡优化.将优化前和优化后的生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证实了精益生产理论在生产线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及有效性.研究表明精益生产能够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浪费,有效地提升生产效率,实现5M1E的良好受控,是一种先进有效地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3.
基于RFID的生产线监控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离散制造企业数据采集手段落后,生产线实时监控能力弱的问题,研究和实现了基于RFID技术的生产线可视化监控系统.给出了生产线可视化和生产过程控制的技术实现方法,通过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In order to study the constructing technology of virtual production line, the structure model of virtual production line was presented, and the object-oriented technique was used to establish its basic classes and relevant models, including solid model, behavior model and object-oriented Petri net based control model, and based on this, the constructing of virtual production line was realized. The application proved that the virtual production line had many good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visualization, interaction, multi-layer and reusability, and it‘s an effi-cient tool of analyzing and modeling for layout planning and rapidly reconfiguring of production line.  相似文献   

15.
卷烟生产线优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卷烟生产的工艺注程,提出了有关合理假设,由此建立了卷烟生产线优化模型,包括生产线的生产率最优模型和每个工作日的初始状态最优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算法及实际算例,该优化模型已用于实际卷烟生产线的生产调度中,它对于生产现场管理人员进行优化调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有限缓冲区而且各条生产线可以生产不同类型产品。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了含有限缓冲区的上、下游生产线的产品关联结构,并以此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上游生产线进行外协加工时生产副成品和同步副成品的生产效益最高的生产调度数学模型,用以研究多条生产线协调生产时的Flow-shop调度问题。采用单纯形法及其一定的调度规则对模型进行计算,最终得到各条生产线上产品的数量、加工顺序和具体加工时间的调度表,仿真的结果表明所建的模型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切割压实输送设备主要用于塑料薄膜生产线同步回收,生产线上切割多余的边料和生产废料,通过切割压实设备粉碎团粒,送入回收机再造粒,生成新的再生原料。切割压实输送设备在塑料薄膜回收中的应用,可以减少废料存放空间,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和管理效益。  相似文献   

18.
运用面向对象Petri网的方法对叶片生产系统各实体进行建模,通过消息传递关系将各实体的OPN模型进行连接,完成系统整体模型的建立,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从全局观点描述事件之间的顺序、并发和同步关系。基于该模型,运用Flexsim仿真分析系统的性能,寻找影响系统效率的关键因素。实践表明,OPN与Flexsim的结合能有效地对生产系统进行分析、优化。  相似文献   

19.
将服务构件的理念应用到航天发射场信息化建设中,可充分利用发射场积累的资源,提高应用效率。但当服务构件规模增大时,则需利用服务构件库对其进行组织和管理。阐述了基于XML的服务构件刻面分类算法以及分类流程,从软件产品线的角度探讨了航天发射场服务构件的生产和组装,设计了具有负载均衡调度策略的服务构件库,为快速搭建航天发射场信息系统提供各种应用的装载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