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台湾建筑师谢英俊来到灾区,向当地重建家园的农民推广他的轻钢生态房和"节能减碳"、"协力造屋"的理念,试图以"建筑专业者"的身份进入农村建筑市场。因为杨柳村等项目,谢英俊在灾区重建中为国内媒体所注目,本文即是《南方都市报》相关报道之一(原文标题为《农房重建一种:村民互助协力造屋》)。编者出于它或对我们了解农村建筑实践及其出路(专业化、商业化等)有所启发,遂而转发;因编辑需要和篇幅原因,编者对之作了调整及部分的删减。  相似文献   

2.
观点     
《建筑师》2012,(4):101-103
2,1台湾建筑师推动地貌改造运动来大陆建设新农村来源:东方早报谢英俊来自台湾,1954年出生。和在城市建造标志性建筑而闻名的建筑师不同,其标志性的轻钢结构建筑总是和灾区、农村联系在一起。从1999年震惊世界的台湾"9 21"大地震帮助资金不够的邵族部落重建家园,到2004年进入定州乡村自筹资金盖样板房,再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四川省阿坝茂县太平乡杨柳村建设,谢英俊对农村情有独钟。对于  相似文献   

3.
杜翛然 《建筑》2010,(19):68-69
通过介绍建筑师谢英俊在5·12地震灾后重建工程中的建设情况,特别其以四川茂县杨柳村进行灾后重建工程为主要切入点,深入挖掘谢英俊家屋体系重建的经验,即"协力造屋"的工作模式及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  相似文献   

4.
正谢英俊,中国台湾建筑师,1977年淡江大学建筑学系毕业。第三建筑工作室创始人,致力于推广常民住宅、协力造屋,主张建筑应生态环保。他的"协力造屋运动"引发关于原住民社区、全球化与地域性、文化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深入讨论。2002年获第三届远东杰出建筑设计佳作奖。  相似文献   

5.
武玉艳 《城市建筑》2014,(11):284-284
论文在乡村转型的背景下,通过对台湾建筑师谢英俊提出的“协力造屋”乡村建筑营造模式的解读,结合传统建筑营建模式探讨乡村的转型之力,为乡村建筑的营造模式提供其他可能。  相似文献   

6.
由于全球正面临着气候环境温暖化的危机,因此,21世纪"环境、都市与建筑的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毋庸置疑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从国际永续建筑发展历程和世界永续建筑的发展潮流看台湾永续建筑的未来,从台湾永续建筑的发展现况及台湾永续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来观察台湾永续建筑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谢英俊【获奖者】入围理由:为最具社会关怀之建筑师,以为弱势族群争取居住权及协助其自力造屋为职志之建筑师。自台湾发生9·21震灾及近期四川震灾均见谢英俊,穿梭于震灾发生之处,提出自创之协力  相似文献   

8.
在台湾建筑师谢英俊及乡村建筑工作室团队的技术支持下,杨柳村完成了56户农房重建。在重建过程中,根据当地建筑特色,依据可持续设计理念,就地取材,协力造屋。以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为房屋主体,既满足了房屋的抗震和使用性能,又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房屋重量。而就地取材的方式很好地控制了成本,实现了环保理念。最重要的是,由于重建工作简单易行,很多村民都可自行参与建房。在建筑节能方面,符合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引导和支持轻钢结构建设发展的要求以及生态重建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由于全球正面临着气候环境温暖化的危机,因此,21世纪"环境、都市与建筑的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毋庸置疑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从国际永续建筑发展历程和世界永续建筑的发展潮流看台湾永续建筑的未来,从台湾永续建筑的发展现况及台湾永续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来观察台湾永续建筑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情投意合UED:您是出于什么原因决定跟随谢老师的?高春贵:我是学电机设计的,因为我哥哥是做建筑的,所以我毕业后就跟着哥哥做了十几年的建筑。后来在"921"中国台湾大地震的时候,谢老师到我的家乡日月潭来建房子,我是当地的邵族人,参加了"协力造屋"的活动,那时候就跟谢老师情投意合了。因为我发现谢老师有很多与众不同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