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对妇女权利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设“女子问题“栏目,发表了一系列探讨女性社会地位和权利的作品。鼓励妇女摆脱封建贞操观的束缚,鼓励妇女争取自由追求人格独立,为妇女争取受教育权和参政职业权。  相似文献   

2.
作为"天鹅处女"型故事的亚型之一,"两还宝物"型故事以"得宝物还宝物、得信物还信物"的连缀情节为叙述核心,王子国、公主国、沐浴之湖是故事发生的3个主要地点.在异文类比中,梳理出此类型故事的6个"节点":神圣人物赐宝或给予提示、取宝留公主、王子留宝出兵、公主受害取宝离去、公主返乡和王子寻妻.在具体故事中,这些节点相互关联,若某个节点发生改变,必然会引起之后故事的连锁变化,它们是故事中容易识别且较稳定的部件.故事节点的存在,一方面规定了故事的大致边界,保证了故事整体逻辑自洽;另一方面,在节点之上和节点之间,也为故事讲述者提供了大量自由发挥的空间,保障了故事自由讲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经过仕与隐的内心反复交战后,毅然摆脱了仕宦生活的羁绊,理性地选择了回归田园。其在平淡、质朴的田园生活中感悟到了生活之美,于田园躬耕中获得了人格之独立、精神之自由,实现了自我之超越,走向了本性之回归。  相似文献   

4.
<老子>中的"有""无"概念是老子哲学中的重要范畴.阐述了老子哲学思想中"有""无"的内涵及相互关系,认为对"有""无"的认识是老子辩证思维的起点,是其哲学思想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庄子的人生哲学以实现个性人格独立和个体精神自由为其根本宗旨,通过对人的境遇的理性思索和对儒家仁义礼法的批判,庄子从外在的处世之道(委蛇其形)和内在的精神超越(逍遥其心)两个方面对这个问题给予了深刻回答.委蛇其形为实现个性人格独立和个体精神自由提供了前提和基础,逍遥其心则为这种追求指出了方法和道路.对当代人来说,这种处世智慧和精神追求仍有着许多积极启示和可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老子的"道"和"无为"思想与"原生态"的关系.老子的"道"强调维护"自然而然"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原生态."无为"是"无违",也是"善为".在保护和传承原生态艺术过程中,要遵从自然规律,树立"善为"观念,营造适合原生态艺术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具备与之相应的发展观.通过系统地探讨"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的内涵,分析"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与高等教育现状间之间的反差,提出了"以人为本",建构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主体的高等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8.
老子思想中蕴涵了丰富的水哲学,以水论道,以水论人,以水为师,以水鉴事,以水德为执政理念,水之道德贯穿于老子的宇宙观、人生观与政治观。在宇宙观上,认为道是天地万物之形而上本原,水是万物之形而下本原,形成"道无水有"的关系。在人生观上,提出"上善若水",人以水为师,具有水之德性和人格。在政治观上,崇尚水德,提倡无为而治;以水喻民,以民为本。  相似文献   

9.
《老子》又名《道德经》,庄子作为老子哲学的继承者,既然弘扬了老子的"道",那么必然也要谈"德"。在《庄子》里,庄子赋予了"德"新的含义,并描绘了他心中的"至德之人"和"至德之世"。  相似文献   

10.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根据自身经历而写的一部小说,小说塑造的是一位坚强独立的女性——简·爱。她有着坚强的人格和尊严,勇于追求自由、平等和独立,对爱情、生活及社会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是一个标准的女权主义者。女主人公简·爱性格中的女权主义意识贯穿于她的生活经历中,也正是她的成长经历,造就了她独立的人格、进取的精神和美好的理想。  相似文献   

11.
"佛系青年"是指持有"得过且过"的学习态度,"荣辱不惊"的工作态度,以及"一切随缘"的生活态度的一类青年群体。由于理想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差距导致了其理想信念的弱化、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失衡导致了其精神上的虚无主义,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冲突导致其价值观上的虚无主义,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脱节导致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弱化。为此,应以习近平的青年观为现实参照,通过思想引领与价值观塑造等方式,使当代青年回归"应然"状态,以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要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必须摆脱"千校一面,众人一面"的"计划教育"模式,在教育中体现"以人为本"和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和推广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机制,是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当务之急.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真谛,素质教育是其中应有之义.素质教育的关键不在于单列出个"美"来,而要在教育者的头脑中切实树立人的"自由个性"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是一支重要的方面军,应确立它在高等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建议对高等职业教育也实行学位制.  相似文献   

13.
明末,民主、自由的先进思想猛烈冲击市民阶层,女性意识也在这股新兴思潮中逐渐苏醒.文章通过对"二拍"众多女性在爱情、婚姻、人格和教育等方面的追求,揭示明末女性要求个性解放、追求自我幸福的强烈要求,阐述了"二拍"中先进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司法》规定了企业的独立人格和有限责任制度。这一制度若被滥用,将对债权人及社会公众的利益造成侵害。因此,我国应针对这种现象,加强对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制度的研究和立法。  相似文献   

15.
音乐的形式在构成音乐本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老子的"大音希声"和约翰·凯奇的<4分33秒>都对传统的音乐存在方式提出了问题:怎样认识音乐存在方式的多样性.音乐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音乐以一定的音(声音和音响)作为物质材料,没有音这种物质材料,没有这种载体,音乐也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6.
惠帝即位后的第二年,西晋爆发了"八王之乱",统治政权迅速崩溃."八王之乱"是晋初分封藩王的结果.武帝末年,统治集团内的外戚、后党和藩王3股势力旗鼓相当,互视他方为对手,等待和寻找时机,排斥和消灭对方.惠帝暗弱,不能阻止3股势力的恶性膨胀.3股势力矛盾冲突爆发,藩王取得决定性胜利.然而,皇位只有一个,新一轮的控制君权的争夺出现在藩王势力内部,最终导致西晋灭亡."八王之乱"是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各个阶层强势角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李宁"自1990年创立至今,将顽强的体育精神融合进自身的创业发展步伐中,缔造了中国本土体育品牌的传奇.而在当今国际化的市场竞争中,毅力让步于头脑,精神让步于眼光.在品牌发展之初,正确的方向选择以及合适的市场定位成为品牌生命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而一个品牌国际化与否的关键不在于是否紧跟国际时尚潮流,而在于是否在这样的潮流中依然能够将自己独有的品质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从而引领潮流.本文对"李宁"品牌形象塑造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与读者朋友们探讨分享.  相似文献   

18.
初唐时期的隐逸现象继承了魏晋遗风,开启了唐宋隐逸之风尚.初唐隐逸有士大夫的园林隐逸和王绩为代表的山野隐逸两种类型.初唐统治者对隐逸者多有褒奖,社会对隐逸行为比较宽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隐逸之风,满足了隐居者追求精神自由和个性独立的愿望.  相似文献   

19.
老子"人欲观"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从分析人的本性入手,论证了欲望不是人性的内容;通过分析人欲的弊端,强调人应该通过节欲、寡欲来免除外在的祸害与不幸,保持人淳朴的本性。只有无欲、不争,万物才能顺其自然地发展。老子关于人欲的思想有一定的合理,性,是其人性论的基础。深入研究老子的人欲理论,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出生于千禧年的"00后"大学生作为新生力量,成为大学生队伍的主力."00后"大学生经历了国内外社会的巨大变革,其成长过程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等多重环境的影响,造就了他们独特的思想与行为特点,他们具有更独立的个性,更开放的思想,更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眼界开阔,善于且乐于学习.做好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研究,探索思想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