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在线性无阈假设上的现行辐射防护体系对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所受剂量的最小化具有很大的贡献.然而,因为线性无阈意味着不管剂量多么小辐射总是有害的,所以已经引起人们的“辐射恐惧“并因过度审管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作者重温了辐射健康效应的研究结果,包括对辐射工作人员的重大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低于目前最大剂量限值(工作人员:50 mSv/y,公众成员:5 mSv/y)的辐射照射情形下没有明显的有害健康效应的证据,而二十世纪后半叶这些限值在全世界被广泛采用.既然DNA修复、细胞凋亡、适应性反等生物防预机理的存在得到了公认, 那么线性假设就不能说成是“科学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存在着辐射危险的阈效应.为了解决低剂量问题.在新的放射防护体系中应当引入“实际的“阈值或“事实上的安全剂量“概念.“实际的“阈值可定义为某一剂量水平,低于此剂量水平就不会诱发可观察到的放射所致的癌症或遗传效应.除了医疗目的有意照射以外,如果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从受照中得不到利益,则辐射照射应当保持在“实际的“阈值之下.假设目前的剂量限值低于“实际的“阈值且没有“辐射损害“,那么对于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就不需要“正当性“和“最优化(ALARA)“原则.这样一来,允许以对社会的利益抵销对个人的辐射损害的“正当性“伦理学问题也就能够得到解决.而且,用健康和安全换取经济利益的“最优化“的伦理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只有通过引入“实际的“阈值概念的方法才能使辐射防护体系建立在面向个人的理念上,并且满足21世纪伦理学的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2.
按照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等组织对应急工作人员剂量控制的原则和要求,讨论了应急照射情况下工作人员辐射照射控制中的几个问题,论述了核电厂对应急照射工作人员剂量控制的现行实践。  相似文献   

3.
放射防护体系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在线性无阈假设上的现行辐射防护体系对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所受剂量的最小化具有很大的贡献。然而,因为线性无阈意味着不管剂量多么小辐射总是有害的,所以已经引起人们的“辐射恐惧”并因过度审管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作者重温了辐射健康效应的研究结果,包括对辐射工作人员的重大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低于目前最大剂量限值(工作人员:50 mSv/y,公众成员:5 mSv/y)的辐射照射情形下没有明显的有害健康效应的证据,而二十世纪后半叶这些限值在全世界被广泛采用。既然DNA修复、细胞凋亡、适应性反等生物防预机理的存在得到了公认,那么线性假设就不能说成是“科学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存在着辐射危险的阈效应。为了解决低剂量问题。在新的放射防护体系中应当引入“实际的”阈值或“事实上的安全剂量”概念。“实际的”阈值可定义为某一剂量水平,低于此剂量水平就不会诱发可观察到的放射所致的癌症或遗传效应。除了医疗目的有意照射以外,如果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从受照中得不到利益,则辐射照射应当保持在“实际的”阈值之下。假设目前的剂量限值低于“实际的”阈值且没有“辐射损害”,那么对于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就不需要“正当性”和“最优化(ALARA)”原则。这样一来,允许以对社会的利益抵销对个人的辐射损害的“正当性”伦理学问题也就能够得到解决。而且,用健康和安全换取经济利益的“最优化”的伦理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只有通过引入“实际的”阈值概念的方法才能使辐射防护体系建立在面向个人的理念上,并且满足21世纪伦理学的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4.
放射防护体系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在线性无阈假设上的现行辐射防护体系对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所受剂量的最小化具有很大的贡献。然而,因为线性无阈意味着不管剂量多么小辐射总是有害的,所以已经引起人们的“辐射恐惧”并因过度审管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作者重温了辐射健康效应的研究结果,包括对辐射工作人员的重大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低于目前最大剂量限值(工作人员:50mSv/y,公众成员:5mSv/y)的辐射照射情形下没有明显的有害健康效应的证据,而二十世纪后半叶这些限值在全世界被广泛采用。既然DNA修复、细胞凋亡、适应性反等生物防预机理的存在得到了公认,那么线性假设就不能说成是“科学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存在着辐射危险的阈效应。为了解决低剂量问题。在新的放射防护体系中应当引入“实际的”阈值或“事实上的安全剂量”概念。“实际的”阈值可定义为某一剂量水平,低于此剂量水平就不会诱发可观察到的放射所致的癌症或遗传效应。除了医疗目的有意照射以外,如果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从受照中得不到利益,则辐射照射应当保持在“实际的”阈值之下。假设目前的剂量限值低于“实际的”阈值且没有“辐射损害”,那么对于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就不需要“正当性”和“最优化(ALARA)”原则。这样一来,允许以对社会的利益抵销对个人的辐射损害的“正当性”伦理学问题也就能够得到解决。而且,用健康和安全换取经济利益的“最优化”的伦理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只有通过引入“实际的”阈值概念的方法才能使辐射防护体系建立在面向个人的理念上,并且满足21世纪伦理学的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5.
《辐射防护》2022,42(2):123-123
辐射在兽医的疾病诊断、管理和治疗中的应用已经扩展到多样化,引起了相应的放射防护关注。从事兽医工作的人员的放射照射、以及适用情况下公众中帮助人员如业主或处理人员的放射照射,一直被包括在放射防护体系内。兽医实践现在得到了明确的正视,因为兽医实践所伴有的现代复杂性值得专门考虑,有必要阐明和加强放射防护原则在这一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苏联辐射安全标准HPБ-76将代替辐射安全标准HPБ-69。该标准于正文前给出了苏联辐射防护中所用的基本概念、定义及术语。正文论述了该标准适用范围,受照者分类及关键器官分组,照射剂量限值及允许水平和控制水平,工作人员、限定部分公众及公众的照射,并给出了允许水平的数值。该标准的制定是基于有关保证辐射安全的苏联国内经验,苏联和其他国家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以及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的建议。该标准规定下述辐射安全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放射防护领域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钧正 《辐射防护》2016,36(6):393-407
根据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ICRU)、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UNSCEAR)和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等权威国际组织不断演进的新出版物,归纳揭示出电离辐射量体系、放射生物学效应和放射防护体系等构成放射防护三大重要基础的新进展;同时本文第四部分扼要评述影响面很广的热点课题医疗照射防护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对某医院新建4台医用Ⅲ类X射线诊断机项目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及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效果验收评价。本文基于验收测量点的检测剂量值,计算出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人员所受的年剂量分别为1.8 mSv/a和0.004 8 mSv/a,均低于国家标准约束值。结果表明,该项目环境辐射水平达标,机房放射防护设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达到竣工验收条件。  相似文献   

9.
减轻公众医源性辐射负担的当务之急是要求医务工作者在了解辐射生物学效应和辐射防护研究的基础上,尽可能优化各种放射诊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照射。本文介绍近年来辐射生物效应基础研究、辐射危害的流行病学调查、医源性照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供医源性辐射防护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借鉴。  相似文献   

10.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第103号建议书的基础上,完成了《国际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IBSS)的修订并于2014年发布,原来的实践与干预体系改变为现在的计划照射、应急照射和现存照射三种照射情况。关于应急照射情况的要求主要有:根据与源有关的辐射危险的性质和规模制定应急计划、应急程序和应急安排;参考水平用于应急照射情况下的防护和安全最优化;政府须确保建立和维护一个综合并协调的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公众照射,政府须确保在规划阶段制定防护策略并使其正当化和最优化;政府须制定关于管理、控制和记录应急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所受剂量的计划。IAEA保护人类和环境安全标准GSR第七部分《核与辐射应急准备和响应安全标准》是基于原安全标准丛书GS-R-2(2002)和IBSS修订发布的,本文给出了在要求、术语、概念等方面的变化。我国现行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等效采用了1996版IBSS,在参考水平、公众应急防护行动准则、应急工作人员的受照控制等方面都与新IBSS不同,应及时开展研究并修订我国标准。  相似文献   

11.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正在对建议书进行修订.到目前为止,如何对非人类物种进行辐射效应的评价或管理,委员会还没有出版任何建议书.2000年,ICRP专门成立了一个任务组考虑这个问题,并于最近接受了工作组的报告.这份报告介绍了ICRP在这一重要的和正在开发的领域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是基于已建立的用于人类保护的方法以及对于ICRP放射防护领域的特殊实践.ICRP将开发一个小型的参考动物和参考植物系列,加上与之相关的数据资料,对于一些已经确定类型的少量的动物和植物,可以用作更深入的理解和解释对照射与剂量、剂量与某种特定效应之间关系的基础.这一概念类似于人类放射防护中的参考个体(参考人)的应用,是剂量计算和确定的基础.委员会已经建立了一个新的任务组,继续这方面的工作,以确定感兴趣的效应终点和ICRP要使用的参考生物的类型,并确定一套用于评价和管理对非人类物种辐射照射的参考剂量模型.  相似文献   

12.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正在对建议书进行修订.到目前为止,如何对非人类物种进行辐射效应的评价或管理,委员会还没有出版任何建议书.2000年,ICRP专门成立了一个任务组考虑这个问题,并于最近接受了工作组的报告.这份报告介绍了ICRP在这一重要的和正在开发的领域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是基于已建立的用于人类保护的方法以及对于ICRP放射防护领域的特殊实践.ICRP将开发一个小型的参考动物和参考植物系列,加上与之相关的数据资料,对于一些已经确定类型的少量的动物和植物,可以用作更深入的理解和解释对照射与剂量、剂量与某种特定效应之间关系的基础.这一概念类似于人类放射防护中的参考个体(参考人)的应用,是剂量计算和确定的基础.委员会已经建立了一个新的任务组,继续这方面的工作,以确定感兴趣的效应终点和ICRP要使用的参考生物的类型,并确定一套用于评价和管理对非人类物种辐射照射的参考剂量模型.  相似文献   

13.
以某特殊场所3年间接受中子-γ混合照射的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和评估中子-γ混合照射对放射工作人员体检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放射工作人员的甘油三酯、胆固醇、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四碘甲状腺原氨酸、促甲状腺素、听力异常以及晶状体浑浊差异显著。提示,应加强对该场所中子-γ混合照射的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及健...  相似文献   

14.
非人类物种电离辐射防护的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潘自强 《辐射防护》2004,24(Z1):1-8
电离辐射防护不仅要保护人而且要保护非人类物种,这是辐射防护概念的一个重大变化.本文综述和讨论了非人类物种辐射防护问题的提出,研究和建立非人类物种放射防护体系的基点,非人类物种的辐射生物效应,评价非人类物种放射影响方法以及非人类物种放射影响的管理.为了适应保护非人类物种的要求,有必要制定我国"非人类物种放射效应评价和防护"计划,制定我国电离辐射非人类物种影响评价管理模式.在辐射安全标准系统中,增加电离辐射非人类物种防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1 引言本文概述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 ( ICRP)新发表的一份报告中 [1] 提出的建议。该报告可能对处理公众受较低水平电离辐射 (简称辐射 )持续慢性照射 (该报告所称的长期照射 )这一难题的决策人员有深远影响。该报告题为 :“在持续辐射照射情况下公众的防护——委员会辐射防护体系应用于由天然源和长寿命放射性残存物引起的可控制辐射”,报告已经该委员会在其于1 999年 9月在俄罗斯圣彼德堡举行的最后一次会议上核准。这份报告是由该委员会根据 I-CRP第 4委员会的建议设立的特设专家组编写的 ,并经第 4委员会在其于 1 999年 3月在美国 K…  相似文献   

16.
英国《放射防护通报》1985年1月号(62期)以“英国居民的辐射照射量”为题介绍了英国放射防护局关于居民所受照射量的最新定期报告。文章指出英国居民要受到许多天然和人工辐射源的照射,并将每种辐射源的贡献水平做了如下表所示的估算。  相似文献   

17.
《辐射防护通讯》2021,41(3):48-48
本出版物的目的是为涉及天然放射性物质的工业行业(下称NORM行业)中的辐射防护提供指导.这些行业可能会产生多重危害,但辐射危害未必是主要危害.工业行业是多种多样的,可能对人和环境产生需要考虑防护行动的照射.在有些情况下,如果不考虑适当的控制措施,就有可能对工作人员造成明显的常规照射.大量天然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可能会对环境产生来自辐射成分和非辐射成分的有害效应.  相似文献   

18.
“医疗照射中的放射防护”专题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医疗照射是公众所受到的非天然电离辐射中的最主要部分 ,而近几十年来新的放射性诊断和治疗设备不断出现 ,并且很快地被投入临床使用之中 ,因此“医疗照射中的放射防护”专题成为了 IRPA-1 0大会的主要内容。会议中各国学者分别就在放射诊断学 (包括介入放射学 )、核医学和放射治疗临床工作中 ,病人与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测量、降低其照射剂量的方法、对健康状况的评价、质量保证 /控制工作等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论文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利用热释光剂量计对工业脉冲X射线发生装置进行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的可行性。方法分别用热释光剂量计和AT1123型X/γ辐射剂量率仪测量脉冲X射线发生装置的辐射剂量,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和比较验证热释光剂量计测量脉冲X射线的有效性,通过对周围环境中年累积剂量的估算来评价试验人员和公众的受照剂量是否满足辐射防护要求。结果1号脉冲X射线发生装置曝光4次,2号脉冲X射线发生装置曝光10次,热释光法测得不同距离处的累积剂量符合距离平方反比衰减规律,实际检测结果与理论推算值较为吻合。两个X射线发生装置现有的工作负荷下,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年累积剂量均在辐射防护控制目标值内。结论热释光法得出检测结果与理论推算值较为吻合,能够满足工业脉冲X射线发生装置放射防护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20.
【苏联《原子能》1983年4月号第303页报道】1982年9月在维也纳召开的国际原子能机构会议,对保证核燃料循环各环节的工作人员和附近居民的辐射安全进行了讨论。在大会上,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作了《国际放射防护建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