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新通信》2007,9(9):39-39
爱立信宣布与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简称“北京网通”)签署协议,为其在北京部署基于IMS(IP多媒体子系统)的多媒体网络,其中包括提供爱立信的IP—Centrex解决方案。这将是中国第一张IMS商用网络。[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日前,爱立信宣布与中国网通北京分公司签署协议,为北京网通在奥运会期间提供一套基于爱立信IMS(IP多媒体子系统)解决方案的“指挥支撑系统”。该项目的部署和系统集成工作业已展开,并计划于2008年3月完工。该系统将覆盖6个奥运城市。  相似文献   

3.
《电视技术》2008,32(3):58
中国网通北京分公司近日与爱立信签署协议,将在奥运会期间提供一个基于爱立信IMS(IP多媒体子系统)解决方案的“指挥支撑系统”。  相似文献   

4.
爱立信目前宣布已与北京网通签署协议,为其部署基于IMS的多媒体网络,这将是中国第一张IMS商用网络。[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电信技术》2008,(3):93
爱立信与中国网通北京分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网通)签署协议,为北京网通在奥运会期间提供一个基于爱立信IMS解决方案的“指挥支撑系统”。中国网通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固网通信服务官方合作伙伴。根据协议,爱立信将成为上述旨在实现个人多媒体通信的IMS平台的惟一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  相似文献   

6.
北京网通近日宣布已与爱立信签署协议,将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使用一个基于爱立信IMS解决方案的指挥支撑系统。根据协议,爱立信将成为北京网通在奥运会期间惟一的INS平台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  相似文献   

7.
《移动通信》2007,31(2):48
近日,爱立信与塞浦路斯运营商CYTA签订合同,为其提供IP多媒体子系统(IMS)解决方案,以构建全球首批真正的融合IMS网络之一。  相似文献   

8.
IP多媒体子系统(IMS)作为下一代网络中的核心架构,已经在国外部分区域开展商用,国内的各大运营商也在积极地进行试点等工作。试点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探索如何借助IMS这种支持固定和移动融合的架构,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业务。从目前的市场环境分析,在IMS建设初期,尤其是针对固定运营商,为大客户提供以IP Centrex为基础的多媒体电话业务将成为一个主要的切入点。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贾小盟所撰《爱立信IMS Business Trunk(SIP Trunking)解决方案》一文详细介绍了利用IMS Business Trunking将现有大客户接入IMS的实现方案,并且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读者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由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的特征是采用SIP协议进行呼叫控制、与接入无关和能够提供多种业务,3GPP、ETSI和ITU-T等组织都在研究基于IMS架构的下一代网络(NGN)。在介绍IMS体系结构、有线电视(CATV)网络改造实现IP通信的基础上,提出CATV网络接入IMS控制的核心网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0.
IP多媒体子系统(IMS)是3GPP在R5版本提出的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它的核心特点是采用了SIP协议和与接入的无关性。IMS是一种平台,是下一代核心通信网络架构的发展方向。该系统使运营商能够致力于推出应用,而无须在垂直性的访问技术上牵扯太多精力。IMS开创了通信领域的新时期.其融合解决方案将有助于打破固话和移动电话网络之间的屏障,为运营商提供了可演进的、  相似文献   

11.
《电信技术》2005,(7):92-92
VoIP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供应商圣思网络公司(Sonus Networks)宣布推出新型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体系结构解决方案,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其现有产品GSX系列、PSX、SGX、ASX、Insight管理系统以及全新的IMX应用平台,进一步扩展它在IMS环境中的服务创建能力。圣思通过新推出的SRX和HSX把现有产品的性能变成软件模块,为客户提供符合IMS规格的解决方案。圣思的IMS解决方案具备各种必需的性能和协议.从而提供一个发展至全IP IMS网络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厂商动态     
《移动通信》2006,30(4):116-118
爱立信为葡萄牙移动运营商Optimus提供HSDPA及IMS解决方案,华为承建沃达丰数据中心网络,中兴通讯中标北京网通IPTV项目,诺基亚为T-Mobi1t2在德国、英国与荷兰提供HSDPA网络  相似文献   

13.
A-IMS安全性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进的IP多媒体子系统(A—IMS)基于3GPP2的多媒体域(MMD)架构,包含了所有IP多媒体子系统,多媒体域(IMS/MMD)业务功能,并增加了对非会话发起协议应用的支持;从网络运营的角度,针对IMS,MMD网络安全提出了一些扩展和补充,如增加了安全操作中心(SOC)和姿态代理(PostureAgent)等,使IMS/MMD网络的安全性得到了较大改进。A—IMS仍处于框架性描述阶段,还有很多细节尚不明确,如终端对姿态代理的支持能力、安全信息交换的内容、安全策略的具体定义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业界动态     
爱立信推出IMS应用开发人员计划日前,作为全球IP多媒体子系统(IMS)的市场领导者,爱立信正式推出IMS生态系统,此系统是爱立信移动世界开发人员计划的组成部分。该系统的推出旨在加速新型应用和服务的创建、推动用户对具有IMS功能网络的需求、并为运营商创造更多的盈利机会。通过推出IMS生态系统,爱立信正在加大其对IMS应用开发的支持力度。应用开发人员将可以利用爱立信基于I M S的解决方案、爱立信业务开发工作室(S D S),以及由爱立信提供的、基于Eclipse技术的开发和端到端测试工具。中兴通讯固网3G综合接入进军浙江电信近日,…  相似文献   

15.
爱立信的客户日本软银移动公司推出了全球首个基于3G的IMS现网。该网络采用了爱立信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IMS使软银移动能够在需求旺盛的日本市场推出新的、激动人心的多媒体业务。软银移动于11月23日推出了基于IMS的新业务,其端到端IMS系统由爱立信独家提供。推出的业务包括Circle Talk(一  相似文献   

16.
一、IMS概述IMS(IP多媒体子系统)是3GPP在R5版本提出的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它的核心特点是采用SIP协议和与接入的无关性。IMS为未来的多媒体应用提供一个通用的业务平台.它是向全IP网业务提供体系迈进的重要一步。在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下,3GPP、ETSI和ITU—T都在研究基于IMS的网络融合方案.目的是使IMS成为基于SIP会话的通用平台.同时支持固定和移动的多种接入方式.实现固网和移动网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通信世界》2005,(47):40-40
一、IMS的概念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即IP多媒体子系统,是由负责制订WCDMA标准的国际化组织3GPP在R5中定义的。IMS的提出为下一代基于IP的移动网络提供了面向分组数据包交换的多媒体服务及平台,它的核心特点是基于SIP协议和接入的无关性。由于采用SIP作为核心控制协议,并通过SIP进行业务管理,IMS可以使运营商充分利用SIP的优势,更快速更灵活地开发管理移动多媒体业务。  相似文献   

18.
《电信网技术》2006,(9):47-47
近日,朗讯科技公司宣布与欧洲电信运营商KPN签署了一份网络集成和项目管理合同。朗讯将在IP多媒体子系统(IMS)业务架构的基础上,全面管理KPN的全IP下一代网络(NGN)的部署和集成。作为协议的一部分,朗讯将负责把KPN现有的业务和客户转移到其新建的全IP网络中,以满足KPN的市场目标。  相似文献   

19.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是一种基于IP网络提供多媒体会话控制的信令协议。本文将在简要介绍SIP及其扩展的基础上,对SIP在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中的应用和典型特征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0.
陈静 《通信世界》2007,(6B):13-13
IMS(IP多媒体子系统)最初是3GPP组织制定的3G网络核心技术标准,目前已被ITU-T和ETSI认可,纳入NGN的核心标准框架,并被认为是实现未来FMC(固定/移动网络融合)的重要技术基础。IMS是一个全IP的网络架构,采用SIP协议进行控制,实现移动性管理、多媒体会话信令和载体业务传输,实现端到端的IP业务。此外,IMS还具有普通业务采用归属服务控制,接入独立,业务、控制、承载层完全分离等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