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海上石油泄漏主要有三种:一是海上航运因素导致的石油泄漏。主要是船舶与石油设施相互撞击,包括船与海洋石油设施相撞,或油轮与海洋其他船舶、海洋设施相撞所造成的海上溢油。二是海上石油开采过程中钻塔或者油井因爆炸或其他原因沉入海底,造成大量石油泄漏。三是自然因素,如飓风、地震等造成的海上溢油。根据公开报道,以事故发生时间为序,本文梳理了历史上10次油轮泄漏事故。  相似文献   

2.
区域溢油应急技术咨询组织的成立意味着打通了溢油应急的国界之门,探索出了应对海上溢油风险的经济策略和长效路径。不是只有被老虎咬过才知道老虎的可怕。2010年BP一着不慎元气大伤,导致各国政府、各个石油公司提起海上溢油就为之色变。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海上石油开发步伐的加快,海上石油运输日益频繁,油井溢油、运输船只的泄漏原油、沿海炼油企业的排污等事故也逐年增多。石油一旦泄漏进入海洋之后会对海洋生态产生多方面的危害。目前,出现海洋受到石油污染的事故时,常采用的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然而在实现海洋石油污染生态修复过程中,生物修复技术由于多种突出优势成为当前海洋生态修复的  相似文献   

4.
渤海石油环保服务有限公司于 2 0 0 3年 1月 10日正式挂牌营业 ,并签下 2份长期服务合同。该公司由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与青岛环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合资成立 ,从事海洋溢油应急响应和其他环保服务 ,该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具备II级溢油处理能力的专业公司。据有关专家预测 ,我国在 2 0 0 0年至 2 0 10年间 ,石油需求年增长率将升至 4 .3%~ 5 .4 %。目前 ,我国海上石油运输量已经跃居世界第 3位 ,仅次于美国和日本。预计至 2 0 0 5年 ,渤海海上石油的产量将达到 2 0 0 0万t ,渤海将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原油生产基地。如何将海洋溢油污染防…  相似文献   

5.
对海上石油开采过程中溢油事故进行了重点阐述和探讨,进一步研究海洋环境、海底地层和钻采工艺等多方面因素对溢油事故的影响。同时,应用事故树分析法,选取了辽河油田浅海开发公司葵东区块进行了实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地层条件和钻采工艺等对海上溢油事故的影响和相关防范重点,对海上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溢油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据路透社北京1月29日消息,《科技日报》周日报道,中国交通运输部正计划建设国内首个专门针对海上溢油处置的实验室。报道称,中国当前每年花费约2亿元人民币用于研究石油泄漏的紧急处置,但是因为缺乏相应的实验室,一  相似文献   

7.
市场动态     
海上溢油处理剂生产技术项目招商 项目属国家科委专业化学品“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包括水面溢油凝油剂和集油剂两类专用化学品,均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该成果可用于海洋、港湾、江河、湖泊水面溢油回收处理,也可用于海洋石油平台开发海洋石油时产生的含油废水和炼油厂、造漆厂、合成树脂等工厂含油废水  相似文献   

8.
原油码头设备管道发生泄漏、船舶突遇恶劣天气发生碰撞、人员操作失误时,会导致原油大量泄漏,造成水域环境污染。溢油事故发生后,能否迅速而有效地作出溢油事故应急反应并采取应急措施,对控制和减少污染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以中石化某30万t级原油码头为例,介绍了海上溢油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对溢油事故应急存在的拖带扫油方式不足、溢油清理方案不够具体、慎重使用消油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海上进行石油开发作业过程中一旦发生溢油事故将给海洋环境和人类造成巨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发生溢油事故后迅速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根据溢油事故的等级和当时的海况做出正确的决策并采取恰当的溢油处理措施;以最快的速度控制溢油,减少溢油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资讯     
《中国石油石化》2012,(1):12-16
焦点FOCUS中海油珠海漏气海域水质好转事故转入修复状态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2011年12月25日通报,目前中海油珠海管线天然气泄漏事故的海管泄漏点火苗已熄灭,中海油已从应急状态转入海管修复状态,也已经按照国家海洋局要求落实海上溢油防范措施。此次事故监测结果显  相似文献   

11.
<正>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就是国内第一家溢油应急专业公司。在积极承担"清洁海洋"的责任使命、出色完成海上溢油应急任务的同时,充分利用公司的优势,采用"科普展厅+实物车间"的模式打造了一个别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成立了海洋环保科普小分队,通过迎进来和  相似文献   

12.
正"桑吉"号失事,使航运安全和溢油污染成为舆论焦点,责任认定和索赔同样引人关注。8天时间,"桑吉"号沉没了。如今90%的国际贸易由航运承担。航运是全球石油贸易的重要运输方式。而海上运输事故和事故引发的污染,是航运业的两大杀手。海上安全事故不仅吞噬了鲜活的生命,而且造成了海洋环境之殇。也许多年以后,我们仍然无法完全抹去灾难带来的伤痛、分摊完事故的环境成本。"桑吉"号与"长峰水晶"号相撞引起大规模凝析油泄漏,是否是一次严重污染海洋环境的生态灾难?"桑吉"号给海上危险化学品运输带来了怎样  相似文献   

13.
在海上进行石油开发作业过程中一旦发生溢油事故将给海洋环境和人类造成巨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发生溢油事故后迅速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根据溢油事故的等级和当时的海况做出正确的决策并采取恰当的溢油处理措施;以最快的速度控制溢油,减少溢油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在进行海洋石油开采的过程中,海上溢油事故时有发生。所以我国应该进一步构建较为科学完善的溢油危机防控体系,这对于保护我国的海洋环境,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在概述构建海洋石油开采溢油危机防控体系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构建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快速的经济增长期,经济增速持续稳定向好的态势也带动了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随着我国人口总量的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石油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油企的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张,很多石油企业在海上搭建开采平台进行采油作业,在多渠道增产的同时也推高了风险性,尤其是前些年渤海中南部海域蓬莱19-3油田的连续溢油事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同时还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给石油工程的风险管理敲响了警钟;海上采油是石油增产的重要渠道,基于海洋环境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对溢油事故的安全管理与应对措施对油企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为了保障油田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必须充分重视海上采油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并在日常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作业过程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6.
英国绝大部分油气在海上生产,对于海上石油泄漏的预防与管理应对具有丰富的经验。英国海上石油泄漏相关法律规制具有预防为主、监管严格、应对迅速等特点。对英国的石油污染紧急计划制度、漏油事故报告制度以及环境责任规定等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希望对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论渤海海冰特点及冰区溢油清理的难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依据渤海石油开发和海上交通运输前景,结合渤海海冰特征和环渤海、渤海原油品种的特点,分析开展冰区溢油清理技术的难度。  相似文献   

18.
为清除或减少海上钻井平台溢油的风险,对海上钻井平台溢油风险给予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通过不同环节的分析挑选出海上钻井平台溢油风险源。通过对相应因素的探讨,评价海上钻井平台溢油造成的结果,以此创建更加完善的海上钻井平台溢油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跨国公司     
BP获美国监管机构批准重返墨西哥湾 10月21日,美国监管机构批准了英国石油公司(BP)恢复在墨西哥湾的近海石油勘探。这一决定意味着BP去年4月20日引发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石油泄漏事故后,可重返这一地区进行石油勘探。  相似文献   

20.
针对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环境风险的可控性进行分析,对海上溢油事件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阐述环境风险理想可控条件,结合这些内容,研究了溢油环境风险可控性,最后总结海上溢油环境风险可控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