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刘世煌先生20世纪60年代初于台湾编著出版的《度量衡学》,是一本概述中国度量衡文化发展史的专著。它继吴承洛先生编著的1937年出版的《中国度量衡史》以后,增补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台湾建设、复兴期间,度量衡对于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经济、服务百姓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从度量衡单位制发展到采用国际单位制的历史进程等内容。两书互补,为我国古代度量衡史、近代度量衡史和现代计量史谱写了  相似文献   

2.
正《民国度量衡法》第12条规定"划一度量衡应由工商部设立全国度量衡局掌理之,各省及各特别市得设度量衡检定所,各县及各市得设度量衡检定分所,处理检定事务。全国度量衡局、度量衡检定所及分所规程另定之。"  相似文献   

3.
<正>88年前的1931年,民国北平特别市政府批准设立北平市度量衡检定所,中国近代著名的化学史家和化学教育家李乔苹先生任早期所长,我国第一代采用国际单位制的现代化计量所在北京诞生了。70年前的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北平市度量衡检定所更名为北京市度量衡检定所,从此首都计量事业步入了快车道。  相似文献   

4.
《计量与测试技术》2021,48(7):121-122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计量规程从编制内容、编制格式、编号方法、颁布机关、出版发行、印刷方式和印刷尺寸等方面发生过四次重大变化,本文将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四次变化情况作以展示,以供读者了解. 11949年-1957年的检定规程 1950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在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技术管理局内设立了度量衡处,1952年划归中央工商管理局领导.当时,度量衡处除了做一些度量衡管理工作外,也开展一些交易用度量衡器具的检定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天津计量博物馆珍藏着民国时期国家颁布推行的《度量衡法》,向各省市度量衡检定所颁发的地方度量衡标准器、标本器、检定器、检查器及相关的历史文献。这批计量文物承载着逝去了的天津八十多年来计量发展的历史,是传承计量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进行爱我中华传统教育的典型教材。1929年2月16日,国民(南京)政府颁布《度量衡》法;4月11日,工商部发布《各省及特别市度量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20世纪三十年代计量作为固定名词最早使用,到五十年代在国家层面替代度量衡的时间脉络,追溯探寻计量要义,结合计量术语的定义和国际米制公约的进展,探讨同律度量衡到计量的演进,以及测量、计量和计量学的相互关联,多视角认识、理解计量。  相似文献   

7.
工业计量: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
  姚和军: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的前身可追溯到民国时期。民国20年(1931年)北平市度量衡检定所筹组成立,民国36年3月,北平市度量衡检定所重新成立,隶属于北平市政府公用局。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计量局最近在武昌召开了全省专、市和重点县计量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着重交流了全省度量衡器管理暂行办法公布以后,各地对度量衡器管理的情况和经验。并根据全国计量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的精神,研究了今后的工作任务。会议认为:自1963年2月省人委公布全省度量衡器管理暂行办  相似文献   

9.
纪亮 《中国计量》2013,(9):9-11
本刊讯在8月7日举行的《新中国计量史——各省、市、自治区计量大事记篇》首发式上,《中国计量》杂志社编委会副主任、《新中国计量史》总编撰陆志方历数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十大计量历史事件。陆志方指出,新中国计量史是我国近现代计量的发展史,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近现代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计量工作突破了传统的度量衡范畴,以探索、构想、形成和发展国家近现代计量体系为主线,用了半  相似文献   

10.
刘晓娇 《中国计量》2009,(11):23-24
四川省乐山市计量测试所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名为乐山县人民政府度量衡检定所;1958年更名为乐山地区计量检定所,位于乐山老军分区旁,全所共有9人,在没有任何大型设备和运输设备的情况下,开展天平、衡器、压力和长度4个项目的检定工作,工作人员经常手提肩扛地搬运着几十公斤的砝码往返于单位与检测地之间。  相似文献   

11.
<正>各朝各代都铸造有度量衡标准器,以便对当时使用的度量衡器具进行检定。各朝代也常在春、秋季节,派专门官员对度量衡器具进行统一检定,把检定结果刻在器物上,并在对度量衡高度重视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革。清末度量衡改革始于光绪29(1903)年,后由于国体变更,清末度量衡改革未成。1928年7月18日,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权度标准方案》,采用万国制为我国度量衡标准制。1929年2月,国民政府又制定《度量衡法》,定于1930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中央依法设立"全国度量衡局",掌理全国度  相似文献   

12.
<正>一、民国度量衡制度基本状况民国初期,社会动荡加剧,在国计民生与对外贸易方面,度量衡制度更加混乱。整个国家工商凋敝,民怨沸腾。造成混乱的原因主要是自古以来度量衡的起源没有绝对的标准。到了近代清朝,政府一方面在世界各国度量衡制度普遍趋于接受万  相似文献   

13.
<正>1962年8月,在上海市计量管理处的基础上成立上海市计量标准管理局。此后,上海质量技术监督机构经历了市计量测试管理局、市标准计量管理局、市技术监督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不同阶段。图为除已经去世和在外地工作的老领导外,在  相似文献   

14.
邱隆 《中国计量》2009,(6):54-56
19世纪80年代,法国的度量衡米制为各国所采用。促进了工业、贸易和科学的发展。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三月,农工商部及度支部拟定的营造尺、漕斛、库平两制,都以法国米制公尺、公升、公斤为标准。并向法国万国权度局(现称国际计量局)定制铂铱合金营造尺和库平两砝码原器。在农工商部内设立度量权衡局,又建设度量衡器机器(购自德商)制造工厂(后称度量衡制造所),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5·20世界计量日”即将到来之际,5月12日,《中国计量》杂志社全体人员参观了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度量衡展厅,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古代度量衡史的发展。度量衡展厅采取度量衡实物与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古代度量衡发展演变的历史。度量衡展厅分为度、量、衡三部分,共有度量衡文物600余件。据山东省计量院谭少华院长介绍,度量衡展厅于2003年开始组建,通过一年多的文献资料整理、度量衡文物收集的工作,于2004年9月7日建成,占地面积200多平方米。展厅中许多展品是工作人员深入到乡村收集来的,丰富了计量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并使得…  相似文献   

16.
<正>早期农耕社会的计量主要是度量衡,即长度、容量和重量,为人民日常生活所必需。中国长期以来处于农耕社会,特别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故事深入人心,人们对于计量的理解往往局限于度量衡。其实度量衡作为计量的基础内容在现代社会中又有了新的理解和诠释,掌握好"度量衡"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和保证。度:所谓误差理论就是说对测量误差的控制要在一定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7.
马靖 《中国计量》2012,(10):5-6
<正>本刊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颁发统一度量衡诏书,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度量衡制度,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度量衡制度奠定了基础。而甘肃省礼县是秦始皇的祖籍,大秦帝国的发祥地。因此,选择在礼县举办海峡两岸度量衡制度文化研讨会具有特殊的意义。"国家质检总局计量  相似文献   

18.
陕甘宁边区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全国抗战中心和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1946年以后,党中央、毛主席在边区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并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边区发动的重点进攻,推动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边区面积9郾8万平方公里,辖32个县(市),人口150万。边区的度量衡工作,从1937年到1949年,长达13年战争和封锁的环境中,在边区政府领导下,形成了章法趋向一致,量值日渐划一的大好局面,为边区革命、生产作出了显著贡献。边区的度量衡制和设施1942年4月,边区政府建设厅制定了《关于统一陕甘宁边区度量衡管理办法》,对度量衡单位制、标准器…  相似文献   

19.
陈传岭 《中国计量》2009,(11):55-56
全国度量衡局五任局长 1930年10月,国民政府成立了全国度量衡局,设总务、检定、制造三科,统一掌管度量衡事业。主要任务为督促各省市推行度量衡新制,掌管度量衡营业的许可、标准器副原器的制造及检定、检定员训练等事项。自全国度量衡局成立之日起,到1948年止,共有5位局长主持全国度量衡局的工作,持续推行度量衡划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计量》2004,(6):41-42,44
1.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记有“同律度量衡”是什么意思?答:“同律度量衡”记载在《尚书·虞书·舜典篇》中,传说舜到东方部落去巡视,和酋长们“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同律度量衡”是指统一音律,统一度量衡。2.中国古代什么时候开始有度量衡?答:通过文献记载和实物考证,中国度量衡起源于商周时期,而从春秋到战国时期度量衡器具和量制已基本齐备。3.《史记·夏本纪》记:禹“身为度,称以出”是什么意思?答:是说以禹的身长为尺度标准、体重为重量标准。4.中国商代的尺,一尺有多长?答:根据现藏商代牙尺,一尺长16厘米。5.中国古代天平始于何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