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共享系统数据模型的建模方法在语义性质分析和语义行为描述方面存在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ibrations理论的共享系统数据模型。主要工作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应用真值函子、保持真值的提升与内涵函子并结合代数方法精确分析了语义性质,应用等式函子、保持等式的提升及商函子并结合共代数方法形式化描述了语义行为;其次,在Fibrations理论框架内构造复杂归纳与共归纳数据结构上参数化的递归与共递归操作,抽象描述具有普适意义的归纳与共归纳规则,结合实例简要介绍了Fibrations理论的应用。相对于范畴论等传统方法,简洁描述与灵活扩展的Fibrations理论对共享系统数据模型的语义性质和语义行为进行了精确分析与形式化描述,抽象描述了复杂数据结构具有普适性的归纳与共归纳规则。  相似文献   

2.
程序语言中共归纳数据类型的一种fibrations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苗德成  奚建清  戴经国  苏锦钿 《计算机科学》2016,43(3):188-192, 212
范畴论与共代数是程序语言中共归纳数据类型研究的传统方法,这些方法在语义行为分析与共归纳规则描述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fibrations方法以对共归纳数据类型的语义行为与共归纳规则进行研究。该方法系统分析了fibration上共归纳数据类型的重索引函子、对偶重索引函子与真值函子等基本逻辑结构,应用等式函子与商函子等工具建立共归纳数据类型与其语义行为在程序逻辑上的对应关系,深入分析共归纳数据类型的语义行为;并以基范畴上自函子及其在全范畴上保持等式的提升为工具构造共递归操作,抽象描述共归纳数据类型具有普适意义的共归纳规则;最后通过实例分析简要介绍了fibrations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Fibrations理论对索引归纳数据类型的不确定语义计算进行了研究。论证了索引范畴的构造,提出了索引Fibration及其真值函子与内涵函子,建立了索引范畴上自函子的一种保持真值的提升,提出了部分F-代数的定义,并应用折叠函数等工具抽象描述了索引归纳数据类型不确定语义计算,辅以实例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通过相关工作的论述指出了Fibrations理论研究方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应用Fibrations理论对索引归纳数据类型的语法构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索引fibration及其真值与内涵函子的定义,构造了索引与代数范畴,利用折叠函数与伴随函子等工具构造了索引范畴中一类相对复杂的索引归纳数据类型,辅以实例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通过相关工作的论述指出了Fibrations理论研究方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归纳数据类型的范畴论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归纳数据类型是类型论研究的重要分支,传统的数理逻辑或代数方法侧重于描述归纳数据类型的有限语法构造,在语义性质与归纳规则的分析与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基于范畴论的方法,在集合范畴的框架内给出谓词的形式化定义,分析谓词范畴与代数范畴的构成与性质,并探讨集合范畴上自函子到谓词范畴上自函子的提升,最后利用伴随函子及其伴随性质深入分析了归纳数据类型具有普适意义的归纳规则.  相似文献   

6.
苏锦钿 《计算机科学》2016,43(10):9-18, 39
范畴数据类型是指以范畴论为数学理论基础研究数据类型的描述、计算、语义和应用。早期的范畴数据类型研究以归纳数据类型为主,采用代数从归纳的角度研究有限数据类型的构造语义和递归性质。近年来,归纳数据类型的对偶概念——共归纳数据类型逐渐引起计算机科学工作者的关注与研究,他们采用共代数从观察的角度研究无限数据类型的行为语义和共递归性质。利用范畴论可以为数据类型研究提供统一的数学理论基础,并将代数和共代数中的各种重要研究成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如语法构造与动态行为、递归与共递归、同余与互模拟等。目前,范畴数据类型已经在程序语言、计算描述、理论证明器和并行计算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对范畴数据类型的基本概念、数学理论基础、逻辑基础及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介绍,以引起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对计算机科学中的范畴数据类型理论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苗德成  奚建清  苏锦钿 《计算机科学》2017,44(1):199-202, 218
传统形式语言的语义建模方法在语义解释与规则描述等语义计算方面存在不足,应用范畴论方法的Monads对形式语言的语义计算进行了研究。基于Monads构造Kleisli范畴,在Kleisli范畴的形式化框架内建立语义计算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应用。与传统语义建模方法相比,所提语义计算模型具有普适性,其语义解释与规则描述的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8.
程序语言中的共归纳数据类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锦钿  余珊珊 《计算机科学》2011,38(11):114-118
归纳数据类型利用代数方法从构造的角度归纳地描述数据类型的有限语法结构,但在描述动态行为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作为归纳数据类型的范畴对偶概念,共归纳数据类型利用共代数方法从观察的角度共归纳地描述了数据类型的动态行为。首先,从范畴论和代数的角度给出程序语言中的归纳数据类型定义,并分析了相应的递归操作;接着,利用共代数给出共归纳数据类型的范畴论定义,并根据共归纳数据类型的终结性分析了相应的共递归操作;最后,指出如何利用无双代数及分配律将归纳与共归纳数据类型有机地融合起来,探讨数据类型的语法构造与动态行为关系。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科学中的共代数方法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晓聪  舒忠梅 《软件学报》2003,14(10):1661-1671
代数理论已经在抽象数据类型、程序语义等计算机科学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而代数的对偶概念--共代数,则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被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学者关注.代数从"构造"的角度研究数据类型,而共代数则从"观察"的角度考察系统及其性质.共代数方法对研究基于状态的系统有独特的优越性,可以对系统的行为等价、不确定性等从数学上进行深入的探讨.目前,共代数理论已经逐步应用在自动机理论、并发程序的语义、面向对象程序的规范等领域.对共代数的基本概念、范畴理论基础、共代数逻辑及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以引起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对计算机科学中的共代数方法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周晓聪  舒忠梅 《软件学报》2006,17(4):713-719
共代数方法是近几年来理论计算机科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并行计算模型、自动机及面向对象技术的理论基础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以范畴理论为工具讨论子共代数的性质,特别是集合范畴上的子共代数的性质,证明了集合范畴上的子共代数都是正则子共代数.进一步利用共同余共关系与子共代数之间的对应,给出了集合范畴上共生成子共代数的一种构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