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厚壁管微张力减径过程有限元分析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厚壁钢管微张力减径过程中的壁厚变化作了计算分析,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照,证明了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微张力减径过程是可行的,并得出一些结论,这对于用有限元方法开发新品种,推广微张力减径技术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钢管张力减径(简称张减)是现代钢管生产工艺中的一项重大革新。第一台张力减径机的问世是在1932年,到四十年代后期才得到较快的发展,六十年代以来发展尤为迅速。目前世界上已有几十个国家在钢管工业中普遍采用了张减技术。其发展趋势是加大进口管径,提高出口迅度。意大利义诺森蒂公司(Innoceti)声称可以提供进口管径达250mm的  相似文献   

3.
厚壁管微张力减径过程有限元分析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厚壁钢管微张力减径过程中的壁厚变化作了计算分析,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照,证明了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微张力减径过程是可行的,并得出一些结论,这对于用有限元方法开发新品种,推广微张力减径技术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连轧荒管管壁收缩的原因,借助有限元模拟软件MSC.Super Form,对宝钢Φ140 mm全浮芯棒连轧管机组Φ119 mm主孔型系钢管的单机架轧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研究轧制过程中不同工艺参数对金属变形行为的影响,分析产生壁厚收缩缺陷的倾向性。结果表明:孔型顶部的壁厚压下量一定时,孔型开口处壁厚随空减坯径壁比的增大由"增壁"变为"减壁",并且存在一临界径壁比;径壁比一定时,孔型开口处壁厚变化随压下量的增大由"增壁"变为"减壁",并存在临界压下量;径壁比、压下量均一定时,单机架轧制高钢级时孔型开口处壁厚值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5.
根据某厂11机架定减径机组轧制工艺,建立了无缝钢管定减径过程的三维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模型考虑了多种这界条件.通过计算研究了N80级无缝钢管定减径前温度对定减径后的壁厚偏差、外径偏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定减径温度对钢管的壁厚偏差影响不大,而对外径偏差影响较大;随着定减径温度的升高,钢管的外径偏差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6.
张减机是钢管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本文从一般能量原理出发,采用上限法推导出一个多变量公式.利用该公式可求解电机功率、张力系数、轧辊转速、出口钢管壁厚、孔型椭圆度等参数,并且从理论上计算出电机负功率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研制了宝钢钢管厂张力减径机电流和转速数据采集与实时显示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硬件和软件的主要基本结构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研制了宝钢钢管厂张力减径机电流和转速数据采集与实时显示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硬件和软件的主要基本结构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CPE机组的生产工艺,得出切损是导致无缝钢管成材率低的主要原因。针对现场工艺及设备存在的问题,对定径、张力减径变形制度进行优化,对顶管缩口设备、顶管后切头方法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工艺减少张力减径增厚端的长度,减少顶管后的钢管切头,提高分切精度,因而降低切损,使机组全年综合成材率提高8%。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一种在小型横列式轧机上由60mm方坯径14道轧制φ8线材的孔型系统,该孔型系统较常规的设计方法节省了两个轧制道次。经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该孔型系统的设计是十分成功的,它对于在小型横列式轧机上生产线材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张力系统中卷曲机、开卷机、辊机的张力控制原理论述及电路分析,设计了分段张力控制系统以分解张力,实现了对涂层铝箔机列的平稳控制。  相似文献   

12.
无缝钢管连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钢管连轧机组中,毛管延伸是主要变形工序之一,对机组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过去由于受研究手段所限,对钢管连轧过程诸多问题,如金属流动、缺陷形成等的研究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介绍了国内外对钢管连轧变形区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重点介绍用有限元方法对钢管连轧过程的模拟分析及其在工艺参数制定和孔型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针对现行收卷机进行电气化改造的过程中,根据卷绕机张力系统的控制特点和规律,结合模糊控制算法,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实现了收卷机卷绕过程的恒张力控制.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改造前卷绕机需5~6个周期逐渐进入恒张力状态,改造后只需2~3个周期即可进入恒张力状态,说明改造后系统的张力调节控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卷绕机机械式张力控制机构的张力形成过程,建立起卷绕机在加速、匀速过程中张力变化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定量计算,同时也研究了在整个卷绕过程中由于料盘直径的变化而引起的张力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光导纤维拉丝过程微机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包括炉温的PID控制、光导纤维丝径的自校正控制、光导纤维张力的专家智能控制、故障诊断、处理、实时管理、质量统计和报表打印等功能。这些功能在由IBM-PC微机和DJS-041单板机构成的双机系统上实现,并投入实际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6.
小型拉线机实现大容量收线的张力控制系统张东亮,孙学礼,于发忠(山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工程系济南250014)小型拉线机控制的线材成品直径一般在0.Zmm左右,由于线径较细,加之国产小型拉线机收线张力控制手段落后等原因,致使拉制过程中断线频繁,一次断线的收...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高速线材减定径机布置、设备、孔型设计上的一些最新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8.
对角钢热连轧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轧辊转速变化对机架间张力分布、堆拉率的影响,讨论张力变化对轧制力、孔型充满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通过调整拉钢率控制孔型充满程度,孔型充满程度随堆拉率的增大呈近似线性减小,轧制力随堆拉率的增大呈近似线性减小。这些结果为合理制定连轧大规格角钢的张力工艺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塑性理论引入,采用逐架递推法模拟了钢管张减时的应力与应变,同时确定出各架前张力系数。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连轧的基本原理研究了Y型冷轧带的钢筋轧要的基本孔型系统及孔型设计方法,经工业生产检验其产品完全达到了GB13788-92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