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轻革不浸酸、阳离子油预处理快速无浴鞣制新工艺,在我厂已投产一年多了。经过不断实践认为,成革的观感和理化指标已达到本厂老工艺生产水平。我们初步体会,阳离子油在皮纤维间起着“引导剂”和蒙囿剂的作用,加之铬鞣时基本无浴,铬鞣液浓度高,扩散作用和渗透作用都很强,被皮吸收多。以后加碱提高碱度,碱进入皮内可把已  相似文献   

2.
我厂从1977年4月开始进行猪轻革无浴快速铬鞣试验,于1978年5月开始应用于猪鞋面革的生产,并逐步扩大到猪球革等品种,四年多共生产了30万张猪轻革,产品质量基本稳定。其工艺特点是用高浓度、高碱度的铬鞣液对浸酸削匀裸皮进行无浴鞣制。工艺要点 1.浸酸: 液比0.8~1.0温度20~24℃食盐8%明矾1%硫酸0.7%时间60分钟 pH值3~3.5停鼓过夜  相似文献   

3.
对阴、阳离子型铬鞣剂结合鞣制工艺进行研究,探索一种两步法无盐浸酸的铬鞣工艺。先用2%(以灰皮质量计)的不浸酸铬鞣剂SF-1对绵羊软化裸皮进行预鞣及酸液处理,再用4%的AB铬粉对坯革进行常规铬鞣。与常规铬鞣工艺相比:在总铬粉用量均为6%的条件下,两步法铬鞣废液中的Cr_2O_3含量为1 020.3mg/L,低于常规浸酸铬鞣废液中的Cr_2O_3含量3 160.2mg/L,且鞣制后坯革中铬的分布更加均匀。两步法铬鞣坯革的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均能达到国家标准,并优于常规浸酸铬鞣工艺;通过环境扫描电镜观察证实两步铬鞣的坯革粒面平细,纤维分散程度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4.
利用铬鞣废液进行直接循环使用,探索出一种新型的无浴加盐并利用废液浸酸进行循环鞣制的清洁化工艺,其特点在于浸酸过程中盐在转鼓内无浴时加入,铬鞣废液全部回收酸化后直接用作浸酸液进行循环使用达10次以上,可用于高档牛沙发革的鞣制,无需对铬鞣废液进行沉淀等处理,使铬资源的封闭式无排放利用,大量节约食盐、硫酸、铬粉以及水资源,有效降低废水重金属排放,节约企业治污以及生产成本,而且所生产的皮革与常规铬鞣皮革质量一致,收缩温度达100℃以上,革身粒面细致、手感柔软、丰满、有弹性、染色均匀,并且不影响染料的渗透与结合。  相似文献   

5.
1973年8月,由武鸣栲胶厂、广西林业设计队及我厂三个单位共同试验成功了冷溶粉状柚柑栲胶。这种栲胶冷溶性较好,色浅、渗透快,对我厂重革无浴速鞣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厂在前段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芒硝预处理、武鸣冷溶柚柑栲胶无浴鞣制”和“浸酸、轻铬鞣无浴植复鞣”两个方案,对比试验结果:前者革身偏松、色浅、芒硝价格便宜;后者革身偏硬、色暗、腹松、整理难压、红矾来源困难。前者优点较多。为此,我们集中力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锆-铝-钛配合鞣剂在黄牛鞋面革制备过程中的浸酸及不浸酸鞣制工艺进行研究,先对不同预处理材料进行筛选,然后设计正交试验对鞣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得出,最佳不浸酸鞣制工艺为酚类合成鞣剂预处理用量为2%,锆-铝-钛配合鞣剂用量为12%,提碱终点p H值为4.3-4.5,提碱后升高温度至45℃,转动时间为3 h;最佳浸酸鞣制工艺为戊二醛预处理用量为2%,锆-铝-钛配合鞣剂用量为10%,初始液比为90%,提碱后升温至40℃,提碱终点p H为4.2-4.3。两种最佳鞣制工艺所得坯革革身柔软丰满,颜色均匀,物理机械性能、感官性能接近铬鞣革,并且鞣制废液不含铬,与常规铬鞣工艺相比,鞣制废液中COD和色度等污染物含量都大幅度降低,具有显著的清洁优势。其中不浸酸鞣制工艺的清洁性能最优,所得鞣制废液中氯离子含量降低98%,仅为270 mg/L;浸酸鞣制工艺的鞣革性能更优,所得坯革可达91℃,耐撕裂性能还稍优于铬鞣革。  相似文献   

7.
猪牛剖层革是一种很好的天然皮革资源。我所采用PU溶液封底,国产涂饰剂涂饰,成革具有耐曲挠、耐寒、透气性能好、柔软、丰满、弹性较好等特点,外观质量接近猪牛修饰面革水平,理化指标达到了省颁猪牛修面革标准,1981年8月通过省里技术鉴定。为了使剖层革柔软而富有弹性,对猪剖层革坯,我们采用油预鞣变型二浴法和一浴法相结合的鞣制方法;对牛剖层革坯,我们采用轻浸酸一浴法鞣制。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一种固体分散介质—塑料球在无浴铬鞣工艺中的应用,并对基于固体分散介质的无浴鞣制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塑料球的加入可以促进无浴鞣制过程中铬鞣剂的分散渗透,同时还可防止皮张打绞、缠绕,弥补简单无浴鞣制的缺陷;与常规铬鞣方案相比,采用塑料球辅助的无浴鞣制方案,铬鞣剂的利用率更高,在不影响鞣制效果的前提下,无浴鞣制方案铬鞣剂用量可减少约30%。  相似文献   

9.
付丽红  靳立强等 《皮革化工》2000,17(6):23-25,32
本文主要探讨了两方面的问题:①变型二浴法与一浴法废液的排放量。②红矾与铬液的加料顺序及用量配比对铬的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变型二浴法的废铬液排放量大于一浴法铬鞣的排放量。②铬的利用率的排序是:二浴铬鞣法<一浴铬鞣法<变型二浴法,且变型二浴法铬的利用率可通过调节红矾的用量和先加铬的液的方法加以控制,以使铬的利用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新型环保无铬鞣剂F-90对绵羊软化裸皮进行预鞣,并对预鞣的坯革进行无盐浸酸试验,使浴液的p H值降至2.5~3.0,然后加入铬鞣剂进行结合鞣制,并与铬鞣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F-90用量≥4%时,预鞣的坯革不发生膨胀;在F-90用量为4%时,结合鞣制坯革的收缩温度随着铬鞣剂用量的增加逐步提高;与铬鞣制相比,当铬鞣剂用量相同时,结合鞣制坯革的收缩温度提高,鞣制废液、水洗废液和中和废液中Cr_2O_3含量均降低,纤维分散程度增大,粒面细致程度和物理力学性能提高。这种基于F-90预鞣的无盐浸酸铬鞣制技术思路是一种清洁化的少铬鞣制方法,不仅实现了无盐浸酸鞣制、降低了废液中铬含量,而且可以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蓝湿革,该工艺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不浸酸铬鞣剂在羊皮鞣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C -2 0 0 0是一种适用于不浸酸鞣制工艺的特殊铬鞣剂 ,研究了其在山羊皮工艺中的应用。浸酸鞣制和不浸酸鞣制对比试验表明 :不浸酸鞣制成革干燥后面积收缩、颜色较深。为了克服上述缺点 ,试验中在不浸酸鞣制前采用了不同预处理的方法 ,并与不预处理鞣制进行对比。试验表明 :与对比样比较 ,采用ART -1树脂预处理后不浸酸鞣制的革 ,颜色较浅 ,三氧化二铬吸收率较高 ,柔软性较好 ,但物理机械性能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2.
不浸酸铬鞣剂在牛皮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通过小试及中试,将不浸酸铬鞣剂C-2000用于牛皮的鞣制,并且与常规浸酸铬鞣方法做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牛皮鞋面革的制造中,不浸酸鞣制方法可使成革的松面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铬的吸收率得到明显的提高;同时工艺得到简化并且能显著降低铬和盐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不浸酸铬鞣剂C—2000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所试验的C-2000铬鞣剂是一种专为浸酸鞣制而研制的新型铬鞣剂,它适合于各种鞋面革在软化后直接进行鞣制。本文在研究鞣剂一般性质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C-2000鞣剂不浸酸鞣制和常规的鞣制方法,分析了两种方法所得革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2000鞣剂的鞣制开始、pH值较高的情况下,也能顺利渗透,整个鞣制系统的pH值在很短的时间内降至3.5-4.0,并且保持稳定。与常规的鞣制方法相比C-2000鞣剂不浸酸鞣制革中铬含量高,分布更均匀。该鞣剂鞣出的革的丰满性、弹性比常规工艺鞣的革好,尤其边腹部的松面情况得到很好的改善,铬的吸收率也得到明显的提高。用C-2000鞣剂实施不酸鞣制不但简化了工艺操作(去掉浸酸工序提碱操作),而且降低了成本,彻底解决了制革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同时降低了铬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使用铝盐鞣革是古老的矿物鞣制方法。自铬鞣法被发现以后,实践证明铬鞣法远较铝鞣法优越,铝鞣法乃逐渐被取代。后来则仅在裘皮工业中保留下来。铝盐鞣革的缺点是成革的收缩温度低,仅有六十多度,其二是铝鞣革不耐水,遇水则又恢复到生皮状态。所以铝盐鞣制不能称之为真鞣制而是“假鞣”,或者应该称之为“硝制”。前人的研究表明,采用铝明矾〔K_2SO_4·Al_2(SO_4)_3·24H_2O〕鞣制裸皮仅起一个浸酸作用。其原因是铝盐水解所造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涉及到焦亚硫酸钠和大苏打联合作还原剂的变型二浴法蒙囿铬鞣新工艺的研究,重点讨论了焦亚硫酸钠与大苏打的比例和加入方式、蒙囿剂的加入时间及用量,并对变型二浴法新工艺应用于少铬鞣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变型二浴法铬鞣废液的循环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变型二浴法铬鞣废液可以进行封闭式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7.
李邦坎  黎翔 《北京皮革》2007,(8):99-105
本文针对水牛皮质次面粗,皱纹较多且深,给制作高档家具革(家用沙发革,汽车内饰革)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对水牛组织特征及难于做细,做软,做滑的难题,利用浸水酶作用于纤维间固化的脂肪与非胶原蛋白来缩短浸水时间去除纤维间质,分散了胶原纤维:使乳头层充分充水,从而利于打开皮的皱折。采用变型少浴灰碱脱毛法在生皮膨胀过程中碱的渗透与充水膨胀是分步进行;生皮膨胀均匀,充分且适度,亦减少硫化钠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去除皱纹增加面积得革率,减轻成革松面现象。在脱毛浸碱后期加入耐碱的蛋白酶,可提高浸灰效率,以利于胶原纤维的松散。无铵脱灰,同浴软化及选择有机酸与硫酸采用封闭浸酸方法,进一步松散胶原纤维,创造适宜鞣制的pH值。油预鞣,鞣制选用Cr-Al结合鞣循环法;应用一种铝合成鞣剂用4.5%后,仅用4.5%铬鞣剂就可达到传统铬鞣法的7%铬鞣剂鞣制效果。铬吸收率达到90%以上,铬革粒面细致,平滑,毛孔清晰。高吸收Cr—Al结合鞣液浴中铬含量低,有利于直接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8.
脲环1号合成鞣剂是代替部分红矾的一种比较理想的鞣剂。为了选择适宜的鞣制方案,我们做了以下工艺方案的对比试验: 第一方案:脱碱→软化→浸酸→脲环1号初鞣→轻铬鞣→削匀→重铬鞣→以下工艺同纯铬鞣工艺。4批试验证明,成革比纯铬鞣革丰满、柔软、绒头细、色泽一致,节约  相似文献   

19.
针对绵羊皮用于鞋面革时出现的松面严重及强度差等问题,本试验中设计出了新的绵羊皮鞣制工艺:常规软化皮在鞣前用2%的ART-1丙烯酸树脂进行预处理,再加入7%的不浸酸铬鞣剂C-2000鞣制,并且与传统的浸酸铬鞣法做了对比,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所鞣革基本不产生松面,强度有所提高,同时成革的柔软性和丰满性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大大提高了成革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以变型二浴法加工山羊服装革。在浸酸前、鞣制中分别加阴离子加脂剂和阳离子加脂剂.并按传统方法加脂;比较不同加脂剂和加脂方法对油脂、铬在皮板中分布的影响及不同加脂方法制成革的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