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哈萨克斯坦盐上油藏是一个疏松粉细砂岩普通稠油油藏。该油藏生产过程中出砂严重。由于砂粒粒径较细,防砂技术难度很大。该项研究根据油层岩石粒度分布特征和现有防砂工艺,提出了“防粗排细”的“有限防砂、有效排砂”的技术对策。通过现场实施。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柳泉油田泉2 断块储层岩性为粉细砂岩,油层薄、产量低、出砂严重,油井无法正常投产。针对断块低温、强水敏、水平井防砂井段长等难点,开展了长水平段高压砾石充填先期防砂工艺研究,设计了连续充填工艺管柱,并配套完善了完井液体系、射孔方案及携砂液体系,将防砂、治砂、改造储层相结合,开展了4 口井的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该项技术在泉2 断块的成功应用,扭转了该薄层强水敏粉细砂岩油藏长期未能有效动用的被动局面,同时也为其他同类型油藏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3.
针对笼统化学防砂有效期短、成功率低,开展了非均质疏松砂岩油藏分层化学防砂技术研究。砂粒表面原油是影响化学防砂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研发了适用于45~150 ℃地层温度下的高强高渗耐油控砂剂体系,该体系在含油污水原油含量10%时固结强度为6.2 MPa,渗透率保留率92.5%、黏度小于5 mPa · s。研制的低温高强度AB砂40 ℃时固结强度可达7 MPa,解决了胜利油田开发后期由于井底温度低、常规覆膜砂固结强度小而不能满足防砂生产需要的问题。设计了具有防蠕动、可大排量反洗井、一趟管柱可选择性注入控砂剂或覆膜砂的分层化学防砂管柱,解决了非均质油藏笼统化学防砂有效期短,常规分层化学防砂管柱工序多、可靠性差难题。该技术提高了化学防砂技术对非均质疏松砂岩油藏的适应性,对确保粉细砂岩油藏、普通砂岩油藏特殊井眼油水井的防砂开采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压一次充填防砂工艺在粉细砂岩油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岛油田馆陶组粉细砂岩油藏发育差,油层胶结疏松,防砂极为困难。高压一次砾石充填防砂突破了常规防砂工艺的模式和机理,能有效地解除油层近井地带污染堵塞,建立高渗透的油流通道,并显著提高油井产量、防砂成功率及有效期,尤其对粉细砂岩油层的防砂特别有效。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涩北气田高泥质疏松粉细砂岩气藏,在多年的室内基础理论研究和现场防砂先导性试验成果总结的基础上,通过综合采用"解、稳、固、防、增、保"等配套防砂技术和充填工具,形成了以纤维复合和高压一次充填为主的防砂工艺技术。截止2007年12月底,现场防砂工艺已推广应用56口井,防砂后气井不出砂,并且日产气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单井日产气量平均增加幅度20%以上,累计增气2.23×108m,平均有效期429d,防砂有效期最长4年以上,满足了粉细砂岩气藏防砂和进一步提高气井单井产量的开发需要。  相似文献   

6.
孙明磊 《海洋石油》2005,25(2):36-38,54
针对乐安油田草1 3块沙三段油藏原油粘度大、油井出砂严重的问题,从完井管柱、防砂工艺与稠油冷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配套。矿场试验证明,大孔径、深穿透、高孔密射孔、高压充填防砂与螺杆泵冷采配套技术,基本解决了粉细砂岩油藏防砂及稠油抽汲难题,实现了草1 3块沙三段新区的高效开发;同时也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沙河街组疏松砂岩油藏出砂规律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出砂是疏松砂岩油藏开采的主要矛盾。以乐安油田草13区块沙河街组油藏为例,结合疏松砂岩油藏特征及其出砂规律特点,研究了无防砂条件下合理的油井工作制度,分析了现场应用的多种防砂配套技术和螺杆泵携砂冷采工艺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上疏松砂岩适度出砂井防砂方式优选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依据国内外防砂方式选择方法及室内大型出砂模拟试验研究成果,提出疏松砂岩适度出砂井防砂方式选择的理论参数地层砂粒度中值 d50、均质系数 UC、泥质含量 Vsh 以及蒙脱石含量。通过对中国4个海域储层特性进行的统计、不同防砂方式下出砂模拟试验及现场防砂效果,得到了中国海上疏松砂岩适度出砂井的防砂方式选择标准,并建立了相应的防砂方式优选图版,挡砂精度设计参照地层砂粒度中值 d50。该图版在海上多个新开发油藏的防砂方案设计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涩北气田第四系高泥质疏松粉细砂岩气藏的出砂现状,通过多年的室内基础理论研究和现场防砂先导性试验成果总结,形成了适合涩北气田的高压一次充填防砂工艺。截止2006年12月底,高压一次充填防砂已试验30多口井,防砂后气井日产气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单井日产气量平均增加幅度45%以上,防砂有效期最长已达3年以上,满足了粉细砂岩气藏防砂和进一步提高气井单井产能的开发需要。  相似文献   

10.
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上稠油油藏出砂问题较为严重,砂堵油管,砂埋油层频繁,出砂量大,粒径较细。针对肯基亚克盐上稠油油藏的出砂特点,提出了大通径悬挂综合防砂工艺技术。现场应用表明,该管柱一次施工成功率达97%以上,冲砂、防砂、排砂应用效果良好。实现了盐上油田提出的"有限防砂、有效排砂、防粗排细"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1.
弱胶结砂岩油藏出砂量预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出砂预测方法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定性到定量的曲折发展过程。目前,随着稠油冷采和出砂管理新技术理论的提出,油气井开采过程中出砂量的预测更是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弱胶结砂岩油藏出砂机理和出砂量预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论述。将油气井出砂预测模型分为:现场工程法、应力一应变分析模型、蚯蚓洞模型和流固耦合模型,指出了不同模型的适用范围及其相互联系,并针对各种预测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胜坨油田稠油油藏防砂治理技术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李晓荣  程斌 《特种油气藏》2002,9(2):56-58,68
本文针对胜坨油田胜三区东营组油藏地质及油藏特点,分析了1998年以来在东营组油藏不同单元,不同油藏条件,不同原油物性油层所采取的防砂措施,结合目前油藏开发状况,提出了稠油油藏及其边部的低产能井采用管外高压一次充填防砂或PS防砂;对泥质粉,细砂出砂层段采用PS防砂或酸化-抑砂剂处理,对油藏高部位供液能力的井采用防砂提液与油层预处理相结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孤岛油田属稠油疏松砂岩油藏,生产过程中油井出砂严重,现有的涂敷砂人工井壁防砂注蒸汽后强度较低,造成防砂成功率低,注汽后高强度采液生产周期较短。为此,通过室内试验,优选出耐高温树脂、高强度骨架颗粒、偶联剂、固化剂,进行室内配方优化试验,评价固结体耐高温性能,测定其渗透率,研制出一种适用于疏松砂岩油藏注蒸汽热采井的HD-1注汽井新型防砂材料。在孤岛油田稠油注蒸汽热采区共试验72口井,成功率为91.0%,截止目前,累计产油为121 572 t,单井平均有效期为233 d。现场应用表明:HD-1注汽井新型防砂材料耐高温、强度高,防砂成功率高,有效期长,能够有效改善注蒸汽热采井的防砂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压砾石一次充填防砂工艺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汉庄油田出砂严重,制约了油田的正常生产。通过对出砂原因分析,决定研制高压砾石一次充填防砂工艺技术,并于2005年在3口井得到应用,工艺成功率100%,至2005年底,累计增油1 145.54 t。实践表明,对于出砂严重的疏松砂岩油藏,该项技术投入低,成功率高,增油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官195断块出砂机理与防砂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官195断块已进入综合治理、控水稳油阶段,油井出砂、套变较多,影响了油井正常生产和生产时率。从沉积微相分析、地层岩心观察和地层出砂的对比等多方面对地层进行了分析,基本认清该区块地层出砂机理、主要出砂层位和产油主力层,为砂害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经优化简化层系、优选井号、封堵非主力油层,试验应用封隔器高压砾石充填防砂技术取得了成功,实现了油田在长井段、细粉砂岩出砂油层的防砂技术突破。  相似文献   

16.
针对孤东油田大量油井出现粉细砂甚至粘土砂而严重影响生产的问题,研制了用JHS-3胶合砂防粉细砂方法。介绍了胶合砂的基本配方、主要技术指标及防砂机理。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施工井的层数、处理半径和施工压力升幅3个因素直接影响着胶合砂的防砂堵水效果。现场20井次的应用情况可看出,胶合砂能有效地防住粉细砂和粘土砂,明显地改善产液剖面,并有显著的降水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羊二庄油田1998年以来油层复查补层后部分出砂井抽油泵频繁砂卡、油层砂埋及以往采用地层防砂工艺存在防砂效果差、有效期短、成本高等问题,研究应用了防砂卡工艺。该工艺包括挡、沉、排砂防砂工艺,长柱塞防砂泵防砂工艺和循环充填防砂工艺3种。介绍了其管柱结构、工艺原理、技术特点及现场应用情况。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这3种防砂卡工艺施工简便,作业占井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能有效地防止抽油泵砂卡现象发生,延长了油井免修周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疏松砂岩稠油油藏适度出砂开采方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疏松砂岩稠油油藏的实际情况,在常规防砂和出砂冷采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度出砂开采方式。论述了适度出砂开采技术的增产原理,以及适合适度出砂开采方式的油藏条件。列举了一些国外油田的应用实例,进一步证明了适度出砂开采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油井产量。最后讨论了应用适度出砂技术应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油井出砂造成卡泵或砂埋油层等制约区块开发效果等问题,研究应用了油井防砂卡分段举升工艺。该工艺通过在井下使用若干杆式举液器而无需抽油泵来完成举升过程,在整个流程中,若干个均匀分布的举液器相当于柱塞,整体油管相当于泵筒,在抽油机上下运行过程中,带动抽油杆联动举液器工作。此项工艺技术解决了大港油田第一采油厂出砂井复产的难题,其中有8口长停井得以恢复,有效率达100%。平均恢复单井日产液32.1m3,日产油3.0t,至2010年4月底累计增油2848t。  相似文献   

20.
长柱塞防砂卡抽油泵矿场应用效果及评价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长柱塞防砂卡抽油泵内筒与外筒之间有一个环空沉砂通道,沉砂可沿此通道进入尾管,而且柱塞在油井生产中始终有一部分外露于泵筒,可防止沉砂进入柱塞与泵筒之间的间隙。现场19口井次的应用表明,在出砂量小于1%的油井中可直接下泵生产,能保证油井在生产过程中或停抽后不会砂卡或砂埋柱塞。在出砂量大于1%的油井中可先进行化学防砂,再下入防砂泵,能有效地延长防砂后油井的免修期。由于这种泵具有防砂卡、防砂埋及耐磨蚀三个功能,可有效地解决出砂油井生产周期短、吨油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但这种泵存在检泵时无法泄油的问题,增加了作业施工工作量,同时造成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