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团圆宴”是华夏民族过年中不可缺少的饮食活动,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饮食活动,因为它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吃”的范畴,它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已经上升为一种以文化蕴涵为中心内容的民俗文化娱乐与精神审美活动。确切地说。“团圆宴”是过年中人们借助饮食活动来表达华夏民族群体文化心理的一种方式。因此,我们说“团圆宴”首先是年节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的是数千年华夏民族“年文化”的文明积淀与文化蕴涵。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今的酒店、餐馆仅仅靠几样关味佳肴,或者说是靠一定的烹饪技术就可以展示“团圆宴”的无限魅力,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难怪人们在酒店、餐馆里过年吃“团圆宴”,并不是一直等到除旧迎新的那一刻到来的原因所在。所以,从商业意义的角度而言。如何在酒店、餐馆里把传统的“团圆宴”运作成为一个颇有市场诱惑力和影响力的餐饮品牌,并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最终把“团圆宴”打造成为富有华夏民俗文化色彩的“圣诞大餐”,就成为餐饮业界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龙”是我们祖先想象出来的一种奇异的神灵动物。自从“龙”创造出来后,一直成为华夏民族最崇拜的神物。饮食与龙文化也有着渊源流长的历史,并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人早就把心目中这一神灵(龙)雕刻或印制在各种食物上,或者以“龙”来命名食物,这不仅使食品外观更加精美,而且给饮食文化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菜名可谓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山下雪”、“二龙戏珠”,还是“蚂蚁上树”、“龙虎相斗”.其实,这都是普普通通的家常菜.最近,京城的湘莱中又流行起“桑拿石头菜”.这种菜的兴起,使喜欢品味湘莱的食客津津乐道.桑拿石头菜,是取用湖南张家界出产的一种耐高温石头,人工加热后,放入耐高温的玻璃钵,再加  相似文献   

4.
经常从报刊中读到一些有关中国的石文化要与“世界石文化”接轨的文章。世界上是不是存在一种共同的“石文化”?笔者没有听说过。所谓的中国石文化要与“世界”接轨、“也要睁眼看世界”的主张.实际上是指要与“西方”即欧美“石文化”接轨.要溶入“西方极乐世界”中去。  相似文献   

5.
《中国宝石》2006,15(2):176-177
任何行业的流行趋势总是在时尚和传统的交融中演绎前进。石饰行业也是如此。“名石风尚”和“石头记”,一个时尚一个传统,这对石饰行业姐妹花以其超凡脱俗的表现成为石饰行业的瑰丽奇葩。“名石风尚”以“打造时尚宝玉第一品牌”为目标.成为第一个提出宝玉时尚化的品牌。“石头记”以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红楼梦》为文化渊源,将传统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6.
没有石頭就没这座星球,以及由無數星球構成的浩瀚宇宙。原始文化,亦即石頭文化,史前就以山、石為偶像幻化出“女媧補天”和“精衛填海”之類美麗的神話故事。中國古代不論宮廷皇室、書齋畫苑、建築園藝、案首床頭,随處都可以看到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奇石。 80年代以來,随着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國際寶石熱的出現,中華大地愛石之風開始復蘇。尤其是近幾年來,愛石之風尚正在從少数文人雅士的書齋廳堂中“飛入尋常百姓家”。天工巧成的觀賞石,以其  相似文献   

7.
为了迎接“昆明东盟石博会·珠宝文化节”,云南省观赏石协会诚邀全国社会各界朋友相会彩云之南。这一期黄龙玉专题,我们将介绍黄龙玉玉雕:与文化同行。  相似文献   

8.
小谦 《新食品》2012,(21):174-174
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心系相连的纽带,轩辕文化是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作为华夏民族的领袖和始祖,轩辕黄帝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根基,缔造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名副其实的“人文始祖”。  相似文献   

9.
天然石与人有不解之渊缘。石的“生命”、石的“灵性”与人类的文化、艺术共存。 斗转星移,世事沧桑,回顾天然石材开发应用的历史,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它不是由后代史学家凭考证撰写的文字历史,而是各时代的人类用智慧和双手创作并留给后人的珍贵文物历史。  相似文献   

10.
赏石题名艺术的研究杨忠耀常言道:“奇石易得,立意难求”。其实想找块好石头也并非容易。因此,又有人说:“觅奇石难,起名更难”。可见赏石题名是“石文化”研究的关键性课题。古今的石友们都为之煞费苦心,在已召开过的三次全国名人奇石展上,赏石题名也成了重要的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代藏石热与我国传统石文化不完全一样,它既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的赏石文化中优良的内涵,又吸收了西方有关“石”的科学理论方面的某些东西,它包含了以观赏为主的感性文化,又吸取了以求知为目的的理性文化,只有承认这一点,了解这一点,才能解决目前困扰我国藏石界存在的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传斌 《中国宝石》2008,17(1):160-160
珍惜上天赐予我们的美石,“惜石如金”这是我们每个石雕艺人对宝物的回报,更是责任。在这里谈点个人创作中的点滴体会。精心出精品在寿山石的大家庭中有一百多品种。有田黄冻、水晶冻、荔枝洞、杜陵晶、桃花冻等等极品,他们是寿山石的形象代言人。  相似文献   

13.
认知红纹石     
红纹石具有艳丽的色彩和独特的条纹, 古老的传说赋于它“爱神之石”的美称。 这一美丽的宝石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追捧, 市场价格亦飞速飙升。 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这一“红火”的宝石。  相似文献   

14.
松鼠桂鱼     
苏邦名菜“松鼠桂鱼”名扬中外,我们这临海小镇的食客也很想分享这美味名肴,望“中国食品”杂志介绍一下它的具体做法.高公岛——厨师高公岛同志:“松鼠桂鱼”是江南佳肴.桂鱼又称石桂鱼、鳜鱼、桂花鱼、(鱼季)花  相似文献   

15.
由南京市园林局、 南京市绿化委员会主编的《赏石艺术》一书,在有关专家、学者、作家、诗人等编委的共同努力下,2000年8月已正式出版,公开发行。 近年来我国出现观赏石热,出版了很多有关观赏石的书。观赏宝石是宝石学的一个分支,已得到国内外的认可。《赏石艺术》一书由政府部门组织、 由多学科的专家、 学者以及作家、 诗人联合编辑,这还是首次。该书由南京市市长王宏民题词:“弘扬赏石艺术,丰富文化知识”。 书中以彩照配诗词说明,别具情趣。内容以南京地区产的栖霞石、 云锦石、 筋纹石、 太湖石、 雨花石等观赏石为主,还包括国内外著名的观赏石品种,如高风亮节的“翠竹石”、 妙不可言的“眼睛石”、 “南极石”、“洋底石”、“陨石”等。书中共有照片280幅。书中还有赏石艺术的科普理论知识简介,是一本集知识性、 观赏性、 趣味性于一体的好书,是一本高质量、 高水平、 极具欣赏价值的新书。  相似文献   

16.
石坛论道     
最近,有关部门正式授予巴林石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称号。这是我国北方珠宝玉石行业第一家,是巴林石产地人的骄傲!值此,在憧憬美好未来的同时,我们也想到了成绩的另一方面:我们周围有石无文化的现象仍很普遍。时代要求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去造就一个浑厚、博大、崭新的石文化,为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倡导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石文化不只是金钱,不只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是理想财富。这份财富理应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分享。人们正在等待或召唤文化发达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从2004年起,检测中心陆续收到客户送检的称为“田黄”的样品。这些样品通常雕刻成摆件、纽章、花件等形状,质量从几十克到几百克不等。由于样品是矿物集合体的,通过实验室常规测试如折射率、比重、放大检查、观察结构、构造很难将样品准确定名。但是,通过红外光谱反射法的应用.可以准确的将各种“田黄”样品区别开。鉴定结果表明.这些所谓的“田黄”样品其实是“仿田黄”。其材质分别是黄色寿山石、染色处理的寿山石、染色处理的透绿泥石以及染色处理的滑石。下面.分别介绍这四种“仿田黄”样品的红外光谱反射图。  相似文献   

18.
石缘寿山     
寿山石中的“石头”即牛蛋石,在以往的寿山石从业人的思想概念中,牛蛋石不过是石粗劣的石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整整十年间没有规划性却充满破坏性的大量开采,大批好材料得不到充分的安排和利用,拙劣的雕工泛滥成灾,使人望而心寒。其实,关  相似文献   

19.
内取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寿山石“巧”早已夺了“天工”了。一提起巧色,玩石者的脑子里便油然浮现着:红黄的、五彩的、乌鸦皮、银包金……大自然赋予寿山石如玉盖纸之天然美色了。其实,更多寿山石在其表面上没有鲜明的两种以上色彩。有些要透过表面一层才能隐约发现的,有些表面上尽是裂纹、红筋(色格),有些是“肉”连着“砂”,更有些是单色的。在选购石材时,很多人把这些寿山石弃了,因为这种石不好雕。我常常把它要了,但怎么雕? “他的作品不仅仅局限于以往一般艺人的外表取巧,而是取  相似文献   

20.
华芳 《中国宝石》2006,15(1):140-142
狗年到,财运到。2006年,名石风尚继续坚持时尚主张,除了推出以款式取胜的潮流靓款“坚持到底”外,更深入挖掘产品文化内涵,开发了一系列款式时尚、产品内涵隽永流传的好产品,如“爱情魔戒”、“招财貔貅”等。狗年旺旺旺,新款靓靓靓,让我们共同走进名石风尚2006年新款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