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建华  王禹  王震宇  陈永明  张磊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9,10(4):522-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
随着可信计算技术的发展,利用可信计算来提高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性已成为热点。针对可信计算技术中的核心硬件可信平台模块(Trusted Platform Module,TPM),文章提出了一种TPM在嵌入式系统中的扩展方案,并在ARM嵌入式平台中进行了设计与实现。通过研究TCG定义的PC可信计算平台硬件结构,在分析比较嵌入式平台的通用外部接口的基础上,选择SPI总线进行信号的扩展;基于FPGA实现了SPI总线周期与TPM的特殊LPC总线周期间信号的转换和匹配,有效的解决了TPM在嵌入式平台中的硬件扩展问题。  相似文献   

2.
32位RISC中存储管理单元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多任务处理要求在处理器中集成片上的存储管理单元 ( MMU) ,支持虚拟存储管理 ,通过硬件 MMU把虚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提出了 32位超标量 RISC微处理器的 MMU体系结构 ,论述了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转换的 3种机制以及相应的存储保护和异常处理 ;着重讨论 TLB( 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的设计原则 ,并对其 3种设计结构进行分析比较 ,优化了 TLB的组织结构 ;给出了 MMU的组成、数据通路、控制通路 ,解决了速度瓶颈 ,满足了芯片的设计要求。整个芯片用 TSMC 0 .2 5μm工艺实现 ,芯片面积为 5 mm× 5 mm,主频为 66MHz。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传统设计的结构与性能分析,在电脑横机中引入嵌入式系统;采用ARM与FPGA结合的硬件设计;针对现有嵌入式控制系统的结构,分析其功能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根据数据处理和动作控制的不同特点,提出了采用主从处理单元的结构设计方案;着重阐述了主从结构的控制机理和实现方式;通过对硬件的基本操作与运行,验证了本设计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FPGA的嵌入式数据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实现,研究了以Xilinx公司的XC5VFX70T为核心处理器的数据转换和处理技术,并给出基于FPGA的数据处理系统设计方案.通过该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方案实现,将A/D器件转换的数据进行实时存储后送入FPGA内嵌的CPU进行处理,减少CPU负载,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同时可提供串口,网口等常用接口数据处理的功能.最后经仿真和调试验证,本方案满足应用需求,且有良好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嵌入式以太网接口的设计与实现,采用S3C44B0x微控制器与以太网控制芯片RTL8019AS进行硬件设计,并对S3C44B0x的性能,RTL8019AS逻辑结构和工作原理及相关寄存器设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给出了相关硬件连接图及驱动程序的移植,实现嵌入式以太网的数据传输器并成功应用于电力远动系统的改造。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应用层设计与OS及硬件设计的无关性,在嵌入式用电监控终端的产品设计中,引入了虚拟操作系统的设计理念。从硬件结构分析及应用层功能分析这两方面入手,通过对RTOS、驱动程序等的封装,实现了嵌入式用电监控终端的VOS设计。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无线通信日趋多功能化的问题,以无线局域网接八控制器系统为对象,采用嵌入式Lmux的系统硬件结构和软件解决方案,设计了蓝牙协议在嵌入式Linux系统中实现模型,并实现了关键技术TCP/IP与蓝牙协议转换和HCl接口.系统在试验测试环境中能够完成无线设备的接八功能,运行稳定,上层协议与L2CAP层传送数据包长度由原来的127byte增至1514byte,通信效率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8.
嵌入式通信设备驱动程序设计标准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Windows和Linux环境下设备驱动程序设计模型的比较,结合通信领域嵌入式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嵌入式通信系统设备驱动程序设计标准化的构想;通过参考常用的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模型,制定了嵌入式通信系统设备驱动程序的分层结构,统一了底层驱动程序对上层应用或管理程序的接口,屏蔽底层的硬件特性,实现了驱动程序的规范化、标准化;在VxWorks开发环境下,对设计标准进行了详细解析,并阐述了该标准制定的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由于硬件与软件的混杂使用使得现有的设计软件都无法很好地实现在系统级的异构设计。利用PtolemyII的混杂计算模型,以及扩展SDF域的S_box角色组成加密组件,完成基于IPSec嵌入式的VPN系统设计以及系统行为的验证和仿真。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设计的嵌入式网络虚拟仪器的硬件构成由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构成。作为虚拟仪器的电量采集网络终端,外围电路包括接入以太网的控制电路以及作为网络数据存储器的扩展电路,A/D转换电路和人一机交互的键盘、显示电路。而嵌入式系统的固件实现主要包括嵌入式Internet在单片机中的实现和单片机各电路模块的控制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