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车载卫星相控阵天线波束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车载卫星相控阵天线的波束指向角进行了推导,给出了最后结果和说明。另外还介绍一种由8098单片机组成的车载卫星相控阵天线波束控制器的设计原理、硬件制作和接口。  相似文献   

2.
《无线电工程》2018,(5):428-432
针对散射通信车载站天线对准问题,开发了基于北斗双模终端的天线对准系统。该系统通过北斗定位定向获得通信车载站经纬度和车体方位,根据两端通信车载站的经纬度计算出通信方位角,输出天线控制信号驱动天线指向通信方向,实现了通信系统的天线一键对准。与现有的基于电子罗盘的散射天线对准系统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其存在对准速度慢、精度低的问题。试验与使用结果表明,该天线对准系统对准时间缩减到10 min以内,对准后可进行勤务话互通,操作更加便捷。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车载卫星通信天线对星的快速性和准确性,设计了一套以DSP+FPGA架构为控制核心的卫星通信天线伺服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硬件原理框图,并对电机选型参数做了详细计算,对天线寻星过程和伺服控制算法做了详细描述和设计。该伺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降低卫星通信系统成本、提高卫星通信天线对星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通讯频段的增加以及复杂电磁环境的影响,由于车载环境空间的局限性,必然导致车载天线增多、分布更加密集,从而使天线射频系统间发生相互干扰的可能性大大提高。针对车载天线射频系统存在的干扰问题,本文对FM单极子天线、VHF-UHF套筒单极子天线、GPS微带天线以及WIFI相控阵天线进行建模仿真计算。将所设计的天线与车辆模型结合,分析了几种天线在车载平台中的耦合问题,利用天线间耦合度优化车载天线布局。然后借助EMIT软件,建立车载天线的射频系统。利用干扰矩阵,系统间的频谱关系,研究天线射频系统的干扰问题,并利用滤波的方法极大程度的减小了天线射频系统间的干扰,对车载天线射频系统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FDTD法对处于地面附近的车载通信天线的电磁兼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克服传统方法存储量大,计算困难等缺点,并提高了计算速度和精度.文章最后以某军通信车为实体建模,计算仿真了车上3副天线的耦合度.所用方法及所得结果可作为通信率电磁兼容分析与设计的手段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赟霞  任波 《微波学报》2018,34(4):16-21
相控阵天线的指向精度决定着雷达系统对目标的探测精度,甚至会影响跟踪、截获目标的成败。以一种地基相控阵天线为例,详细分析了机电混合扫描天线的指向系统性误差来源:1)热形变导致的单元间距误差,2)空气折射,3)伺服机械转动误差,4)天线内部温度场变化等。从理论上分析了上述因素对天线指向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了完整的远场误差校准方法和误差修正流程。试验结果表明,误差来源分析准确,所提出的校准方法可以明显改善天线指向精度,从而提高雷达系统跟踪精度和威力,对于地基乃至移动平台相控阵天线的设计与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祁蒙  刘毅  张宏飞 《激光与红外》2016,46(6):704-708
红外搜索系统安放在车载桅杆上升高使用,可以提高系统的探测距离。但由于车载桅杆的误差引入,系统的测角精度误差会增大。本文对桅杆型红外搜索系统的测角精度误差来源进行了分类和估算,提出了一种利用双天线差分GPS和姿态测量设备进行全系统测角精度评估的新方法。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快速完成测角精度标定,而且标定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65m射电望远镜天线结构指向精度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口径最大、精度最高的65 m射电望远镜天线,分析计算了其结构指向精度。介绍了轨道组合、枢轴组合和测角装置等关键部件的精度设计过程和结构误差,以及其他重力和环境因素引起的误差。通过结果分析、现场实测和长期工作,证明了天线结构设计指向精度的均方根误差达到11.8″,去掉系统误差,天线指向精度的均方根误差有望达到2″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指向精度是衡量大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线电轴指向准确度的重要指标,如何准确地测量出天线的指向精度对使用者而言尤为重要。针对射电天文望远镜的工作特点,提出了采用射电星作为发射源进行天线指向精度测量的方法,以方位轴为例介绍了测量基本原理,根据测量需要对系统软硬件进行了设计,对实际测量和处理过程进行了描述,给出了测量结果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捷、准确地测出天线在全天区的指向精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矩量法对处于地面附近的车载通信天线的电磁兼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在传统仿真方法基础上考虑了地面的影响,提高了计算精度,同时应用了插值算法,有效地减少了计算索末菲积分的次数,显著减少了计算时间.文章最后对实际车载通信天线进行了仿真计算,并把仿真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要求计算精度较高的工程应用中本文提及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