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供热系统运行调节方式、初调节方法及自力式阻力平衡阀应用性能的分析,得出结论:在集中供热管网中采用自力式阻力平衡阀,既能克服近似阻力平衡调节法中以平衡阀为代表的各种水力调节元件在初调节中热网难于平衡的劣势,又克服了量化流量平衡调节法中采用自力式流量控制阀调节的热网只能按定流量的质调节方式运行,热网循环泵不能充分节能的劣势。这种以热网的阻力平衡为目标,以既节热又节电的质量并调为运行方式的供热运行系统,在大力建设节能社会的今天,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设计管网系统时,热网系统水力稳定性是重要指标,它可以指导管网参数的合理选择,帮助供热企业确定合理的经济指标,文章将重点介绍供热管网水力平衡调节方法的研究,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浅谈供热管网水力平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婷 《山西建筑》2010,36(30):206-207
揭示了水力失调与水力平衡的概念,分析了水力失调的原因,依据供热管网水力平衡调节的原理,介绍了供热管网常用的调节装置,同时介绍了两种供热管网水力平衡调试方法,指出采用正确的调节方法能够实现管网的水力平衡。  相似文献   

4.
据自管站特性与热网水力失调状况之间的关系,建立含自管站的集中供热管网水力分区模式,提高输配平衡调节的针对性和效率,并对水力分区的目的进行说明。提出以水力相关性系数为评价指标进行水力分区,并以水力影响度来衡量各自管站对供热管网水力失调度的影响程度。以济宁市东郊热网为例,通过对该热水管网的模拟计算,提出含自管站的供热管网水力分区模式。  相似文献   

5.
陈镇 《区域供热》2015,(2):31-39
供热管网的平衡调节是每个供热企业极为关注的工作,它不仅关系到远端热用户供热效果的好坏,也关系到供热企业热能、电能的消耗,同时也反映了供热企业的管理水平。当前,尽管在实际调节工作中各种调节手段层出不穷,例如手动调节阀、调压孔板、自力式流量阀以及自力式差压阀等,但这些调节方式受管网环境、调节设备自身条件、人为因素以及理论计算和管网实际状况的差异的影响,在实际使用中只能摸索着调试热用户回水温度的平衡或是根据用户需要直接设定用户所需压头而没有考虑管网整体状况,调节过程费时费力,调试结果也不尽人意,此项工作一直困扰着供热人员。"孔板阀技术"利用孔板调压的原理和对普通球阀的改造,使之在运行过程中便于更换调压孔板,并配合管网水力平衡调节孔板计算软件,使复杂的管网平衡调节变得容易,不仅解决了热网系统近端过热,中远端供暖用户室温偏低问题,使热量分配更加趋于合理,改善了供热效果,又降低了热、水、电损耗。尤其是对于一些热负荷常年固定不变的居民小区,采用"孔板阀技术"后,每个供热期不再需要耗费人力和时间进行管网的平衡调节。所以"孔板阀技术"是一种简单、实用、便捷、高效的管网水力平衡技术。  相似文献   

6.
根据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调节的特点和全网平衡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模糊PID控制方法,构建了温度、压力、压差三种热力站控制回路,给出了大系统热负荷调节与热网平衡的控制策略。热源粗调节与换热站细调节相结合,以二次网供回水平均温度为基准,保证了供热系统在阶跃输入下响应的稳定性,实现了供热管网的水力平衡。  相似文献   

7.
以山东某市实际热网改造项目为例,根据实际运行现状,提出该市热网平衡自控及信息化解决方案,在全面水力计算基础上,对水力失调工况进行理论分析,确定管网流量、压力等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增置选型合理的调节阀和分布式变频泵,采用全网平衡控制方法解决各热力站间流量分配不均问题。在均匀供热基础上,优化调节方法,对理论调度曲线进行修正,拟合不同室外温度下水温、流量运行调节曲线,有效指导热网节能运行。  相似文献   

8.
对于北方城市来说,集中供热是生产生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市政组成部分。换热站是集中供热系统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北方城市某供热公司下的换热站及二级管网(供热面积为250万m~2,共33个换热站)1月份总运行能耗进行分析,并采取使用气候补偿器调整一次供水管网中的阀门开度来调整一次网侧的流量、在热网设置泵阀联动系统、对系统平衡进行优化调节等措施进行节能改造。改造后,共节约电能14.5%,节约水25.2%,为推动建筑节能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供热计量在我国广泛推广,然而热计量数据对管网的水力平衡调节带来的价值却被不少供热企业所忽视。本文介绍了某供热企业建设的热计量数据采集平台的系统架构,并以平台的数据为基础,分析和探讨了热计量数据在分析供热系统能耗情况、回水温度和水力平衡度方面的应用,进而分析出管网平衡状况,指导供热企业进行二次网水力平衡调节。热计量数据为二次网平衡调节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依据,推动了管网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前,热网控制已逐步进入智能化阶段,应用最多的是以热源侧供水温度和供水流量为控制变量、以室外温度与用户侧供水温度之间对应关系为目标函数的自动化控制。此种方法响应速度快、调整精确,但是未考虑管网水力不平衡对用户侧整体供、回水温差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一种以用户侧回水温度或供、回水平均温度为目标函数的PID控制调节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克服管网水力失调和热惰性的影响,在确保自动化控制高效运行的同时保障了用户供热质量,并通过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分布式变频泵系统作为一种较新的热网型式,有减少管网输送费用、降低管网运行压力、增强管网水力稳定性等诸多优点,在我国正得以不断的推广应用.本文以某大型分布式变频泵管网系统为例,讨论了在多热源联合供热的条件下,不同的热源运行方式和热网运行方式对分布式变频泵管网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长距离大型供热管网改造的设计建设中,经过技术分析,通过合理布置中继泵站、选择增压泵扬程降低了管网运行压力,满足了不同设计参数区域管网对介质压力的要求,降低了管网基建投资和运行电耗。同时在区域热网主干线上采用混水技术解决了同一热源对不同设计参数区域管网供热的问题。运行过程中,通过全网水力计算和技术分析,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运行方式,利用自动控制系统对加压泵和混水泵进行自动调节,既保证了热用户的需要又达到了节约管网运行电耗的目的。结果表明采用分布式加压泵对供热介质进行加压并利用混水泵对区域主管网进行混水调节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区域管网对介质压力、温度和流量的要求,提高了管网供热能力,节约了基建投资,达到了稳定供热的目的,并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分布式循环水泵供热系统是一种新型的一次管网输配形式,与传统的供热管网相比具有系统压力低、能耗低、运行成本低的特点。本文以建立的模拟管网为基础,对3种不同形式的分布式循环水泵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得出热源泵单独设置、热网泵和热用户泵合一的分布式供热系统在实际工程中是最值得推广和应用的系统形式。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12)
传统的供热系统热源泵必须按满足最不利用户的资用压头设计,靠阀门调节各热力站的水力平衡,阀门的截流损失浪费了大量电能,各热力站水力工况相互耦合,水力平衡调节难度很大。而分布式变频二级泵技术的供热系统,实质性地把传统的供热系统改变成了一种柔性的供热系统。大庆油田矿区服务事业部外围物业管理公司庆新区域供热系统改造方案,验证了分布式变频二级泵技术的节电效果,系统改造后总功率降低45.88%,年节约电能4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在冬季供暖运行过程中,二次网的水力平衡对供热效果与节能降耗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将二次网的水力平衡调至理想状态是至关重要的。在现实情况中,由于二次网水力失调造成供热效果差的情况不胜枚举,如何尽量使二次网达到水力平衡,确保每栋楼、每个楼门的流量能达到理论流量,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介绍了使用自力式流量控制阀来调节二次网水力平衡的方法,通过分析换热站、二次网存在的问题,研究二次网水力平衡的调节方法,在提高供热质量、保证供热温度达标的同时,降低供热系统的能耗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总结现有的供热二次管网水力失调现状及现有的水力平衡调试方法的不足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在线迭代寻优算法的供热二次管网水力平衡调试方法,并给出了该方法的调试过程和算法流程图。在该水力平衡调试方法的基础上,研发了一套在线水力平衡调试系统与软件,并将该软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结果表明:基于在线迭代寻优算法的供热二次管网水力平衡调试方法与工具,可以实现实际系统的二次管网水力平衡,调试后水流量绝大部分满足与设计流量的10%偏差;通过水力平衡,实现了供热系统的巨大节能,在本应用中,系统节能率约为17.66%。  相似文献   

17.
方旭  何岳  赵武 《区域供热》2013,(2):27-34
本文详细介绍了大庆庆新供热处在供热系统改造中采用分布变频泵、二级泵和分解泵技术,并装备热网计算机监控系统来管理指导供热运行,有效解决了传统供热系统中热源和热网之间、各热力站之间、二次网各分支之间的流量强耦合关系,证明了这项技术在调节供热平衡上的独特优点,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集中供热系统不断扩容,热源布局和管网系统水力工况变得更加复杂,所以管网水力平衡调节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使得分布式变频输配技术替代调节阀调节技术应运而生。分布式变频输配技术增强了系统的可调节性,且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针对供热输配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旨在使分布式变频输配系统在智能化为主导的现代供热系统中应用更广泛、更有效。理论分析计算表明,与集中设计方法相比,分布式变频技术的应用会带来较好的节能效果,逐步凸显其优势。当今热网水力计算软件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对不同的分布式变频系统进行模拟计算与可及性分析,可得到供热系统最优输配设计数据,进而可以提高系统的输送能效。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所使用的环网供热系统存在水利失调,从而是供热系统出现不均匀的现象.据此,提出一种基于水利平衡的环网供热系统,分析了环网供热系统水力平衡和水力失调的主要原因与现象,改进水力失调的调节措施,并对环网供热系统内部管网的监控管理策略进行探讨.通过该系统的运行状况,来进行温流控制,利用水力平衡调节阀门控制供热系统管道内...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采取的多项供热中节能降耗措施,这包括:(1)水泵的节能改造:通过多台泵并联运行改为单台大泵,并加装变频器的运行方式,提高循环水泵效率,降低供热系统运行电量。(2)换热设备保温:通过对换热设备进行保温处理,可有效地降低热力站内热损失,节省热能。(3)公共建筑实施热计量:对能源利用计量、控制、监督和科学管理的方法,有效降低了热耗。(4)调节二次系统水力平衡:通过安装流量控制阀,合理分配系统流量,降低二次管网的水力失调度,建立二次系统的热平衡,实现二次管网的经济运行。(5)采用二次混水系统:通过二次混水系统预设的调节曲线,控制混合水量,实现对室内系统的质调节,实现经济运行。(6)大力推行户用热计量:供热大锅饭的传统模式,无法主动行为节能,也无法实现"热"的商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