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史建东  弓大为 《海洋石油》2014,34(3):106-108
介绍了海洋石油钻井设备水下连接器,以H-4型水下连接器在现场使用中出现的故障现象为例,通过对H-4型水下连接器的结构原理的分析,分析在现场使用连接器发生脱不开故障的原因,并根据原因介绍了其预防的措施;旨在为海洋浮式钻井平台现场使用水下连接器作业提供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建国 《石油机械》2007,35(7):55-58
现场总线是以过程控制技术、自动化仪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一体的过程控制现场总线技术。应用该技术可成功地取代传统继电控制的信号传输及部分控制系统,摈弃了继电控制系统的大量元器件。在给出该项技术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介绍了该项技术在石油钻井现场的应用,并对现场典型故障个案进行了分析,以期提高现场人员的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3.
海洋钻井平台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概述了国内外海洋钻井平台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了固定式、座底式、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船)等各类钻井平台的性能特点,介绍了我国目前新建的几个平台(船),包括中海油3号座底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号半潜式钻井平台,"SEVANDRILLER"海洋钻探储油平台、BinGo9000半潜式钻井平台以及3000m水深海洋勘察船等,指出海洋钻井平台将向高可靠性、自动化、多功能化以及深水领域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现状与技术发展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黄悦华  任克忍 《石油机械》2007,35(9):157-160
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产业是直接关系到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影响国家能源稳定和经济安全的战略产业。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是海洋油气开发的关键装备,我国海洋石油装备产业在海洋油气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对我国海洋石油钻井装备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需求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技术特点做了介绍,重点分析了该项技术的发展状况,从钻井平台类型和技术含量等方面指出我国与世界先进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主要差距,并提出了若干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电动锚机是海洋石油钻井平台锚装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具有结构简单,制造、管理和维修方便,能实现自动化操作等优点,在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上广泛使用。本文重点介绍了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上电动锚机的两种安装工艺方法,通过对电动锚机安装施工前准备、人员要求、工艺过程、工艺要求和检验要求等方面的详细阐述,以便为成功安装锚机提供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6.
现场总线是现代工业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但在石油管道领域中的应用还不是很成熟,石油管道工程中应用总线技术的工程案例还很少.介绍了现场总线技术的概念、当前现场总线的标准和产品,分析了现场总线电缆的技术特性和主要技术参数.阐述了现场总线在石油管道工程中的实际应用状况和前景,并论述了现场总线在石油管道工程中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升我国石油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水平,新松公司多年前就已瞄准并快速进入了石油装备领域。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机器人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经研制完成了以自动化修井机、射孔枪自动装弹系统、海洋钻井用折臂抓管机器人等为代表的先进石油装备,产品广泛应用于油田钻井、修井作业、物探、采油等石油专业领域。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场总线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现场总线技术和通信技术已应用到自动化控制领域,使得工业控制技术必然由自动化向智能化过渡。常规的MCC只包括机电元件,所有连接都是通过硬接线实现。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MCC发展并逐步应用起来。智能型MCC采用新型的智能元件和现场总线技术,逐步向自动化集成型发展,将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基于PROFIBUS-DP总线技术和SIMOCODE Pro 3UF技术的智能MCC在石油机械式钻机领域的应用成为可行。  相似文献   

9.
为便于现场快速排除钻机电控系统故障和减少钻井过程中的设备停机次数,结合我国石油钻机电控技术的实际情况,通过使用Profibus-DP现场总线技术以及西门子WINCC软件,开发了石油钻机电控实时监测系统,实现了对绞车、钻井泵和转盘等主要设备的状态监测以及主要参数的实时显示和数据报表的打印等功能。介绍Profibus总线网络拓扑结构,阐述了监测系统的模块组成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0.
自动化技术在石油钻井行业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石油钻井行业的发展,为石油钻井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但在其实践应用过程中,电气设备的质量管理、维护与故障消除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自动化技术的实践推广,同时也阻碍了石油钻井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对电气设备进行质量管理、维护及故障消除工作的意义,同时就如何对电气设备进行质量管理、维护及故障消除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优选海洋平台钻井方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海洋石油开发中,常常遇到钻井方式的选择问题,即选择自升式钻井装置钻井,还是选择平台模块式钻机钻井。由于海上钻井费用较高,用一种较为合理、准确的计算方法,选择恰当的钻井模式,不仅可以节省钻井时间,而且可以节约费用。提出一套用于海上钻井方式选择的计算方法,辅之以系列图表,能够较为便捷地根据提供的油田开发条件,选择恰当的钻井方式。此方法已在我国某海上油田的开发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2.
海洋可搬迁模块钻机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海洋边际油田的开发及钻修井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勘探开发难度的日益增大,对平台模块钻机设备的经济性、轻型化和可靠性、可搬迁性及安全性要求更加严格.研究了将数控交流变频技术应用到海洋钻机上,则会使整个钻机质量减轻、平台占用空间减小、操作简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更能满足海洋边际油田的开发及钻修井工艺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钻井过程中返排的岩屑需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处理。早期使用甩干机或干燥筛处理岩屑,减少岩屑的含油率,满足排海要求,或运回陆地处理。近些年采用热解析方式处理钻井岩屑,但存在环保要求不达标、设备本质不满足海洋平台防爆要求等问题。研制了海洋平台岩屑回注造浆系统。介绍了该设备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控制系统及主要技术参数。针对破碎机、研磨泵的主要易失效部件做了有限元分析。试验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满足环保要求,也满足经济性要求,可在恶劣环境作业,适用于海洋平台油基钻井液岩屑的回注处理。  相似文献   

14.
针对石油钻井行业研发的自动化机具设备控制系统复杂、试制成本高的问题,探讨了联合仿真环节在设备研发过程中的应用,并以海洋钻井平台的折臂吊为例,利用Simulation X对该设备进行了机、电和液的联合仿真.将仿真结果与设计参数进行对比,验证了在海洋平台自动化机具的设计过程中加入联合仿真环节能够针对设备的设计参数进行有效验...  相似文献   

15.
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活动目前主要集中在热带和温带地区,但随着世界能源发展格局的变化以及油气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寒带海域的油气资源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永冻层所具有的力学性质特殊性,给寒带海域油气开采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挑战,目前国内对于寒带海域油气钻井技术鲜见报道。为此,通过调研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分析了永冻层在不同状态下的力学特性及其在井筒安全、钻井平台、钻井液体系、固井和天然气水合物等方面所存在的风险,综合阐述了套管隔热、优快钻井、低温钻井液、低温固井及钻井平台设计等永冻层油气钻井关键工艺及配套技术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①永冻层所在的环境温度对其力学性质较为敏感,温度是稳定永冻层力学性质以及实现安全快速钻井的关键因素;②合理而高效的保温隔热技术、低温流体工艺技术和抗冰钻井平台技术是确保海域永冻层钻井顺利实施的核心技术。结论认为,寒带海域油气资源丰富,在弄清永冻层分布特征和力学特性的基础上,研发并掌握寒带海域相关钻井技术对于提高我国海洋钻井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海上油田实施无修井机平台检泵或换泵,只能依托于钻井平台配合作业,但由于钻井平台有限的作业资源、作业窗口、气象及作业成本的影响,不利于降本增效。缆式投捞电泵技术的引入与应用,恰能解决此难题,且不需洗压井,规避了储层伤害情况的发生。通过海上油田缆式投捞电泵技术的实际应用,表明该工艺完全适用于低产低效井或无修井机的无人平台,能最大程度挖潜生产井产能,较快恢复油田生产,有利于增储上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解决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中水基钻井液及钻井岩屑的废弃处置问题,对现有技术和工作模式进行了分析。对流动式EPS处理技术适用性进行了阐述,说明了工艺流程设计和使用的技术,在EPS工作船性能优选的基础上,建立了移动式海上水基钻井液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装置。通过在垦利油田群的实际应用,有效地解决相邻多个作业点的钻井液废弃物处理问题。该技术和装置在海上的成功应用,为以后水基钻井液及钻井岩屑的废弃处置问题在设备的选用和技术推广方面提供了借鉴,对更加经济有效地保护海洋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海洋石油开发投资极大,国内海洋平台较少,工作人员对深水钻井工艺较陌生,人员培训费时费力等问题,提出了构建基于VRML的半潜式海洋平台虚拟漫游场景。结合三维软件Solid-Works建模能力与虚拟现实语言VRML强大的仿真能力,综合运用视点技术、声音建模技术、VRML自身的动画节点和JavaScript脚本语言等,实现了海洋钻井主要操作过程的仿真,构建一个生动直观、丰富多彩的虚拟漫游学习场景。  相似文献   

19.
海上气田的勘探开发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高科技的工作,其生产活动局限在平台上,井控程度低,难以形成合理的井网,影响了气田储量评价的精度。为此,应用高品质、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资料,来准确获取海上气田储量计算的主要参数:1地震相干体技术识别断层,确定储量计算单元;2三维地震资料确定流体界面及含气面积;3三维地震信息确定有效厚度;4三维地震信息预测有效孔隙度。采用上述方法,使得缺少井资料的海上油气田储量计算参数得以确定,其储量计算结果也更加可靠。该方法在海上文昌油田和东方气田低渗透、低电阻率油气层中得到成功应用,推动了这些油气田的早日开发,使其成为可利用资源。这在低品位储量越来越多的今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