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分子设计的角度,采用溶液聚合法将极性单体马来酸酐(MAH)接枝到低分子量的聚丁二烯液体橡胶(LMPB)分子长链中,制备了一种新的大分子表面处理剂(LMPB—g—MAH),并用其对纳米氮化铝粉体进行表面修饰。对合成的接枝共聚物,改性前后的纳米AIN运用IR、TEM、TGA、粒径分析、接触角、沉降实验等方法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马来酸酐(MAH)已经接枝到低分子量的聚丁二烯液体橡胶(LMPB)分子长链中;当马来酸酐(MAH)的接枝率为9%~11%,用量为10%-12%时,处理后的纳米AIN粉体,颗粒粒径最小,有效阻止了纳米颗粒的团聚。当改性后的纳米A1N以0.2%(质量分数)分散于长城润滑油(H-286)中,可明显提高其抗磨减摩性能及承载能力,极压值由1000N提高为1376N。  相似文献   

2.
聚乙烯蜡的羧基化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乙烯蜡(PEW)与马来酸酐(MAH)熔融接枝反应,在PEW分子链上引入了极性基团。采用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谱(NMR)表征了接枝物的结构,采用滴定法测得接枝物的酸值在25~60mgKOH/g之间。研究了接枝单体MAH、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抗氧剂1010用量对接枝物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140℃,MAH、DCP和抗氧剂1010用量分别为10.71%,1.96%,0.40%时,接枝产物的综合性能较好。接枝产物制成的填充母料应用于LDPE/CaCO3体系,可以起到较好的偶联作用,改善填充体系的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3.
马来酸酐(MAH)是最常用熔融接枝聚丙烯(PP)的单体,一方面由于马来酸酐中含有较高反应活性的酸酐基团,另一方面,相对于其它乙烯基单体来说,马来酸酐均聚比较困难。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活性较低,而且在熔融接枝过程中聚丙烯降解较严重。  相似文献   

4.
TQ330.3200503278MLPB在橡胶改性中的应用初探〔刊〕/孙晓民(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特种橡胶制品.-2004,25(3).-5~6马来酸酐化聚丁二烯(MLPB)是由1,2低分子聚丁二烯烃马来酸酐化改性后的产物,可作为多种无机、有机填料的界面改性剂使用。该文介绍MLPB在软木填充丁腈橡胶制品和丁基橡胶配方改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MLPB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有机填料与橡胶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IIR胶料的自粘性能和撕裂强度等性能指标。表3参2(刘家琏摘)TQ330.3200503279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及其在橡胶中的应用〔刊〕/周扬…  相似文献   

5.
胶乳法马来酸酐-苯乙烯双单体接枝天然橡胶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在非隔氧条件下,研究了马来酸酐(MAH)和苯乙烯(St)两种单体在胶乳体系中对天然橡胶(NR)的接枝改性。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接枝产物进行定性表征;采用化学滴定法测定MAH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当天然胶乳(总固含量为60%)用量为50 g、BPO用量为0.5 g、MAH和St两种单体用量均为1.0 g、反应温度80℃下反应4 h时,可制备MAH接枝率为1.78%的马来酸酐-苯乙烯双单体接枝天然橡胶(NR-g-(MAH-St)),MAH的接枝效率为57.85%;St单体的引入可以提高MAH单体在NR大分子链上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示差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接枝后的NR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变化不大,但结晶度较接枝改性前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对聚丙烯(PP)固相接枝正成为研究的热点。大连轻工业学院化工材料学院和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以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紫外光照射法和化学溶胀法预处理对固相接枝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紫外光照射时间和照射强度可提高PP—g—MAH的接枝率。  相似文献   

7.
《精细石油化工》2015,(6):32-36
采用固相接枝制备马来酸酐接枝纤维素晶须(MAH-CW),讨论了其对苯乙烯/水乳液的稳定性能,并采用红外测试证实了接枝产物的生成。考察m(MAH)∶m(CW)、接枝温度和接枝时间对取代度的影响,在m(MAH)∶m(CW)为8、温度为110℃、时间为4h时,取代度最高为3.85。在纤维素晶须的纳米尺寸效应与马来酸酐接枝物的两性效应共同作用下,MAH-CW对苯乙烯/水乳液具有稳定性能。较高的取代度、较多的稳定剂和碱性环境有助于稳定乳液,可减缓乳液稳定指数的下降速度。  相似文献   

8.
刘德新  赵修太  邱广敏  战俊花 《油田化学》2007,24(3):266-268,276
在甲苯中以BPO引发,使马来酸酐MAH接枝于EVA上,生成接枝产物EVA.g-MAH,再分别与十八醇、N-(2-羟乙基)乙二胺、十二胺反应,生成接枝改性物EVA—g-MHA—O、EVA—g-MAH--N、EVA-g-MAH-D,用甲醇沉淀、干燥,得到油溶性稠油降黏刺。所用EVA含VA链节4.5%,VA链节、MAH、改性剂摩尔比为1:2:2。将降黏剂的煤油溶液0.4mL加入20g稠油中,在60℃测量黏度,以加等量煤油的稠油黏度为基准计算降黏率。对于分别舍沥青质19.20%和23.74%,含胶质2.34%和2.83%,舍蜡5.51%和4.31%、60℃黏度1.895和3、367Pa·s的1号和2号孤东稠油,3种接枝改性EVA在加量大于100mg/kg时的降黏率比EVA高~25%和~30%;对于1号稠油,加量200-600mg/kg时降黏率维持不变或略有上升,对于2号稠油,加量大于300或400mg/kg后降黏率下降,其中EVA和EVA—g-MAH-D下降明显。3种接枝改性EVA对1号稠油的降黏率,0剂〉N剂〉D剂,对于2号稠油则N剂≈O剂〉D剂。讨论了降黏机理。图2表1参4。  相似文献   

9.
技术动态     
《石油化工》2005,34(10)
聚丙烯接枝乙烯醇结晶性能的研究因聚丙烯(PP)属非极性材料,具有较低的表面能和较低的内聚能,为此,对PP进行接枝改性,合成极性化和官能化的PP,已成为近些年来PP改性的热点。用马来酸酐(MAH)、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MMA)及其酯类等接枝PP,可有效地引入极性基团。而醋酸乙烯酯(VAc)与丙烯酸酯类比较,其毒性、刺激性和成本较低;作为接枝单体,在PP主链中引入酯基,可改善PP的印染性、吸湿性及与极性聚合物的相容性。北京化工大学教育部可控化学反应科学与技术基础重点实验室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了PP、PP-g-VAc和两种不同醇解…  相似文献   

10.
表面活性剂对制备纳米MoS2颗粒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沉淀法制定MoS2纳米颗粒,考察了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生成MoS2颗粒的影响,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考察了几种表面活性剂对颗粒形貌形貌的影响,用红外光谱(IR)考察了改性后的纳米颗粒的表面结构,结果表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MoS2纳米颗粒的改性效果最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的MoS2纳米颗粒的粒径在100nm左右,且具有亲油疏水性。  相似文献   

11.
乙烯-1-辛烯共聚物增韧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聚烯烃系弹性体(POE)的特点及其在PP增韧改性中的应用,同时还报道了马来酸酐接枝的POE在极性聚合物复合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接枝马来酸酐(MAH)为原料,制备铝塑复合带用树脂的技术。探讨了引发剂及接枝单体用量对熔体流动速率、接枝率、剥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DPE经过接枝马来酸酐并混配其它树脂可制得与EAA(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相媲美的铝塑复合带用树脂  相似文献   

13.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二甲苯为界面剂,采用超细聚丙烯(PP)颗粒进行接枝马来酸酐(MAH)的固相反应,制备出PP接枝MAH接枝聚合物(PP-g-MAH);考察了单体加入量、界面剂加入量以及反应温度对接枝率(G_(MAH))的影响;将得到的具有不同G_(MAH)的接枝聚合物,作为相容剂用于PP和尼龙(PA)-66共混实验。采用FTIR,DSC,SEM等方法对聚合物及共混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共混物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可制备出G_(MAH)高达2.91%的PP-g-MAH;PPg-MAH的GMAH越高,越有利于PP和PA-66相容性的提高,且共混体系表现出较好的力学性能;以G_(MAH)高的PP-g-MAH作为相容剂时,为达到相同力学性能和相容性,共混体系中所需要加入的相容剂数量就越少。  相似文献   

14.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二甲苯为界面剂,采用超细聚丙烯(PP)颗粒进行接枝马来酸酐(MAH)的固相反应,制备出PP接枝MAH接枝聚合物(PP-g-MAH);考察了单体加入量、界面剂加入量以及反应温度对接枝率(G_(MAH))的影响;将得到的具有不同G_(MAH)的接枝聚合物,作为相容剂用于PP和尼龙(PA)-66共混实验。采用FTIR,DSC,SEM等方法对聚合物及共混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共混物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可制备出G_(MAH)高达2.91%的PP-g-MAH;PPg-MAH的GMAH越高,越有利于PP和PA-66相容性的提高,且共混体系表现出较好的力学性能;以G_(MAH)高的PP-g-MAH作为相容剂时,为达到相同力学性能和相容性,共混体系中所需要加入的相容剂数量就越少。  相似文献   

15.
端羟羧聚丁二烯液体橡胶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端羟基聚丁二烯液体橡胶(HTPB)为原料,以有机酸酐为羧化剂,采用端基转化法合成出了端羟羧聚丁二烯液体橡胶(HCTPB)。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小时的工艺条件下,随着羧化剂用量的增加,HCTPB的羧基贪含量增加,且转人弦都在60%以上,采用红外分析,对不同羧基含量的HCTPB微观结构进行测定,顺、反1,4与1,2结构含量分别与原料HTPB相近,端基转化过程对HTPB相近,端基转化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化学改性法与液流粉碎机械法对纳米铜微粒进行了表面改性和分散研究,采用高速离心机考察了表面改性后纳米铜微粒作为添加剂在CD15W/40柴油机油中的分散性及分散稳定性,采用TEM、XRD测试了表面改性纳米铜微粒的形貌及粒径大小,采用球一盘磨损试验机考察了表面改性纳米铜微粒作为CD15W/40全配方调配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用SEM、EDS观察了磨损表面的形貌、线扫描、面分布及元素含量,分析了纳米铜微粒在摩擦过程中的减摩润滑机理。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甲酯化学改性结合液流粉碎方法处理后纳米铜微粒的粒径进一步均匀、细化,平均粒径为24nm,并在CD15W/40油中分散性好,悬浮稳定时间长。当纳米铜微粒在CD15W/40油中添加量为0.05%时,具有最优的减摩抗磨性能,能使CD15W/40油抗磨性能提高1.57倍、减摩性能提高27.6%,这是因为纳米铜在摩擦表面的划痕和犁沟处沉积并形成边界润滑膜,从而降低了摩擦,改善了磨损。  相似文献   

17.
LLDPE与马来酸酐熔融接枝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影响LLDPE与马来酸酐(MAH)熔融接枝反应的因素,用红外光谱法表征了接枝物的存在,用元素分析法和红外光谱法联立得到了测接枝率的半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8.
纳米ZnO粉体的制备及其表面SiO_2包覆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ZnSO4·7H2O和NaOH为原料,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纳米ZnO,并用硅酸钠水解生成的SiO2对其进行了表面包覆改性。采用IR、HRTEM、XRD、SEM、XPS手段对改性前后的ZnO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ZnO颗粒的表面形成了Si-O-Zn键,亦即SiO2在ZnO纳米颗粒表面形成了包覆层。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表明,改性后ZnO粉体的光催化活性明显下降,进一步证明了纳米ZnO颗粒表面存在SiO2包覆层,使纳米ZnO稳定化。  相似文献   

19.
针对稠油脱水困难的问题,利用纳米SiO2的表面效应对现有常规聚醚破乳剂进行改性,采用表面接枝聚合法合成了纳米SiO2改性破乳剂。纳米SiO2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的特性,通过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消除了纳米SiO2团聚现象,然后将其与常规聚醚破乳剂进行表面接枝聚合,合成了稠油高效破乳剂。室内评价结果和孤东四号聚合站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纳米SiO2改性破乳剂比常规破乳剂破乳脱水效果好,不但破乳脱水速度快,而且脱出水清,脱水性能提高20%。  相似文献   

20.
原生纳米颗粒添加组分流态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原生纳米级SiO2和TiO2为原料,采用添加较大的颗粒来改善粉体结构特性,进而改善粉体的流化质量,考察在添加不同粒径、不同质量比的玻璃珠颗粒情况下,纳米级颗粒SiO2和TiO2的流化性能。实验表明,当添加粒径小于0.192mm的玻璃珠时,SiO2和TiO2流化质量有明显改善;且当玻璃珠的添加量大于10:1时,其沟流现象很小,流化质量较好。在本实验中,采用床层压降曲线来表征其流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