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桐酸甲酯改性酚醛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建陵  黄焕  魏斌  王定选 《粘接》2001,22(4):1-3
合成了一系列桐酸甲酯改性酚醛胺,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及加料方式对产物胺值和粘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同时滴加甲醛和多乙烯多胺至桐酸甲酯酚加成物中,于60-80度回流反应2h,减压蒸除反应水及低沸点物质即可得到预定产物,测定了该产物与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及耐热性,结果表明,此固化物的综合性能好于普通的酚醛胺及聚酰胺与环氧树脂固化物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由桐酸甲酯合成C21二元酸单甲酯的研究与产物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桐酸甲酯和丙烯酸为原料,通过Diels-Alder反应制备了标题化合物.正交试验表明最佳合成工艺为:桐酸甲酯和丙烯酸进料的质量比为1:0.247,以加入量为丙烯酸质量1%的对苯二酚作为阻聚剂,温度180℃反应3 h,加成产物相对于桐酸甲酯的产率为85%.经GC-MS分析,产物有6种同分异构体,纯度98.6%,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NMR和13C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为制备高纯桐酸甲酯,研究了桐酸甲酯中甘油水洗去除及脱水精制工艺。以桐酸甲酯的含水率及甘油含量为分析指标,研究了精制工艺中的水洗比、脱水真空度、脱水温度及脱水时间等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桐酸甲酯精制最优工艺条件是:水洗比为3、真空度为80 kPa、温度为80℃、脱水时间为3 h。该条件下精制的桐酸甲酯的含水率为0.122 6%、甘油含量为0.070 2%。  相似文献   

4.
桐油制备C_(21)二元酸聚酰胺固化剂合并生物柴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桐酸甲酯和丙烯酸经Diels-Alder加成反应制备了C21二元酸(TMAA),并以此为原料制备了C21二元酸聚酰胺固化剂。TMAA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3 h,桐酸甲酯和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0.247,阻聚剂对苯二酚的加入量为丙烯酸质量的1%,产率为85%。TMAA聚酰胺固化物和C36二聚酸聚酰胺固化物相比,具有更高的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压缩强度、压缩模量和玻璃化温度。但由于其碳链短,断裂伸长率较低。从加成反应物中可分离出未反应的脂肪酸甲酯,分离条件:180~240℃/0.267 kPa,得率(相对于未反应脂肪酸总质量)85%。性能测试表明该脂肪酸甲酯与生物柴油(BDF)性能相似,可作为液体燃料使用。  相似文献   

5.
刘家欣  朱苗力 《化学世界》1998,39(9):493-494
用氢氧化钾-甲醇脂交换法快速甲酯化处理油样,以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对湘西桐油中脂肪酸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5种组分,分别是α-桐酸、β-桐酸、亚油酸、油酸、棕桐酸,其中桐酸含量高达73.5%。  相似文献   

6.
<正>天津大学近期以桐油为原料,研制出一种桐油基聚氨酯新产品。该研究是以天然可再生原料替代石化原料,具有重要的节能意义。此外,采用桐油制备或改性的聚氨酯作为涂料时,其漆膜硬度、耐水性等均得到明显提高。首先将桐油甲酯化;然后进行桐酸甲酯酸酐化,再将桐马酸酐和多元醇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即得桐油基多元醇;最后将有机溶剂、桐油基多元醇、通用型多元醇、多异氰酸酯和催化剂等共同反应,生产出桐油基聚氨酯。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配比的环氧树脂618/桐酸甲酯酸酐(MeMA)/甲基四氢苯酐(MeTHPA)固化物的固化行为。测定了固化物热变形温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及体积电阻等,解析了体系固化前后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混合酸酐固化剂中MeTHPA与MeMA的配比为9∶1时,与618环氧树脂固化所得的产物综合性能最佳。2 000 h人工加速老化后其力学性能未见下降。  相似文献   

8.
糠酸甲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述了糠酸甲酯的性质,香气特征和应用,通过康尼查罗反应和酯化反应合成了糠酸甲酯,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对糠酸甲酯产率的影响,并得到了最优化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9.
以桐油的甲醇酯交换产物桐酸甲酯和丙烯酸为原料,通过Diels-Alder加成反应合成了C21二元酸单甲酯(TMAA),桐酸甲酯和丙烯酸的加成温度为180℃,反应时间3 h,比通用C21二元酸的合成反应温度低70℃。然后用C21二元酸单甲酯和不同多元胺酰胺化制备了3种不同胺值的C21二酸聚酰胺环氧固化剂。机械性能测试显示,C21二元酸聚酰胺和双酚A环氧树脂(DGEBA)的环氧固化物和C36二聚酸聚酰胺650C的DGEBA固化物相比,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和模量。胺值为496 mg/g的C21二元酸聚酰胺与DGEBA的固化产物拉伸强度达58.63 MPa,断裂伸长率为3.27%,弹性模量达2 635.84 MPa,弯曲强度达99.9 MPa。差示扫描热分析法(DSC)测得C21二元酸聚酰胺的DGEBA固化物的玻璃化温度分别为108、109和116℃,比C36二聚酸聚酰胺的DGEBA固化物的玻璃化温度高出50℃左右。n级反应机理求取的3种固化剂与DGEBA的固化反应活化能分别为62.179、56.551和59.761 kJ/mol,比C36二聚酸聚酰胺与DGEBA的固化反应活化能高出约10 kJ/mol。固化反应动力学得出固化剂与DGEBA的凝胶温度、固化温度和后固化温度分别为40、90和150℃左右。  相似文献   

10.
探索了苏式紫胶桐酸制备赤式紫胶桐酸的方法及其反应机理。以苏式紫胶桐酸为原料通过构型转换法制备赤式紫胶桐酸,采用FTIR、质谱、核磁(1H /13C-NMR)、TG、DSC、XRD、手性拆分、旋光性等表征手段对所得产物进行了分析确证。在此基础上,对紫胶桐酸苏式到赤式构型的转换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表明:FTIR、质谱、核磁显示产物与苏式紫胶桐酸结构一致;XRD、DSC、TG结果表明苏式与产物具有相同晶型,但产物熔点更高,晶胞尺寸更小;手性拆分结果显示产物为紫胶桐酸的光学异构体,从而确定产物为赤式紫胶桐酸。对中间产物的结构表征表明,紫胶桐酸苏式到赤式构型转换的机理为卤素和羟基之间SN2和E2同时发生的反应,羟基和卤素间的两次SN2反应,是发生构型转换反应(瓦尔登转换)的关键;羟基/卤素的E2反应是苏式紫胶桐酸能够彻底转化为赤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中日合作研究了增效成分对桐酸酯类系列品种对玉米象的防治效果。试验表明含增效成分的桐酸酯对玉米象具有明显的致死效果,致死率为70%~87.5%,未添加增效成分的处理致死率只有2.5%~5%。不含增效成分的桐酸酯处理玉米象的平均产卵数是含增效成分处理的2~3倍,含增效成分的桐酸酯具有明显抑制害虫产卵的作用,对卵的羽化具有完全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用红外光谱法表征了4种聚酰胺固化剂与环氧树脂按等当量配比,在一定条件下的固化反应过程。DSC法测定了其固化反应活性。桐马聚酰胺/环氧树脂固化体系较聚酰胺650/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固化活性大大提高,同时测定了该固化产物的热失重(TG)及玻璃化温度(Tg),对该固化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还测定了不同固化时间的剪切强度以研究其动态力学性能,从浇铸体的冲击强度方面比较其韧性。综合比较分析了聚酰胺固化剂与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力学性能、耐热性、电绝缘性等。结果表明:桐马聚酰胺Ⅲ型固化剂具有黏度低、粘接强度大、耐热性好、力学性能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洪迪昆  操政  杨昌敏  刘亮  郭欣 《化工学报》2019,70(5):1788-1794
钙催化煤热解焦油二次反应的过程较为复杂,通过实验研究手段难以深入探究其机理。采用基于反应力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钙对焦油模型化合物苯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钙提高了苯酚的反应速率,促进了苯酚向气体产物、重质焦油和焦炭产物转化。在较低温度下,没有发现与气体产物键结的钙,钙主要迁移转化到重质焦油和焦炭产物中,促进了苯酚的缩聚反应。在较高温度下,有大量的钙与气体产物键结,促进了苯酚的裂解反应,提高了H2的生成量,但对CO的生成几乎没有影响。根据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钙对苯酚裂解反应的活化能影响较小,但显著降低了苯酚缩聚反应的活化能。  相似文献   

14.
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苯酚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茭白废弃生物质液化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该液化产物制备胶黏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茭白废弃生物质液化过程中,苯酚用量的影响最大,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次之,而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相对较弱,优化参数是苯酚用量为1:5,催化剂用量为7%,反应时间为90 min,反应温度为140℃,在此优化条件下,液化率为95.83%。胶黏剂制备过程中,茭白液化物与甲醛的质量比为1:1.8,高温缩聚反应温度为92℃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5.
壬基酚生产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文昕  张洪雷  董世兴 《精细化工》2000,17(9):503-504,510
研究了以苯酚、壬烯为原料 ,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 ,进行烷基化反应生产壬基酚的工艺条件。最佳反应条件是 :反应温度在催化剂使用初期为 90~ 95℃ ,原料酚烯物质的量比为 (15~ 2 0 )∶1,反应循环比为 (8~ 10 )∶1,反应压力对反应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苯酚直接羟基化联产邻、对苯二酚被认为是目前合成苯二酚的绿色工艺路线之一,但关于以TS-1分子筛为催化剂的本征反应动力学尚在研究中。文中借助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研究了在TS-1分子筛催化下以双氧水直接氧化苯酚为苯二酚的本征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当搅拌器的转速大于380 r/min时,外扩散已基本消除,反应进入动力学控制区。该反应对于苯酚和羟基化试剂双氧水的反应级数为1.2和0.53,反应活化能为76.87 kJ/mol,反应指前因子为7.58×109mol0.73/(L0.73.min)。这可为TS-1催化-膜分离耦合制备苯二酚反应过程开发和工业反应器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苯直接氧化制苯酚反应的动力学行为。推测了Nd-Cr/Al2O3催化剂上过氧化氢氧化苯为苯酚的反应过程,建立了该反应动力学数学模型,模型很好的解释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该羟基化反应对反应物苯、氧化剂过氧化氢和催化剂用量都是一级反应,反应的活化能为24.41 kJ/mol。  相似文献   

18.
抗氧剂168的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酯化法合成抗氧剂168[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的工艺条件。以68.8g(1/3mol)2,4-二叔丁基苯酚和15.4g(1/9mol)三氯化磷为原料,催化剂三乙胺,反应温度140—150℃、反应时间2.5h的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经异丙醇结晶后得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平均收率95%。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苯酚在Pt电极表面的电化学氧化机理。在0.1 mol/L Na2SO4溶液中,Pt电极上电化学氧化苯酚的反应电位为+0.9~1.0 V(vs SCE)、析氧电位为+1.3 V;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当电位<0.9 V时,苯酚氧化产物主要为苯二酚、醌及少量醇类物质;电位0.9~1.1 V时,苯环结构被破坏,氧化产物主要为酮、酸、醇和CO2;根据官能团吸收峰的变化,苯酚在Pt电极表面氧化经历如下途径:苯酚→苯二酚→苯醌→酮、醇、酸→CO2。同时研究了NH4+对苯酚在Pt电极表面的电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电位区(<0.9 V)对苯酚氧化构成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