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稀土》2017,(1)
用Formastor-F型热膨胀仪测定了U76CrRE钢的CCT曲线;研究了冷却速率对钢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U76CrRE钢发生珠光体转变的临界冷速为2.00℃/s;当冷速小于等于2.00℃/s时,得到的组织为珠光体和少量铁素体;当冷速大于2.00℃/s时,转变产物中出现马氏体;实验钢的硬度随冷速的增加而增大。U76CrRE稀土钢轨在温度略高于522℃进行等温转变时可获得片间距细小的珠光体组织,硬度可满足热处理钢轨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2.
利用MMS-200热模拟试验机,对U76CrRE钢轨进行热处理模拟。通过对热模拟试样进行组织观察和硬度检测分析,得出珠光体转变温度对其组织和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转变温度越低,U76CrRE钢轨珠光体组织片层间距越细,硬度逐渐增加。在560℃时,显微组织中存在少量马氏体组织。  相似文献   

3.
在U76CrRE稀土二代在线热处理轨工业试制研发过程中,通过对钢坯熔炼成分及钢轨在线热处理工艺的优化,热处理后钢轨通长组织、性能稳定.检验结果表明,U76CrRE稀土二代钢轨热处理后的抗拉强度达到1280 MPa,延伸率大于10%,踏面硬度(HBW)达到370~420,无异常组织.  相似文献   

4.
U76CrRE钢(/%:0.71~0.80C、0.50~0.80Si、0.80~1.10Mn、0.04~0.10V、0.25~0.35Cr、0.02RE)和U75V钢(/%:0.70~0.78C、0.50~0.70Si、0.75~1.05Mn、0.04~0.08V)的冶炼工艺流程为铁水预处理-150 t复吹转炉-LF-VD 280 mm×380 mm连铸,LF精炼后通过喂稀土包芯线加入稀土。对钢的铸坯进行热塑性试验结果表明,加入稀土主要在第Ⅲ脆性区提高V微合金重轨钢的高温塑性,950~1225℃U76CrRE钢和U75V钢的平均断面收缩率Z值分别为83.34%和65.17%,1250℃U76CrRE钢和U75V钢的Z值分别为58%和12%。为防止铸坯出现裂纹,铸坯的矫直温度应≥900℃。  相似文献   

5.
袁俊  邓建辉  高洪  周渝  岳铮 《钢铁钒钛》2015,36(1):77-80
通过对核伤突出路段钢轨伤损特点和伤损原因的研究,以及在成昆线、陇海线的钢轨核伤突出路段进行U75V、U76CrRe热轧钢轨和U75V、PG4热处理钢轨的铺设使用试验,提出了核伤突出路段的钢轨合理选用建议。结果表明,热处理钢轨具有较好的抗疲劳核伤伤损性能,在钢轨核伤突出路段不宜使用热轧钢轨,而应该使用热处理钢轨。  相似文献   

6.
《武钢技术》2013,(5):11-11
武钢条材总厂高速铁路用U75VG、U71MnG钢轨和铁路用U71Mn和U75V等3个规格型号4个品种的钢轨2013年9月23日接到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CRCC)的认证证书,此举标志着武钢产钢轨质量保证能力已全面具备铁路用产品生产标准。  相似文献   

7.
邓建辉 《四川冶金》2004,26(4):14-17,37
攀钢在研究出含钒舍金PD3热轧钢轨基础上,先后成功研究了该钢轨的双频电感应加热、压缩空气欠速淬火技术和钢轨轧后直接淬火技术,生产了PD3离线和在线热处理钢轨。钢轨抗拉强度分别为Rm≥1275MPa和Rm≥1175MPa,延伸率均为A5≥10%。在相同线路条件的小半径曲线上,PD3离线热处理钢轨的使用寿命比U71Mn和U74热轧钢轨提高三倍以上,PD3在线热处理钢轨的使用性能也明显优于U71Mn钢轨,与英国U78处理钢轨使用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8.
针对U75V 60 kg/m钢轨在重载小半径线路中出现的探伤报警,对报警钢轨进行了宏观形貌、非金属夹杂物检验、低倍和显微组织检验等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钢轨在重载小半径曲线上,通过量达到4亿吨,使用状况良好。钢轨试样为接触疲劳裂纹伤损,与钢轨使用条件和线路运营情况有关,与钢轨材质无关。  相似文献   

9.
Si-Cr-Nb高强钢轨钢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非  金纪勇  李文权 《钢铁》2001,36(12):46-50
在实验室将Si-Cr-Nb钢轨钢与UIC900A、U71Mn等钢轨钢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各钢种的力学性能测定和热模拟试验表明,Si-Cr-Nb钢轨钢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适用于欠速淬火,具有较好的焊接性能。工业性试验验证了实验室的研究结果,Si-Cr-Nb钢轨有望获得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提高PD3钢轨力学性能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鞍钢模铸生产的PD3钢轨较U7lMn钢力学性能合格串偏低的情况,对可能影响钢轨力学性能的化学成分、钢轨氢含量、金相组织、非金属夹杂物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控制非金属夹杂物的种类和数量是提高力学性能的主要手段,并通过调整生产工艺达到了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1.
唐因  古兵平  刘善青  毛传军 《冶金分析》2004,24(Z2):518-521
结合即将颁布的新国家标准GB2585<铁路用热轧钢轨>和国家标准TB/T2344-2003<43 Kg/m-75 Kg/m热轧钢轨订货技术条件>,通过对武钢生产的U71Mn重轨进行拉伸性能、布氏硬度、脱碳层分布情况、非金属夹杂物以及显微组织等试验方法的研究,分析了U71Mn重轨在新旧标准要求下的质量水平,为改善U71Mn的质量、符合新标准提供了重要的检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从多种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产生的浸出渣、黑铜泥和铜砷饼等有色冶炼固废中稀散金属Te可控富集过程资源消耗及环境影响情况,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技术评估了该过程对环境的负荷。在eFootprint上建立相应的LCA模型,并对研究范围、清单数据、环境影响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生产过程对初级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全球变暖潜值、酸化及生态毒性的影响较大。从1.00 t多源有色冶炼固废中富集1.46 kg碲粉,要消耗8 089.53 MJ的初级能源和11 645.43 kg水资源,还排放803.45 kg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5.10 kg酸性物质,并且生态毒性指标值为2.98。结合工艺特点,通过对LCA结果和清单数据敏感度分析,为整个生产过程提供了绿色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3.
在实验室将Si-C-Nb钢轨钢与UIC900A、U71Mn等钢轨钢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各钢种的力学性能测定和热模拟试验表明,Si-Cr-Nb钢轨钢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适合于全长淬火,具有较好的焊接性能.  相似文献   

14.
生产25CrMoBVRE和U76CrRE试验采用钢包投入法加入稀土合金,经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采用脱氧合金化工艺,在LF钢包精炼采用深脱硫工艺,精炼后,钢水中硫含量及氧含量很低,对提高稀土收得率有积极作用。通过有效控制钢水的氧、硫含量,分别在VD前、后钢包中进行加入稀土镧硅钙铁合金、稀土铈铁合金,稀土加入量分别为0. 012%和0. 003%,试验结果表明,采取相应的保护浇注措施,未出现水口堵塞现象,生产工艺顺行,操作方便,稀土收得率分别达到15%和40%。成本降低分别为60%和50%。稀土在钢中分布均匀,有改善夹杂物作用,产品性能完全满足产品标准及用户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MM-200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轮对滚动摩擦模拟试验,研究U68CuCr、U75V两种钢轨分别与ER8车轮钢轮对滚动摩擦磨损行为。U68CuCr、U75V是相同强度级别,不同硬度的钢轨。结果表明:U68CuCr钢轨硬度略低于U75V钢轨的硬度,但U68CuCr钢轨试样及其ER8匹配车轮的试样的磨耗量显著小于U75V钢轨试样及其ER8匹配车轮试样的磨耗量。同时,U68CuCr钢轨的塑性变形层和白层都比U75V钢轨的厚。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U71Mn、U75V和U20Mn淬火轨、以及加稀土镧和铈的U75V试验钢裂扩门槛值ΔKth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试验获取的数据和图表,分析了钢轨组织、夹杂物、氢超标和残余应力等因素与Crack Length-Cycle曲线的关系,以及钢轨加入稀土镧合金、铈合金之后对钢轨裂纹扩展的影响,为分析钢轨性能、延长钢轨寿命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Mn及其偏析对U71Mn钢轨淬火工艺的影响,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研究了U71Mn钢轨全长淬火中的白块组织,并讨论了其形成的原因。在试验的基础上肯定了U71Mn钢轨不适合作全长淬火用钢。  相似文献   

18.
《钢铁研究》2010,(4):12-12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完成按JIS标准生产的LD在线热处理钢轨批量试制。产品化学成分、组织及性能完全满足标准要求,合格率达100%。JIS标准中LD钢轨是日本标准中高强度级别的钢种,需采用在线热处理工艺生产,是目前国际需求量较大的重载铁路用钢轨。该产品的成功试制丰富了攀钢热处理钢轨品种,进一步开拓了重载铁路用钢轨市场。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钢轨矫直工艺与残余应力的关系,结合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钢轨矫直过程中钢轨应力应变情况。对多种钢轨矫直工艺方案进行模拟分析,确定最优矫直工艺方案,并结合现场工艺调试的结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矫直方案的最小弹性芯均处于第Ⅱ变形区内,所以降低2#、4#矫直辊压下量能有效降低钢轨残余应力,并且降低钢轨矫直速度也能有效降低钢轨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国内外钢轨生产现状,找出国内钢轨与国外先进国家生产的钢轨之间的差距,本文对铁道部近几年进口的奥地利、法国、日本、苏联50kg/m钢轨以及国内包钢、鞍钢、攀钢50kg/m钢轨进行了全面性能测定。内容包括拉力、断裂韧性、实物疲劳等十八项指标。结果表明:我国各厂家生产的50kg/m钢轨,多数性能指标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其中韧性、塑性指标优于国外,但钢轨的纯净度、外形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不如国外轨,而且也不够稳定。文章指出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钢轨质量水平,还急需引进一些国外先进设备和工艺流程。此外,文章还收集了国内外各厂家钢轨生产工艺流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