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油管漏失这一现象,一直困扰和影响着抽油机井的泵况管理。随着目前抽油机井井下油管使用时间不断延长和施工次数的增加,油管漏失、脱扣隐患大量存在。虽然油管在下井的旖工过程中使用了丝扣胶对丝扣进行密封,但是由于在用油管丝扣磨损严重,锥度检测技术的落后,至使近几年油管漏失检泵井数仍居高不下,给油井生产及井下作业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通过对油管螺纹牙塑性变形、特定段塞气流、弹性伸缩效应等造成油管丝扣漏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弄清上述因素是如何造成油管漏失的。提出油管丝扣漏失井的判断方法并对造成油管漏失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根据徐深气田在高危井治理更换了13C r管柱时,由于13C r材质对扭矩、液压钳的性能要求较高,以往的液压钳在上扣过程中对油管本体有一定的伤害.2010年我们对上扣工具及工艺进行了改进,在SS25井.SS217井应用无牙痕液压钳上扣工艺,该工艺避免了油管损伤,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分析油管粘扣原因,对作业现场造成油管粘扣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现场作业出现油管粘扣的各种因素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及措施,避免油管粘扣造成的各种工程事故,影响作业质量,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采油井油管丝扣漏失的原因做了简要分析,指出了油管丝扣漏失的不可避免性。并结合作业区实例,着重介绍了利用封隔器治理丝扣漏失油井的原理及效果,提出了一种在不更换油管的情况下恢复油井正常生产、延长油井免修期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油管损坏是油田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油田不断开发、开采,油管损坏数量日益增加,给油田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有效预防油管损伤,延长其有效使用寿命是延长抽油机井检泵周期,降低作业成本的重要手段。通过归纳、分析有七种常见油管损伤的原因包括油管丝扣损坏、抽油杆偏磨、油管材质质量、沉没度影响、参数影响、缺少检测设备等影响因素。根据产生油管损坏的原因提出了五种相应的预防措施,即加强作业管理、提高油管质量、优化问题井设计、及时合理调整运行参数、强化井筒管理,保证施工质量达标,井筒畅通,沉没度合理,运行负荷平稳,管柱强度提升,从而避免施工质量导致的返工问题,减少杆管泵的偏磨现象,减弱振动载荷等额外附加载荷对管柱的疲劳损坏,延长管柱的使用寿命,降低油管问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穿心切割打捞连续油管工艺技术就是将打捞切割一趟管柱穿过整套连续油管,在遇阻位置进行打捞、切割,起出切割部位以上的连续油管,该工艺技术的关键点就是打捞管柱顺利穿心及切割时抓得牢、切得掉连续油管。本文对胜北XH井穿心切割打捞连续油管工艺技术思路、打捞操作流程及施工认识进行了阐述,对今后打捞复杂连续油管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由于油井管柱内结蜡、地层砂沉积以及地层漏失等原因,在修井时经常遇到洗井不通或油管不返液等现象,修井时起出管柱困难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而且情况严重时还会造成气顶溢油污染事故。为此设计了空心杆组合工具,并制定了配套的油管内冲洗工作流程。经现场试验,可通过油管内冲洗达到油管内洗井、清蜡、脱油气和冲砂的施工目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油气井生产过程中油管内部出现大范围的压力波动对油管接头的连接性能和密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API油管接头为研究对象,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油管接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内压作用下接头螺纹的接触压力和应力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在上扣及内压工况下,API油管接头螺纹接触压力及等效应力呈两端高,中间低的分布规律,接头两端的数值远大于中间段;接头螺纹应力值随内压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玻璃钢油管作为注水管柱可以有效解决由于注水水质不达标等问题造成的腐蚀结垢,进而延长注水管柱使用周期。但由于受到注水系统压力波动等影响造成玻璃钢油管丝扣承受着复杂的交变载荷,现场使用过程中螺纹脱扣失效的问题时有发生。为此本文主要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建立了玻璃钢油管接头接触受力的有限元模型,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玻璃钢螺纹联接处在不同工况下的等效应力、等效应变和接触应力进行了分析研究,为玻璃钢油管的质量检测和油管失效断裂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材的生产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原料、设备与生产工艺等几个方面介绍了PP R管材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油管的漏磁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腾云  王小保  崔鹏 《辽宁化工》2011,40(2):205-206
简述了漏磁检测技术在油管无损检测中的应用,介绍了漏磁检测的原理,方法,适用范围。分析了漏磁检测时灵敏度的调节及油管缺陷是否超标的判定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聚乙烯管材专用料的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聚乙烯管材料的发展情况,以及聚乙烯管材专用树脂的主要生产厂家及牌号,并研究分析了聚乙烯管材专用料的新产品的开发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油田套管损坏情况日益严重的现状,进行了套管损坏类型、特点及套损机理研究,形成了配套完善的套损防治技术体系。完善了从钻井、完井、固井及开发生产全过程的套损预防与保护系列技术,形成了以修胀套、爆炸整形、打通道、套管加固、取换套、侧钻为主的系列套管修复技术以及以工程测井为主的套管状况检测系列技术。并由实践认识到:只有坚持预防为主,研、防、治并举,建立适合不同油藏类型、不同开发阶段、不同开发方式的套损综合防治模式,才能解决油田套管损坏问题。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烧结型表面多孔管多孔层的理论模型,应用Fluent软件对去离子水在烧结型表面多孔管和光滑管竖直管内的流动沸腾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流速下的气相体积分布云图和压力场云图,并利用场协同原理分析了管内的速度、温度场.结果表明,烧结型表面多孔管具有良好的强化沸腾传热性能.同时并未大幅度增加管内压力降.此外还分析了不同体...  相似文献   

16.
邓阳春  柳曾典 《化工机械》1998,25(2):86-87,37
按英国CEGBR6第3版选择2的方法制定高强钢厚壁管失效评定图(FAD)。根据测试材料断裂韧性试样的有限元计算和实验所获得的选择3FAD初步验证选择2FAD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碳酸盐岩油藏的开发过程中,因储层有较强的分隔性,开发初期无法准确有效的把握全区缝洞单元的分布规律,对未进行单井地层压力测试的生产井,评价单井地层能量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将利用生产数据估算碳酸盐岩油藏单井地质储量,并论证其可行性,该方法计算简单方便,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钠基蒙脱土在涂料中的增稠及防沉降效果。将钠基蒙脱土配制成蒙脱土凝胶,采用前期加入和后期加入两种方法用于乳胶漆涂料中,对比分析对涂料的增稠和防沉降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钠基蒙脱土在乳胶漆涂料中可以代替部分有机增稠和防沉降剂使用。  相似文献   

19.
Acidization is an oil reservoir stimulation technique for increasing well productivity. Hydrochloric acid, HCl, is used in oil and gas production to stimulate the formation. The acid treatment occurs through steel tubes. The process requires a high degree of corrosion inhibition. The present study deals with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ew synthesized compound namely; 6-methyl-5-[m-nitro styryl]-3-mercapto-1,2,4-triazine as corrosion inhibitor for mild steel in 12% HCl solution at 50 °C using various chem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odic dissolution of mild steel was remarkably decreased. The strong adsorption ability of this new synthesized compound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presence of multiple adsorption centers of nitrogen as well as π-donor moieties.  相似文献   

20.
采用物质吉布斯自南能函数法对金属铝造成氧化锆制品的去稳定化行为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1)含锆质制品中,金属铝易与氧化锆的稳定剂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层片状六铝酸钙,造成氧化锆中稳定剂脱溶,体积失稳;(2)金属铝易与氧化锆的稳定剂氧化镁进行反应,生成正八面体的镁铝尖晶石,造成氧化锆中稳定剂脱溶,体积失稳;(3)金属铝对氧化锆制品的去稳定化行为,可界定为原始层、脱溶过渡层和反应层三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