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企业规模和业务的不断扩展,移动云逐渐成为分支机构和外出办公人员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企业内部系统资源的主要模式。针对用户移动终端无法准确识别、无法保证数据传输安全性等关键问题,文章提出基于移动云的虚拟化应用解决方案。方案采用虚拟化应用交付技术,实现移动终端与公司内部服务器间的优化连接,进行准确安全的设备、身份认证及数据传输,按需随时随地向移动终端用户提供完整的应用,最终保证企业系统资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张运超  陈靖  王涌天 《电子学报》2014,42(8):1503-1508
基于位置服务的移动增强现实以虚实融合的方式呈现用户周围环境.本文采用C/S架构实现基于视觉的移动增强现实系统,解决手机处理速度以及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服务器端采用基于分布式聚类的词汇树算法进行城市级海量场景识别;手机端采用BRISK特征提取与光流算法相结合的6自由度跟踪注册方式.本文在UKbench以及SUN397数据库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分布式聚类算法能快速构建词汇树并有效解决单PC计算内存瓶颈;移动终端通过BRISK特征提取以及并行流水线设计,系统跟踪实时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随着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网上银行等行业应用中使用移动终端进行用户认证的方式愈发普及.传统的USB key用户认证方式逐渐被基于移动终端的用户认证方式取代.从移动运营商角度出发,研究分析了利用移动终端和SIM卡实现金融类应用用户数字签名认证的技术要求,梳理了基于智能终端和智能卡的安全技术,提出了基于电信智能卡的金融类应用用户签名和身份认证的技术架构和业务流程.  相似文献   

4.
移动终端作为用户使用移动信息化业务的载体和入口,成为企业移动信息化安全体系中关键的组成部分.针对终端系统的安全问题,本文对主流终端操作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安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比较分析了几种主流系统安全方案,提出一种基于SE Android的双域系统安全技术方案.通过对该方案的系统安全架构、安全访问控制、应用隔离等关键技术和创新工作的详细介绍,说明了该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现代电子技术》2016,(5):42-46
文件共享作为人们工作学习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是在网络状况不好甚至是没有网络的时候用户想要共享文件是不能实现的,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个在移动终端上实现的文件共享系统。在本系统中,用户可以自行组织成网络进行文件共享,不必考虑外部的网络环境,通过底层使用Ad Hoc网络,在网络内部使用UDP广播,可实现各节点快速的文件共享。通过无线局域网内部的文件共享实验,证实了该系统的性能不会因为网络中节点数目的增加而下降;通过移动终端节点和服务器节点文件共享的实验,证实不能连接到服务器的节点也可以和服务器实现文件共享,而且与每个节点都要主动和服务器共享文件的情况相比,提高了文件共享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上对于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系统种类也就越来越多,其中对于移动平台的终端维护系统种类也就会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目前最为主流的就是IOS、Android、WindowsPhone、BlackBerry OS等操作语言.传统意义上的关于移动平台的开发主要是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这两部分,客户端就是客户在移动平台上可以应用的系统,而服务器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终端,而传统的终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对终端进行维护.本文通过一种面向移动平台的终端维护服务平台系统来自动地为应用开发提供适用于移动平台的终端维护系统,并希望可以通过该系统来提升对移动平台的终端维护系统.  相似文献   

7.
郑洲 《黑龙江电子技术》2014,(3):137-139,143
随着移动通信与Internet的飞速发展及相互融合,GPRS使无线网络高速接入到Internet 成为现实,移动用户从而可以享受到Internet提供的服务.这样,移动终端不再仅是通讯网络的终端,还将成为互联网的终端.首先给出了系统研究背景,对当前手机操作系统发展做了简单的介绍.进而详细地分析了android的特征、架构、以及android应用的构成和工作机制,并对android和其他手机操作系统进行了比较,说明了android在手机操作系统中的优势.本系统主要用于对手机上网用户在线浏览该网站,用户管理员可以对商品信息进行增删改查等功能,用户可以在该网站注册,注册后的用户还可以商品进行购买以及评价.使用该系统很大的提高了用户购买能力.  相似文献   

8.
使用J2ME无线应用技术,采用可扩展消息与在线协议XMPP和Pull-Mail移动邮件解决方案,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即时通信的移动邮件终端.该终端将一般的即时通信业务与移动邮件业务进行整合,为用户的信息获取和交流提供了一个便捷、可靠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基于ARM 9的数字处罚管理网络终端。该设备读取个人识别射频卡中的个人识别信息,并通过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网络在远程服务器端数据库中查询匹配,之后操作人员通过液晶触摸屏幕录入处罚信息,系统自动生成罚单,确认后采集违规人员指纹签名信息及现场图片证据一并上传服务器端数据库备份。该设备配合个人识别射频卡和服务器数据库可构成一套先进的数字处罚管理网络方案。同时,该系统也提供了服务器端与终端间的信息查询方案和语音通信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前,移动终端已成为运营商维系用户、拓展市场的战略重心,提升移动终端销量、扩大终端规模是各运营商的工作重点。基于数据挖掘技术,从用户属性、终端使用信息、终端搜索访问信息等维度出发,挖掘海量用户行为数据价值,建立终端换机模型,具体包括基于决策树算法的用户换机倾向识别模型和基于聚类算法的终端推荐模型,助力移动终端精准营销。  相似文献   

11.
基于Android移动开发平台,设计了一款公交辅助导航软件系统.该系统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结合SQLite数据库和谷歌地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定位用户当前位置,完成公交线路查询、公交站点查询、出行线路规划等功能.能满足用户在不同情况下完成公交信息查询和路线规划需求.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运行于基于Android系统的移动设备,为用户出行带来了方便.  相似文献   

12.
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安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通过动态监控及静态分析等手段对Android系统智能终端软件进行行为分析,以判断软件是否有恶意吸取话费、恶意订购业务、窃取用户手机隐私、控制手机发送垃圾短信、传播不良信息等恶意行为,并结合实例剖析静态反汇编分析、动态行为监控原理及方法。最后初步设计了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安全防护体系模型,以促进移动互联网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安卓是基于Linux内核的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安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安卓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安全审计策略是整个安全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有必要对安卓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安全审计系统进行评估.文章在深入分析了安卓移动智能终端日志系统以及Linux日志系统的基础上,结合信息安全评估标准,提出了安卓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安全审计的评估方法,并设计评估实例来验证评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Android移动平台和GPS应用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ndroid智能手机平台和GPS特性,结合Google Map,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平台的个人移动地图的终端软件系统,并对整个系统的各个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系统经过严格测试,可以稳定良好运行,记录数据准确,基本上满足手机用户的地图服务需求,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Advances in both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ve improved the way users do business online. Android, an open-source mobile operating system, is becoming an attractive target for cyber criminals to exploit due to its predefined permission model. Without classification, the mobile operating system permits installation of mobile applications of all kinds, including Trojans, thus making its trustworthiness into question.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security system called collaborative policy-based security scheme (CSS) that permits users to customize the access permissions of Android applications during runtime. The proposed CSS security scheme validates the trustworthiness of each application before being install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SS successfully detects all malicious applications with a run-time overhead of 2.7%.

  相似文献   

16.
徐亮 《电子设计工程》2012,20(15):34-37
针对当前Android手机用户通过手机访问网络的需求日益增加的情况。提出了增强基于Android手机网络通信的安全性的目标,研究并采用在Android系统上实现拦截和过滤骚扰电话及短信的关键技术。继而给出一种实现Android系统过滤电话和短信黑白名单的防骚扰的方法。通过测试Android系统手机的实时短信以及来电.达到拦截白名单以外所有电话以及短信,或者拦截黑名单内所有的电话以及短信的效果,从而验证Android通信安防系统的方法性和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7.
Mobile Health (mHealth) applications are readily accessible to the average user of mobile devices, and despite the potential of mHealth applications to improve the availability, afford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delivering healthcare services, they handle sensitive medical data, and as such, have also the potential to carry substantial risks to the security and privacy of their users. Developers of applications are usually unknown, and users are unaware of how their data are being managed and used. This is combined with the emergence of new threats due to the deficiency in mobile applications development or the design ambiguities of the current mobile operating systems. A number of mobile operating systems are available in the market, but the Android platform has gained the topmost popularity. However, Android security model is short of completely ensuring the privacy and security of users’ data, including the data of mHealth applications. Despite the security mechanisms provided by Android such as permissions and sandboxing, mHealth applications are still plagued by serious privacy and security issues. These security issues need to be address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eptance of mHealth applications among users and the efficacy of mHealth applications in the healthcare systems. Thus,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of medical data associated with Android mHealth applications, as well as to protect the privacy of their users.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at suggested the need for the intended security framework, three-distinct and successive phases are presented, each of which is described in a separate section. First, discussed the design process of the first phase to develop a security framework for mHealth apps to ensure the security and privacy of sensitive medical data. The second phase is discussed who to achieve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prototypic proof-of-concept version of the framework. Finally, the third phase ending discussed the evaluation process in terms of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for the proposed framework.  相似文献   

18.
张嘉元 《电信科学》2016,32(5):132-137
目前Android系统占领了智能移动操作系统的绝大多数份额,然而Android系统的安全问题却令人忧虑,近年来频频爆出高危漏洞,给广大Android用户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对Android系统漏洞检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匹配的快速检测Android系统漏洞的方法,同时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脚本的漏洞扫描工具。实验表明,该工具可有效检测Android系统漏洞,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