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低碳生态新城绿色交通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绿色交通体系,实现低碳生态新城的发展目标,分析了低碳生态新城的发展导向及对交通的发展要求。以低碳生态的功能要求和绿色交通的发展需求为导向,从交通需求、交通设施、交通运行三方面构建了低碳生态新城绿色交通发展指标体系。重点从土地利用模式、公共交通、道路网络、慢行交通、智能交通、新能源汽车六个方面提出了低碳生态新城绿色交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居住环境是绿色村庄建设的重要核心内容,严寒地区村庄的特殊气候条件使其生态绿色化的建设要求更为迫切,本文在对严寒地区村庄居住环境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了严寒地区村庄居住环境的特点,绿色化发展基础与条件,并结合严寒地区村庄居住用地、空间、建筑以及环境设施等特点,提出生态绿色化发展路径与发展时序,为严寒地区村庄绿色居住环境的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绿色生态城区理念的指导下,章丘绣源河绿色生态城区在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市政4个专项方面进行规划设计,设定各自的设计目标,明确了绿色生态城区的发展方向,确定了生态城区的最终目标定位,打造一个绿色、生态的绣源河城区。绣源河生态城区的规划设计丰富了现阶段的生态城区建设的内涵,为改善城市粗放发展模式和提高城市建设水平提供借鉴,引导城区绿色化、生态化和低碳化发展,为以后章丘市城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人口众多、资源紧缺、耕地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保护自然生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之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高密度城市的形成不可避免。另一方面,我国大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洪涝灾害等各类"城市病"频发,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危及到人们的健康,城市发展难以持续,需要积极应对。深圳充分发挥规划先导和统筹作用,把整个城市的发展转型、质量提升、环境改善与绿色低碳发展有机结合,是解决高密度城市"城市病"的有效途径,也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将结合深圳低碳生态示范市的建设实践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中新天津生态城自规划建设之初就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着力推进城市建设绿色化,培育绿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昔日的盐碱荒滩上逐渐建起一座现代化的生态新城。为进一步探索我国绿色发展的基本模式和路径,推进集约、智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5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发布。文件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要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强化城镇化过程中的节能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绿色建筑作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未来必将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意见》同时提出了"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新五化的概念。同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  相似文献   

7.
王磊 《规划师》2013,29(7):40-44
全球环境问题与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低碳、节能、绿色、生态"已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新主题。北戴河新区是秦皇岛市"旅游立市,建设宜游、宜业、宜居国际旅游城市"战略中重要的旅游业发展空间,其总体规划融入低碳、生态的理念,从生态敏感性分析出发,制定新区发展目标、战略和指标体系;将生态承载力作为新区发展的限制性条件,合理预测新区发展规模;从生态本底的用地适应性评价出发,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下的空间结构与布局;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产业发展目标为导向,引导生态产业发展;采用与新区发展相适宜的生态建设技术,建设绿色交通、绿色市政的新区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8.
<正>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确立了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五大发展新理念。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将成为中国未来五年规划的主要战略之一。五中全会还提出"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进一步说明发展绿色建筑及生态城区是绿色发展的重点。使用绿色建材、发展绿色建筑,以绿色、生态、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有效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模式,缓解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约束,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和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低碳发展综合规划,是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低碳高地建设的要求,引入绿色、生态、低碳的理念和方法,探索低碳生态建设发展模式,在现状分析和国内外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低碳发展目标,分项开展土地利用、低碳交通、能源与资源利用、绿色建筑及综合环境专题研究,明确各地块的低碳控制指标和赋值,形成导控文件,确保科技创新城"低碳引领"发展战略落地实施。  相似文献   

10.
在国内外低碳生态理论研究和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回顾转型背景下深圳低碳生态示范市的建设历程,对政策推进和规划编制进行梳理,从城市总体、重点地区和示范项目三个层面,总结深圳低碳生态示范市的规划建设实践、探索经验及不足,从政策机制角度对实施建设进行检讨,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深圳市轨道交通沿线用地的综合开发为研究对象,借鉴深圳市轨道交通一期、二期工程在沿线物业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等多方面的特色和经验,对已建成的典型实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轨道沿线用地的综合开发在开发强度、功能配比的一般规律;以正在进行专项研究的深圳市轨道三期工程多处沿线物业开发项目为案例,归纳总结三期工程沿线物业开发在投融资体制、土地政策和规划手段方面的创新,为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协调规划以及轨道交通沿线物业用地综合开发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2.
何昉  叶枫 《中国园林》2003,19(6):9-13,21
莲花山公园位于深圳市城市中心区,即行政文化和城市商务中心区(CBD)正轴心,与中央绿带连贯成片,与市民中心、音乐厅、图书馆、青少年宫等大型公共建筑隔街相望,成为中心区的绿色核心,是深圳城市景观的主景。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为深圳市民创造了一个“活的绿色自然博物馆“。一方面,公园规划为市民在使用国内公共设施的同时保护了用地内原有自然植被,并营造了可以永续利用的第二自然环境。希望莲花山公园的建设能为飞速发展的深圳带来一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示范。  相似文献   

13.
自行车交通在未来城市交通中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敏  朱沛荣 《山西建筑》2010,36(23):11-12
以深圳市为例,探讨了自行车道在深圳发展得不理想的原因,阐述了自行车交通的优势,分析了自行车交通在未来的城市交通战略中的角色,指出发展自行车交通将成为重要的城市交通战略之一。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致使城区人口密度迅速上升,公园绿地资源供需失调、绿地配置不公平的情况日益突出。在存量发展的背景下,基于供需耦合协调理论,从“空间公平-社会公平-社会正义”3个维度构建高密度城市公园绿地供需空间匹配关系和协调发展程度的研究框架,并以深圳市龙华区为例,以社区为研究尺度,探究弱势群体的绿地资源配置差异。结果表明:1)从供需耦合协调视角能够更为精准地对城市公园绿地配置的公平性进行测度,并研究其空间分异特征;2)龙华区中部的公园绿地供给滞后,大部分区域处于供需失调状态;3)群体间绿地资源分配差异明显,老年群体和儿童群体的绿地供给滞后情况在南部较为严重。研究结果可为高密度城市绿地的规划提供精细化评价的参考,有助于实现城市绿地空间的社会效益均衡及高质量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盛鸣 《规划师》2012,28(2):70-74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开发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地区面临的难题。基于此,深圳市近年来在城市绿色空间规划与管理领域进行了持续的探索和实践,通过推进"公园之城"建设、构筑全域生态绿地系统及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等,力图改善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为了应对现实的挑战,研究提出深圳市绿色空间规划与管理的新思路——从刚性保护到有机管理,据此提出深圳市绿道网规划建设的新尝试,以期为其他城市绿色空间的规划与管理工作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城市规划》2020,(4):90-96
非机动出行是解决现代城市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修建以自行车道为主的社区绿道旨在促进市民自行车出行,引导道路交通秩序,进而推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录像法,对深圳市中心城区4类典型社区绿道建成后的使用效率及交通行为特征进行研究,进而提出城市社区绿道建设及改造建议:绿道上的自行车道宽度应大于等于2.00m且应设置为双向通行;自行车道一侧的人行道宽度应不小于2.25m;自行车道应在邻接人行道的绿化带边缘而非绿化带内修建;垃圾桶应间隔设置于人行道两侧;行道树避免选择枝条下垂的树种等。  相似文献   

17.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3,23(3):306-309,313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解决比较现实的问题是城市交通与城市环境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城市绿地与城市交通问题 ,提出地下交通与城市绿地复合开发的模式 ,认为此举是我国城市解决绿化用地不足、城市交通污染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而随着地面空间越来越有限,开发地下空间成为深圳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首先综述了深圳在地下交通系统(包括轨道交通系统和地下快速道路)、地下综合管廊、地下商业中心及其他地下市政设施方面的建设现状及未来规划情况,并提出了深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结合几个深圳已建成或拟建的典型地下空间开发工程实例,介绍了几个不同类型的地下工程案例的设计与建设概况,分析了其中的技术创新及重难点问题。最后,针对深圳地下空间在统筹规划、开发程度、施工难度和政策法规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关于深圳未来地下空间开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高密度的都市缺乏足够的绿色开放空间,以深圳市龙华区为例:建成区的公园面积不足,而城市外围的生态郊野地区大多封闭而不友好。龙华区环城绿道项目通过链接、修复、缝合、激活等策略,将生态用地与城市居民的活动联系起来,连接人与自然。项目提升了龙华区的形象与品牌,带动了城市边缘地区的活力及城市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20.
更新观念 重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体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结合深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践,重点就《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形式、内容、深度,以及绿地实施措施和管理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进一步探讨了科学发展观下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规划体系中所应承担职能及其相应的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