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对生活污水的处理,采用的容积负荷达3.68kgCOD/m~3·d,是普通活性污泥法的3~6倍。生活污水水质:COD_(Cr)135~768mg/L,NH_3-N13~42mg/L,pH=6.5~7.5;系统处理出水COD小于20mg/L,NH_3-N平均去除率达87.8%;系统稳定运行100多天,获得了良好的出水水质,处理出水可直接用做杂用水。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在污水处理方面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解决高含盐化工废水的达标排放问题,以适应更高要求的排放标准,本文采用"厌氧水解-好氧活性污泥-接触氧化"工艺对某化工厂排出的高含盐废水进行处理,并对各处理阶段不同水力停留时间的处理效果进行研究,确定最佳的工艺运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盐度为1%~2%、COD为300~700,mg/L时,厌氧水解池、好氧活性污泥池和接触氧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分别为8,h、16,h和15,h,工艺出水COD低于100,mg/L,COD去除率维持在72%~92%,为高含盐化工废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磁场对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强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带污泥回流的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反应器内 ,以炼油厂污水处理场浮选池出水为对象 ,进行了磁场对活性污泥活性影响试验。活性污泥质量浓度为 2 2 0 0mg/L ,废水停留时间为 4h ,进水质量浓度为 2 82mg/LCODCr,反应温度为 2 5~ 30℃ ,pH =7.2。在不加磁场时 ,出水质量浓度为 88mg/LCODCr。在反应器外部加上磁场 ,磁感应强度为 6 4~ 5 80Gs,出水质量浓度为 86~ 78mg/L ,处理效率提高 2 %~ 11%。为了验证磁场对活性污泥活性的影响 ,进行了不加磁场和磁感应强度为 5 0 0Gs的动力学参数测定试验 ,细胞平均停留时间为 0 .8~ 3.1d ,废水停留时间为 4h。试验结果表明 ,半速度系数Ks 由无磁场的 113mg/LCODCr下降到 10 9mg/LCODCr,产率系数Y由 0 .45上升到 0 .49,微生物自身氧化率由 0 .0 9d-1上升到 0 .11d-1。  相似文献   

4.
将人工浮床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有机组合,形成了以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生态系统为主体的组合生态一体化工艺,考察了其对分散式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组合一体化装置在进水氨氮、总氮和COD平均进水质量浓度为25.18、31.68和172.56mg/L的情况下,出水氨氮、总氮和COD质量浓度分别为4.47、15.74和35.73mg/L,出水水质稳定。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可有效处理分散式污水。  相似文献   

5.
接触氧化法处理小区污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接触氧化法处理小区生活污水,实验结果表明,当汽水比为20:1,停留时间为24h,原水COD大于700mg/L,出水COD能稳定保持在200mg/L以下,反应器内的生物相也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了A/O工艺处理以工业废水为主的城镇污水的运行性能。结果表明:3h的水解酸化池HRT及10h的曝气池HRT能够达到较理想的处理效果;两处理单元的污泥活性活性稳定。为了达到完全的达标排放,生物处理单元后需增加絮凝处理单元,HRT为2h;稳定运行过程中CODcr、SS、色度的总去除率达到90%左右,NH4+-N平均去除率达78%以上。出水平均值CODcr为47.7mg/L,SS为12.92mg/L,NH4+-N为4.38mg/L,完全达到了城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污水处理厂厌氧氨氧化(Anammox)工艺可行性,在实际生活污水处理厂中进行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小试实验.向污水厂A/O除磷工艺出水中投加亚硝酸盐作为基质,启动厌氧氨氧化滤柱.反应器启动成功后,进水改为A/O除磷和亚硝化工艺处理后的生活污水,观察厌氧氨氧化工艺实际工程应用的效果.结果表明,第106~144天,进水温度为15~20℃,最大出水氨氮和总氮质量浓度为4.1和13.4 mg/L,出水氮素满足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第168~204天,反应器运行进入冬季,进水温度为12~15℃,采用延长水力停留时间的方法实现污水处理达标;第222~240天时,水温降低到10~12℃,在进水投加125 mg/L碳酸氢钠,总氮去除负荷提高了40%,最大出水氨氮和总氮质量浓度为1.4和13.6 mg/L,冬季出水氮素达标.在整个过程中滤柱生物膜厚度持续增加,最终达113μm,单位MLSS污泥厌氧氨氧化负荷大于5 kg/(kg·d),厌氧氨氧化工艺在市政污水处理厂高效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8.
接触氧化法处理啤酒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接触氧化法对啤酒废水进行了小试研究 .结果表明 :填料挂膜时间较长 ;当进水CODcr在 10 0 0~ 2 0 0 0mg/L ,水力停留时间为 8h ,出水CODcr在 10 0~ 2 0 0mg/L ,CODcr去除率 80 %~ 90 % ,还需进一步处理 .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反应器的氮素去除率,在市政污水处理厂进行同步厌氧氨氧化反硝化(SAD)工艺小试.以A/O除磷和亚硝化工艺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为基质,启动厌氧氨氧化滤柱.反应器启动成功后,基质中投加有机碳源促进反硝化菌生长,启动SAD工艺,研究碳源质量浓度对SAD工艺的影响.由于葡萄糖对厌氧氨氧化菌抑制作用较小,成本较低,作为SAD工艺的有机碳源.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进水分别投加10,20和30 mg/L Glu,SAD工艺耦合效果良好,平均出水总氮质量浓度为9. 16,8. 10和6. 41 mg/L.相较于厌氧氨氧化工艺,SAD工艺出水总氮质量浓度降低了16%~42%,常温条件下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冬季水温为10~12℃,基质中投加30 mg/L Glu,SAD工艺稳定性受到破坏并向反硝化工艺转变,出水氨氮质量浓度由0. 5 mg/L增长至6. 2 mg/L.水温对SAD工艺有较大影响,低温条件下SAD工艺中厌氧氨氧化菌与反硝化菌的竞争中占据劣势,工艺稳定性受到破坏.将基质Glu质量浓度降低到20 mg/L,出水总氮质量浓度为6. 5~8. 5 mg/L,冬季SAD工艺出水氨氮和总氮质量浓度满足北京市地方标准的A类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水解-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医院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解-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医院污水。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规模800 m3/d,水解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停留时间分别为3.6、8 h。处理站进水CODCr、NH3-N、TP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03、11.6、1.4 mg/L,处理后出水CODCr、NH3-N、TP平均浓度为24.6、0.35、0.37 mg/L,优于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一级排放标准。项目总投资92万元,污水处理成本约为0.46元/m3。运行实践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耐冲击、占地少、维护简单,是一种处理医院污水经济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A2/O氧化沟工艺中NO3-对生物除磷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NO3-对生物除磷的影响,采用A2/O氧化沟中试对城市污水进行4个月的研究,并结合静态试验和实际A2/O氧化沟污水处理厂运行结果,研究NO3-对厌氧释磷影响,首次全面研究NO3-对二沉池释磷的影响.中试试验反应器总有效容积为375 L.结果表明,氧化沟出水ρ(NO3-)>5.0 mg/L时,回流污泥带入的NO3-较多,不利于磷的释放,TP去除率随出水NO3-的升高而降低;氧化沟出水ρ(NO3-)<5.0 mg/L时,NO3-较低导致在二沉池中进行了内碳源释磷反应,TP去除率随NO3-的降低而降低;静态试验结果证明当ρ(NO3-)>0.5 mg/L时,NO3-抑制磷的内碳源释放.NO3-降低至0.5 mg/L以下时,发生内碳源释磷,比内碳源释磷速率为0.18~0.47 mg/(gVSS.h);某污水处理厂运行结果也证明,二沉池污泥停留时间过长,发生内碳源释磷致使出水TP升高.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南方低碳氮比生活污水,开展以BAF为硝化单元的A2N工艺小试研究,针对超越污泥携带NH4+导致出水超标及二沉池出水SS偏高时TP超标问题,进一步研究增加二级BAF单元的处理效果,形成A2N/BAF工艺.结果表明:A2N段对COD、NH4+-N、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0%、70.9%、90.0%;当进水NH4+-N超过40.0 mg/L时,二沉池出水NH4+-N超过10.0 mg/L;二级BAF单元能够硝化二沉池出水NH4+-N及截留SS,最终出水COD、TP、NH4+-N、NO3--N、SS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5、0.35、1.06、8.01、7 mg/L,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3.
吴沛    朱继涛    顾鑫    张凯    冷峻彤    王子捷    胡博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908-916
基于活性污泥1号数学模型(ASM1),结合Fick扩散定律建立了多段进水A/O生物膜工艺数学模型,并采用处理高浓度生活污水的三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校验。最后,采用建立的模型研究了工艺的最佳进水流量分配系数。结果表明:①多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高浓度生活污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当工艺的内回流比控制在0.75~1.00时,可以达到较高的总氮去除效率(>85%); ②建立的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三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运行; ③当进水碳氮比为10时,模拟得到的工艺最佳流量分配系数分别为0.5、0.3和0.2。该模型能够用于多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各处理单元内发生的生化反应过程的模拟,对多段进水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运行和设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不同SRT选择性排泥实现除磷亚硝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温条件下(20~25℃),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研究了2种排泥方式在3个不同梯度污泥龄(40、20、10 d)下生活污水的除磷亚硝化效果.结果表明:整个过程亚硝化率都在95%以上,随着污泥龄(SRT)的减小,系统除磷能力逐渐提高,氨氮去除容积负荷逐渐降低;在相同SRT条件下,排污泥床表层污泥比排底层污泥能获得更好的除磷效果和更高的氨氮去除容积负荷.在长期运行中发现,采用排污泥床表层污泥的方式,控制污泥龄为20 d,总磷去除率为95.92%~97.12%,出水总磷质量浓度为0.1~0.4 mg/L,氨氮去除容积负荷为0.12 kg/(m3·d),出水亚硝酸盐氮和氨氮的比值约为1∶1,可以实现常温生活污水SBR同步除磷亚硝化的稳定运行,为后续的厌氧氨氧化提供了合适的进水.  相似文献   

15.
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小区污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某城市居民小区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为 1 0 0m3/d ,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在进水BOD为 86mg/L、COD为 2 1 5mg/L、SS为 1 1 6mg/L、NH3-N为 2 8mg/L的条件下 ,处理后出水BOD <2 0mg/L、COD <60mg/L、SS<2 0mg/L、NH3-N <1 5mg/L ,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 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6.
利用流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升级改造某化工厂废水处理生化单元的传统工艺“接触氧化与活性污泥”,考察了正常进水时期和高浓度进水时期的MBBR系统出水水质.结果表明:在进水COD质量浓度分别为800-1100mg/L和1100-1500mg/L的条件下,改造后的MBBR生化系统出水COD质量浓度分别小于100mg/L和120mg/L,达到了试验的预期要求.在控制原水COD的条件下,MBBR工艺可以在不增加建筑物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化工厂废水生化单元的COD去除能力,稳定达到较高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锅炉柠檬酸酸洗废水和生活污水用活必污泥法联合处理进行了研究,其研究条件是:室温,控制污泥沉降比为30%~35%,pH为7.0~7.5,溶解氧为4.0~4.5mg/L,结果表明:CODcr和BOD5的去除率均可达90%以上,效果显著,运行处理时间1.5~2.0h,当进水CODcr浓度控制在800~850O2,mg/L,范围内时,出水CODcr〈100O2mg/L,BOD5〈30O2mg/L可实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采用微电解-混凝沉淀-生化法处理松脂加工废水的调试操作.在微电解处理过程中,当进水CODcr为976~2012mg/L时,出水CODcr为262~296mg/L,CODcr的平均去除率为79.3%;在生化处理过程中,当进水CODcr为342—415mg/L时,出水CODr,控制在100mg/L以下,CODcr的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