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董开友 《治淮》2000,(12):15
淮安枢纽工程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南郊,京杭运河与苏北灌溉总渠交汇处北侧,是淮河入海水道的第二级枢纽,近期工程包括:入海水道穿越京杭运河立交地涵、古盐河与清安河穿堤涵洞、淮扬上堤路及渠北闸加固等建筑物组成。其作用是实现入海水道与京杭运河的交叉,维持京杭运河航运现状,同时满足入海水道泄洪及渠北运西地区排涝要求和连接淮扬公路交通。 淮委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2.
1 工程概况 淮河入海水道南堤为Ⅰ级堤防,系在现有苏北灌溉总渠北堤上加高培厚。2001年度入海水道南堤险工段劈裂灌浆桩号为63+000~64+100,长100km,堤顶宽4~5m,堤顶高9.4~10m,边坡1:2.5。该段堤防原为人工挖河筑堤而成,堤身均为砂土,土块较大,没有破垡和碾压夯实,造成堤身疏松,孔洞较多,加之堤身瘦小、狭窄,在灌溉总渠行洪时,一直是险工患段,因此,在入海水道南堤复堤前,对其进行劈裂灌浆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3.
1工程概况 通济河上的地龙工程位于滨海县八滩镇境内入海水道桩号143+200处,横穿入海水道与苏北灌溉总渠相连,总长700余m,主要作用是利用苏北灌溉总渠的淡水灌溉通济灌区1万hm2耕地.  相似文献   

4.
邵善忠 《治淮》1998,(10):9-10
淮河入海水道西起洪泽湖畔的二河闸,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向东至扁担河口附近入海,全长163.5公里。它作为进一步治理淮河的骨干工程,对增加洪泽湖的泄洪能力,提高洪泽湖及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起着重要作用。入海水道近期设计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远景提高到三百年一遇,并结合渠北地区排涝,将该地区的排涝标准由现状三年一遇提高到五年一遇。 入海水道采用河道行洪方式,以苏北灌溉总渠北堤作为入海水道南堤,利用开挖深槽土方新筑北堤,工程占地宽750米。为使渠北涝水能高低分排,清污分排,近期入海水道内开挖南北两泓,利用南泓排渠北高片涝水和淮阴地区污水,利用北泓排低片涝水。设计排涝流量  相似文献   

5.
沈继华  马东亮 《治淮》1999,(5):23-23,26,27,28
淮河入海水道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布置,在桩号27 800处与京杭运河交叉,交汇处入海水道与京杭运河、苏北灌溉总渠形成两河三堤、三河交叉的水利枢纽网。为了保证京杭运河、苏北灌溉总渠的正常航运和入海水道泄洪,该枢纽布置了国内最大的立交地涵(过流能力7000m~3/s,地涵断面8m×8m,共39孔)。本文在入海水道与京杭运河立体交叉布置的基础上,从设计、施工和航运的角度研究了入海水道与京杭运河斜交、正交、宽槽、沉管四种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6.
关翔 《治淮》2004,(5):37-38
江苏省灌溉总渠管理处坐落在淮安市楚州区的南郊、京杭大运河与苏北灌溉总渠管理处的交汇处,管理着3市8县(区)境内的37座大中型站、闸、涵等水利工程,发挥了南水北调二三级泵站、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的排洪、排涝、灌溉、航运、发电、挡潮、冲淤保港等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7.
李陆明  崔洪涛 《治淮》2003,(8):20-20
一、概况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洪泽湖洪水出路、保证洪泽湖大堤安全的一项战略性骨干工程。该工程西起洪泽湖大堤的二河闸,东至黄海扁担港,全长163.5km,与苏北灌溉总渠形成两河三堤。二河枢纽位于入海水道与分淮入沂河道(二河)交汇处,是淮河入海水道的进口,也是入海水道的第一级枢纽。其主要任务是承泄洪泽湖洪水,并控制入海水道和分淮入沂流量,以满足入海水道和分淮入沂分流比的要求。枢纽包括二河新泄洪闸、二河东堤至桩号4+641.11之间的入海水道河道和左右堤防。新泄洪闸共10孔,单孔净宽10.0m,底板高程6.0m,设计泄洪流量2270m3/s、强迫…  相似文献   

8.
李延安 《江苏水利》2007,(7):18-18,20
1工程概况淮河入海水道淮扬路高架桥位于淮安市楚州区淮城镇南、运东闸下950m处,与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入海水道正交,其主桥跨布置在入海水道部分为35m 60m 35m的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粱,连接跨为  相似文献   

9.
一、工程概况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泽湖)洪水出路、保证洪泽湖大堤安全的一项战略性骨干工程.它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布置,并与其形成两河三堤,该处现有建筑物较多,且已形成泄洪、调水、灌溉、排涝、发电、航运和公路交通等多种功能的水利枢纽.  相似文献   

10.
淮河入海水道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盐城市境内,经过清浦、楚州、阜宁、滨海4县(区)。淮河入海水道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紧靠其北侧,西起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滨海县扁担港注入黄海,全长163.5km。工程分两期实施。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建成后,洪泽湖及淮河下游地区防洪标准由目前的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同时将苏北灌溉总渠渠北地区1700多km2的排涝标准由3年一遇提高到5年一遇以上。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具有巨大的防洪效益和社会效益,将为淮河下游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简介  相似文献   

11.
庄亚洲 《治淮》2002,(5):31-32
一、概述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淮河下游地区3000万亩耕地、2000多万人口安全的战略性工程。由于大堤施工接头多,地质条件差,延伸距离长,薄弱环节多,南堤又与苏北灌溉总渠北堤嵌接,因而防洪与抢险任务较重。  相似文献   

12.
王先达 《治淮》1999,(2):32-33
本文重点介绍了解放后对洪泽湖大堤、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分淮入沂等工程的治理标准和过程,以及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的规模、作用、筹划和审批过程。  相似文献   

13.
淮河入海水道在2003年大洪水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建成后于2003年汛期首次启用,历时33 d,共分泄淮河洪水44亿m3。文中回顾了入海水道分洪的背景及过程,客观地分析了入海水道工程的启用对有效降低洪泽湖水位、减轻入江水道、分淮入沂、苏北灌溉总渠防洪压力发挥的作用,可为今后入海水道工程的调度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松 《治淮》2001,(10):26-27
一、工程概况 淮河入海水道南堤系在现有苏北灌溉总渠北堤上加高培厚。灌溉总渠建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是人工施工,由于天气寒冷,冻土较多,部分土块较大,也没有破垡及碾压夯实,局部地段存在隐患。勘探资料表明,50K以下堤身渗透系数为A×10~(-2)~10~(-4)cm/s,一般为A×10~(-3)cm/s,不能满足渗透稳定要求,经批准进行劈裂灌浆处理。 1999年度入海水道南堤劈裂灌浆工程淮安段桩号为50 000~57 000,长7000m。该段堤顶宽8~10m,堤顶高程10.5~9.7m,边坡1∶2.5~1∶3,堤身土质多为粉质粘土、重粉质壤土。工程于1999年12月16日开工,2000年2月1日完成,完成造孔1751个,形成劈裂  相似文献   

15.
刘玉年  王世龙 《治淮》1994,(6):15-16
淮河入海水道规划是自洪泽湖东二河起,沿苏北灌溉总渠北侧,东经淮安、涟水、阜宁,至滨海县入海,全长165公里。 入海水道工程酝酿已久。早在五十年代治淮初期,政务院作出的《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即确定开辟入海水道。1964年水电部规划局在《淮河流域治理初步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为保障洪泽湖大堤和里运河堤安全,必须扩大入江入海泄量;除继续完成分准入沂相机分泄淮河洪水经新沂河入海外,考虑在灌溉总渠以北,结合当地排涝开辟入海水道。在以后的历次治淮规划中均肯定了实施入海水道的作用。1991年国务院治淮治太会议决定中,把入海水道工程作为洪泽湖及淮河下游达到百年一遇防洪标准的骨干性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16.
淮河入海水道 (参见本期封面、封底图片 )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盐城市境内 ,经过清浦、楚州、阜宁、滨海、射阳等 5县 (区 )及淮海农场 .淮河入海水道与苏北灌溉总渠平行 ,紧靠其北侧 ,西起洪泽湖二河闸 ,东至滨海县扁担港注入黄海 ,全长 163 .5km .工程分两期实施 ,近期工程设计排洪流量2 2 70m3/s,使洪泽湖防洪标准从原来的 5 0年一遇提高到 10 0年一遇 ,同时将苏北灌溉总渠渠北地区 170 0多km2 的排涝标准由 3年一遇提高到 5年一遇以上 ;远期工程设计排洪流量 70 0 0m3/s ,洪泽湖防洪标准可进一步提高到 3 0 0年一遇 .淮河入海水道南北堤距…  相似文献   

17.
方乃伦 《江苏水利》2008,(12):28-28
1工程 概述淮河入海水道位于淮河下游,南堤(苏北灌溉总渠北堤)长168km,建于1951年11月,由灰黄色粘土、粉质粘土筑成。由于工程在冬季施工,冻土筑堤,虚土不实,防渗能力差,为消除堤内隐患,经2005年对大堤进行灌浆试验后,对南堤的21+100~23+800段长2700m实行劈裂灌浆。  相似文献   

18.
戴清华  夏军  杨敏 《江苏水利》2004,(1):16-17,19
1 工程概况。淮河入海水道渠北片原属里下河地区水系。苏北灌溉总渠形成以后。截断了原排入里下河湖荡的涝水出路.后经多年治理,排涝条件有所改善.但仍存在着地势低洼、排水出路不足、排涝标准偏低等问题:入海水道近期工程的实施,将妇女河入排水渠的口门切断.为解决妇女河涝水及滨海县城区污水的外排出路.兴建  相似文献   

19.
1 工程概况 渠北闸是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淮安枢纽工程的一部份,位于淮安市楚州区城南、运东闸下游600m总渠北堤(即入海水道南堤)上,建成于1960年6月。渠北闸是一座平底板带胸墙的开敞式排涝闸,共5孔,每孔净宽3.0m,闸室总宽21m,顺水流长度为15m,各孔间采用钢筋混凝土闸墩分隔,墩宽1.2m。闸上公路桥桥面高程同近期入海水道南堤堤顶高程13.38m,工作桥桥面高程为14.0m,  相似文献   

20.
李永博 《江苏水利》2002,(Z1):34-35
1概况 淮河入海水道西起洪泽湖二河闸,沿灌溉总渠北侧向东,至扁担港注入黄海,全长163.5km.其南堤为苏北灌溉总渠北堤,为两河夹一堤,属I级堤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