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实现了从“手段人”到“目的人”转变的某些论断提出了质疑,并就此问题阐明了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这需要从伦理角度寻找造成诸多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最主要的就是把人当成了实现经济利益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要保障食品安全,还需要生产者、监管者、消费者共同努力,把每一个人当成最终目的,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语用角度讨论了“目的是为了”格式中“目的”和“为了”能否删除及如何删除的4种情况,有力地驳斥了以往学者主张取消“目的是为了”格式的看法,并提出语言规范化标准讨论中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现代化有赖于人的现代化。由于中国长期农耕社会的影响,中国“传统人”的特征有相当部分已不适应现代化要求,因此要求向中国“现代人”转变。这一转变已于鸦片战争后开始,现在正处于过渡阶段。为尽快实现中国现代化,当前应按党的十五大报告要求,努力加快这一转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导入CIS最主要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提升企业形象设计,也是为了方便识别、管理,节省成本,保护产权。对企业进行形象识别、理念识别和行为识别进行统一和约束。导入CIS不能片面化,既要注重形象识别同时也要注重行为识别和理念识别。  相似文献   

6.
对人类的“思维性目的”进行了分析,并从“战略”和“战术”两方面论述了目的对设计的重要影响,指出其具有方法论和世界观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学者论述甚多,但大都偏执一方,或云出于义愤,或云实现父愿,或云出于史官之职责等等。作者从历史和自身两个角度论述了司马迁著述《史记》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学者论述甚多,但大都偏执一方,或云出于义愤,或云实现父愿,或云出于史官之职责等等。作者从历史和自身两个角度论述了马马迁著述《史记》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我国刑法理论体系中规定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章节中的犯罪,在司法实践中也多有发生,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近年来,拐卖妇女儿童罪有犯罪手段以及犯罪地域上的扩大趋势,而对该罪的正确判断与认定,是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的关键所在。本文以拐卖妇女儿童罪"以出卖为目的"的认定为着眼点,以司法案例佐证,得出"以出卖为目的"的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成为企业的第一竞争要素,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已显出其特有的核心地位,然而,传统上占尽天时地利的国有企业,虽然是人才济济,但在市场竞争却并不占优势,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人“本”未位,因而后进失落。  相似文献   

11.
注重人本管理,以人为本,是驾驭企业一切管理活动所必须遵循的首要规则,在以执行刚性制度为基石的基础上,加强情感、智力投资,更多地注入柔性举措,注重对员工人格尊严、利益需要、主体地位等的尊重,乃企业人管理者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12.
纵观西方管理理论,关于人性的思考贯穿始终,“复杂人”假设是与现实最接近、与具体情况联系最密切的人性假设。这一假设对西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它也有严重的缺陷。从马克思关于“全面发展的人”的角度,对“复杂人”假设的抽象性缺陷给予尝试性的克服,重新了进行思考,以确立人本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有多种含义,“以人为本”中的“人”,也有多种所指,两者都包含着不同层次的内涵,而且彼此相互对应。在历史观的内涵上,人是历史的主体;在政治观的内涵上,人是指人民群众;在道德观的内涵上,人的外延已延伸到了每个人、一切人;在管理领域和人才观的内涵上,人是指员工和能人。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以人为本”中的人则是指自由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讲到人处理的三种关系时讲到,人要处理的关系无外乎三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西方传统哲学着重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传统哲学着重于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西方哲学有深刻的宗教背景,人们将自己一生的作为交给上帝审判,因此人们易于建立自己的精神背靠;中国基本上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汉民族基本上是一个不信教的民族,因此无法建立自己牢固的精神背靠,从而发展了丰富的道德伦理论证。由于中国人习惯于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几千年来都是为了建构一个"道德形而上学",实则是一种内心体验之察觉、道德理想之构建;而注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西方因为要处理自然,必须认识自然,则走向了注重抽象与纯形式逻辑的认识论,这种认识论后来发展为一种为科学奠基的哲学,培养出了资本理性。  相似文献   

15.
“人”一直是哲学关注的焦点,是哲学的最高原则,“人是什么”始终是人的自我认识史中的一个中心问题。本文试图以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哲学对“人”的一种反思,来论述哲学从古希腊时起各个时期哲学对“人”的一种理论性阐述,通过考察这种哲学与“人”的存在关系,提出现代中国哲学不应局限于一种追根溯源的本体论研究,而更应该关注“人”的存在。从而为人的存在提供一种形而上学层面的价值意义和价值判断,确立人的存在之根本,为人的存在开创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老子从分析人的本性入手,论证了欲望不是人性的内容;通过分析人欲的弊端,强调人应该通过节欲、寡欲来免除外在的祸害与不幸,保持人淳朴的本性。只有无欲、不争,万物才能顺其自然地发展。老子关于人欲的思想有一定的合理,性,是其人性论的基础。深入研究老子的人欲理论,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组工干部要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推动企业发展,这是新时期历史赋予的重要责任。在工作生活中争当企业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领头羊和排头兵,必须要当好党委决策的"参谋人",为党委决策提供"群众信得过、党委用得上、决策下得去"的重要信息,保证提出正确、合理、合法的建议;要当好党员干部的"娘家人",深入到党员干部中间,及时、准确掌握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倾诉他们的心声,真心实意为党员干部解忧;要当好人才建设的"铺路人",善于发现人才、得到人才、用好人才,做到人适其位、位尽其能。  相似文献   

18.
企业生产系统是由“人”、“机”、“环境”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具有加工转换功能的人-机-环境系统。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了面向企业生产的人-机-环境系统中人对系统总体效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旨在提高系统总体效能和可靠度的人为差错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9.
结合老子道德经中所述水的特性,从目的意义、主要作用及打造途径三个方面,阐释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及效应。  相似文献   

20.
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原因和表现特点,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企业对各种“非正式组织“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