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追求变化     
追求变化余平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变化。凯伦·戴维森是美国著名珠宝设计师。戴维森和她的珠宝设计工作室始终如一地追求着珠宝首饰创作的个性化与变化。她创造了不少豪华的绝品,这些作品从自然界有机体形态吸取创作灵感,强调自然的色彩搭配与流畅的线条,给人以超凡脱俗之...  相似文献   

2.
嘉宾     
《中国宝石》2011,(7):28-28
当代世界闻名的意大利珠宝工艺设计大师,罗马首饰制作商协会顾问。自1968年开始,在罗马市中心万神殿旁的工作室进行他的珠宝设计制作。“倾听珠宝、爱珠宝、理解珠宝”,是他对珠宝设计的非凡理念。他的作品曾出现在美国好莱坞电影中,出现在纽约畅销杂志封面上,更是巴黎、米兰、纽约世界级服装展示会上模特们的爱物。迭戈的作品高贵典雅,充满古典宫廷的华美,深受欧美上流社会的钟情。本期,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位大师,一同感受他在珠宝设计中为我们展现的巴洛克风情。  相似文献   

3.
《中国宝石》2014,(11):58-59
以珠宝设计见长的One Some温心珠宅私人定制工作室,汇聚了来自欧美、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等顶尖设计师团队,致力高端珠宝设计领域,其品牌成立于2013年。  相似文献   

4.
刘超 《中国宝石》2007,16(4):188-191
2007年8月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为2007届毕业生举办了作品展,引起轰动。该院校是中国美术学院下属二级学院.以培养应用型、创业型的高级艺术设计职业技术专门人才为办学宗旨.坚持“立足现代艺术设计,发展都市时尚设计.传承工艺美术设计”的办学方向.注重教学质量,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珠宝设计专业设有多个学生工作室和教师工作室。工作室内除配备常用设备外.还添置了激光焊接、切割、雕刻等加工设备.尽力为学生的实践创作提供条件。同时.在各工作室还安排了专门的工艺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5.
孙铭 《中国宝石》2005,14(2):61-61
天马行空的设计理念,焕然一新的材料搭配,尽现于第六届“香港珠宝设计比赛”之中,反映出香港珠宝设计人才济济,具有无穷无尽的创作潜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黄金珠宝》2005,(3):78-81
日本珠宝设计师协会(Japert Jewellery Designers Association inc./简称JJDA),这是一个关于珠宝职业设计师和珠宝设计艺术的自发性组织,创始人渴望珠宝设计的艺术能够通过创作表达出来,JJDA始建于1964年,并于1988年成立了日本珠宝设计公司。公司的规模由成立之初的十几人扩大到现今的500名常务会员。40多家合作公司。  相似文献   

7.
鲍枫 《中国宝石》2009,(4):132-134
2009年9月24日,TTF“神韵东方”亚洲珠宝设计邀请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向全球媒体以及专业客户发布“神韵东方”亚洲珠宝设计主题创作作品。几位艺术家对他们“神韵东方”主题设计的构思一一阐述,并公布作品的创作灵感。  相似文献   

8.
大粗金链子在脖子上晃来晃去,宽大金戒指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自画像的时尚黄金首饰走进了市场,带有企业LOGO的首饰也进入了们的视线……1个,2个,3个,直到30多个设计师出现在同一个珠宝企业,更有珠宝企业重金网罗高级设计人才,出现了首饰设计工作室和设计总监。当这些看似杂乱地事例堆砌在眼前时,我们看到的是国内首饰的发展路线。……[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五金科技》2013,(5):58-58
女性对珠宝总是怀有无比的热情,比如宝格丽,施华洛世奇。这些品牌的幕后都有一个强大的时尚推手,那就是MatteoThun,这位曾三次获得卓越设计奖的意大利设计大师。1981年,他作为著名的孟菲斯设计小组的创立者之一,引领了80年代的后现代设计潮流;1984年在米兰创办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  相似文献   

10.
正入行20年来,珠宝设计师郑宏亲眼见证了珠宝设计在中国的快速发展。珠宝设计从早期的不成熟到行业的普及,再到如今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一批独立珠宝设计师,自立门户,成立自己的工作室。20年对于郑宏来说,他看到了行业发展的艰辛历程。谈到珠宝设计在行业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郑宏以他东北人的直率向我们分享了他的看法。他说只有敢于面对问题,才能够让设计师群体生活的更加快乐,更好的服务于珠宝行业。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宝石》2014,(11):56-57
在如今的珠宝圈里,兴起了这样一些首饰工作室,活跃着这样一些年轻设计师,他们的工作室说起来并不豪华,也不是那么起眼,但他们有思想,有抱负,有理想,有追求,在设计的海洋里,激情遨游,去追寻着属于自己的珠宝梦。  相似文献   

12.
刘洪燕,独立珠宝设计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硕士毕业;师从国家级玉雕大师苏然,设计多款和田籽玉镶嵌珠宝首饰系列作品;2012年参加瑞士巴塞尔珠宝展;燕京粲然珠宝工作室创始人。刘洪燕说:"选择珠宝设计作为职业对我来说就像是命中注定一样。珠宝设计本身就像是一件奢侈品,在设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宝玉石》2009,(5):80-83
9月24日,"神韵东方"亚洲珠宝设计邀请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内盛大召开。"神韵东方"亚洲珠宝设计邀请展是TTF"神韵东方"亚洲珠宝主题创作全球推广计划的一个核心部分,是亚洲顶尖设计巨匠及艺术家参与的珠宝设计展览,倡导东方文化在珠宝领域的当代艺术展现,借国际设计大师之手展现东方文化的珠宝魅力。这也是一次珠宝设计界跨界设计的盛举,将提升东方首饰时尚与专业水平,助推中国珠宝设计走向全球。  相似文献   

14.
羽琛 《中国宝石》2012,(9):142-145
4D珠宝理念的诞生 如今的3D电影风靡世界,超炫的电影画面为观者带来不一般的视觉享受。而邱雅菁所设计的4D珠宝又是怎样的一种理念呢?邱雅菁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她说:“在传统的理论中,珠宝设计是由点线面结合在一起所创作的一种立体造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宝玉石》2012,(5):108-108
宝诗澜(Booslon)一直致力于珠宝的革新创作。最大限度的展现宝石的光泽与明亮度,闪耀极致奢华,提升珠宝价值与魅力。美,自然天成是宝诗澜对珠宝艺术的极致追求。宝诗澜以其巧夺天工的精工技术、品质宝石的斟选、精致典雅、简洁大方的样式与完美比例的造型设计,在珠宝的星空中闪耀迷人的光芒。  相似文献   

16.
珠宝设计课程是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本专业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且与珠宝产业应用密切相关。基于新时代、新形势、新工科建设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求,为适应珠宝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可以通过优化珠宝设计课程模块和教学重点,发挥工科学生的专业优势。一方面将课程内容项目化,鼓励学生结合设计软件展示作品逻辑。另一方面采用校企协同举办设计竞赛或工作室研发项目等方式,综合提升学生的设计技巧、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将珠宝设计课程的在校学习成果快速落地于市场。帮助学生搭建、完善专业知识体系。更好的满足当今产业升级大环境亟需的高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珠宝设计师:代波军2002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部首届珠宝设计专业2013年成立珠宝设计工作室2015年成立代波军艺术珠宝有限公司专注私人定制2017年组建代波军商业设计团队为珠宝企业提供产品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日前,法国顶级珠宝品牌Van Cleef &Arpels(梵克雅宝)于香港推出Les Jardins高级珠宝系列。品牌继续以歌颂自然的设计理念及独具文化韵味和品牌内涵的创作风格设计Les Jardins高级珠宝系列,将“自然与唯美交融”这一主题完美演绎。  相似文献   

19.
嘉宾     
《中国宝石》2011,(3):24-24
中嶋邦夫是日本珐琅珠宝界的第一人,运用珐琅工艺制作的珠宝可谓巧夺天工。拉力克的设计风格深深影响了中峙先生,他将品味、气质、雅致化为创作源泉,件件美丽的珐琅珠宝系列作品陆续诞生。在中嶋先生的精彩演绎之下,其创造的珐琅珠宝作品,开创新猷,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在日本有“人间国宝”的美誉。  相似文献   

20.
《北京服装纺织》2014,(12):138-140
珠宝创作不再只是艺术的呈现更是一种文学与哲学的探讨;台湾知名珠宝艺术家黄湘晴(Stella Huang)继2012年出版《文学珠宝经典飨宴-谈珠宝创作的十种发想面向》一书,带领她的“喜柿设计团队”于北京发布百件文学珠宝系列作品获得广大群众热烈的回响后,历经2年潜心创作,再度以她独创的“文学珠宝”设计风格,凝聚中国字形、图腾强大的艺术性,率先与沉香做一完美的结合,重磅推出市场上史无前例令人为之惊艳的沉香珠宝系列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