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单体及乳化剂组成对核壳型丙烯酸酯乳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复合乳化剂,经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发合成核壳型丙烯酸酯乳液。讨论了核壳层乳化剂质量比、核壳层硬软单体质量比、核壳层单体总质量比对聚合反应以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复合乳化剂SDS和OP-10的总用量为3%[m(SDS):m(OP-10)=2:1],且在核壳层中的质量比为4:1,核层、壳层中MMA与BA的质量比分别为1:2和3:1,核壳层单体总质量比为1:1时,可制成综合性能良好的核壳型丙烯酸酯乳液。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苯乙烯-丙烯酸酯(简称苯-丙核壳型)乳液的组成与结构对成膜过程及涂膜性能的影响,采用分阶段饥饿态加料的半连续乳液聚合法以苯乙烯和丙烯酸酯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苯-丙核壳型乳液。通过DSC、TEM 等手段确证了复合乳液的核壳形态结构,考察了单体加料顺序、单体组成等对乳液涂膜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核壳型乳液可根据聚合物的相容性来调节两相的均匀分散性,该形态结构可为涂膜提供优越的透明度、光泽性和硬度。  相似文献   

3.
采用半连续单体乳液滴加法聚合法,以石蜡(PF)为种子、丙烯酸(AA)为壳,制备石蜡/丙烯酸(PFAA)核壳聚合乳液。以乳液特性粘数([η])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实验L9(34)筛选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反应温度θ、反应时间t、引发剂K2S2O8用量和单体AA用量对PFAA乳液[η]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乳液[η]因素的大小顺序为θ>t>w(K2S2O8)>w(AA),较优的工艺条件:θ=70~75℃,t=2h,w(K2S2O8)=0.16%~0.20%,w(AA)=16.5%~18.0%。  相似文献   

4.
聚合微球深部调剖是一种改善油藏非均质性的有效方法,而常规聚丙烯酰胺微球耐温性、耐剪切性差,限制了微球适用范围。针对这一问题,文中以苯乙烯、二乙烯苯、丙烯酰胺为单体,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Span8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为乳化剂,采用调整表面活性剂加量控制微球粒径大小,通过乳液法制备了微米与亚微米2种不同粒径级别的微球。结果表明:微米尺寸微球表面富含丙烯酰胺链段,而亚微米尺寸微球具有核壳非均质结构,并且微球的壳以交联的丙烯酰胺链段为主;热重分析显示这两种微球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耐温可达300℃以上,耐温性能明显优于传统聚丙烯酰胺微球;研究剪切速率与剪切时间对微球粒径的影响可知这两种微球具有显著抗剪切能力。  相似文献   

5.
核壳型高交联聚硅氧烷/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粒径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苯基三乙氧基硅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单体合成了高交联聚硅氧烷乳液,然后与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共聚,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高交联聚硅氧烷/BA/MMA 复合乳液。考察了乳化剂的种类与用量、单体加料方式、单体总浓度对乳胶粒粒径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辛基苯酚聚氰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复合乳化剂合成聚硅氧烷乳液,BA 和 MMA 加入前补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乳化剂且两单体以半连续法加入,可得到较均匀的复合乳液。当复合乳化剂用量为硅烷单体质量的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补加量为 BA 和 MMA 总质量的1.5%、单体总量为体系中水质量的35%时,乳胶粒的体积平均直径约为71 nm。  相似文献   

6.
先通过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合成聚氨酯预聚体;在中和阶段,加入乙烯基共聚单体降低体系粘度,合成羟甲基丙烯酰胺封端的聚氮酯乳液;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的乳液共聚,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乳液。采用红外光谱对制备的复合乳液进行表征,用凝胶色谱法测定其数均和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乳液及其涂膜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MMA用量增加,改性聚氨酯乳液的粘度降低,但涂膜的吸水率降低、拉伸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7.
<正>一种聚丙烯酸酯类硬挺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聚丙烯酸酯类硬挺整理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水、乳化剂和单体混合,搅拌乳化,得到核单体乳液;搅拌条件下在部分的核单体乳液中加入电解质溶液和引发剂,反应得到反应液;2)搅拌条件下在反应液中加入剩余的核单体乳液和引发剂,反应得到核聚合乳液;3)搅拌条件下在核聚合乳  相似文献   

8.
基于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和增韧机理,设计出ASA三元复合聚合物。研究发现,ASA复合聚合物具有核-壳结构,核与壳之间存在接枝产物,接枝产物的组成为A/S=18.4/81.6(重量比),略低于其乳液恒比组成(A/S=20/80),接枝率随核的交联剂、乳化剂及壳层单体的用量增大而增大。动态粘弹谱(DMS)显示在核的聚合物相中存在壳的聚合物相畴。ASA复合聚合物与其机械共混物具有相同的热稳定性,但具有更好的韧性。其缺口抗冲强度在交联剂为1.0%时出现极大值,并随橡胶粒径和含量的增大而增大,韧性大大高于ABS。  相似文献   

9.
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复合乳化剂,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的聚合方法成功合成了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PBA-P(MMASt))核壳乳胶粒子,通过化学改性得到壳层含上氨基基团的核壳乳胶粒子。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观谱仪、元素分析仪以及差示扫描量热仪对核壳乳胶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BA-P(MMA-St)核壳乳胶粒子具有核壳结构,其平均粒径达340nm,其中壳层平均增厚35nm,聚苯乙烯成功接枝到PBA核上,并且壳层含有氨基基团,当壳层聚苯乙烯含量为壳层单体质量的25%时,壳层氨基含量可达1%。此外,随着壳层聚苯乙烯含量的增加表层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0.
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聚丙烯酸丁酯-无规立构聚苯乙烯(PBA-aPS)核壳乳胶粒子,讨论了单体纯化、引发剂加入方式以及聚合反应条件对苯乙烯(St)转化率的影响,并设计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合成工艺,并对核壳乳胶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核壳乳胶粒子以轻度交联的PBA为核、aPS为壳,核壳结构明显;乳胶粒子呈圆球状,平均尺寸约340nm,分布比较均一,粒子粘连情况通过降温出料得以解决;核壳粒子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高达324℃,加工过程中粒子没有发生形变;粒子的堆砌并不影响粒子在间同立构聚苯乙烯(sPS)基体中分散,说明PBA-aPS核壳粒子填充改性sPS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