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2008年,测井和地层评价的新进展主要体现在电缆测井、储层监测、随钻测井等方面。重点介绍了电缆测井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主要包括井下拖拉器、阵列侧向仪器、介电测井仪、电缆地层测试器等仪器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光洲 《石油仪器》2007,21(4):41-43
介绍一种石油测井电缆遥测的方法,该方法采用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技术,实现了地面测井系统和井下仪之间的双向数据通信,使得地面系统可随时向井下仪发送控制指令,提高了石油测井的可靠性。编解码接口采用了高性能的处理器,能够实现通信数据的校验运算,提高了测井的成功率。井下仪采用总线接口,允许组合更多的井下仪,一次下井可测量所有井下仪的数据,而且简化了测井操作。脉冲编码调制解调技术已在油田测井公司得到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碳氧比测井仪单芯传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延辉  韦克平 《测井技术》2007,31(3):282-284
针对测井电缆由7芯改为单芯的需要,提出了一种碳氧比测井仪单芯电缆传输方案。该方案通过设计井下电缆转换接口,由其接收单芯电缆中的信号再变换出原先的7路信号,解决了传统7芯电缆中的信号在单芯中传输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利用单芯电缆传输的碳氧比测井仪结构,给出了单芯电缆通信方案及部分编译码电路和波形图。整个系统已经通过模拟测井环境验证。  相似文献   

4.
过去10年里,工业界对减少与深水储层开发有关的巨大成本的需要加速了油气井设计和钻井技术的发展,自从我1994年调研了测井人的技艺水平以来,测井技术的进展跟上了井设计和钻井技术的发展,使深水井,大位移,水平井和多侧支井的钻井,评价和完井实施起来容易,电缆测井和随钻测井(LWD)技术的新进展和发展非常迅速。数字电子技术和遥测技术的不断改进使仪器精度和可靠性得到提高,使仪器的应用扩展到高温高压环境,使井下处理得以增强,促进了新的小井眼设计取得成功,除了几种最新的仪器设计除外,电缆测井和LWD技术的新进展主要是我1994年所讨论的裸眼井和套管井设计技术的相应发展。储层监测是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研究出新的电缆测井仪器和永久放置的传感器。声波电缆测井仪器的发展包括低频多极(全波,波形和交叉偶极)声波仪器,能在软地层采集横波和斯通利波,新的电磁(EM)波测井仪器设计包括多电极侧向仪,2种过套管电阻率仪,高分辨率方位侧向测井仪,以及能反映电阻率各向异性(Rv和Rh)的多分量感应仪,第2代脉冲回波NMR仪提供更多的测量,改进了轻烃和重烃的评价,能进行快速勘测测井,核测井中,几种过油管脉冲中子设计既提供俘获测量,又提供能谱测量,新的过套管地层测试器能在套管上钻孔,测试,并在完成地层测试后在钻孔孔眼放置高压塞子。LWD的研发重点仍然是获得各种测量和井眼图像的衤时传输能力。使钻井更安全,井位(地质导微量)更准确,储层的排驱更佳,新的发展包括声波横波慢度,随钻地震,NMR;脉冲中子测量已进行了现场测试,自从1994年以来,井下电缆测井和用于储层监测的永久放置的传感器整体上获得发展,电缆测井传感器包括测斜仪和加速度计,用于监测裂缝生长和流体流动,永久传感器包括地震和电磁(EM)阵列,光纤传感器,可用于探测流体流动,监测流体接触面和饱和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在带推靠器贴在井壁的测井井下仪器中,井下电缆防转接头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配套装置。它主要解决在测井过程中,由于仪器紧贴井壁,电缆旋转回松,影响测井质量和降低电缆使用寿命的问题。该井下电缆防转接头与以往井下电缆防转接头所不同的是采用了日本先进的滚动式滑环特点,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二十年间,应用电缆测井技术估测生油岩丰度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同一时期通过电缆测井估测生油岩成熟度却未获进展。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应用小井眼电缆测井技术来评估含煤沉积,对煤成熟参数、煤级、密度、水份含量、灰份含量和热值以及煤的其他重要参数的定量测定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水平井测井工艺是采用钻杆或油管对测井仪器进行井下输送,利用泥浆循环动力使水平井电缆对接工具对测井仪器进行必要的组合,实现井下仪器、测井电缆、地面设备的电性连接。通过起下钻杆或油管过程进行测量,技术含量比较高。  相似文献   

8.
各地委员,各位同志:从1955年9月开的第二次全国石油规格会议到现在已经三年了,那次会议通过的规格标准和试验方法已经执行三年了,这三年期间里我们石油规格工作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所取得的成绩是伟大的。我们的规格在过去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基本上对生产和使用上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大力吸收苏联先进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电缆测井时缆芯压降对仪器运行可靠性的不良影响,从电缆供电的串联等效电路出发,建立了测井作业时电缆电阻和缆芯压降模型,并推导出电缆电阻和电缆缆芯压降与仪器下放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井下电缆温度分布、电缆自重和井下测井仪器的重力影响电缆电阻和电缆缆芯压降,电缆电阻和电缆缆芯压降均与仪器下放深度成正相关关系.仪器下放深度变化引起的电缆温度分布变化是电缆电阻、电缆缆芯压降变化的主要因素,电缆自重和仪器重力对电缆的拉伸效应是次要因素.该研究对井下测井仪器供电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电缆测井、随钻测井和岩石特征描述技术的引入注目的进展,着重论述了各种井下仪器(包括电磁、声波、核测井仪及地层测试,重力测井、地震测井等)。通过开发和运用高速数据传输,井下微机,阵列和成象技术等高新技术后取得的革新和发展,提高了地层和储集层评价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测井电缆头的可靠性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井电缆头是生产测井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电缆和井下仪器的部件。在电缆头的结构设计中,电缆与电缆头的连接形式是设计的核心部分。文章以对比的形式,介绍了两种不同电缆-电缆头连接方式,阐述了"锥度头"电缆固定形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测井和地层评价的新进展主要体现在电缆测井、储层监测、随钻测井等方面.重点介绍了储层监测中脉冲中子、井间电磁、井下重力等;随钻测井中的井下电池和遥测系统、方位密度成像以及油藏模拟中的数字露头等.  相似文献   

13.
正大斜度井或水平井井下仪器、井下工具传输方法可分为2种基本类型:电缆传输和钻杆传输。这2种传输类型还可组合成混合传输方法。电缆传输方法包括电缆重力传输、井下爬行器、泵送传输和钢丝传输;钻杆传输方法包括随钻测井和钻杆无线测井;电缆钻杆结合的传输方法包括连续油管传输和钻杆电缆组合传输。最近开发了有线钻杆传输技术。该技术将电  相似文献   

14.
当更换不同型号的测井电缆或在单芯与七芯电缆滚筒之间转换时,由于不同类型的电缆其分布电容、电阻及电感等存在差异,因此对井下仪器测量信号传输的影响也有差别。当生产测井接口板(MUXB2)的自动均衡不能完全补偿电缆对测井信号的影响时,通过手动调节方式可以改善测井信号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利用腐蚀速率测定法分析测试电缆在井下测试过程中的前后性能变化,即是否被腐蚀、使韧性及耐拉伸力发生变化,初步确定测试电缆的可使用周期。此方法可初步确定测试电缆的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油田相关领域中。  相似文献   

16.
DJ型电测绞车自动排缆系统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国内陆地石油测井所使用的测井绞车,无论是进口,还是国产的都配置了电缆排列系统。排缆系统的种类很多,但大多数都为人工换向系统,即电缆到达滚筒两侧时人工操作换向装置,使电缆排列方向改变,DJ型电测绞车上所设计配置的排缆系统是一种自动改变电缆排列方向的排缆系统,随着滚筒的转动,电缆排列方向自动改变,不再需要操作人员去管理,这样既节省了人力,又达到了电缆排列整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石油测井作为新时期我国石油开采行业一项新兴技术,对于减少石油能源资源浪费,提高开采效率,优化开采模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石油测井过程中随着测井深度不断增加,井下的酸性物质和不断上升的温度与压强会对测井仪器造成一定的腐蚀,影响石油测井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测井效果。提高石油测井仪器耐高温性能仍是目前石油开采领域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鉴于此,本文将注重分析石油测井仪器耐高温性能方法,在对当前常见的技术进行实验分析后提出具体优化策略,旨在提高我国石油测井耐高温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8.
测井数据是测井仪器以一定的深度间隔对信号进行采样获得的,这里的深度指的是测井系统的电缆深度。在进行任何类型的数据处理之前,最重要的事情是知道井下仪器沿井轴方向的真实深度。众所周知,井下仪器的运动状况与井口电缆的运动状况并不一样,因而如此获得的测井数据总是存在误差。对于在垂直方向上分布有多个探测器的高分辨率测井仪器,情况尤其如此。本文提出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该方法可以实时输出经速度校正  相似文献   

19.
石明贤 《石油仪器》1994,8(2):119-119
测并施工是由车载地面仪器,电缆和井下仪器(电极系)实现的。电缆、井下仪器和电极系的连接是多年来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连接一直采用“绳套、胶管、麻绳和包市”进行连接,既废工又废料,难以保证质量,特别是中深井经常因传递测井信息的导线绝缘问题影响测井资料质量,或返工或造成卡住仪器等工程事故。70年代国内先后引进国外的连接工艺技术,即测井马笼头。但关键的技术问题是导线拉力芯的绝缘问题未能得到很好解决。主要结构是在充满泥浆液体的高温高压的井筒内马笼头外壳里靠充填绝缘硅脂来保证绝缘,因此就必须每测一口井进…  相似文献   

20.
刘光汉 《石油仪器》1989,3(4):197-199
目前,大斜度井越来越多,相应的测井技术也越来越复杂。大斜度井测井须借助于钻杆先将下井仪器推送至井内欲测深度,然后利用钻井液推力将测井电缆送至井下,使电缆头与下井仪器准确无误地对接起来。为了保证完成这种测井,在技术设备上,还须使用电缆侧面进入短节与掣子总成等井下配套装置。本文重点介绍GEA RHA RT与ANA DRILL公司的这种测井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