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鹰潭市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落实《鹰潭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奖励和扶持暂行办法》,积极组织全市农业企业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2008年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取得新突破,在认证产品总数创新高的同时,实现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全面开花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一、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任重而道远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成为一项全局性的战略任务。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开始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其目标为:通过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控,有效改善和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无公害生产,保障消费安全,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中等水平。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应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相似文献   

3.
绿色食品与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都属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范畴,都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组成部分。无公害农产品保证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最基本的需要,是最基本的市场准入条件,且3~5年内,要求农产品全部达标;绿色食品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标准,满足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更高的需求;有机食品则是又是一个层次。目前,我省先后有127家企业的189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使用安全的投入品,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并使用特有标志的安全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工作是哪个机构负责?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管理机关为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是农业部直属正局级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全国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运作模式和市场定位?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第12号令),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分为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产地认定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随着农业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5.
通过2009年7-9月在河北、山东等地的调研,搜集整理了336家农户与6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策略认知数据。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农户对良好农业生产规范(GAP)与可追溯系统认知度较低,对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认证认知度较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生产与存储2个环节重要程度与问题易发程度方面具有极高的认同度;合作社对无公害绿色认证的认知和认同度很高,对其便捷性、准确性、成本低方面具有极高的认同度;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长期生存与发展是合作社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希望得到的利益;合作社认为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最重要的利益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6.
《粮食与饲料工业》2006,(10):I0004-I0004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罗斌9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新农村建设与都市型现代农业论坛上说,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三种基本类型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获得了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资讯     
湖北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品牌超4000个——每年可供质量安全认证农产品近1600万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简称三品一标)是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认证品牌,也是农产品市场准入的重要条件之一,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关注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主要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3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9.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那么,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呢?  相似文献   

10.
实现农产品质量追溯的关键是信息,其主要涉及信息记录、信息传递、信息载体和信息查询4个方面。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特殊性和快速发展为实现质量追溯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必须建立信息管理机制、信息披露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协调管理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本文分析了无公害农产品实现质量追溯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