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人均生活用水 80年代的伦敦、里斯本、华沙和90年代的新加坡、汉堡、巴塞罗那等6个城市的人均生活用水每天225升。这些城市水资源供应比较紧张,用水管理比较先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一般讲还是比较高的。我国的北京、天津、青岛、大连、西安、太原等6个城市2000年计划用水为每天218升,基本上与国外这6个城市在同一水平。化为年均用水量为75立方米左右。估计下个世纪  相似文献   

2.
20 0 0年 ,城市供水总量 46 9亿m3 ,比上年增加 2亿m3 ;全年生产用水量 2 2 8亿m3 ,比上年减少 8亿m3 ,生产用水量占总供水量的比例由 1999年的 5 0 6 %下降到 48 6 % ;全年生活用水量 2 0 0亿m3 ,比上年增加 10亿m3 ,生活用水量占总供水量的比例由 1999年的 40 7%上升到 42 6 %。在生活用水中 ,居民家庭用水量 132亿m3 ,比上年增加 6亿m3 ,家庭用水量占生活用水量的 6 6 1% ,与上年持平。城市用水普及率96 7% ,比上年提高 0 4个百分点。人均日生活用水量 2 2 0L ,比上年增加 3L。 2 0 0 0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量 30亿m3 ,比…  相似文献   

3.
在三亚市城镇生活用水量典型调查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经验法、统计分析法制定了三亚市城镇生活用水定额,并参照《海南省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定额(试行)》及国内其他地区定额标准,对三亚市城镇生活用水定额进行了评估,分析了三亚市现状城镇生活用水水平及未来节水潜力。最后,在《海南省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定额(试行)》的基础上,对城镇生活用水定额进行了修订和完善,给出了现状年和近期规划年三亚市城镇生活用水定额修订值。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活用水效率驱动因子及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分析城市生活用水特点基础上,从节流角度出发提出了提高生活用水效率的理念。通过文献研究、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筛选出对城市生活用水效率影响较大的驱动因子、调控因子。在此基础上对2011年江苏省13个大中城市生活用水情况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找出主要驱动因子、主要调控因子和城市生活用水效率评价指标,并根据它们三者之间的线性关系,得出三者之间的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城市群城乡生活用水效率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京津冀城市群高度密集连片的人类活动致使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区域生活质量的普遍提升,生活用水比重不断增加,其对区域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影响越来越大。城市群不均衡的发展模式不仅体现在不同城市之间生活用水方式存在差异,也体现在城乡之间的差异。结合Tapio脱钩方法,从城市与城市及城市与周边相互影响的角度,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2001-2015年城乡生活用水及其效率时空变化规律。主要结论为:城乡生活用水规模存在明显差异,城乡生活用水总量比例为7∶3,城乡人均生活用水比例为3∶1,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呈现为城镇生活用水量增长,而农村生活用水量下降的趋势;城乡生活用水效率有明显差异,除北京外,其他城市农村生活用水效率普遍高于城镇;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表明,城镇生活用水效率不断提高并相对稳定,而农村生活用水效率则先提高后降低;京津冀生活用水效率的综合提高,不仅考虑每个城市自身的发展需要,更需要从城市与城市及城市与周边联动协调的角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用水方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京津冀一体化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乌鲁木齐市是个极度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低,城市生活用水紧缺已愈发明显。通过收集2006-2012年社会经济数据、1990-2012年的城市生活用水量数据序列和气象数据序列,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线性趋势法,对经济发展、气候变化对城市生活用水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与与第三产业产值平均关联度为0.895 7,说明城市生活用水与经济发展有极强关联;2利用多项式模型来提取气候变化引起的生活用水量,发现2000年后气候变化引起的生活用水量波动剧烈。通过建立城市生活用水趋势模型,预测了城市人均生活用水量。计算表明,若年平均气温上升1.0℃,人均年生活用水量将增加12.807 m3。  相似文献   

7.
做好城市生活节水水平评价,是实现城市生活用水合理化、科学化的基础。本文应用水资源供需分析计算中的“定额指标法”,确定不同类型城市的人均用水定额标准参考值,提出了节水指数计算公式,用以评价城市生活用水节水水平。最后对河北省各城市生活用水节水水平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8.
四、研究成果 (一)数据处理 本报告在进一步数据处理上,遵循以下3原则: 1.人均生活用水定额≤40L/d,删去; 2.报表上缺居民生活用水总量或公共用水总量,删去; 3.日变化系数K_d>2.0、K_d<1.0,删去。 经过认真而又细致分析,将88城市用水量资料删掉33家,利用55城市售水量统计报表约6万个数据和补充的“城市建设统计年报”中33城市用水资料约4万个数据,共计10万个数据,采用数据整理分别计算出1990~1993年5张分析成果汇总表。这些表反映了各城市的人均用水定额现实状况(见表1~5)。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城市生活用水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出影响城市生活供水量的主要因素——气温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人均第三产业GDP),且气温与居民生活用水关系密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与城市公共生活用水关系密切。通过建立气温—人均居民生活日供水量、人均第三产业GDP—城市公共生活日供水量的函数关系,对城市生活供水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缺水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城市节水工作该如何进行?秦皇岛市节水办公室经过3年多探索,摸索出一条研究城市生活用水管理理论,强化城市生活用水技术管理的新路子,取得很大的节水成效。1 城市生活用水迅猛增长,强化节水管理势在必行 近年来,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城市需水量的成倍增加,城市缺水问题愈加严  相似文献   

11.
基于恩格尔系数与霍夫曼系数的城市需水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市生活用水量与恩格尔系数和工业用水量与霍夫曼系数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8和0.95。基于这一事实,本文建立了基于恩格尔系数的生活用水量预测模型和基于霍夫曼系数的工业用水量预测模型,并以1998-2007年北京市的用水资料进行参数率定。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城市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的变化,其确定性系数分别为0.68和0.92,说明对工业用水的整体模拟要好于生活用水。对2020年北京市的城市用水预测表明,2020年北京市生活需水量约为14.52亿m3,工业需水量约为3.42亿m3,城市用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所建立的模型对于预测长期用水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实施的《城市生活用水定额》涵盖了城市生活 15个方面 ,涉及 34种用水定额 ,如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每人每天 70~ 12 0L ;中档洗浴场所用水定额为每人每天 110~ 14 0L等。《工业产品取水定额》涵盖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除供水工业外的所有工业门类 ,涉及 30 7种工业产品的用水定额。《农业用水定额》涵盖了粮食、油料、蔬菜、果树、牧草五大类 30种主要农作物灌溉用水、鱼塘补水及农村生活用水 ,涉及 6 3种用水定额 ,如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每人每天 5 0~ 130L。天津实施用水定额居民每人每天用水最多120升@海狼…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活用水包括市政环境用水、商业、机关、单位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 ,随着城市化发展 ,将要长时期呈增长趋势。介绍了城市生活用水现状和中长期预测 ;指出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节约城市生活用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城市公共生活用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北京市现代化进程中的瓶颈问题,城市公共生活用水是北京市节水重点之一。近年来,公共生活用水量一直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各行业用水量在城市公共生活用水量中所占比重差异较大,其中机关、学校、饭店、商业是用水量最大的4个城市公共生活用水行业。各行业用水行为特征有所差别,水的不同用途对水质的要求不一。分析城市公共生活用水特征和认识城市公共生活主要行业的用水构成、用水行为,有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水管理政策,为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活用水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岗 《山西水利》2008,24(4):39-40
分别采用趋势法和用水定额法对2010年及2015年太原市城市生活用水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趋势法和定额法对城市生活用水的预测都存在一定的误差,如果要更精确地预测未来城市的生活用水量,则需要考虑更多方面的因素,如交通条件以及工农业发展现状等。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活用水指标计算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用水量持续增加。遏制城市生活用水的过快增长成为经济社会用水调控的关键,城市合理用水控制指标是开展城市节水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分析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影响因子,剖析了城市生活用水指标的演变机理,建立了考虑气候、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城市生活用水指标计算模型。基于我国南北不同气候带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12个城镇的人均GDP、气温及现状用水定额等数据,采用分组寻优的办法,率定了4个主要参数的数值。率定的模型通过了全国31个主要城市用水指标的计算检验。结果显示,本文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气候背景下、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城市生活用水差异性,可以作为城市生活用水指标的计算工具。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式探寻生活用水强相关因素,充分考量区域气候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构建全国及七大地理分区的城市居民家庭生活需水函数,各区域需水函数模型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拟合值与实际值误差在10%以内的城市占61.5%。分区城市居民生活需水函数可客观反映经济发展阶段特性和气候背景下的用水差异,提升了模型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分区阶梯定额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撑。应用模型对省会及重要城市的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和水价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在同等居民收入和水价增幅下,北方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定额降幅远低于南方城市,南方城市价格增长对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随着收入的增长,需要适度提升水价才能使规划水平年生活用水定额维持现状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中新网 11月 17日电 中国有 6 0 0座城市供水不足 ,同时 ,一些地区又存在着用水浪费和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为此 ,中国节水产品认证工作近日正式启动。为了推广普及高效节水产品 ,淘汰浪费水的用水器具和设备 ,中国建设部颁布的《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强制性标准从上个月起开始实施 ,随后 ,中国节能认证中心又依据这个标准于近日开始对节水产品展开认证工作。据有关部门的调查 ,中国有 110座城市受到水资源短缺的严重威胁 ,年缺水量高达 6 0亿立方米。而与此同时 ,中国用水重复使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 ,全国城市的供水漏失率却达到了 9…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优化城市节水评价体系,为预测城市节水潜力提供有效参考,采用最大互信息系数方法,分析了2006—2018年北京、天津、山东、山西、河北、河南6个省(市)城市用水、节水时空演变趋势以及城市用水指标的相关性,通过挖掘各指标间深层次关系,识别研究区节水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用水总量均呈增长趋势,用水结构由以生产运营用水为主向以居民家庭生活用水为主转变,居民家庭用水比重呈上升趋势,生产运营用水比重呈下降趋势;(2)节水量以工业节水为主,生活节水的重要性逐渐凸显;(3)地区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与节水量的关联性强于人均水资源量与节水量的关联性;(4)相对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工业用水综合效率提升对工业节水的促进效果更显著;(5)城市供用水系统和污废水处理系统与经济规模高度匹配,但供水管网漏损率和再生水利用水平与现发展阶段不匹配,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和非常规水源代替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公共市政用水节水潜力及措施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城市用水结构中城市生活用水比重的逐渐提高以及工业用水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节水成为城市节水的重点.通过对南京等城市调查发现,城市公共市政用水中普遍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具有很大节水潜力.以南京为例,结合<江苏省城市生活与公共用水定额>和<南京市节约用水规划>等提出的目标,对公共市政用水几个主要方面节水潜力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节水宣传、节水管理、用水计量、再生水及雨水回用提出了相应的节水措施,以期为相关研究及节水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