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弹性波频率勘探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浅层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经济、分辨率高、成果直观、适用场地小等优点,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通过对弹性波频率勘探技术的发展概况、探测原理、主要特点及其野外测试方法进行深入思考,能够有效地了解其应用范围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使之更好地用于地质勘探之中。  相似文献   

2.
弹性波频率勘探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浅层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经济、分辨率高、成果直观、适用场地小等优点,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通过对弹性波频率勘探技术的发展概况、探测原理、主要特点及其野外测试方法进行深入思考,能够有效地了解其应用范围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使之更好地用于地质勘探之中。  相似文献   

3.
智能控制复合相干电火花震源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已有电火花震源产品地层分辨率和地层穿透深度不能兼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电火花震源技术--智能控制复合相干电火花震源系统.该震源系统包含六个组成部分,由嵌入式智能集成芯片实现智能控制.该系统在双震源模式下可以交替发射两种不同能量的地震信号,在一次探测中同时获得浅层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和较深层的地震资料,提高勘探质量和效率;此外,该震源还可以相干激发,改善震源子波品质,提高震源的地层分辨率.  相似文献   

4.
闫培  余双琳 《硅谷》2011,(14):142-143,49
近年来,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广泛应用于公路建设、机场选址、高层建筑及隧道桥梁勘察等领域。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探明岩层界面及土的物理性质、寻找隐伏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体。通过介绍浅层地震反射波共反射点水平叠加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以其在厦门某高层建筑场地的工程地震勘探的应用为例,表明其在工程地震勘探领域方面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提高,新油气藏的发现,变得越来越困难,对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地质体在地震资料上的清晰度,诸如小断块、小滚动背斜、古潜山、礁块、河道砂岩、洪积砂砾岩体等成为解释人员越来越关心的问题。只有在地震记录有较高的分辨率时,我们才能清晰地辨认出较小的地质体及其边界,但是要得到高分辨地震资料并不是那么容易,不仅与野外采集品质相关,也与室内处理紧密相关,合理的常规处理流程(1.解决静校正问题2.高保真去噪3子波优化4.合理的偏移5.准确的速度)能让地震资料在现有的品质下达到最佳分辨率。为了进一步提高分辨率,达到解释人员的要求,我们还经常用到很多提高分辨率的模块在叠前或者叠后来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但是很多这一类的模块如果参数使用不当就会超出合理提高分辨率的极限,产生假分辨率或者纵横向分辨率不能兼顾,这就需要我们在做提高分辨率时选取适当的方法和有效的进行质控监视。  相似文献   

6.
列车振动具有重复性高、能量强、能穿透地下介质并有效传播等特点。本次试验布设浅层地震仪记录列车振动产生的地震波,从中提取出有效的瑞雷面波成分,并成功反演出观测位置的地下地层结构,反演结果与真实地层结构相吻合,这充分说明列车振动面波方法可以用于地下结构勘探。在铁路沿线,尤其城市及交通拥挤地区,列车振动可作为一种有效利用、绿色环保的新型震源来探测地下地层结构,是对传统地震勘探震源受限条件下的一种可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地震勘探技术是地质勘探,尤其油气、煤田资源勘探领域的核心技术。我困科技部组织了数十项863课题,如海上多波地震采集设备、用于探测天然地震的海底地震仪、深水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K排列大容最震源地震采集技术、高精度地震数字采集系统、地震勘探采集系统、浅海地区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等相关课题研究都取得了巨大技术突破,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运行列车引发的振动噪声所具有的属性,提出利用该噪声的基本设想。在已经进行的两次探索性观测试验中,得到运行列车引发的地振动噪声可以通过天然地震观测台站和地震勘探常规地震仪接收到的证据,通过对数据的初步分析,进一步提出运行列车引发的地振动噪声可能成为铁路沿线浅层地震勘探震源的基本理由,并给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三分量地震勘探作为一种有效的地震勘探方法,正在越来越多的被地震界人士所接收,而作为三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的核心部分之一——三分量检波器直接决定着采集资料的品质。本文介绍了三分量检波器的发展,分析了在野外地震采集时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对三分量检波器VectorSeis与DSU3做了简单比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由于石油地震勘探领域中地震地层学的出现,地震相分析的概念逐渐被认识并被广泛应用,八十年代末期被逐渐应用到煤田地震勘探资料解释中。本文通过对辽宁省铁法外围煤炭普查地震勘探典型时间剖面的分析和研究,证明地震相分析方法在预测含煤地层及富煤带方面具有极为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机噪声衰减是地震勘探中的一个关键步骤,针对大多数深层卷积网络用于压制地震勘探随机噪声性能易于饱和,导致无法从训练数据中学习或无法更新权重等问题,提出批量重归一化去噪网络(Batch-Renormalization Denoising Network, BRDNet)。通过结合两个并列的分支网络以增加网络宽度,从而获得更多特征,上层网络由残差学习(Residual Learning, RL)和批量重归一化(Batch Renormalization, BRN)组成,下层网络包括BRN、 RL和扩张卷积。批量重归一化技术解决了内部协变量移位和小批量问题,采用整体方式的RL以及扩张卷积来促进网络训练,可提取更多特征进行去噪。人工合成记录和野外实际记录的处理结果表明:相较于f-k滤波,小波去噪,时频峰值(Time-Frequency Peak Filtering, TFPF)滤波及现有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nCNN), BRDNet具有更好的噪声压制能力和保幅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地震数据的信噪比和分辨率,为下一步进行地震解释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提高地震勘探中的讯噪比和分辨率是当前地层圈闭和岩性解释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新型低爆速线型炸药震源在压制噪音、突出有效信号、提高优势讯噪比带宽上有明显效果。同时可使钻井效率提高两倍左右。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经济与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物探方法在工程建设、地质调查等领域中的应用日益显著。本文探讨了地质雷达、高分辨率SH波浅层反射波法、瞬态瑞雷面波法勘探及高密度多波列地震映像法等工程物探方法的原理与特点,剖析了工程物探现场应用中容易出现的难点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孤东东部断裂带位于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上,已发现的古近系油藏主要为构造油藏,分布在孤东断裂带和孤东南部断裂带附近,但该区构造解释存在地震资料品质差且断裂体系复杂等问题。本文利用三参数小波变换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利用切片、倾角等技术对该区古近系进行了精细构造描述,明确其构造特征,有效的推动该区的勘探部署。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地震图像的质量以利于勘探,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局部均值滤波抑制地震图像随机噪声的新算法。非局部算法最初是一种用于图像去噪法。该算法对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点(或数据)去噪只需考虑像素点的相似性,而无需考虑像素点空间上的距离。非局部均值所对数据没有假设前提,除了数据结构具有一阶冗余度。由于这个假设对大部分地震数据是成立的,所以我们提出了对地震数据随机噪声去噪的非局部算法。合成地震记录和实际数据使用非局部去噪算法,与传统算法(如:中值滤波,高斯滤波)相比,既对随机噪声进行了抑制,又不会降低地震同相轴陡变处或同相轴弯曲处的分辨率,提高了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震勘探中噪声压制的问题,构建了一种适合分类和识别地震子波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首先对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激活函数、卷积核大小以及归一化层等进行了设计,然后利用已搭建好的卷积神经网络对地震信号的时频谱图进行特征提取,最后实现了不同类型的含噪地震信号的分类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有高分类率和识别率及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具有实际可行性,为地震勘探后续的一系列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准确位置上接收是地震勘探的关键。浅海地震勘探中压电检波器的漂移是困扰勘探质量的老问题。本文通过对DigipointSystem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解决了浅海地震勘探中压电检波器位置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8.
1重大项目高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1)海上中深层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关键技术已部分研制成功,基本具备探测2500~4000米深,地层分辨率达10米的海上地震勘探生产能力,其关键技术已在中海总地震勘探生产中大规模推广应用。(2)研制成功多波地震技术的关键器件,其单项性能指标优于国际同类水平,研制完成的多波电缆样机已经水下试验考验,打破多波装备研制的国际垄断;多波资料处理基本模块开发完成,已进入实际资料试算。(3)研制出建立在分子螯合理论上的高性能抗高温钻井液配方,建立了高温超压表观粘度数学模型。(4)精确的地层压力预测和监测技术取…  相似文献   

19.
针对工程地震信号采集设备的便携性问题,采用MSP430F149驱动单片24位ADS1256以分时切换方式控制四路差分信号采集,实现系统的低功耗、小型化设计。重点介绍有限存储空间内大数据量的暂存、A/D通道切换与数据存储时间差的平衡问题,包括A/D分辨率和精度的提高方法。系统最终实现最大1kS/s等效采样率时四通道2048点的并行采集存储,分辨率在19位以上,从其在自主开发的无线遥测式地震仪应用效果来看,其信号频谱均满足有效地震波勘探需求。  相似文献   

20.
王志春  袁伟  孙采鹰 《声学技术》2018,37(2):136-140
为解决连铸坯壳厚度在线检测问题,提出采用电磁超声横波反射法检测连铸坯壳厚度。对电磁超声横波换能器的激发和接收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分析横波在连铸坯中的传播情况,获得横波在连铸钢坯内固液两相区分界面处的反射回波。以坯壳厚度为10~50 mm的Q460连铸小方坯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仿真得出温度在800~1300℃范围内时横波速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根据被测对象内部的温度场分布,得出坯壳内平均声速。利用回波时间与平均声速计算坯壳厚度。实验证明,上述方法可用于测量连铸坯壳厚度,当声时测量误差在1~2μs时,厚度测量误差为2~5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