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杨 《现代雷达》1997,19(6):72-78
从现代雷达对频率源的基本要求出发,介绍了一种单脉冲精密测量雷达的激励源和相参本振的工程方案,并详细论述了主要部件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未来机载预警雷达能夠工作的环境,在很多重要方面向设计者提出了若干严酷的问題。这包括需要雷达在陆地的上空工作、探测远距离的很小目标(小于1米~2)以及在有干扰时也能工作。应指出,在未来环境中,影响机载预警雷达工作能力的唯一最重要因素是天线副瓣性能。一般,副瓣性能受安装天线的飞机机身的影响,在整个最佳系统结构确定之前,要同时考虑到气动和电气这两个方面都需要精心设计。一旦天线副瓣性能达到可以允许的水平,而后发现另一个限制是平台运动补偿误差。数字式处理技术的新进展,賦予动目标显示许多优点,但这仅在平台运动被精确补偿时才能实现。本文将讨论影响此性能的各种系统的情况及详述对天线的相应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实战中隐身飞机随机抖振会影响雷达检测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态分布的随机抖振模型。采用侧站盘旋模型和坐标系转换关系解算了视线姿态角,利用姿态角抖振方差和抖振强度的线性关系,设定了三类不同的抖振强度以修正视线姿态角。结合雷达距离方程和检测概率公式,分别得到了不同抖振强度下雷达探测距离和检测概率在时间序列上变化的仿真结果,并对雷达累积检测概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隐身飞机随机抖振能够对雷达的检测性能产生影响,且抖振幅度越强,雷达检测、识别目标的难度会更大。  相似文献   

4.
张润杰 《现代雷达》2004,26(7):51-53
针对精密测量雷达的工作时序中的问题 ,分析了雷达内部定时与采集数据间不同步的原因以及造成的精度误差 ,提出了多种条件下距离、角度的时间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5.
刘晓军  高咏生 《激光技术》2006,30(4):337-339,343
为探讨和证明双折射晶体激光剪切干涉仪用于在线表面精密测量的可能性,推导了该干涉仪中光传输和实现表面测量的模型,分析了其抗振特性,模拟了相当的振动条件对其抗振特性进行实验测试.分析和实验证明了该干涉仪具有良好的抗振能力,适合应用于在线表面精密测量.  相似文献   

6.
频率源作为雷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影响雷达的整机性能。一般频率源分机输出的时钟和本振信号需要经过放大和功分后才能送到各个收发单元,现代相控阵雷达的规模往往较大,时钟本振分配网络遍布整个阵面,因而对分配网络的各个节点的时钟本振信号进行实时监控,是保障雷达整机稳定运行和快速进行故障判断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射频功率测量模块的设计,主要用于信号分配网络各个节点的功率测量和监控。  相似文献   

7.
多目标跟踪雷达是一种精密测量雷达,为支持靶场安全,武器开发,操作试验和评估及包括仿仿真环境而设计的。  相似文献   

8.
精密测量雷达伺服系统模拟实验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陶波 《现代雷达》2004,26(9):68-70
通过提高原实验台角度传感器的精度和设计相应的计算机仿真程序 ,构成具有高测角精度的伺服模拟实验台。利用该高测角精度的伺服模拟实验台 ,精密测量雷达伺服系统可在实验室中完成其所有功能的调试和所有技术指标测量 ,提高雷达联调的工作效率。最后 ,给出了某相控阵精密测量雷达伺服系统的计算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9.
引言为滿足使用要求,雷达系统必须提供足夠的角分辨力、足夠的住留时间和足夠的搜索速率。角分辨力必须充分良好,以便能从杂波中和从目标中分离出目标、消除杂波、抑制无益的干扰信号和提供精确跟踪。住留时间必须足夠长,以便能消除杂波而又不致过份衰減目标,并且应尽可能提供目标的径向速度信息。搜索速率必须足夠高,以确保能及早发现新目标并精确跟踪已知目标。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了频扫体制雷达中平台的水平度、本振跳频时间、方位元件安装等几种常见因素对三坐标雷达方位、仰角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双基地综合孔径雷达要求具有与单基地综合孔径雷达一样的相位稳定度。典型值为1/10~1/100波长,或3.6°~36°射频相位,在X波段这相当于0.01~0.001英尺的位移。在单基地综合孔径雷达中,为了保存相位信息,通常要求发射和接收使用同一个本振,而且在非常靠近天线处设置一个运动敏感器。对于双基地综合孔径雷达来说,发射机(照射器)与接收机相隔距离可以很远,需要锁定接收机与照射器本振的相位,并测量照射器天线相位中心和接收天线相位中心的运动。必须把照射器的运动数据与接收机的运动数据组合起来,以便列出运动补偿方程。双基地综合孔径雷达的运动补偿方程证明是十分类似于单基地综合孔径雷达的运动补偿方程。基本上,照射器和接收机方程均要进行计算,就如同它们各自都作为单基地综合孔径雷达在运行一样,然后把计算结果以适当方式加以组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滤波器的群时延响应及其工程计算方法,分析了滤波器群时延响应对连续波精密测量雷达测距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减小滤波器群时延响应带来的测距误差的方法。本文可供从事连续波精密测量雷达系统设计和设备研制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相控阵雷达多目标动态跟踪性能检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玉书  张婷 《现代雷达》2003,25(5):7-8,11
相控阵测量雷达多目标跟踪功能是其重要的工作方式,对这种工作方式进行检验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多目标动态模拟器对相控阵雷达多目标动态性能进行检验的方法,介绍了多目标模拟器的基本原理,并以一部相控阵精密测量雷达为例,对检验方法做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4.
研制出的5MHz短稳晶振,其短稳指标为:4,9×10~(-11)/25ms。这说明该晶振输出频率的频谱纯度很纯,相位抖动很小,可以广泛地用在现代雷达、导航、通信、卫星、导弹、遥测遥控等无线电设备中,作频率时间基准信号。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事业的发展,对频率测量仪器和频率合成器的稳定度及准确度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希望有一个统一的频率标准,并且能方便的提供使用,以尽可能地消除或减小各测频系统之间的相对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和简化在精密测量过程中测量仪器长时间予热等繁琐手续。合理地使用原子频率标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6.
刘辉 《现代雷达》2013,35(5):52-55
光电轴一致性是精密测量雷达的一项关键技术指标,它关系到雷达系统测试时的架设质量,直接决定着雷达系统能否快速准确捕获目标。传统的光电轴一致性校准方法可以概括为光标刻度判读法,该方法主要存在判读困难、适应性较差等缺点。文中基于精密测量雷达自身的高准确度伺服角度编码器,提出了一种新的光电轴一致性校准方法:伺服编码器较差法,通过对比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校准不确定度及其操作实施等特点证明,其相比传统方法,该方法更加高效准确,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本发明涉及到一个测向系统,具体地说涉及到一个多信道非扫描的测向系统。这个系统由多个接收信道和一个主信道组成,主信道为其他各个信道提供本振信号。寻找并确定辐射信号源的方向是很必要的,例如确定雷达信号的辐射点对于寻的制导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另一个例子是信号源的位置和方向对导航来说也是有用的。为了完成测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多功能雷达频率源方案复杂、体积大、成本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雷达频率源的简易设计方法。该方法基于高频主振分频的频率合成方案,并通过信号频率的组合设计进一步简化了电路形式,成功实现了某型雷达所需的线性调频激励源、捷变频本振源、多普勒模拟源、采样时钟等多路信号的输出,X频段信号相位噪声达-106 dBc/Hz@1 kHz和-114 dBc/Hz@10 kHz,跳频时间小于2#s,性能指标与采用直接频率合成实现的雷达频率源相当。  相似文献   

19.
引言最新靶场精密测量雷达跟踪时的角随机误差已降到0.05~0.1米位。而系统误差有时比随机误差大一个量级以上,成为跟踪误差中主要成份。然而,系统误差是确定的,按一定的规律变化,且一般可用解析式表示出来。掌握了它的变化规律或数学模型,就可对系统误差进行修正。这样,雷达的测角准确度就决定于系统误差修正后的剩余。本文从一种特定的系统误差修正方法出发,对系统误差的修正方法和提高系统误差修正精度的可能途径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早先的X波段雷达发射机,多采用磁控管,振荡式工作,其频率应变能力差,抗干扰性能不好。近期逐渐发展起来的主振放大式雷达,能在较宽的频带内,实现频率的捷变,抗干扰能力好,成为雷达的研究重点。 本文所述的主振放大式雷达发射机,主振讯号功率较小。末级输出讯号功率较大,中间需加接几种频率范围的功率放大器。对它们的要求是:工作频率在7~12GHz,带宽B在1GHz以上,增益G_p大于或等于7dB,输出功率P。≥50和150m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