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数模混合电路互连测试矢量自动生成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试矢量的自动生成研究一直都是板级边界扫描互连测试中的重点,针对数模混合被测电路的不同结构类型,特别是多扇出类型结点相连的复杂情况,建立了具有代表性的互连结构测试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可进行完备性测试矢量的自动生成算法并用软件加以实现;利用该算法,对实际DEMO板上的芯片进行了互连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满足板级边界扫描互连测试的矢量自动生成要求。  相似文献   

2.
单芯片多核设计、片上系统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边界扫描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多扫描拓扑的测试矢量自动生成也成为了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基于1149.7标准对测试生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包括互连测试矢量、调试应用指令及数据和寄存器配置命令的生成,提出了测试生成的总体框架,以VS2008作为软件平台搭建自动测试生成系统,从数据库中提取目标板信息对寄存器进行配置,生成互连测试矢量或调试数据,最后将生成的信息插入数据库中,在互连测试矢量生成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界扫描寄存器的功能来设置网络结点类型的新方法,有效地完成了对复杂网络的测试。  相似文献   

3.
王美娟  吴宁 《计算机工程》2009,35(12):279-282
针对现有测试向量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可施加到电路板扫描链上的测试向量自动生成方法,该方法利用被测电路的网络表文件和边界扫描描述语言文件,获取器件互连关系、边界扫描信息及扫描链路结构,结合测试算法生成板级测试向量,根据扫描链数目及连接关系将其扩展并生成可施加到扫描链上的链路级测试向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检测被测电路中多条扫描链的固定0、固定1、短路和开路故障,为测试系统提供了实用高效的测试向量。  相似文献   

4.
互连测试是边界扫描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分析IEEE1149.1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基于嵌入式开源数据库SQLite的边界扫描测试系统中互连测试矢量生成的设计;利用SQLite数据库中存储的被测电路的扫描链路信息和器件等信息,得到扫描粗链并进一步形成扫描细链;利用可测网络信息结合测试算法产生测试矢量;最终将测试矢量在扫描细链上对扫描单元赋值即得到扫描链的互连测试矢量集;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可快速生成测试矢量而缩短测试时间,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HT模型矢量生成的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高速互连电路中串扰的测试速率,减少IC测试人员的分析和研究时间,降低测试成本;在对半跳变(Half transition,HT)模型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HT模型矢量跳变的规律,并依此设计了HT模型矢量生成电路;该设计采用Verilog HDL语言对HT故障模型矢量进行RTL级建模,在Cyclonell器件(EP2C8T144C8)完成了电路实现,并用安捷伦逻辑分析采集实验数据进行实际验证;仿真和验证表明,该设计有效地生成多互连线系统HT模型测试矢量,适用于串扰故障的测试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自动测试系统对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效率和水平,研究定义一种模拟电路测试交换机制,为基于模拟仿真测试程序集(TPS)开发和数据的传递提供信息和数据格式;通过Spice对电路进行仿真,将仿真数据进行小波分析提取特征,并由BPN、SVM、AIS进行知识生成与评价,最终实现ATIF文件自动生成;实验将ATIF文件解析导入到后处理环境中由测试程序执行检测故障,验证了测试格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子技术的日益发展,电子电路系统的集成度和复杂性越来越高,边界扫描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研究边界扫描基本结构和测试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互连测试矢量生成与故障诊断算法,对互连测试矢量生成和故障诊断进行研究与实现。使用VS2008软件作为平台开发边界扫描测试系统,采用走步1算法和改良计数算法进行矢量的生成,并根据W步自适应算法进行故障诊断。结果表明,系统自动生成的测试矢量测试时间短,效果好,故障诊断能力强,诊断部分能够消除征兆混淆和征兆误判现象,对设置的故障能够精确地定位和隔离。  相似文献   

8.
针对数字电路中多故障测试生成较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混沌搜索的数字电路多故障测试生成算法。该算法先把多故障转换成为单故障,再用神经网络的方法对单故障电路构造故障的约束网络,最后用混沌搜索方法求解故障约束网络能量函数的最小值点获得原电路中多故障的测试矢量。在一些国际标准电路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了本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测试矢量是边界扫描技术的关键之一,测试矢量集直接影响测试的效率和结果。文章将遗传算法引入可测性设计中的边界扫描测试领域,以PCB、MCM等为工程对象,探索了遗传算法的互连测试矢量生成,提出了具有互连测试特性的适应度函数、遗传算子和遗传操作,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和实际的DEMO板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内建自测试技术中传统的测试生成故障覆盖率过低、硬件开销过大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多配置LFSR的混合测试矢量生成结构,结构利用矩阵理论先后对随机性矢量和确定性矢量进行反馈网络的配置;针对确定性矢量的生成,提出了一种反馈配置解的寻优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硬件开销,因结构生成的混合测试矢量可以同时检测出被测电路中的随机矢量可测性故障和抗随机性故障,进而保证了测试故障覆盖率。最后,通过实例和对几种综合基准电路的测试,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